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1章 |
为什么说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们每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都能从童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中找到答案。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绪处理方式,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上。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这也就是我们要如此重视亲子关系的原因——养育方式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亲子关系,决定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

有一天,“樊登读书”的一位会员不远千里地跑来找我,向我倾诉她的事业困惑。

她原本从事媒体行业,后来转行进行内容创作。她做内容很到位,在知识付费平台为所服务的公司创造了上百万的效益。

后来,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规模不算大,需要她亲自去谈判。

奇怪的是,所有的谈判,到最后都谈不成。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详细了解了她谈合作的细节。对方开始和她谈价格的时候,她会给出一个正常的报价。但是,当对方试图问“价格上能不能稍微便宜一点儿”时,她就进入了另一种模式。她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不尊重知识。

于是,她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捍卫自己的底线”:知识产品并不是白来的,而是饱含心血的。有时候,她会生气地拍桌子;有时候,她表面上继续温文尔雅地谈话,但内心深处已经埋下了要和对方决裂的伏笔。

她把所有商业谈判中的讨价还价都归结为:对方不尊重自己。

这就是整件事的最大问题:用道德来评价所有正常的博弈行为,结果就是和任何人都无法合作。

她问我:“樊老师,你也经商,但你跟人合作都挺愉快的,你是怎么和别人谈判的?”

我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跟你爸妈的关系怎么样?”(很多人遇到困难找我聊天的时候,我通常会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她愣了一下,但还是诚实地说:“不怎么样。”

我问:“有多不怎么样?”

她说:“相当不怎么样。”

那么,不怎么样到什么程度呢?

她小时候很爱漂亮。有一次,奶奶送给她一条漂亮的牛仔裤。她特别兴奋,很想马上穿上。这时,爸爸到她的房间,严肃地说:“上学不能穿这条裤子。”

她就跟爸爸讲:“我想穿。”(这是一个特别可怜的小女孩在表达自己的渴望。)

爸爸的做法是什么呢?他直接拿起剪刀,把牛仔裤彻底剪坏了。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条牛仔裤,她都会难受得想哭。

她工作后,第一个月挣的钱全部买了牛仔裤。牛仔裤都被整整齐齐地放在柜子里,她一次都没穿过。

这就是小孩子的报复方式,也是小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

孩子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秘的。他不敢正面跟父母起冲突,但他的内心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甚至一点点讨价还价,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

有的孩子总被父母上纲上线地“教育”,一点点小事也被父母提高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比如,贴上“你是一个不尊重父母的人”“你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这样的标签。

我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咨询亲子关系问题的家长。

常见的是:孩子不好管,孩子一做作业,我就发飙、生气。

表面上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自父母自身。关注一件事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但这些父母选择了发飙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这样的父母,童年时往往总是被压迫、被欺负,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孩子。

所以,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过:“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无法脱离人群、社会而独自生存,每个人只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就能与世界从容相处。

第一种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第二种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与伴侣、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的投射。

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

我在“樊登读书”分享过《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Thirty Million Words: Building a Child’s Brain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达娜·萨斯金德(Dana Suskind)是一位儿科教授。书中仅仅分析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词汇量和说话的方式,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细节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挥,还会影响孩子约束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甚至孩子的毅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有很多人在质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是真的那么大。很多专家也认为,不要给父母施加那么大的压力了,很多孩子的问题,是被同伴、老师所影响的。

同伴和老师的影响肯定会存在,但根据我的经历和我在生活中跟很多朋友的深度交流,我不断地验证后发现,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的作者认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

马萨诸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 Tronick)曾在网络视频上完成了一个让人难忘的“静面实验”(面无表情实验)。这是个关于宝宝社交需求的例子,让人感触颇深。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她的宝宝扣在了一个很高的椅子上,然后跟宝宝一起嬉戏。然后妈妈突然背对孩子,当她再次转过来时,面部一下子犹如一张白纸,毫无表情。宝宝满脸茫然地盯着她,紧接着宝宝的面容如阳光般灿烂,他手舞足蹈,伸手蹬腿,尝试用各种方法引起妈妈的回应。当宝宝意识到这纯属徒劳时,便耷拉着小脑袋开始号啕大哭。这一幕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接着,我们看到妈妈开始焦虑,束手无策。最后,她苍白的面部又恢复到了之前慈爱温柔的妈妈的模样,宝宝也马上就又高兴起来了。

……长期生活在“面无表情”或更糟糕、充满愤怒或是怀揣敌意的环境中,这肯定是无法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就能用一个拥抱弥补的。

现实生活中,比“面无表情”更严重的伤害比比皆是。

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一项认知社会学家贝蒂·哈特(Betty Hart)和托德·里斯利(Todd Risley)进行了三年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数据:

在一个小时内,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平均听到的单词数量是20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仅仅只有600个。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回应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每小时对孩子的回应有250次,但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每小时不到50次。

当然,这里还要区分父母所表达的内容,是说了更多积极的话,还是说了更多消极的话,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

我们想一想,孩子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是向谁学的?待人接物是向谁学的?对别人的不同态度,会如何反应?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孩子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不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说“我不管你了”,他孤单地在门外哭。这时,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

这些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等都出现偏差。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的语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父母的反应、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建立了他们的世界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让孩子看电视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些留守儿童每天都在看电视,因为爷爷奶奶没体力和精力带他们去参加其他活动。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包办”给了电视机,让孩子看动画片。那么,看动画片里阳光、可爱的小熊,孩子就能慢慢成为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吗?

不可能。

电视机里有故事、有语言,孩子也会模仿,但电视机是死的,不会互动。孩子模仿了动画片里的人物之后,电视机没有反应,他根本无从判断对错,也不会获得成就感,更不知道应该继续还是停止。

长期看电视的孩子会显得呆呆的,无论是表情、语言,还是行为,都会有迟滞的现象。

孩子的监护人,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一定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机,而要通过互动去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所有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很多人和配偶、孩子的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有的妈妈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立刻从满目慈爱变得张牙舞爪,一股火“腾”的一下就蹿了上来。

任何人都要小心自己出现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记住这个词:莫名其妙。

有人问:“樊老师,我怎么总是莫名其妙地生气,世上不是应该没有莫名其妙的事吗?”

我说:“莫名其妙生气是表象,往深里探索一下,一定有潜意识在等着你。”

我的一个朋友在聊天群里说:“气死了,孩子作业不会做,我发飙了。女儿大哭,丈夫摔门走,全家人都不高兴。”

我说:“你是修养那么好的一个人,文质彬彬的,怎么就突然发飙了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股火‘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我问:“你和你爸妈的关系怎么样?”

她说:“我和妈妈的关系还不错,但爸爸很凶。记得小时候,只要作业做得不对,他一定会发飙。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把我的作业本当场撕碎了。”

我说:“所以,当你指导你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变成了当年那个8岁的小女孩。你的闺女现在9岁了,这等于是一个8岁的妈妈在教一个9岁的女儿写作业。一旦女儿出现作业做得不对的情况,你心中关于作业的所有负面感受就全部冒了出来。”

她听完,表示赞同。

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今天犯的这个错,我有没有提醒过你?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这样的话背后的潜台词是:“这事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

这是父母在跟孩子划清界限。父母觉得自己不能被批评,因为从小到大面临批评的感觉太恐怖了,恐惧的心理已经占据了他们的潜意识。

所以,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是撇清关系,迅速找到一个可供指责的对象,这就成功了。

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发飙往往就是如此。

父母盯着孩子,让孩子“忍辱负重”地写作业,起到的是反作用。孩子会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来应付父母,他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做题,而是“怎么能让我爸(我妈)别发飙”“怎么能让他(或她)别生气”。

有的孩子回家一写作业就紧张,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怎么可能去安安静静地学习和读书呢?

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

还有很多父母互相吓对方,互相发如下一些信息:

一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一年级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二年级的题目变难了!

三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三年级学的知识要和高年级衔接!

四年级很重要!

为什么?

因为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转折点!

……

试想,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哪个年级不重要呢?孩子上每一个年级,父母都能找到吓唬对方的说法。

父母通过互相吓唬、打气,每年都紧紧地盯着孩子。而如果靠父母盯着才行,孩子的学习就真完了,就再没办法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了。

很多孩子做作业做到晚上10点多,不是因为作业多,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孩子边玩边做。这样肯定慢,再加上旁边有个人一直在唠叨,就更分散他的注意力了。日积月累形成的模式,就是孩子以为做作业就是要有人盯,没人盯就什么也做不了。

很多家长习惯性地选择“盯”这种方式,基本上就是把自己的原生家庭紧张的管教模式延续了下来。

和父母相处的方式也会投射到一个人与同事相处的模式里。

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类人:第一类人采用包容、接纳、积极的心态,选择和同事共同承担责任;第二类人马上说“这件事我可没责任,这是别人的问题,是部门的问题,是流程的问题,是公司的问题……跟我个人无关”。

后者为何习惯性地推脱责任呢?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他犯了错就不被接纳,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旦自己被证明是错的,就不再值得被爱了。他的潜意识告诉他,一定不能认错。他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被别人指责。

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或是把犯错等同于不被尊重,把两者错误地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苛刻地上纲上线。

我们每一个职场人都明白,工作中谁会不犯错?只要做事就容易犯错,重要的是之后接着好好干,争取干得更好就可以了。

但是,从小受伤太深的孩子不会这么想,他认定万一出了错,自己的个人形象就会坍塌,再无法挽救了,大家都会排斥他。于是,他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捍卫自己没错!这就是这个类型的人很难与同事合作的原因。

一个人如果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他和钱的关系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会说:“我愿意努力赚钱,我渴望成功,但就是赚不到钱。”

他只是假装很努力,他的潜意识被父母施下了一个种子般的魔咒,这个魔咒就是父母曾经说的:“你将来能挣到钱才怪。”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压迫性的语言,但偏偏就是有一些父母爱对孩子使用这样的语言。于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觉得自己能赚到钱。即使他真的有机会赚到钱了,也会莫名地觉得不舒服、不适应,会想办法把钱用高风险投资的方式“散”掉,甚至去赌博。

太多暴富的家庭或者暴富的公司,很快就垮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自身与财富的关系并不融洽,缺乏长期持有财富的能力。

尤其是那些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打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轻松生活的人。

我们的思维模式,由父母决定

在我的人生经验中,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轻松得来的。

如果你使特别大的劲儿,想获得一样东西,要么是因为它不够美好,要么它根本不适合你。

这个观点我和国内一位很有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聊过,对方也认为,真正好的东西都是轻轻松松得到的。而且,他还延展了这个观点:好的公司也是能够优雅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同事们上班都是优雅、高兴、不费什么劲儿的,不知不觉中,公司就会越做越大。

每次我说我做“樊登读书”是轻松、愉悦的,没人相信,大家都说不可能。包括我妈也不相信,她说我肯定很辛苦。

大部分人认定我必须是辛苦的,我不辛苦他不爽。

有人问:“你现在很辛苦,对吧?”

我说:“我在海边度假呢。”

他说:“那你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你看你之前多辛苦。”(对方一定要证明我很辛苦。)

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接受到“人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生活”这样一个观念。

你要问有的人:“你是想轻松地成功,还是想艰苦地成功?”

答案一定是:“我想轻松地成功。”

但是,你去看他的动作和行为,一定是往艰苦的路上走的。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只相信艰苦能带来成功,不相信人轻松地工作,就能获得成功。

最初做“樊登读书”的时候,我想的问题很简单:我要给受众带来什么样的内容;我用一种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既能轻松地讲明白知识,受众又不会排斥。

我跟团队成员互动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怎么做才能让团队成员成长,等他们成长得越来越好,能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可不可以独立去创业,独立养活自己……

带团队的时候,我所想的都是如何去帮助我的团队成员、渠道商、客户成功。这时候,根本不用盯着任何人、管着任何人,大家会自动成长起来,越做越好。这就是轻松的思维方式。

但是,如果换一种艰苦的思维方式,会怎么样?

很多人在管理公司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会计不要偷我的钱,要盯住会计;员工不要贪污我的钱,要盯住员工;员工打卡上班会不会偷偷玩游戏,要想办法解决……

这用的全是父母监控孩子的那一套方法。

在这种“艰苦”的思维模式下,创业者当然累了,因为不但要盯产品、盯市场,还要盯所有的员工不坑自己。导致的结果是“假想敌”越来越多:员工与你为敌,客户与你为敌,渠道商与你为敌……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了。 4GB5N25VbuzRMoewCczx4zh31aDmwVTdq1hT0d1UcckBU+7b4Q8IIGg3JEsg3Z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