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来龙去脉

麒麟的起源

麒麟(qílín),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麒麟性情温和,不伤生灵。幼年麒麟不会飞,成年麒麟会飞,且成年麒麟能大能小,平时较为慈祥,发怒时凶猛异常。麒麟长寿,能活两千年,口能吐火,声音如雷。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出现,它被古人视为神宠、仁宠。

民间传说中称,天地诞生之初,飞禽以凤凰为首,走兽以麒麟为尊。传说里,它是神、仙的坐骑,地位仅次于龙。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也有传说称麒麟的身体像麝鹿。

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带着麻林(今非洲东岸肯尼亚的马林迪一带)国王赠送的长颈鹿回到了南京。由于长颈鹿长相似中国民间传说的吉祥之物——麒麟,加之当时国人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大家一致认定,麻林国所赠的长颈鹿就是麒麟。

麒麟传说的始作者究竟是谁,其源流怎样,还不是很清楚。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为周人原居西北,那时的西北,水草丰美,适宜鹿类的生长。

在古代中国,龙、凤被最高统治者所攫取,便失去了原来的图腾意义,而成为帝王、后妃的象征。性善的麒麟,在权力角逐中,被挤到了民间,老百姓期望它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美好。

麒麟送子/滩头年画

麒麟送子/滩头年画

麒麟送子/南通年画

麒麟送子/南通年画

西狩获麟

历史上有个著名的“西狩获麟”的故事,首先见于战国时成书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哀公带领大臣们到嘉祥(今山东省西南部,属济宁市)的南部山区围猎,在轰赶野兽的过程中,突然惊扰了一只神兽——麒麟,这只麒麟被惊扰之后仓皇逃窜,鲁哀公和他的大臣们从来没见过神兽,因而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其中孙叔氏的车夫鉏商的马跑得较快,鉏商在后面对麒麟射了一箭,麒麟中箭后继续逃跑,但最终因为负伤在今嘉祥卧龙山西部被鉏商一班人马围住捕获。

他们从来没见过神兽,鲁哀公等人赶到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讨论,也不能确定这个神兽到底叫什么名字。孔子看到麒麟负伤惊魂未定的样子,心中万分悲痛,他说:“这是麒麟,是天下第一仁兽,若不遇盛世的话是不会出现的,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啊!”话毕痛哭不止。鲁哀公将麒麟带回去疗伤,不想麒麟因惊吓过度不吃不喝很快就死了。人们为纪念“西狩获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筑了麒麟台,又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

相传孔子因为麒麟非盛世出现被捕获而无比伤感,悲怜之情难以言表,《春秋》的写作也因此搁笔了。

麒麟送子

晋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这个典故成为“麒麟送子”的来源。

曲阜有一条阙里街,孔子的故居就在这街上。孔子的父亲孔纥与母亲颜徵仅孔孟皮一个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担当祀事。夫妇俩觉得太遗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祷,盼望再有个儿子。一天夜里,忽有一头麒麟踱进阙里。麒麟举止优雅,不慌不忙地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写着:“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麒麟不见了,孔纥家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孔子诞生了。

汉族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希望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多子多福。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从妇女怀孕,还是到婴儿降生、百晬及其他庆贺活动,无不体现出人们为祈福所做的不懈努力。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人家,人们由此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

就《麒麟送子》的图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简。繁者或以童子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为童子骑麒麟,角挂一书;或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护送,仕女张伞持扇。简者为童子骑麒麟,手持莲花。在民间版画作品中,还多配吉祥联语“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

麒麟送子/高密年画

麟吐玉书/平度年画

凤含芝草/平度年画

麒麟送子/高密年画/清

麒麟送子/高密年画/清 D2mktRAQjVX4p53SbLZKEj1v3PTrLCKaGjxPjetB0kjSIArxtcEsgbI/qnZX/z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