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决定要幸福起来,因为我想活得更久一些”

玛蒂尔德受着惊恐性障碍的困扰。她五十岁左右,平时不怎么出门。虽然她受着这种困扰,但是因为她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使得这种模式适应她的焦虑情绪,因此她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麻烦。玛蒂尔德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离住所大概两百米远。他们的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惊恐性障碍会伴随有广场恐惧症 ,玛蒂尔德正是如此,她经常会惊恐发作。惊恐发作相当于一种生理上的风暴,横扫人的大脑,在数秒钟内会引起诸如心悸、流汗、呼吸困难以及肌肉极度紧张等典型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如会引发人们对死亡和失去理智的恐惧。若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治疗这一病症,可帮助病人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思维模式,但是我与玛蒂尔德的谈话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

惊恐来袭

在经过几轮针对她那些灾难性想法的治疗之后,玛蒂尔德仍然坚信,将来总有一天她会被自己的惊恐性障碍害死。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医生和病人要形成一个小组,小组中两个人要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关于是否应该相信玛蒂尔德脑子里的那个暗示自己在发病时会死掉的小声音这个观点上,玛蒂尔德承认,在自己数十次的惊恐发作中,每一次她都相信自己会死掉,但她今天能来问诊,事实证明她还活着,她错信了那个小声音。我告诉她,对惊恐性障碍的研究明确表明,患者不会在发病时死掉。她相信我说的话,并把它记在了本子上。可尽管如此,她仍然坚信自己会被惊恐性障碍害死。

有一天,玛蒂尔德拿着我的一本书找到我:“您自己看看,您是怎么写的!您在自己的书里就说过,焦虑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您还写道,焦虑症患者是否比常人短寿,此事尚存争议!”总之,我们的讨论受到重重阻力,治疗进行得十分艰难。

如何摆脱自己的执念

几周以后,玛蒂尔德带着一种轻快的情绪回来找我。她参加了一个犹太教教士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条戒律 。在这名犹太教教士的评论中,有一个观点说的是,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使人幸福,而这种幸福又是健康长寿的保证。在讲座的过程中,玛蒂尔德得到了一种启示:长寿是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的。她认为阻碍她幸福的唯一障碍就是焦虑情绪,于是她立刻决定相信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即惊恐发作不会害死人,并放弃自己的执念。她的推理很简单:如果我放弃对这种必然死亡的执念,接受自己的惊恐发作,我就能够迎战所有折磨我的情形了。之后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就可以幸福起来了。我幸福起来,就可以活得更久。她以这种方式告诉我,为了活得更久一些,她决定幸福起来(几年之后,我的朋友克里斯托夫·安德烈也对我说过同样的道理)。自那以后,玛蒂尔德有了明显的进步,治疗也顺利了起来。

此后我常用这个故事激励其他病人,同时也用来激励我自己。在遇到玛蒂尔德之前,我也了解过一些关于健康和好心情(还有抑郁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的知识,但玛蒂尔德的启示更加点拨了我。有些话,重复几十遍之后,便会在某一刻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iSl4fWqO/h3WTvCoh9cnKqV4RlexBkEApJTKrlzLucvvJFmv3Rh1ldotADU12X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