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Reasons for Speaking of a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

由于我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神经症影响人格的方式上,因此我们的研究范围也局限在两个方向上。首先,神经症可以发生在这样一些人身上,这些人的人格在其他方面均未遭受损害和扭曲,仅仅由于充满冲突的外在情境,才形成了一种病态的反应方式。在讨论了某些基本心理过程的性质后,我们将回过头简略地讨论这种较为简单的情境神经症 (Situation Neuroses)的结构。但我们此刻的主要兴趣并不在这里,因为情境神经症并未显示出病态的人格,而仅仅表现患者对特定的困难情境暂时缺乏适应能力。当说到神经症的时候,我要讨论的是性格神经症(Character Neuroses)。这种神经症尽管其症状现象可能与情境神经症完全一样,但主要的紊乱却在于性格的变态。 它们是潜伏的慢性过程的结果,通常形成于童年时代,并且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影响到人格的各个部分。表面上看,性格神经症也可以由实际的情境冲突所导致,但仔细研究搜集的病史表明:种种病态的性格特点,早在任何困境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而眼前暂时的困境,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那些先前存在的人格障碍导致的。更有甚者,神经症患者往往病态地对某一生活情境做出反应,而这一生活情境对一般健康人却并不意味任何冲突。因此,情境不过是揭示了早已存在的神经症而已。

其次,我们对神经症的症状现象并不太感兴趣,我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性格紊乱本身;因为人格变态乃是神经症中持续存在、反复发生的现象,而临床意义上的症状却可能变动不居或完全阙如。同样,从文化的角度看,性格也比症状更重要,因为影响人的行为的,毕竟是性格而不是症状。由于对神经症结构已有了更多的认识,由于意识到对症状的治疗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神经症的治疗,精神分析的兴趣总体来说已发生转移,主要的兴趣已从症状上转移到性格的变态上。形象地说,我们可以说神经症症状并不是火山本身,而仅仅是火山的爆发;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冲突,正如火山一样,乃是深藏在个人内心深处而不为其所知的部分。

在做出了上述这些限制后,我们现在或许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神经症患者究竟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否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我们可以谈论一种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呢?

至于说到伴随不同类型的神经症而来的性格变态,使我们印象深刻的与其说是它们的相似,不如说是它们的不同。例如,癔症型人格,就完全不同于强迫型人格。然而,引起我们注意的这些差异只是机制上的差异,或者,用更一般的话说,只是两种性格紊乱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不同解决方式。例如,癔症型人格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投射(Projection)倾向,而强迫型人格则往往容易把冲突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而另一方面,我所谓共同性,并不在于冲突表现出来的方式,而仅仅在于冲突的内容本身。说得更准确一点,这些共同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造成心理紊乱的那些经验,而在于实际促使个人失常的那些内在冲突。

要阐明这些动力及其分支,就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弗洛伊德和大多数精神分析专家都着重强调这样一个原则,即精神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一种冲动的性欲根源(例如特殊的性感区)或发现一种反复重演的幼儿模式。尽管我认为,不追溯患者的童年环境,就不可能对神经症有完整的理解,但我仍然相信,这种发生学的考察,如果片面地运用,只会造成混乱,而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澄清。因为它会使我们完全忽视实际存在的种种无意识倾向、它们的功能,以及它们与同时存在的其他倾向(例如冲动、恐惧和保护性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生学的理解只有在它有助于这种功能性的理解时才是有用的。

基于这一信念,在对不同年龄、不同气质和兴趣,以及对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属于不同类型的神经症中那些最富于变化的人格类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他们身上,所有那些动力中心的冲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都是大体相同的 。我在精神分析实践中的这些经验,已经通过对正常人和对当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观察,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反复发生的那些心理困扰,如果剔除其通常具有的虚幻晦涩的性质,就会很容易地被我们发现:它们与我们文化中正常人所面对的那些心理困扰,仅仅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能不面临竞争的问题、对失败的恐惧问题、情感上的孤独问题、对他人以及对自己不信任的问题。别的不说,光是这些问题就并不仅仅存在于神经症患者身上。

一般而言,某一种文化中的大多数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同样一些问题。这一事实意味着,这些问题乃是由存在于该文化之中的特殊生活环境造就的。由于其他文化中的动力与冲突不同于我们文化中的动力与冲突,因此,这些问题并不能说是“人性”中的共同问题。

因此,在谈论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时,我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说所有的神经患者都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表明,这些基本特征本质上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我将在后文,在我的社会学知识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说明造成我们所有这些心理冲突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文化困境。

我关于文化与神经症之间关系的假设是否正确,还必须由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的共同努力来检验。精神病医生不仅应该研究神经症在一定文化中的表现,例如从形式的标准去研究神经症的发生率、严重性和不同的类型,而尤其应该从什么样的冲突构成了这些神经症的角度去研究它们。人类学家则应该从一种文化结构给个人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困境方面去研究同一种文化。所有这些基本冲突的一个共同的表现方式,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可以通过表面观察而把握到的心态。我所说的表面观察,是指一个好的观察者可以不借助精神分析技术,而直接从他十分熟悉的人身上发现,例如他自己、他的朋友、他家庭的成员、他的同事等。现在,我要对这种可以通过观察而频频发现的现象进行剖析。

这些可以观察到的态度可以粗略地分类如下:(1)给予和获得爱的态度;(2)自我评价的态度;(3)自我肯定的态度;(4)攻击性;(5)性欲。

关于第一种态度,我们时代的神经症患者的一种主导倾向,就是对他人之称赞或他人之情爱的过分依赖。我们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和赢得他人的赞赏,然而神经症患者对爱和赞扬的依赖,却与爱和赞扬对于他人生活所具有的实际意义极不相称。尽管我们都希望能被我们所爱的人喜爱,但在神经症患者身上,却有一种对于爱和赞赏的不加分辨的饥渴,以至完全不考虑他们究竟是否关注那个当事人,以及那个当事人的评价究竟对他们有没有任何意义。神经症患者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这种无穷的渴望,但当他们得不到希望得到的关心和注意时,这种渴望就会从他们的过分敏感中表现出来。例如,如果有谁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或者很长时间没有打电话来问候寒暄,或者甚至只是在某一问题上没有同意他们的意见,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当然,这种敏感也可以借一种“我不在乎”的态度隐藏起来。

更有甚者,在他们对爱的渴望和他们自身感受或给予爱的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他们对爱的过分需要,往往同缺乏对他人的关怀、体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矛盾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例如,神经症患者也许会过分关心、体谅甚至急于帮助他人,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不难发现,他的行为是强迫性的,并非出自一种自发的热情。

这种对于他人的依赖,乃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我们通过表面观察,从神经症患者身上发现的第二个特点——内在的不安全感。自卑感和不足感是其明显的标志,它们可以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他们确信自己无能、愚蠢、缺乏魅力,而这些想法是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的。有些绝顶聪明的人会认为自己愚蠢无比,美艳绝伦的女人会认为自己毫无吸引力。这些自卑感可以表现为自怨自艾、忧心忡忡,也可以表现为把莫须有的缺陷视为当然的事实,而在上面无休止地浪费心思。另一方面,这些自卑感也可能被掩盖起来,而表现为一种自我夸张的补偿性需要,或者一种出风头的顽固嗜好,还有的会表现为用各种足以在我们的文化中赢得尊敬的东西来引起他人和自己的重视,例如金钱、古画收藏、老式家具、女人、与社会名流的交往、旅游、优越的知识等。这两种倾向中的任何一种都有可能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但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往往会分别感觉到两种倾向都同时存在。

第三种态度,即自我肯定,它往往要涉及种种明显的抑制倾向(Inhibitions)。我所说的自我肯定,指的是一种肯定自己或肯定自己主张的行动,而并不意味着任何不正当的欲望和追求。在这方面,神经症患者表现出大量的抑制倾向。他们抑制自己表达某种愿望或某种要求;抑制自己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抑制自己表达意见、发表批评或命令他人;抑制自己选择愿意与之交往的人,以及与他人的正常接触等。同样,在我们所说的坚持个人立场方面,也存在着种种抑制倾向。神经症患者往往无法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攻击,即使在他并不愿意顺从他人的意愿时,他也无力表示反对意见。就像当他遇到一个推销员在向他大肆兜售某种他根本不打算买的东西,或者,当他被别人邀请去参加一个晚会,或者碰上一个希望与他做爱的女人而无力表示反对意见时那样。最后,他们在明确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方面,也存在着种种抑制倾向,即总是不能做出决定,形成意见,不敢表达哪怕仅仅涉及个人利益的愿望。这些愿望往往被隐藏起来。我的一位朋友就在她的私人账簿中,把“电影”记在“教育”名下,把“酒类”记在“健康”名下。在最后这一方面,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是缺乏计划能力,不管这需要计划的事是一次旅行,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安排。神经症患者总是让自己毫无主见地随波逐流,即使在诸如职业与婚姻这些重大问题上,也无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对自己在生活中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仅仅被一种病态的恐惧所推动,就像我们从那些由于害怕贫穷,因而拼命聚敛钱财的人,或者由于害怕从事创造性工作,因而无休无止地追逐异性的人身上看见的那样。

第四种障碍即与攻击性有关的态度,这是一种与自我肯定恰恰相反的态度,即一种反对、攻击、贬低、侵犯他人的行动,或无论什么形式的敌对行为。这种类型的心理紊乱可以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喜欢攻击、支配或挑剔别人,喜欢欺骗别人或寻找别人的过错。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偶尔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攻击倾向,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仅丝毫意识不到这一点,而且还往往主观地认为他们恰恰是在表示真诚,或者仅仅是在表达一种意见。尽管事实上他们往往十分蛮横和咄咄逼人,他们却认为自己的要求十分谦恭。但在另一些人身上,这种心理紊乱却以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表面观察即可以发现,这些人具有这样一种心态,即容易感到自己受了欺骗,被人辖制,遭人责怪,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处于屈辱的地位。同样,这些人也往往意识不到这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一种心态,而郁郁寡欢地认为整个世界都在欺压他们、亏待他们。

第五种态度,即表现在性生活方面的怪癖,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类,即对性行为的强迫性需要和对性行为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会出现在达到性满足之前的任何阶段上,可以表现为禁止自己与异性接触、禁止自己追求异性、对性机能和性欢娱产生反感等方面。前面描述过的那些反常表现,也会出现在性心态中。

或许还可以对上面提到的这些态度做更详细的描述,我在后面将回过头来对它们一一加以讨论,但现在再继续对它们进行巨细无遗的描述,则不会对我们理解这些态度有多大帮助。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态度,我们就必须考察产生这些态度的动力过程。认识了这些潜在的动力过程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态度,尽管表面上看缺乏逻辑关系,在结构上却是相互关联的。 S2fubAr5JrWd6Jxe+WeQoNteGGknpyvffD1AWsjBYMzsuJXuJHWGHqkBtXFxVb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