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农村,人们一直习惯性沿用“农林牧副渔”,即所谓“五业”的提法。人们往往将其看成农业的统称,本书第一章《乡村剪纸概述》已有详细的说明,本处不再赘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农林牧副渔”是一个流行词,也是画家、剪纸艺术家钟情的创作题材。剪纸艺术家和民间剪纸艺人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一批精品剪纸。
《渔业丰收》一组四幅,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这是乐清细纹刻纸中的精品,纸面只有巴掌大小,在如此小的纸面上,刻画出如此多层次的人物和背景,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不用说要刻出如此细密的线条。
渔业是江河湖海边的人利用水域进行捕捞、养殖和加工的产业。这套剪纸表现的是渔民出海捕鱼,喜获丰收的画面,是渔业题材剪纸中的经典作品。
渔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渔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渔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渔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农林牧副渔》一组五幅,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剪纸原作样稿。暂知为孤品。
这组剪纸构图简洁,线条清朗,每幅刻画一两个人物,在动感中注重人物面貌、表情和身姿形态的传神。
农林牧副渔/老剪纸
农林牧副渔/老剪纸
农林牧副渔/老剪纸
农林牧副渔/老剪纸
农林牧副渔/老剪纸
《农副业丰收》一组四幅,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这组剪纸构图讲究,长方形和菱形交叠,其中菱形为图案,每个菱形图中表现一个劳动妇女,她们或收获麦子,或摘苹果,或养羊,或整理渔网。剪纸艺术家通过刻画她们亭亭玉立的曼妙身材,凸显勤劳纯朴的本色,表现出女性劳动之美。
长方形或竖或横,压在菱形画面之下,露出四个边角,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细纹纹饰,巴掌大的纸面刻画如此多细如发丝的细纹,难度远远大于主图人物的刻画。
如果说前组《农林牧副渔》剪纸的风格是疏和朗,那么,这组剪纸的风格就是满和密。如果说前组剪纸的特点是灵气,那么,这组剪纸的特点是匠气,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工匠精神。两组剪纸在艺术技法上,只有风格之别,没有高下之分。
农副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农副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农副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农副业丰收/乐清细纹刻纸
《硕果累累》一组四幅,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这组剪纸也叫《苹果丰收》,毛驴背上的驮篓中装满了沉甸甸的苹果,村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硕果累累/扬州剪纸
硕果累累/扬州剪纸
硕果累累/扬州剪纸
硕果累累/扬州剪纸
《人民公社好》一组五幅,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这组剪纸每张的构图布局都不一样,细纹图案也不一样,但主题是统一的,就是农林牧副渔。五幅剪纸通过人物怀抱的动物和作物,点明其选取农林牧副渔五业中其中一业,因此该组剪纸名称也可称为《农林牧副渔》或者《五业兴旺》。
五幅剪纸的风格是统一的,弥漫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人民公社好/乐清细纹刻纸
人民公社好/乐清细纹刻纸
人民公社好/乐清细纹刻纸
人民公社好/乐清细纹刻纸
人民公社好/乐清细纹刻纸
《小羊倌》一组六幅,创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为剪纸原作样稿。暂知为孤品。
这组剪纸在技法上难度并不高,它不像乐清细纹刻纸那样专注于线条的细密,而是专注于人物的神情和动物的动态。人物形神皆备,动物生动活泼,人物和动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体现了艺术家高超的造型技巧。
小羊倌/老剪纸
小羊倌/老剪纸
小羊倌/老剪纸
小羊倌/老剪纸
小羊倌/老剪纸
小羊倌/老剪纸
《边疆新歌》一组六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品,为剪纸原作样稿。暂知为孤品。
剪纸名叫《边疆新歌》,是因为剪纸上刻画的是东北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边疆。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当时很流行“边疆”或“边疆新歌”这个说法。其实,这组剪纸表现的内容也是典型的农林牧副渔五业。周边的竹梅等装饰花纹为这组剪纸增添了艺术魅力。
边疆新歌/老剪纸
边疆新歌/老剪纸
边疆新歌/老剪纸
边疆新歌/老剪纸
边疆新歌/老剪纸
边疆新歌/老剪纸
《渔业丰收》是佛山单色剪纸中的一张大幅剪纸作品,这幅老剪纸中人物众多,鱼堆成山,姑娘小伙在“鱼山”间紧张地装载,但画面一点也不显得凌乱,远帆近鱼,将渔业丰收的画面表现得井然有序。
渔业丰收/佛山剪纸
《以副养农 以副促农》剪纸为蔚县已故剪纸艺术大师安明一九七九年的作品。
“以副养农 以副促农”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句响亮的宣传口号,是当时的主旋律,有大量宣传画、剪纸表现这一主题。安明的这幅作品堪称这一题材的经典之作,至今也难以找出一丝瑕疵,亦很难找到有在艺术上超越这张作品的同题材剪纸。
以副养农 以副促农/蔚县剪纸/安明作
农副产品/老剪纸
肥猪拱门/老剪纸
丰收/老剪纸
养猪/老剪纸
撒网打鱼/老剪纸
《五业丰收》剪纸将玉米稻谷、牛羊鱼鸭等构于一图,牛羊鱼鸭丰硕肥美,农作物与杨柳花木生机勃勃,好一派五业丰收的好光景!
五业丰收/老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