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知识广角

寇準请教

既然年画中有把寇準跟包公连在一起的,我们也就很有必要认识这个历史人物。两人相比,虽然包公在历史上名头更响,影响更大,但在当时,寇準为官的政绩更显著,为官的职位更高。寇準出生在先,要长包拯三十多岁。寇準,字平仲,陕西华州下邽人。年轻时天赋高,才智超群,精通《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少年得志,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宋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查看考问,对年纪小的,担心历练不足而弃录。于是,有人暗地教寇準虚增几岁,寇準拒绝欺瞒,如实以报。后来寇準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等,后又不断被重用提拔,一直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寇準官至宰相,依然能虚怀纳谏,坦诚大度,厚道待人。

《宋史·寇準传》记载: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大意是这样的: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準担任宰相,就对自己的同事们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修养不够啊。”等到寇準出使陕州,张咏恰好又从成都罢职回来。寇準恭敬地供应帐幕,盛情款待。张咏要离开的时候,寇準送行,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导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能够不通读。” 寇準当时没领会其中的含义,回来后,就拿过这本书阅读,读到传中“不学无术”这个地方,这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张公这是说我呢。”

霍光是谁?西汉大臣,霍去病的异母之弟,辅汉有功,任过大司马、大将军等重要职位,地位接近宋朝的宰相,但是他妄自尊大,不好学习,不明事理。张咏要寇準通读《霍光传》,用意在暗示寇準跟霍光存在同样的毛病。所谓“学术不足”,即是忽视了学习修养,治国理政的知识面不宽,将会直接影响和制约才能的发挥。张咏这种赠言讽喻,既切中要害,又委婉得体,实在是高明巧妙又斯文儒雅的传教方式。不然的话,直言当朝宰相“不学无术”,不仅会让寇準个人形象欠佳,就是整个王朝也有失脸面呀。寇準当然不失为张咏赞许的奇才,一点就通,一读就悟,还能坦然自知“张公谓我”,这实在也算得明慧智通,非常人可比!

包拯寇準/绵竹年画

秦镜高悬

“秦镜高悬”是个成语,比喻官吏判案执法公正,严明无私;或者比喻办事洞察秋毫,公平正义。

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刘邦进入咸阳宫,在琳琅满目的珍宝里发现,“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大意是:秦朝咸阳宫中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宽四尺,高五尺九寸,正反两面都能照人,人在镜前是直立的,镜中影子却是倒立的,用手按住胸口照镜,可以显示五脏六腑,可以看出人体内的病灶,还能看出人的心术不正。秦始皇经常用该镜对付身边心术不正的人。当然,有一点不要混淆,“秦镜”是指地域而言,产自秦地的镜子。秦始皇广搜天下奇珍异宝,收藏于咸阳宫,据为一人所有,秦镜只是其中一件而已。

在过去的官府衙门,常常于公堂上高挂“秦镜高悬”的匾额,用以自我标榜。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比目鱼·骇聚》:“若非秦镜高悬,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陨身败名,亦且遗臭万年。”

后来逐渐采用“明镜高悬”的说法,意思更明确,更通俗。

黑脸包公

包公艺术形象的出现,首先大量流传在民间故事里。大人物的故事,民间津津乐道,在通俗文学中包拯可说是无出其右的。包拯去世后民间流传的,起先是《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包拯断案故事,后来有《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篇末出现了包拯的名字,赞颂他坐镇府尹震慑盗贼的声威。到了元代,因为政治黑暗,社会腐败,百姓冀望清官,元杂剧里包公戏应运而生,并大量流传。保存完整的清官断案戏大概有十六七种,而包拯断案的就有无名氏的《陈州粜米》《合同文字》《神奴儿》《盆儿鬼》,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等十一种之多。在元杂剧里,包拯已成人神不分、能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流露出百姓对于公正道义的渴望和清明政治的向往。

其次,活跃在小说的创作里。先是《龙图公案》里的包拯,星宿下凡,智刚兼备,昼断阳世夜判阴界,一面是至高皇权的守护者,另一面又是刚正不阿为民伸冤的大青天。如果说,元曲的包拯形象是逐渐神化的,到明代的包拯则已完全神化,上天入地,求天天答,呼地地应,玉帝阎罗居然优待礼遇,地方小神更要直接供他驱遣。到《三侠五义》,更为翔实地增添演绎了包拯的身世,开封府三口铜铡、三宝(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四勇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及其师爷公孙策、护卫展昭、白玉堂等人的来历,还有大量包公断案和侠士们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再到《七侠五义》,包拯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已是集民间包公形象之大成。

戏曲中的包公脸谱更是深入人心。在中国戏曲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频繁地活跃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经久不衰,并且构成一道独特而流行的戏剧景观——包公戏。从南到北,包公戏几乎涉及所有的戏曲种类。舞台上的包公,烙印着强烈的理想色彩,既是刚正廉明、睿智明敏、铁面执法的清官,又是神凡兼容的超人。包拯脸谱在传统戏剧中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它漆黑如夜空一般,可脑门心一弯新月用白色油彩勾画,显耀炫目。这种“太阴脑门”脸谱,隐喻了包拯刚正威严、“日断阳间夜断阴”的多重内涵。

三侠五义/武强年画

至于影视剧形象,荧屏上从1967年《七侠五义》到2014年《五鼠闹东京》,共有三十多部,直接或部分使用《包青天》名称的当在三分之一以上。

铡赵王/滑县年画

铡美案(另名《秦香莲》)

陈世美的形象与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后又有各种戏曲推演,使得这个故事成为包公案里的经典桥段,流传广,影响大。

一斑窥豹,不妨大致了解一下京剧演出里的故事内容:

宋朝年间,有一对夫妇,男的叫陈世美,穷读书人,女的叫秦香莲。陈世美虽然贫寒,却立志通过读书来改变处境,实现理想。秦香莲贤惠能干,勤劳节俭,尽心操持家务,而且深明大义,鼓励丈夫用功读书。三年一回的大考来临,机会将至,陈世美整理了行装,进京赴考而去。然而,一去三年,居然杳无音讯,苦熬苦撑的秦香莲只有日盼夜望,可偏偏天时不顺,又赶上饥年大荒,秦香莲独力难支,公婆相继饿死,安葬完毕后,只得携儿带女,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一心进京,展开顽强的寻夫征程。

大概好比现在的北漂吧,寓居在京城的简陋小旅馆里,秦香莲意外地得知丈夫的消息。昔日郎君,早已中了状元,被招为驸马,正在“烟柳繁华地”的京都享受皇亲国戚的尊荣富贵。秦香莲震惊之余,怒不可遏,带着儿女强行闯入了驸马府。秦香莲见到这个衣冠禽兽的负心人,动情地诉说陈世美当初言犹在耳的诺言。陈世美见到妻儿,只动了一时的怜悯与同情,可转瞬即逝,哪里肯放弃当下的荣华富贵?于是,昧心否认,要把秦香莲等人撵出去。秦香莲怒斥对方:“狠心的贼子呀,妻为你勤纺织伴读书斋。大比年妻送你十里亭外,指望得中苦尽甜来。不料想你贪图富贵良心坏,忘父母抛妻儿你蛇蝎肠怀。到如今居高官你品德败坏,负义的人!你不仁不义不孝不才。”

被赶出驸马府后,秦香莲悲愤交加,正巧遇上当朝丞相王延龄鸣锣开道,下朝归来。秦香莲拦轿喊冤,王丞相得知冤情,仗义相助,并设计在第二天陈世美的生日宴上,让秦香莲扮作卖唱女,借机用家乡曲调编加歌词献艺。秦香莲堂前一曲琵琶词,哀婉凄恻,可陈世美不仅无动于衷,坚决不肯相认,而且反诬丞相设套陷害。王丞相无奈,便把自己的折扇交给秦香莲,力挺她到开封府包公面前告状。秦香莲母子三人在前往开封府途中,露宿一处野庙。陈世美派武官韩琪跟踪追来,举刀便要将母子仨杀人灭口。秦香莲惊问理由,泣不成声哭诉了自己的不幸冤屈。韩琪一听,心内为之震撼,一边放弃凶行,让母子逃命离去,一边担心无法交差,便自刎而死。秦香莲悲愤中,收起沾满鲜血的钢刀,直奔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到状纸,派武官王朝去传请陈世美。陈世美不请自来,恶人先告状,反诬王朝是杀手。包拯才传上秦香莲出庭作证,陈世美就要拔剑刺杀。人证物证俱在,包拯便将陈世美摘掉乌纱帽,剥下蟒袍,押入大牢候判。公主和国太得知,盛气凌人地来向开封府要人。公堂之上,国太夺走秦香莲的儿女。秦香莲誓不屈服,击鼓鸣冤。国太以拼老命威胁,包拯难以执法,左右为难,只好息事宁人,叫手下拿出纹银三百两,劝秦香莲另谋生路。秦香莲坚决不受,愤激地唱出:“香莲下堂泪不干,三百两银子把丈夫换,从今后我屈死也不喊冤,人言包拯是铁面,却原来是官官相护有牵连。”包拯被激将,拼着丢掉前程的风险,摘下乌纱帽,毅然决定对陈世美当场开铡。

陈世美被铡罪有应得,秦香莲冤屈昭雪,正义得以伸张,包公的“青天”形象更为昭彰。

铡美案·秦香莲与韩琪/红船口年画

陈世美的原型

据说,陈世美的形象是有原型的。这个原型叫陈年谷,明代天启五年出生于湖广均州城。稻谷年熟而美,因而自号为熟美。自幼聪颖好学,发愤读书。到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再考取进士。其后担任直隶饶阳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微服私访,了解民情,整顿治安,惩治恶霸,清剿土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声名鹊起。三年期满,组织部门考核,“届期报最”,获得最优等级。因此又得到提拔,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此,仕途平顺,官运亨通,为顺治皇帝所赏识,一再重用,封为贵州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广施仁政,维护民族团结,深入苗寨调查,清除苗民怨怼,平息苗民骚乱。康熙十年后,又升任户部郎中、侍郎,主管盐政,成效显赫。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衣锦还乡。陈年谷不仅仕途顺利,政绩突出,而且道德人品也少他人非议之处。所谓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不齿行径,自然纯属莫须有的栽赃诬陷。

然而,真“陈”与戏“陈”天壤之别,真“陈”入戏便成遗臭遭唾的反面典型。可为何一个明末清初的人,居然提前两三个朝代让宋代的包公用龙头铡给铡了呢?有专家考证认为:戏“出”有因,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到京都求官,拜托陈熟美相助,因为条件不符,未能如愿。二人大为不满,怀怨而归。途中,正遇当地上演《琵琶记》。戏中内容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贿赂班主,把情节加以改造,男女主角换成了陈世美、秦香莲,借以影射泄愤。改编后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演出,更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后来又改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清代的背景倒转到宋代,戏名也变成了《铡美案》。陈年谷作为廉吏能臣,本来在均州乃至全国颇具正面名声,可因为《铡美案》戏剧公案的蓄意陷害,形象大为受损。他的后世子孙为此抱怨,均州也一直禁演此剧。 +8aCpJB5fRk0Jfvrg43Fjn9ZjFL1YtwQDY/OsSj+PB0EtArkw628H+iwqjX8hV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