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贰章

春节风俗年画

中国民间节日较多,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这些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人们的生存、安宁、健康等服务。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生活要求,也巩固了社会秩序,发挥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功能。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欢乐的盛会。

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是古今社会的盛大节日,它处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阳气虽已上升,但阴气依然有相当影响,在阴阳交感中,人们易于感受风邪,“岁有恶气中人”,人们为了对抗与驱除“邪气”,运用了多种巫术手段,形成了风俗。

同时,春节还有很多传统的庆祝活动,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在很多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俗活动,在现代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显得傻气愚昧而可笑。可是,正是在傻气和愚昧可笑中,蕴藏着诗意和生活气韵。如立春要打春牛,或插上竹枝、万年青以迎春。在旧历新年要贴门神,放鞭炮,踢毽子,踢球,贴春联,亲友贺年,插柳枝、柏枝于门首。元宵节要放烟火,舞龙灯,猜谜语。

在旧历新年要贴门神,放鞭炮,踢毽子,踢球,贴春联,亲友贺年,插柳枝、柏枝于门灯,猜谜语。首。元宵节要放烟火,舞龙。

还有农历二月二日(或十二、十五日)是百花生日,姑娘们用彩绸做成花朵缀枝上以庆祝。清明出门踏青,插柳条。七夕用瓜果祀牛郎织女,姑娘忙着在月下穿针或偷听牛郎织女的情话。中元在水里放河灯。中秋供奉嫦娥和兔儿爷。重九登高,放纸鸢,插茱萸。

这些节日的民俗是幼稚的,做法往往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尽管民间节日活动中不少是有一定实际作用的,但并非全为功利。节日带着生活的气息和情味,走进古人的生活,使得古人感受到了娱乐性,在节俗中因娱乐性而快乐起来,枯燥的生活有了期待和想象,春意盎然,暗淡的日子变得阳光明媚。节日使古人生活变得艺术化,尽管不是诗人,但每一个人在节俗活动中都成了诗人。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习俗的盛典。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是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点,向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是一个包含着相当长时间段、一系列活动形式的完整民俗形式。从前一年的腊月下旬普遍祭灶起,经过除夕,跨年到新岁的正月初一,延至十五的元宵节(一般是到正月十七日)为止,前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人,尤其是乡间老人或传统意识较强的人们心目中才算把年过完。

腊月与农历过新年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八节、送神、除夕等,可视为春节的序幕,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除夕。

都来过新年/杨家埠年画

腊月的民俗形式很多,人们最熟知且至今犹存的是煮腊八粥。腊月初八距年终尚早,作为腊月民俗,越接近年底,那些民俗活动的意义就越与过年相关。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的祭灶,就成了过年民俗的重要内容了。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39引《岁时杂记》:

旧俗以七祀及百神,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而为禳祈云。

而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腊月有“景龙门预赏元夕”的风俗,而且把腊月二十四称为“交年节”。

可见,在宋人心目中,腊月二十四就已是新旧年交替的日子,从此时起,就进入过年阶段了,祭灶、掸尘、驱傩和购置年货,就都属于过年的活动。

都来过新年/潍县年画

除夕是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其实它本身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除夕亦称“除夜”“除夕夜”“除日”“岁除”“大年夜”,还有地方称“三十夜”。

除夕虽在新年的前一天,但却算得上是过年的第一个高潮。一切的节日准备在此夜前必须完成,因为大年初一将另有一系列习俗活动,家庭主妇们也要好好休息暂不忙碌,于是,年三十白天往往成了最忙的一天。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以辞旧迎新的独特时段位置,成为展示年节习俗的重要舞台。

这天,家家户户欢庆之中在民居门上贴春联、贴门神,屋内挂年画,有的院里挂红灯,并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春联都是在红纸上书写,以表示喜庆和红红火火。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

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两三寸长的白纸额头,莆田和泉州都有此俗,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者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违者杀头。人们迫不得已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指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甚哀。有的地方服孝期内只贴紫色对联。

庆贺新年/杨家埠年画

除夕习俗很早就有了。早在先秦时代,文献中载有岁终举行禳灾除疫的大傩的习俗。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始载“除夕”事宜:“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指神荼郁垒事),冀以卫凶也。”

南朝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除夕,宜焚辟瘟丹,或苍术、皂角、枫、芸诸香,以避邪祛湿,宣郁气,助阳德。”

古籍未载其他庆贺祭祝之仪,而仅记载说于岁暮时,家家准备肴蔌,以迎新年,又相聚酣饮,为送岁,留隔年饭。

庾肩吾诗《岁尽应令》则提及当时有饮柏叶酒、试五辛盘之习。

唐朝,除夕守岁、分岁之习大盛,从宫廷到士庶人家,多饮分岁酒,除夕相坐守岁。

到宋代,除夕已极其热闹。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京师除夕,“禁中呈大傩仪”,埋祟;“士庶之家,围炉团坐”,守岁至天明。

庆贺新年/杨家埠年画

吴自牧《梦粱录》之卷六载“除夜”: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则载:“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立将军炭,合家团拜……出门听人言之吉凶,卜来年之休咎……合家吃荤素细馅水饺儿。”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记载,除夕日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士庶家祭祀,阖家团圆;喝酒、放鞭炮、焚香;妇女儿童皆掷殿斗叶以为游戏。

今天南北方除夕习俗仍大致相同:贴新春联、福字,挂年画,礼神,吃年夜团圆饭,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合家团坐守岁。

灶神/潍县年画

在辞旧迎新之际,祭神也是一种民俗。腊八祭祀百神,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天明早饭前,在农村,一些老人会在神像前燃香鸣炮祭祀天地全神。

灶神/平度年画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充满巫术色彩,用灶文、灶马、灶糖等多种巫术手段,让灶神上天祈福,如年画中的“上天奏善事,下界降吉祥”,祈求灶神使民众不缺衣食。有的还直接“祀灶用巫”。

家堂/清

古时过年的官方朝会和乡间互访,继承演变至后世,便是俗称的拜年。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

所以,旧时除夕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祖先、祭天地。除夕这天的午后,家家户户陆续悬挂祖先遗像,北屋内设供桌,安放祖宗亡灵牌位或悬挂祖谱。院内设天地桌或者香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也有的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画像。供奉的各个神位前摆上供品,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祇和灶君,并备好香烛。

这时,家家都要打满一缸水,抱足三日柴,多是豆秸、芝麻秸,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

近中午或下午时,男子衣帽整齐,到村外朝祖坟方向作揖磕头,请祖先之灵回家过年,俗称“请家堂”。

请进家后,大门口放置拦门棍,以示防邪魔鬼祟入宅。在院内撒芝麻秸或谷草,叫作“撒岁”,意在为财神、祖先备料喂马,人行其上谓之“踩岁”。

傍晚行飨祭仪式,然后合家聚餐。团年饭之前的飨祭仪式十分讲究。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祭祖宗(拜老公)。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再吃团年饭。

有的地区大年初一零点一到,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是时爆竹喧天,家家户户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为春节的主日。清晨,全家人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饭都比平时早几小时,合家吃面条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条则象征福寿绵长。

早餐后,人们出门走访邻居亲友,街上人群络绎,男男女女,见面笑逐颜开,向街邻亲友拜年。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

朝廷元日、冬至行大朝会。仪则百官冠冕朝服,备法驾,设黄麾杖三千三百五十人,用太常雅乐,宫架登歌。太子、上公、亲王、宰执并赴紫宸殿,立班进酒,上千万岁寿。上公致辞,枢密宣答,及诸国使人,及诸州入献朝贺,然后奏乐进酒赐宴……上服幞头、玉带、靴袍,先诣福宁殿龙墀及圣堂炷香,次至天章阁祖宗神御殿行酌献礼,次诣东朝奉贺,复回福宁殿,受皇后、太子、皇子、公主、贵妃,至郡夫人、内官、大内以下贺。贺毕,驾始过大庆殿御史台阁门,分引文武百僚追班称贺,大起居十六拜,致辞上寿,枢密宣答,礼毕放仗。是日后苑排办御筵于清燕殿,用插食盘架。午后修内司排办晚筵于庆瑞殿,用烟火,进市食,赏灯,并如元夕。

这里描绘了元旦朝会君臣各自的活动,包含了一系列烦琐仪式,而究其实质,则不过,一是君臣的节日聚会,群臣也就顺便聚会了;二是皇帝赐宴,也就成了群臣的聚餐。这就是官式的拜年,是现代“团拜”的渊源。

拜年民俗中,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而正月十五则是拜个晚年。

家堂年画是拜祖宗用的,同时,画面的下部也描绘了古人拜年的场景。

欢庆新春/平度年画

欢乐迎新春人寿年丰福/平度年画

春节都要贴和“福”字有关的年画和春联,平度年画《欢乐迎新春 人寿年丰福》的落脚点就是福。

关于福,有一则传说,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清代褚人获《坚瓠集·己集》刊有“门贴福字”条:高皇尝于上元夜微行。时俗,好为隐语相猜以为戏乐。乃画一妇,赤脚怀西瓜。众哗然。高皇就观,心已喻之,曰:“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于是,使人以福字私贴守分之门。明日召军士,大戮其无福字者。盖马后淮西人,故云。至今除夕犹以福字贴门。

门上贴“福”,当作记号,贴“福”人家得到保护。一些民间风物传说中,可见到这种故事模式,例如对门悬艾草、门插柳枝等岁时风俗的解说,都与此相似。

清朝皇帝新年赐“福”字的惯例加强了民间贴“福”字的风俗。清代《啸亭杂录》写到“福”字:康熙帝开始书“福”字赏赐大臣,第一个获此殊荣者是翰林编修查慎行。至乾隆朝,每年举行书福之典,写“福”字所用的笔上镌着“赐福苍生”四字,含义是御赐“福”字,福归天下。

得到御书“福”字,是值得荣耀的事。那“福”要供起来,是不会贴门户的。在乾隆朝当了31年尚书的王际华,积历年所得共24幅“福”字,装裱悬挂,名为“二十四福堂”。

欢欢喜喜过新年/杨家埠年画

除夕家家户户的住宅装扮得焕然一新后,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一般是祭祖先后,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坐,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天喜地,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合家吃团圆饭,古称“围炉”。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特点,团圆饭有的是下午吃,有的是深夜吃。在古代,至午夜子时,欢庆活动达到高潮。零点钟声一响,霎时鞭炮轰鸣,花灯高照,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酹酒祝福。而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喝团圆酒,吃年夜饭。

除夕最重要的习俗是全家团聚守岁。我国民间各地在除夕都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之夜,关东有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孩子跪地叩头,给长辈拜年,得到压岁钱,或带在身上,或用绳串起来置于床脚处。

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旧时农民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欢乐乐,打牌,少儿手持灯笼或小蜡烛,点鞭炮,放烟火,人人欢喜,处处热闹。

现代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三十”,按中国传统,除夕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元旦。俗谚云:“年兜不回家无某(妻)。”故外出亲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均要回家团聚。自古以来,所有在外奔忙的旅人,若说要回家过年,无不是指在除夕夜之前(而绝不是大年初一)赶到家中。这反映了除夕的重要性。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除了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上年饭,还要在饭上压红橘、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

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很多地方的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从掌灯时分入席,一直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

新年庆丰收/潍县年画

瑞雪丰年/杨柳青年画

放鞭炮迎新春/桃花坞年画/劳思作

春节总是与爆竹相关的。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成为迎接新年的第一个“声音”。

放爆竹也有讲究。据《虞城县志》记载:除夕夜睡觉前,要鸣炮三声,称为“关门炮”;大年五更,鸣炮五声,称为“开门炮”;紧接着燃蜡敬祖,放鞭炮下饺子。

采莲船/桃花坞年画

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文娱节目中,“舞龙”和“舞狮”最为精彩。

“舞龙”也叫“舞龙灯”,其龙灯的扎制颇精巧,龙灯的舞动需要数个到数十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在锣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腾空飞舞,狂热奔放,显现出翻江倒海磅礴之势,并有“打折”“退皮”及“龙打滚”等惊险动作。

有时,各路龙灯恰聚一处,数条巨龙汇集表演“抢龙珠”。只见五彩缤纷,趻踔奋舞,大有雷霆万钧、暴风骤雨之势。舞龙灯象征该年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有些地区的舞龙灯曾多次进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舞龙/绵竹年画

舞狮/桃花坞年画

春节民俗很多,除了贴对联、买新衣、踩高跷、舞龙、放烟火等,还有舞狮子。

“舞狮”亦称“玩狮子”,其外貌和真狮相似,全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庞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狮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张一合。

另有一个引狮人,武士打扮,身穿密纽扣的唐代灯笼裤衫,红条束腰,青帕裹头,足蹬快靴,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模仿动作上既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跌扑等,也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等,其动作活泼逼真、惟妙惟肖。

恭贺新禧/桃花坞年画

恭贺新禧/桃花坞年画

在民俗的继承中,有的民俗习惯在发生改变,如压岁钱;有的民俗已经走向衰落,如跑竹马;而有的民俗,也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如丰富多彩的拜年形式。

在今日中国,许多传统民俗节日已经或者正在消亡,或日趋淡化或变形,唯独过年舞狮子这个民俗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这说明春节民俗的生命力之强。

恭贺新禧万象更新/武强年画

元宵节在各朝各代都呈现万民欢腾的景象。如《隋书》中御史柳彧在一篇奏章里描述了隋朝时元宵节的盛况: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凌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资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从描述可知,“正月望夜”是元宵节的第一天,人们呼朋唤友,结伴到大街赏灯游玩,大街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

此时,灯彩燎炬将大街照得通明,锣鼓音乐之声喧天。各种倡优杂技和扮相奇特的化装舞者,就在当街表演。连平日难得上街的妇女和只在寺观修行的僧徒道众,也统统跑到街上,汇入狂欢的人潮。

柳彧的目的是对过分热闹的节日活动加以限制,但直到隋朝灭亡,其目的也没有实现。

到了唐代,元宵的狂欢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连皇帝后妃都参与了进来。

唐史记载,上元节是一年中唯一撤除宵禁、允许百姓狂欢的日子。唐中宗与皇后曾于景龙四年的元宵节一连两天微服观灯,并赴驸马韦安石府第。而且这一夜还破例允许宫女数千人外出看灯,次日点检人数,竟有不少逃亡不归。

宋代元宵节就更热闹了。《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描述: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法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宋徽宗打出“宣和与民同乐”的招牌,整个城市撤除夜禁,到处是彩山与灯山争辉,百戏与杂剧并陈,内教坊乐人登上露台演出,“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就这样一直狂欢到正月十九日才算“收灯”。

明清时代,元宵节的狂欢情形也是如此。

因为一年到头平淡无奇,古人于是用各式各样的节日来打破平凡,打破庸常,制造气氛,掀起高潮,并从中获得乐趣。在元宵佳节,古人要暂时忘却生活的一切烦恼和不如意,暂时抛开现实中的官民分野、利害冲突,在节日喜庆所缔造的有限时空和文化氛围中,尽情地玩乐,尽情地享受,归根到底,那就是自由。

吉庆有余/绵竹年画

《吉庆有余》年画画面中间是采莲船,从上面四个花灯看来,此为元宵节“闹元宵”活动。

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一连三天,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民间组织戏班演戏,举办龙灯会,并有玩旱船、秧歌、高跷、竹马、骑毛驴、舞狮、灯会等文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城镇沿街便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男女老幼争相观赏、品评,热闹异常,称为“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

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天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民间俗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在正月初一之后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自朔至望,作为春节的一部分,元宵过去,春节才算正式结束,至此为春节的系列民俗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这一节日因历代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年年有余岁岁平安/绵竹年画

元宵节的产生本与祭神祭祖有关,例如古代乡间祭紫姑神即定于此日。

元宵节作为古代一年一度的全民狂欢节,由古至今流传了两千多年,如今各地元宵节祭神祭祖的行事虽仍存在,但已较前简单省略,有些内容,如祭祀紫姑神,已经消失。而过节的重点更加偏向于商业的销售、民间的饮食与娱乐,“为人”的色彩日益浓厚。

根据史料,元宵张灯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这与传说中汉武帝赐旨正月十五让宫女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是统一的。

汉武帝时为祭祀“太一”神,正月十五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亮。

虽然战国时代民间即有祭太一的活动,但无燃灯习俗。汉代实行宵禁,有执金吾掌其事,到上元燃灯时,皇帝下令放夜,解除宵禁,让百姓看灯。

上元燃灯习俗不仅与祭祀太一天神有关,且与佛教来观游者皆赐酒一杯有关。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灯谜与各式杂耍技艺。《东京梦华录》载:京都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明朝太祖朱元璋更是好大喜功,建都南京后,“盛为彩楼,招来天下富商,放灯十日”,自初八日张灯,十八日落灯。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正月十五也叫“传柑节”。北宋时,正月十五上元夜,宫中赐宴群臣,贵戚宫人互相馈送黄柑,称“传柑”。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之三:“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自注谓:“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听携以归,盖故事也。”

晚近以来,四川等地称上元为“传柑节”,且有“传柑会”,不过所传的不是黄柑,而是汤圆。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云:“望日,十二望之首,为‘传柑节’,又为‘上元’。”清咸丰《云阳县志》云:“上元,古名‘传柑之会’,今则以汤圆相遗。”

四川绵竹民间年画《年年有余 岁岁平安》中,两童子手持花灯,喜气洋洋,庆祝元宵。

五谷丰登/佛山年画

佛山年画《五谷丰登》以花灯的灯寓意“登”。春节期间,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习俗,例如广东人喜欢花灯,以花灯寓意吉祥。广东一些地区生了男孩,称作添丁,男孩出生后的第一个正月初二日,家长要为他在社坛或庙宇挂一个灯笼,叫作“上灯”,灯笼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日才收。

上灯那天,所有添了丁的家庭都要出钱买肉菜、买米,各出一坛酒,摆在社坛或庙宇里,请村中父老和成年男子吃喝一餐,叫作“摆灯酒”,借此宣告某家添了丁,在族中定名入册。灯酒期间,烧酒任饮,过往行人也可取饮,但不能取回家,饮完为止。

太平盛世/佛山年画

制作灯彩是佛山的一项重要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一直传到近现代,其演变趋势是手工纸帛制作技艺日渐衰微,有的绝技甚至因民间艺人过世而消亡。

同时,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使元宵灯彩获得新的生命,一方面是新式巨型灯彩争奇斗艳,另一方面是传统的观灯猜谜活动延续下来,甚至成为商家促销手段。元宵灯彩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也体现着元宵节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庆赏元宵/杨柳青年画

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和迎神赛会等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悬灯结彩。太阳刚一落山,大街小巷,花灯竞放,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十字街头,锣鼓喧天,丝竹阵阵,耍狮子、踩高跷、跑旱船、骑竹马之类的民间社火各逞绝技,观灯之人摩肩接踵,涌动如潮,欢天喜地,通宵达旦,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GboSfMXEuxsLI4p0e4y/mvJMngvARSpF+Ky68jZQHYMo3kHk/6FW37NqbYjIh/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