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在整个俄国历史上,处于支配地位的主题一直是疆界,这是个斗争的主题,即把一个未开化国家的自然资源纳入彀中,而这个国家通过俄国人永不停歇的迁移运动,不断地征服和融合其他民族,已扩张成一块大陆。

——B. H.萨姆纳,《俄国简史》

在西欧人向海外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俄国人正在陆上进行横贯欧亚大陆的扩张。对西伯利亚这片广阔陆地的控制,是可与穿过美国抵达太平洋沿岸的西进运动相媲美的一篇传奇史诗。实际上,不断向前推进的疆界给俄国人的性格和俄国的制度留下了如同它给美国人所留下的一样持久的标记。其实,在欧洲诸民族中,并非只有俄国人为一条疆界所影响。中世纪时期,中欧和东欧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见第二十一章第一节)。好几个世纪中,欧洲各民族,尤其是日耳曼人,将殖民界线沿波罗的海海岸、顺多瑙河向东推进。但是,随着中世纪的结束,这种内部的拓殖不再是占支配地位的运动。它由海外殖民取而代之;西欧诸民族把他们的精力集中于开辟和勘探新世界中新的边远地区。相反,俄国人则继续由陆路扩张到从其家门口向外伸展的辽阔的欧亚平原。这一巨大的事业迅速地继续了若干世纪,直到19世纪后期中亚的最后一个穆斯林汗国被征服为止。因此,疆界在整个俄国历史进程中就像在整个美国历史上那样,是一个主要因素,并不出人意料。本章将探讨俄国向西伯利亚和乌克兰扩张的性质和过程。

一、俄国扩张的地理环境

为了理解俄国人横越欧亚平原的惊人扩张,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平原的地理情况。打开地图,一眼看到的是它们那令人惊愕的面积(见地图23)。俄国的疆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近六分之一,比美国、加拿大和中美洲的总和还大。俄国广袤陆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惊人的地形上的一致。它在极大程度上是一块平坦的平原区。乌拉尔山脉以南北方向横亘在这些平原上,且人们通常认为,它把俄国分成两部分——欧洲俄国和亚洲俄国。但事实是,乌拉尔山脉只是一道平均高度仅2000英尺、狭长的、久经销蚀的山脉,而且,它们逶迤南下到北纬51度处便不再延伸,留下一块宽阔平坦的沙漠区为缺口,伸展到里海。这种地形上的一致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俄国人能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

地图23 俄国在欧洲和亚洲的扩张

地图24 欧亚大陆耕地和植被的分布

地括当代大半个俄国的欧亚平原为一条从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这条边界由连续不断的一系列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它们自西向东分别是高加索山脉、里海、乌斯秋尔特沙漠、咸海、克孜勒库姆沙漠、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山区、戈壁沙漠和向东延伸至太平洋的大兴安岭。围绕欧亚平原的山脉圈挡住了来自太平洋的湿风和来自印度洋的温暖季风,这一点可以解释中亚的沙漠气候和西伯利亚寒冷、干燥的气候。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的整个辽阔的西伯利亚实际上有着同样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炎热,冬季漫长酷寒。气候的一致与地形的一致一样,促进了俄国向东的扩张,因为边疆开发者在东西5000英里的整个平原区感到同样的舒适。但是,中亚沙漠地区看起来就要显得陌生、可怕。而且,这些沙漠被军事上强大的穆斯林汗国占据着,迥然有别于西伯利亚的软弱部落。结果,俄国人直到他们抵达更东面的太平洋已有200多年后才控制中亚沙漠地带。

俄国的扩张不仅受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还受到河流系统的影响。由于地形平坦,俄国的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有湍流的阻碍,因而,它们作为贸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是非常宝贵的。在乌拉尔山脉以西,有许多著名的河流:流入波罗的海的西德维纳河、向南流入黑海的德涅斯特河、第聂伯河和流入亚速海的顿河,以及先往东、再折向南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灌溉西伯利亚平原的四大河流是西面的鄂毕河、中央的叶尼塞河、东北面的勒拿河和东南面的黑龙江。由于整个西伯利亚从南往北倾斜,这些河流中的前三条都向北流入北冰洋,只有第四条是向东流入太平洋。这些河流和它们的许多支流一起,提供了一张穿过平原的天然交通干线网。这样,俄国的皮毛商人便能通过几条水陆联运的线路向东抵达太平洋,正如美洲大陆的英、法皮毛商人能沿着类似的河流西进到太平洋一样。

影响俄国人扩张速度和进程的最后一个地理因素,是存在于俄国各地区的土壤和植被的结合。有四种主要的土壤——植被带并行横穿俄国东西(见地图24)。在遥远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芜的冻土带,全年除去夏季6个至8个星期的生长期外,一直封冻。冻土带的南面为泰加林带即森林带,它是四个植被区中最大的一个,宽600英里至1300英里,长4600英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在这些森林中,俄国人感到安适,他们能在不失去这种熟悉的保护性覆盖物的情况下穿过整个欧亚大陆。

在森林带的南部边缘,森林渐渐稀疏,树木渐渐矮小,直到完全让位于开阔、无树木的大草原。在这里,可以见到由数千年的腐草形成的肥沃黑土。如今,这里是俄国的谷物产地,但过去好多世纪中,一直是苦难和灾祸的发源地。大草原曾经是欧亚大陆中部骑马掳掠的游牧民的安家之处。当这些游牧民足够强大时,他们就沿着最少遇到抵抗的路线出击——往往向西侵入中欧或向东侵入中国。他们对东欧易受侵害的俄罗斯人的进攻更频繁。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森林区的斯拉夫农民与大草原的亚洲游牧民之间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冲突。起初,游牧民获胜,结果是蒙古人对俄国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统治。但最终,森林中的斯拉夫居民强大起来,他们不仅赢得自己的独立,而且能扩张到欧亚平原以外的地方。

第四个区域即沙漠区,面积最小,从中国开始,向西仅伸展到里海。我们已知道,出于种种原因——不易进入、恶劣的气候和土著民族的军事才能,沙漠区直到19世纪末叶才为俄国的扩张浪潮所吞没。 TTXCAUZeK3MjAEW7q+uVSmYc8kJkK9nNIMXeHVWfwogkI1Ipiti4Yb/gnuuDAt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