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阿里巴巴与四个“月饼大盗”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

2016年9月12日(中秋节前三天)下午2点,阿里巴巴在内网上推出了一波抢月饼的活动。

根据阿里巴巴的内部规定,每年每位员工都可免费领取1盒月饼,如果需要额外加买,就得提前一个月预定。但是,总有一些员工会错过预定,所以阿里巴巴会把少量富余出来的月饼放在内网上供员工秒杀抢购。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一公司内部福利竟然引出了阿里巴巴安全部的四个“月饼大盗”!

以下就是其中一位“月饼大盗”发表于知乎网站的“自白”。

14:00听说开始秒杀月饼了,中秋想去一个亲戚家,公司发的月饼送人了,于是想“秒”一个。

刚开始用手点发现打开就没了。看了下有人用程序刷,于是我和旁边同事说,我也得写个脚本了,要不然抢不到了,于是写了一段js(即Java Script代码),大概就是如果按钮变成了秒杀就狂点(和12306抢票插件类似),然后处理一下验证码,写了个定时器,抢16:00的那一批。

由于之前没进入过付款页面,以为和正常的秒杀页面一样,抢到了就会跳转到支付,所以完全没放在心上就去工作了。结果到16:00一看傻眼了,那个秒杀页面可以一直点然后不跳转!我看了下,一共是抢了16盒(都没付款),然后赶紧给行政打电话说要退,这个我周围的同事都可以作证。

后来的事情我也是猝不及防,16:30约谈,17:30解约合同就备好了,18:00走人,走之前还特意问了下需不需要交接工作,但大家都不关心,走的事情比较重要。

好吧,这是我经历过最快的离职,也是可以排进搞笑榜了。

抢了几个月饼就在两个小时内被火速开除!这不啻是一场飞来横祸,让这位程序员目瞪口呆。

和这位程序员一起被开除的还有另外三名同样用技术手段抢月饼的程序员,他们几个人一共秒杀了124盒月饼。

阿里巴巴官方明确给出了开除理由——“违背了公司价值观”。

秒杀虽然没有干扰阿里外部平台的业务秩序,但是造成了福利分配的不公正。客观上,有获利的意图和事实。

对外,我们反击“黄牛”;对内,我们不能自己成为技术“黄牛”。武器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阿里安全的攻防技术要用来对付“黑灰产”。

利用技术手段在公司内部抢月饼就被开除,到底合不合情理呢?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各种观点频出,对于这起抢月饼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某知乎网友:如果我恰好要买月饼,发现被同一个人利用自己写的程序“秒”光了,我会觉得非常不公平。

某知乎网友:他们用脚本模拟了人工抢单的过程,实现了全自动,这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合法行为。他们没有浪费时间去守着系统傻乎乎地抢什么单,而是把节约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为公司创造着价值。

阿里前员工、某知乎大V:阿里有点过了,什么问题都能上升到价值观问题。

某微博网友:阿里本身对“刷单”这样的行为挺敏感的,加上刷单的还是安全部门,阿里觉得不能忍,其实也不算严厉。不管这位同事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想法本身就有问题,而且还真做了。

某微信网友:利用个人优势无视规则,设计和破坏其他部门工作,加上这4人亮点不多,连调教的精力都不想花了。

某阿里老员工:公司所谓文化体系的固化和加强,和HRG(人力资源专员)制度的深入,其结果就是,上层越来越官僚……下层越来越难过。

上述各种观点的争鸣,意味着阿里采取极为严厉的管理措施开除这几名用技术手段抢月饼的员工,并没有得到大众一致性的认可。

程序员确实犯错了,但是不是就必须得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处理呢?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真的能够牢牢维护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呢?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公司的价值观,又让犯错的员工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被开除的当事人之一的内心感受。

这位当事人在被开除前,其实刚刚从北京来到杭州的阿里巴巴。他“最害怕就是工作上出什么事情,担心事情做得不够好,KPI上不去。恰逢那个时候刚刚在杭州买了房,每个月还房贷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本来想在阿里好好干几年技术,因为阿里那边的基础设施都已经成熟了,可以专注某个方向的研究。这件事的发生打乱了我之前的职业规划。当时为了让自己尽快走出来,我不得不逼自己忙起来,不停地折腾技术,或者看书。但是那个时候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心里还是过不去这个坎。”

可见,这件事情对于当事人的伤害还是挺大的。他并没有故意要去违背公司的价值观,也没有对公司隐瞒真相。如果公司的人事部门不是那么僵化地处理,而是能够更为柔性地处理这件事,也许他就不会感到委屈了。

后来,这位当事人在一家小的互联网公司找到了工作,对比之前在阿里巴巴的工作,他说:“大公司的约束太多,给员工太多的预设,很多岗位也都是按部就班的状态。选择小公司是希望能有一个更自由,能够一起成长的环境。”

这段话其实含蓄地给出了他对阿里巴巴的感觉——约束太多,按部就班。对于一家走在时代前列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评价。这样的一种组织状态,能不能实现创始人马云所说的做102年的企业呢?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阿里巴巴为了维护价值观而采取了如此严厉的管理措施,是不是就能完全杜绝违背价值观的事情发生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互联网公司涉腐反腐案件榜单》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至2018年5月,互联网行业反腐事件共计29起,其中京东8起,阿里巴巴与百度均为6起,腾讯3起,360公司2起,易果生鲜、去哪儿网、乐视、合一集团各1起。

2013年7月5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经杭州警方确认,原“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刑事拘留。18日,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阎利珉作为淘宝“聚划算”的负责人、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万某2辆车,共计53万余元。在接受贿赂后,阎利珉指定万某担任总经理的杭州点创公司为聚划算D2 C项目服装类目的唯一合作运营商。此前,并不在聚划算运营商名单上的点创自2011年五六月开始运行此项业务,该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万元。

阎利珉事件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在一份公告中表示,“1-6月份,集团廉正部、集团内审合规部共查处违规员工28人,移送司法机关7名员工和3名外包人员。随着对腐败行为持续不断的打击,部分‘小二’(淘宝员工)以及外部店家之间涉嫌不正当利益输送的空间受到显著遏制。”

和违规抢月饼相比,上述违法受贿腐败案件显然更加触目惊心。阿里巴巴自始至终采取高压手段来维护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但显然并不能完全杜绝个人私利对公司利益的侵蚀。

严格管理本质上便是集权,是利用组织内部(有时候也会运用外部的)强制手段来要求员工遵章守纪,不越雷池。但从上述事例来看,严格管理,在当下的组织生态中,似乎也不那么有效,并不能让员工完全地按照公司的要求去恪尽职守。

那么,除了继续加码,采取更严格的管理之外,公司及管理者还能做什么?还应该做什么? WIbFEDyC0Q8ktJbFhl8IzHNrsopjOwtTOeUHXD2Sg3aY4fb7AXxYWrtY48pmZu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