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脸谱剪纸概述

脸谱是传统戏曲中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可以说是在脸上绘画,它是舞台演出的化妆造型艺术。如果说戏曲是中国的国粹,那么脸谱就是国粹的眼睛和神采,是国粹灵魂的形式化和形象化的表现。脸谱艺术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戏剧的化妆。

绚丽多彩的戏曲脸谱,升华为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家创造出了精彩纷呈的脸谱剪纸。中国的戏曲脸谱剪纸发源地在河北蔚县,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蔚县剪纸艺术大师王老赏就开始对戏曲剪纸艺术进行探索,此后创作的戏剧剪纸蔚为大观,为蔚县戏曲脸谱剪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书中的戏曲脸谱剪纸以蔚县剪纸为主。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八年,蔚县剪纸艺术大师周永明创作了一批戏曲剪纸精品。关于蔚县戏曲人物脸谱剪纸,据蔚县当地的剪纸研究专家张怀远和安锦贵等介绍,新中国蔚县戏曲人物脸谱剪纸的创生,与日本友人和蔚县民间艺术剪纸业生产合作社有关。

一九五七年,在蔚县剪纸社成立一周年前后,剪纸社主任周银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署名东峰辉的信。东峰辉在信中说,他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看到蔚县戏曲人物剪纸,想订购一批,但只要戏曲人物的头脸部位,不要全身。东峰辉还随信附上了《反西凉》中庞德被去掉脖子以下部分仅剩脸部和头饰的样品。

东峰辉是日本侨民,在中国广播事业部门工作。剪纸社接信后,安排周永明设计样品。周永明很快就设计出三幅戏曲人物脸谱——《马芳》《张飞》《白娘子》,刻染后,剪纸社将其寄往北京。不久,东峰辉回信了,表示满意,只是不要像白娘子那样的旦角。

于是,剪纸社列出三百多个戏曲人物的名单,由周永明设计脸谱图案,并安排曾在剧团工作的剪纸艺人张际春加入。两人设计了约二百七十幅脸谱剪纸样稿,剪纸社刻了一套并加以点染。根据东峰辉的要求,寄送三十套给他。据说后来东峰辉把这三十套戏曲人物脸谱剪纸分别寄给日本的三十个剧团。

此后,蔚县剪纸社拿这些剪纸样品对外销售,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曾包销这批脸谱剪纸两年,中国国际书店也大量订货。后来,订货方从这二百多幅中挑选出一百幅,周永明将这一百幅样品进一步整理修改,并将原来大约长十四厘米、宽九厘米的规格缩为长十厘米、宽八厘米的传统规格,遂成定型产品。这就是蔚县剪纸戏曲人物百脸谱的由来。

小脸谱剪纸创生的次年即一九五八年,蔚县剪纸艺术家将长十厘米、宽八厘米规格的小脸谱放大到长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称为大脸谱。中国国际书店一眼看中,并将其中的六十幅作为定型产品,销往海外,受到广泛喜爱。由此,这套剪纸作品成为中国戏曲脸谱剪纸的经典。

这里重点介绍蔚县戏曲脸谱剪纸:一是因为它创作的数量最多,品种最为丰富;二是蔚县戏曲脸谱剪纸最具有代表性,重点介绍,可以起到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不仅仅只有蔚县出品戏曲脸谱剪纸,事实上,其他剪纸产地也创作了一些风格各异的戏曲脸谱剪纸,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国粹凝结在纸上的精彩。

戏曲脸谱剪纸与戏曲剪纸是相生相伴的,从题材内容上看,两者有关联性,但从剪纸艺人的观念和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看,两者又是两个不同的大类。戏曲脸谱剪纸不仅数量多,且自成体系,有独立的艺术表现语系,可以说它体现了剪纸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只有剪纸这一艺术形式中有如此大量的戏曲脸谱,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戏曲脸谱都没有占到如此大的比重。甚至,诸多其他艺术形式,如年画、版画、国画等创作的戏曲脸谱,很多是由戏曲脸谱剪纸激发创作灵感或直接借鉴戏曲脸谱剪纸的。

本书为便于读者鉴赏,也便于读者对戏曲脸谱有一个整体概念,根据戏曲脸谱剪纸的独特性,按照色彩和画面尺幅分门别类,分章介绍。从色彩上看,戏曲脸谱有彩色和单色两大类;从画面尺幅看,戏曲脸谱有大脸谱、中脸谱和小脸谱之分。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尺幅有不同的图案,如此看来,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可轻松从容地鉴赏这些赏心悦目的国之精粹和艺之精华。

彩色大脸谱/蔚县老剪纸 KRsH82JA54tAraTxd58uky+1dU8bS5NPgXBsdZZ6ml/e5keikZHdPpmmPfSNGY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