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来龙去脉

一团和气

一张笑嘻嘻的圆脸,细眯的眼睛神气十足,透出洞穿一切的智慧。张开嘴巴的形象像极了人们所谓“笑口常开”的表情,显示出吐纳四方的豪迈。肉嘟嘟的双手捧着“和气吉祥”书卷,胸前的金锁上刻着“长命富贵”,红、黄、绿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美好寓意的颜色点染了她的服饰,烘托出年画“一团和气”的形象。这个形象仿佛是随着遥远的北方村烟徐徐而来,带着泥土、热炕、水饺的气息,质朴、喜庆;又仿佛从精致的南方小河中缓缓漂来,带着十里桃花、春风,高贵、和谐。

不管是姑苏桃花坞年画,还是潍县年画,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年画中“一团和气”的形象大多如此。好几个年画产地都有《一团和气》图,桃花坞的最为著名——它刻画人物讲究,不仅外形讲究形似,而且神韵上传神。滩头和潍县等地年画中也有《一团和气》,但都显得程式化,不如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中的胖子生动可爱。

一团和气/桃花坞年画

一团和气/潍县年画

“一团和气”年画的演变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明宪宗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立轴设色纸本,横三十六厘米,纵四十八点七厘米,并附有《御制一团和气图赞》,款署“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钤印“广运之宝”。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朱见深是“一团和气”年画的创始人。

此图作于明朝成化元年(1465年),远看像一个圆圆的球,走近粗看像一个笑面弥勒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个人抱在一起,左边一位戴着束发冠;右边是一个戴着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的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个人的手搭在这两个人的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明显是佛教中人。

朱见深在《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中说:“朕闻晋陶渊明乃儒门之秀,陆修静亦隐居学道之良,而慧远法师则释氏之翘楚者也。法师居庐山,送客不过虎溪。一日,陶、陆二人访之,与语道合,不觉送过虎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此岂非‘一团和气’所自邪?”由此可见,这幅图中的三个人物是有明确所指的。儒士是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私谥“靖节”,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写下“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开创了山水田园派诗歌,为后世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自然朴质、意境高远的作品。戴着束发冠的是陆修静,字元德,东晋至南朝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道教上清派祖师,笃好文籍,穷究象纬。他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图中的另外一位是佛家代表慧远法师,俗姓贾氏,山西代县人,历史上著名的高僧之一,是佛教净土宗的开山祖师。画中描绘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虎溪三笑”传说。相传慧远法师居住在东林寺时,送客从来不越过虎溪。有一次,陶渊明、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谈甚欢,临别时慧远法师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送过了虎溪,三人大笑而别。

中国历史上艺术造诣颇高的皇帝不在少数,而画漫画的皇帝只有朱见深,画《一团和气图》的起因在于他父亲。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见深之父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大败,被元军俘获。数月后,朱祁镇的异母兄弟朱祁钰被拥立为天子(代宗),年号景泰。景泰八年(1457年),获释后的英宗朱祁镇夺位复辟,废代宗皇帝,并捕杀于谦等大臣,制造了许多冤案,搞得朝野人心惶惶。后来,他的儿子朱见深即位后大赦天下,为于谦等一批重臣平反。朱见深画此图是希望彼此能一团和气,进一步昭示朝中上下、满朝文武甚至整个社会要安定团结。正如他在《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中所写:“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噫!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岂无斯人,辅予盛治。披图以观,有概予志。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

“一团和气”年画起源于宫廷,以陶渊明、慧远法师、陆修静表达了“儒、释、道合一,一团和气”的主旨,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民间“一团和气”年画中却是一位女性呢?

从民间信仰的特点和年画制作工艺来看,“一团和气”年画有此变化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御制《一团和气图》的主题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观念相符,因而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而我国民间的祭祀与精神信仰是相对随意的,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得到神的庇佑,老百姓可以随意创作各种神,如门神、路神、蚕神、床神等;也可以让众多天地神灵一起成为供奉的对象,苏州、潍坊等地都有《众神图》《天地全神》之类的年画。现在看到的“一团和气”年画中两耳垂肩、面阔方圆、憨态可掬的女性形象其实是民间最受欢迎的福相,比陶渊明、慧远法师、陆修静三人更接地气,更有祈福意味。丰富多样的人物服饰纹样、颜色,也充满了民间特色。不少“一团和气”年画还增加了许多有吉祥、祈福意味的新元素,如湖南邵阳隆回的滩头年画中,加入了书卷“和气致祥”、长命锁、佛手、桃、宫灯等。书卷“和气致祥”既呼应了主题,又提示人们多读圣贤书而知书达理;长命锁寓意着驱祸避邪、平安长寿;佛手之“佛”与“福”谐音,“手”与“寿”谐音;宫灯象征着团圆喜庆和前途光明。无论是从陶渊明、慧远法师、陆修静三人变成一位女性,还是增加的各种吉祥元素,都是老百姓出于自身实际需要、喜好进行的改造、创新。

一团和气/滩头年画/李咸陆版

一团和气/滩头年画/高腊梅版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民间年画是木版雕刻印刷制作而成的,在纯手工的时代,这种工艺要求造型简单,人物形象、衣物最好不要有太多的转折起伏,简化一切繁琐的东西,以便制作,形成规模。

另外,这种变化与北宋著名学者程颢也有点关系。宋代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程颢(号明道)一晚在佛寺偶然从一尊佛像肚内得到一篇讲修炼的丹书,他照书所示,修炼不懈,不久便有返老还童、体放光华之相。有人说他坐着如同一尊泥塑佛像,慈眉善目,浑是一团和气。后人据此把程颢画成一个童子打扮而面目亲善的团形人像,双手展示象征着业已失传之“丹书”的纸卷,纸上写着“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和气吉祥”“宝聚财丰”等字样,以此为企盼吉祥、和乐、圆满、发财的瑞图。

一团和气/桃花坞年画 EOOnrwa4ICFPdhXJbvMT/AT4O46lp9oJ/AdN0PFzwlYFrLC/YbrY5V/1zfgeEM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