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2章 |
远离劣质亲子关系

有人问我:“我跟父母的关系是好不了了,我想起我妈就想哭,怎么办?”

还有的父母说:“我已经对我的孩子挺好了。小时候,我爸妈对我更不好,那些不好的东西都去了哪儿?我怎么觉得好像自己还成长得挺好的。”

我问他:“你确定你真的挺好的吗?”

接下来就是沉默。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对孩子的“坏”,都去了哪儿。

家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杀手

父母对付孩子的手段真的是千奇百怪。

比如,很多父母会打孩子。

打孩子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被揍的孩子,体内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因为人感受到威胁时自然会紧张。如果是孩子和孩子之间起冲突,分泌了肾上腺素,随后两人打上一架,肾上腺素就会被消耗掉,人就恢复正常了。

如果父母打孩子,孩子也会分泌很多肾上腺素,但是孩子不能打父母,所以只能被父母揍。他生了很大的气,憋着很大的火,肾上腺素分泌得越来越多,但就是释放不出来。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会比正常人高很多。

有的家长发现管教很小的孩子特别简单、轻松,只要眼睛一瞪,孩子就害怕了,或者嗓门一高,孩子就老实了。

我遇到过一个螃蟹养殖大王,他跟我倾诉他的儿子现在有多么不好管。夸张的说法是,已经飞上墙了。

我问他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他说:“目前看来,我还能控制。”

听到他这样说,我能感受到他的自信在于:现在,他是能打得过孩子的。

但是,如果用这种控制的搏斗方法来跟孩子作战,会导致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越来越高。

一旦出现极端的情况,会到什么程度呢?

有时候,我们看到大街上有人打架,其实双方原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还有的人为一些听起来很荒唐的理由去拔刀杀人,其实他要是能冷静下来,绝不会因为一件小到极点的事情而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

但是,为什么那些人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是冷静不下来呢?

因为他们的肾上腺素水平比一般人高,一点点的挑衅都会让他们像火药桶一样,“砰”的一下就炸掉了。

这就是打孩子的恶果。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安全感

父母有时会恐吓、威胁孩子。比如,有很多父母想让孩子考上大学,办法就是威胁,说:“咱家可没钱,我告诉你,将来你能挣钱就自己养活自己,你要挣不到钱,你去要饭我也不管你。”

还会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来吓唬孩子,比如看到有人乞讨,就会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因为没上大学。你考不上大学就跟他一样,只能去要饭。”

在这样的恐吓、威胁下,已经吓坏了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去好好学习呢?

会的。

出于对父母真实的爱,出于对自己可能上街要饭的担心,他会特别乖,于是玩命地学习,成为学霸。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损失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安全感。

他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不乞讨而学习。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想努力考上好大学。

等他毕业后要找工作了,他选工作的首要条件一定是要有安全感:这份工作有没有户口?有没有五险一金?会不会裁员?很多人从名牌大学毕业后,没有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而是去找普通的工作度过一生。

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但为什么不换工作?马云说他最讨厌那些天天埋怨公司却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太多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不是自己的最爱,却还这么一直耗下去,原因是什么?

他们害怕不安全,怕自己即使试图改变现状也找不到新的出路,离开现在的舒适区,万一走投无路了,怎么办?

要知道,当今社会,要让自己一无所有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比这更难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比如,我们心里总会充满焦虑和惶恐,觉得迟早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天天在耳边念叨“你要完蛋,你要完蛋”。

以前,很多人关注“樊登读书”的发展,大部分人都会支持我们,看好我们的前景。但是,我爸说:“在全家人里,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

我姐姐退休后,一个月有几千元钱的收入,为什么我爸不担心她,却最担心我呢?

他说:“因为你现在没工作。”

我很吃惊地说:“我怎么是没工作呢?我还给那么多人创造了工作机会。我不但自己工作,还要给团队发工资。”

我爸说:“但你评不了职称。”

评不了职称这个事实,确实是让我无法辩驳的。

因为在父母看来,安全感是要排在第一位的。他们就是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长大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小心谨慎,为自己保留一份每个月能发5000元钱工资的稳定工作。

他们将这种从父母身上承接而来的不安全感,投射到了子女身上。对他们来说,只有按照固定的轨迹发展,才是有价值的。

而这种思维模式,是与小时候受到父母的威胁分不开的。

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

在亲子关系中,冷暴力是让孩子最为恐惧的一种方式。它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成为噩梦的一部分。

表现形式就是,父母突然之间不理孩子了。

孩子可能会不断地求妈妈:“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结果,妈妈完全没有反应。

我们试着脑补这个画面,是不是能体会到孩子发自心底的无助和愧疚?感情充沛的人,甚至会为孩子掉下泪来。

我有一个同事,他特别焦虑:公司发展得好好的,他焦虑;公司遇到了“寒冬”,他更焦虑。

我问他:“你怎么这么容易焦虑?”

他说:“我妈是个老师,小时候,我妈对我要求特别严。要是在班上考了第二名,回家就没饭吃。我妈会冷着脸说‘我不给第二名做饭’,我每次都必须考第一。”

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压力!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会长期处于不安和惶恐中。公司发展得再好,他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即便公司成了行业第一,他也会看到别的公司某一项业务比自己的公司发展得好。就这样,他陷入了一种自我折磨的模式中。这种深入骨髓的压力和焦虑,让年纪轻轻的他睡不着、吃不好。

可以这么说,冷暴力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终身诅咒。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妈妈不理他、爸爸不要他,用冷暴力的方式欺负、控制他,让他内疚。

此外,有的父母还会把孩子关在门外,或者关小黑屋,用类似抛弃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有的父母会故意毁坏孩子的东西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比如很多人小时候被父母撕过漫画书。

还有的父母更夸张,他们非得逼着孩子自己毁掉漫画书,或者把洋娃娃剪碎,又或者亲手把最心爱的东西扔掉。

这都是很多父母惯用的,给孩子带来打击和伤害的方式。

而对于这些严重的伤害,很多父母不以为然。

为什么父母不觉得这种冷暴力有问题呢?

因为当孩子被打击、被冷落、被抛弃之后,常常不到十分钟就会主动过来求饶,说:“我再也不敢了,我再也不闹了。”

孩子还会抱着父母哭,表示以后一定会乖乖的。

这时候,父母越发觉得,孩子就是非得逼自己出手才会听话。还有的父母觉得特别得意,认为自己的方法很有效,简直屡试不爽,下次还得这么干才行。而且,他们坚信这都是被孩子逼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在厦门大街上帮助过一个孩子。一个妈妈把孩子扔在车外,她自己坐在车里,踩着油门,车“轰轰轰”地响,妈妈作势要开走。

孩子吓坏了,把着车门拼命喊“妈妈”。

我们就告诉这位妈妈,再不要这样做了,因为这样做,即便短期有效,破坏的也是无条件的爱。

这位妈妈当时说了一句话:“谁让他不听话!”

这句话,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很多妈妈常挂在嘴边的。

“谁让他不听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孩子如果不听话,妈妈就可以立即发飙吗?

孩子如果不听话,妈妈就可以不管他,把他扔在大街上,不要他了吗?

妈妈出手这么重地伤害孩子,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根本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个成年人明明知道越发飙情况越糟,还硬是要这样做,或者总是“莫名其妙”想发飙,就是他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当孩子主动和父母和好的时候,大部分父母都会做出错误的总结: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该凶的时候要凶;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

很多类似的理论就是这样以讹传讹的。

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

我以前为了做一档节目,帮助过一些在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有的父母会拿烙铁烙孩子,孩子的身上全是伤痕,我们节目组带着警察和记者去救孩子。

把孩子救出来之后,警察说:“孩子,跟叔叔走。今天晚上,咱们不在家住,咱们到派出所住。”

孩子说:“不去,我不去。”

警察问:“你要去哪儿?”

孩子说:“我要回家。”

孩子还想着回家,哪怕家里有人打他,有人拿烙铁烙他,他还是要回家。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天然的情感,难以割舍。

我常听有的家长说,父母爱孩子当然比孩子爱父母多。我就问他:“那你试试看,你儿子把你打一顿,过15分钟,你能跟他和好吗?”

因为孩子对父母是纯粹的爱,他们才能轻易地原谅父母,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

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人质被绑架后,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慢慢地,人质有可能会爱上绑匪。

家庭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父母对孩子越不好,孩子反过来对父母越好。表面上,一切都是正常的,但实际上,所有的伤痛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

伤痛去了哪儿呢?去了人的潜意识里。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从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顺利地上大学、找对象、结婚——一切看上去都没有问题。

但在潜意识里,只要一遇到某件小事,也就是他在小时候曾感受到的对他伤害最大的类似的小事,他就会立刻变得敏感,情绪突然爆发。

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在《亲密关系》( Relationship:Bridge to the Soul )中,把这类情况论证得清晰而到位。

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约翰和玛莉住在一起,本来一切都很好。

慢慢地,约翰发现了一个小问题,玛莉总是把洗手间弄得很乱。约翰一开始还不怎么生气,会用开玩笑的语气和玛莉沟通,让她去打扫一下。

结果,当他发现说了很多次都无效后,就越来越生气。后来有一天,他真的爆发了。

约翰和玛莉越吵越激烈,矛盾上升到去攻击对方,他们都认为对方是自私的人。

乱扔东西,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看上去不过是两个人生活习惯不太一致而已。那么,约翰为什么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情绪失控呢?

原来,约翰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很多的家庭,这让他从小就感觉自己在家中缺乏存在感。他在饭桌上讲话,总是好像没有人听见,他的生日也没有人记得。他经常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好像整个家都看不到他的价值。

成年后,他在寻找伴侣的时候,特别希望对方能重视他、懂得倾听他,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让他生气的,其实并不是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是他认为玛莉忽视他,这才是重点。这件事情揭开了他童年的创伤,他潜意识里觉得:怎么又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又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约翰的潜意识里,他并没有这样的逻辑思维。他如果真的想到了这一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他会意识到,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是由童年的创伤引发的,就不会为这件事特别敏感、愤怒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配偶表现出让我们很难理解的行为。比如,对某一件小事敏感到不能触碰,一提就炸。如果你的伴侣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那一定是引发了他潜意识里的无价值感和不安全感。

再说说这个案例中的另一个人——玛莉。玛莉的父母让玛莉获得了很多关注,但这种关注是极其严格的。比如,如果她乱放玩具,爸爸就会把玩具丢进垃圾桶里,或者一个月都不许她玩,以示惩罚。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而玛莉从小到大都被这样管束、惩罚,她认为这样严厉的管教是没有爱的表现。

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竟然可以为了一个地方的整洁,就直接夺走她最心爱的玩具。

这种伤痛,她小时候可能不会表达,但是长大以后,她就希望能找到一个跟她父母对待她的方式不一样的男人。

她不会故意把卫生间搞脏、搞乱来考验约翰,但这一切发生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她的行为。

比如在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磨磨蹭蹭。这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父母总是在时间上催促、唠叨、惩罚他,所以,他在成年后反而更加不守时。尤其在婚姻中,伴侣一旦在这件事上触发了跟他父母同样的模式,不断地催促他,他就会感到难过、愤怒和无助。

吵架的时候,如果两个人在潜意识的层面不断碰撞,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伤心、麻木、分手。

书里还讲到了一对情侣,他们为美国下任总统会是谁而吵架。有趣的是,他俩没有一个人去投票,而且只有一个人有美国国籍。

他们之所以吵架,并不是真的关心谁是总统,双方的矛盾其实来自他们的潜意识,源于他们小时候与父母相处时所受到的创伤。可以理解为,是两个受伤的小孩子在吵架。

如何用正确的争吵方式避免伤痛,是这本书的核心。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是建设性地吵架。

如果我们能直面内心的伤痛,能意识到所有的不满都跟童年所遭受的伤痛有关系,吵架就会有建设性。

比如,约翰说:“我对这种事特别敏感,主要是因为我小时候总是被忽略。我觉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怎么说话都没人听。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太需要被人倾听了。”

当约翰能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就知道这个问题不是配偶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心的缺失所致。

玛莉如果说:“你每次这样指责我,我都觉得特别有挫败感,因为从小我的父母就是这样严格地对待我的。只要我把东西放错了地方,他们立马就会把它扔掉,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爱我。所以,当你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我的内心会觉得我配不上你,我觉得特别自卑。”

当玛莉坦诚地表达自己的伤痛时,对方可能就会说:“我怎么会不爱你呢?我很爱你!”

两个人也便开始回归到了建设的层面。

在伴侣间的争斗中,愤怒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

第一种表现是攻击,比如直接发火、争吵。

第二种叫“情绪抽离”,比如很多男人经常用不说话、冷冷的目光,让对方心寒。

第三种是被动攻击,女人用这种方式比较多。比如,老公在结婚纪念日回家晚了,老婆一个人难过、沮丧。老公说:“亲爱的,有什么话,你跟我说?”

老婆说:“不要紧,没啥事,反正结婚纪念日不重要,我这个人也不重要。”

以上是婚姻中常用的回应愤怒的方法。

克里斯多福·孟认为,两个人最近的距离是面对伤痛。如果你能直接面对自己心中最深层次的伤痛,就找到了解决你们矛盾的最好方法。

比如,约翰和玛莉为了电费单吵架,我们来重现一下他们吵架的场景:

玛莉说:“电费单比上次多2000美元。”

约翰说:“我知道,咱们用电的时间变长了。”

玛莉说:“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有钱去度假了。”

约翰说:“我们当然可以去度假呀,只要我多加点儿班就没问题了。”

玛莉说:“那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你现在加班已经够多了,我们几乎很难见到面。”

约翰说:“宝贝,我们天天都见面的。我们住在一块儿,怎么会见不了面呢?”

玛莉说:“可是,我们很久都没有一起出去了,也没有一起做一点儿什么事情了。”

约翰说:“我们上周才一块儿出去吃过晚餐。”

玛莉说:“我们两个人独处,都只是待在家里看录像带,要不然就是去朋友家里吃晚餐,感觉好像结婚很久的老夫妻一样。”

约翰说:“那我们这个星期五就去吃呗,我和你,咱们去亚曼尼餐厅吃最好的高级晚餐。”

玛莉说:“约翰,你实在太不切实际了,我们负担不起的。”

最后,约翰说:“那好吧,那我出去买牛奶。”

他走了,抽离、逃避了。

就这样,从一张电费单慢慢地延伸到了这一步。

生活中的吵架常常如此,从一个话题吵到另一个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对方不爱自己,因为他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

约翰和玛莉都不愿意面对电费单所勾起来的内心早期的伤痛,约翰如果能学会去面对这件事情的话,就不会把话题从一张电费单扯得那么远了。

洞悉了亲密关系原理的人大致会做如下处理:

约翰说:“我们当然会去度假,只要我多加点儿班不就没问题了吗?怎么了玛莉,你还好吗?” 当约翰说“你还好吗”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倾听了,他希望听听玛莉的心声。

玛莉说:“我不好,我觉得很生气。这张电费单真的让我很烦恼,我觉得这样我们的生活永远没办法改善。” 玛莉不是在说对方,她是在说自己的感受,她在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约翰用了同理心倾听,说:“我了解,亲爱的。电费单让我也很烦恼,但是我不希望我们的周末就这样毁了。我希望我们能出去玩玩,这是我们应得的呀。这样吧,也许星期一我可以要求加薪。”

玛莉说:“不。” 因为要求加薪这件事,跟她内心的伤痛没关系,它只是约翰的下一个行动,这并没有解决玛莉的问题。

玛莉说:“真正困扰我的并不是电费单,也不是你加班太多了。这个问题我已经遇到过很多次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

这种挫败感,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你没有钱的时候,会发现一张2000美元的电费单真的能把一个人搞疯。

在《当幸福来敲门》(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这部电影里,任何一张账单都足以让观众跟着主人公一块儿揪心,觉得无法承受。这比上次多2000美元的电费单,让玛莉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这时候,玛莉并不是在责怪约翰,而是在揭开自己内心伤痛的部分。只要你不责怪对方,就有机会察觉对方的心路历程。

约翰说:“听起来,你好像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我希望你明白,你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你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 这时候,约翰是更仔细地进行了同理心倾听。

玛莉说:“谢谢你,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种感受。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这时候,她已经不再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而是直接用了“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你看,剖析得非常深入。

她接着说:“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会觉得自己只是父母的负担。尤其是我父亲,我已经在他面前尽力做个好女儿了,可是每次他不得不买新衣服或别的东西给我的时候,总会唠叨说他花钱太多,我觉得非常非常……”

约翰说:“没人爱吗?”

玛莉说:“没错。”

约翰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母亲也让我有同样的感受,她总是抱怨我们没有钱。她几乎没有对我笑过,也不在乎我,就好像我在她眼里一点儿价值都没有。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价值。”

玛莉说:“我也是。”

当两个人开始面对自己内心早年间的伤痛时,他们会帮助彼此,来抚慰对方。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回避自己的问题,不去面对问题,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针对你的,都是对方故意跟你过不去。

最好的方法是,用爱来回应所有的伤痛。当你知道对方内心有伤痛时,其实能激发你给对方更多的爱。因为你要相信自己,当年遇到他是缘分。你要去调动自己早年间的回忆,把爱重新勾起来,用爱来回应对方心中的伤痛,而不是简单地指责。

我们寻找亲密关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试图弥补我们童年时期受过的伤。

在婚姻中吵架,说理应该是最糟糕的,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掌握了很多理论,所以会用理论来剖析我的家人,告诉他们从理论上讲应该怎样。这种话讲完后,大家反而更加生气。其实,只要用爱来抚慰伤口就好了。

我和我太太之间也是如此。我太太经常迟到,我一直认为是时间管理的问题,我教给她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

后来,有一次回到家跟我岳父、岳母聊天的时候,我才发现问题根本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她的妈妈是怎么教育她不迟到的。我岳母教育她不迟到的方法,就是反复提醒,在她做得不好的时候反复强调,问题严重了就严肃批评。

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催促:“快点儿,快点儿,要迟到了,这么磨蹭可怎么办?”想逃都逃不开。

这并不是恶意的,却会把一件错误的事放到极大,并启动负面思维。比如,长此以往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到了极端的情况怎么办?

我太太小时候出门上学时,爸妈一定会亲自把她送到校门口。这时候,他们才松口气,说“再见”。

如果一个孩子在时间管理上用的是这样的方式,并且到达了这样的程度,那么他潜意识里会对迟到这件事极其敏感。比如,女孩子可能会在找男朋友的时候用迟到的方法来考验男生。

潜意识不是显意识,即使迟到了,对方还能对自己好,潜意识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对方很爱自己,比爸妈对自己要更宽厚。

把迟到当成了一块试金石,那么她心中想的就永远都是“你得等我,你不要着急,也不要生气”。万一你不接受她迟到这件事,她立刻就会愤怒,原因是你触动了她心里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

所以,我慢慢地学会了在她迟到的时候耐心地等她。

等她的大量时间,我都用来看书,毕竟总不能无所事事地看着时间溜走。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也是一种反脆弱。在等她的时候看书,现在看来,这是为做“樊登读书”做准备。这就是在一个看起来不好的状态里,慢慢地把一件被动的事变成了主动的事。

当我能理解我太太内心的痛苦和渴望时,我帮她改掉迟到的方式,就再也不是催她,而是想办法给她自信心、给她鼓励、给她空间。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完整和强大,就无法体会到家庭带来的乐趣,也体会不到弥足珍贵的小确幸。那样的人,不论跟谁在一起生活都不会满意,毕竟对方不可能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只为你打造的。如果有人真愿意为你解决所有的烦恼和困难,他会生活得很累。

所以,当一个人内心不强大,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够自己寻找和感受快乐时,对面的人怎么换都没用。正如不会游泳的人,怎么换游泳池,还是不会游泳。

而当一个人可以主动修复自己潜意识里的伤害,积极解决问题,去改善和父母的关系、重新认识和父母的关系时,就会发现,父母对自己还是有很多给予的。

对待婚姻也是如此,我们会发现,原来伴侣也给了自己很多,缘分是如此神奇。茫茫人海,两个人本来毫无关系,谁也不用为谁负责。我原来住在这里,你原来住在那里。后来竟然相遇,产生爱情,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还有了一个孩子!哇,生活怎么这么好。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完整的,拥有完整的爱,那么,伴侣给的将是值得珍惜的一切。但是,如果你指望通过对方来弥补自己所缺失的部分,没有对方就活不了,那就意味着,你认定自己的内心有巨大的空洞,这件事只能靠对方来弥补。这样,爱到最后就变成了控制。

爱和控制是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的:爱一个人,是希望他好,希望他开心,希望他快乐;控制一个人,是要求对方只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快乐,占有欲会很强。

每个人痛苦的时候都要学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内心并不完整。如果你真的足够强大,就会发现别人无法左右你的幸福。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比如,有的人莫名其妙得罪人,莫名其妙发脾气,莫名其妙伤害孩子,莫名其妙迟到,莫名其妙喜欢买东西……这很可能都是因为他的潜意识有问题,只是他暂时没有意识到它。

没有意识到就无法去改变,最后的结果就是潜意识成为一个人的命运。

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唯有改变自己,改变婚姻、工作和与孩子的互动,才可以弥补潜意识中的缺陷。

在同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模式往往会出现“代际遗传”。如果孩子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健康,那么,通常说明父母与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也是有问题的。

到底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绝对不要等父母去改变,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来改变,因为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自己。

如果你能发生改变,恶性循环就可能从你这个节点开始变成良性循环,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由此而改变。 IMTEBRTRSgNjy1jSuBd0GV+1BVZ1s4Pd+WVN96jhWi5gLjJ8DOvXlld1svavzn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