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升级是个过程,是企业生命周期中必然经历的阵痛,要么跨越第二达尔文海,要么走向终结。转型升级没有可复制的模式和可依赖的有效路径。告诉企业家怎么做是愚蠢的,没人知道你真正的痛点,除了你自己。但要有光。有些光是明亮的,有些光是微弱的,但总能给企业家带来些许的希望。
徐华是我指导的全日制MBA班的学生,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总监。在该公司工作期间,他帮助该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制、战略融资、ERP的切换、预算推行等一系列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预算的推行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案例,这也为他写作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宝贵的思路。在他带领的财务团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下,一个年产值只有3亿元的中小企业,经过七年的发展,变成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由他主导推行的预算工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的等大型制造企业工作的经历,加深了他对预算管理体系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本书以徐华曾经工作过的企业为案例,全面还原了全面预算推行的全过程,从战略目标的制定到预算目标的分解,从经营计划的编写到预算编制,从预算执行、分析、调整到最终的绩效考核,书中都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本书还列举了大量案例,以案例场景应用引导预算实战。
这些在实战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应该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家和财务精英解决其在企业管理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帮助企业更快地发展,帮助财务同行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财务管理专业出身的徐华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实战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并把它命名为“6M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徐华还根据自己的思考,把他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总结成一些图形和管理学模型,这些图形和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比如产品成本效率模型图以成本为横轴,以效率为纵轴,通过生产、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在时空中的变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从农业化时代、手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变化和规律趋势,并把社会进步的特征总结为: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同时这个模型也很好地验证了为什么在这一波重排秩序的竞争浪潮中,一批互联网公司能够独占鳌头。
我指导过众多MBA学生,以书的形式系统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与思想的学生,徐华是第一个。有想法的人很多,有思想的却少见。虽然他的总结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我相信一个有十多年工作经历、来自一线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的书,对企业家是有帮助的。
它就是那一束光,虽然还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