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准妈妈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营养供给均衡,也没有节食的经历,那么在孕1月的营养和饮食选择上,只要保证多样和充足就可以了。
及时调整饮食习惯。 如果准妈妈以前经常采用控制饮食的办法减肥,或者体重较轻、长期素食,甚至有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就要及时调整饮食习惯,尽快使自己的身体状况恢复到最佳状态。
孕1月营养饮食指导
怀孕第1个月的营养素需求与孕前没有太大变化,如果孕前的饮食很规律,现在只要保持就可以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怀孕之后应坚持“三餐两点心”的原则,在保证一日三餐正常化的基础上,在两餐之间各安排一次加餐。
早、中、晚这三次正餐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90%,大部分营养素的摄入,应该安排在三餐中,特别是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物质。加餐一般占到全天总热量的10%,可食用几颗核桃、花生等坚果,100克苹果、桃等水果,1份酸奶。
·孕早期(1~3月)每天膳食构成参考
本月重点营养素
叶酸
孕早期是胎宝宝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叶酸可预防胎宝宝神经管缺损,如果在孕前没有特别注意补充叶酸,那么此刻必须开始补充叶酸了。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规格为 400微克/片 的叶酸增补剂,每天1片叶酸片,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用温水送服。进入孕中期后有些准妈妈开始补充孕期营养合剂,这时可以停服叶酸片。
蛋白质
孕1月,准妈妈的子宫、乳房等组织开始进入缓慢变化期,本月蛋白质的供给,既要充足还要优质。每天在饮食中摄取蛋白质 55~65克 ,保证受精卵的正常发育。准妈妈每周吃2次鱼或虾、干贝等,除了鸡蛋、牛奶和肉类,每天 半把 花生或核桃等零食,就能保证蛋白质需求。
特别关注 孕1月不宜吃什么
不宜偏食肉类
孕早期最好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宜偏食肉类。人体呈微碱状态是最适宜的,如果偏食肉类,会使体内趋向酸性,不利于胚胎发育。
不宜吃大补食品
人参、蜂王浆等滋补品含有较多的激素,准妈妈滥用这些补品会干扰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大补会影响正常饮食营养的摄取和吸收。
不宜多吃零食
少吃热量较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盐较多)的零食,如炸薯片、巧克力、炸面包圈等。这些食物中还常常含有人工色素和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
不宜吃街边小吃
街边小吃卫生条件差,而且商贩在制作时,为了更方便、快速,往往不会把食物烹制得太熟,并且往往加有大量的味精、盐、辛辣调料,不利于健康。
维生素C
本月建议准妈妈适量吃新鲜蔬菜水果来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准妈妈对铁的吸收。孕期推荐量为每天 110~115毫克 。满足这个需求的有:半个番石榴,或2个猕猴桃,或150克草莓,或1个柚子,或半个番木瓜,或150克花菜,或250毫升橙汁。
维生素B 6
维生素B 6 对胎宝宝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维生素B 6 还能减缓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现象,有助于准妈妈放松。怀孕期间,每天需要大约 2.4毫克 维生素B 6 ,一碗麦片中大约就能获得所需的维生素B 6 。
卵磷脂
卵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保障大脑细胞膜的健康和正常运行,保护脑细胞健康发育,是胎宝宝非常重要的益智营养素。孕期如果缺乏卵磷脂,将影响胎宝宝大脑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胎宝宝机体发育异常。准妈妈则会感觉疲劳、心理紧张、反应迟钝、头昏头痛、失眠多梦。大豆、蛋黄、核桃、坚果、肉类及动物内脏中都含有卵磷脂。日常生活中可选择蛋黄、豆浆、豆腐、黑木耳炒肉片和鱼头汤,这些都是卵磷脂的食物来源。
选择食物和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孕早期处于胚胎发育的敏感时期,此时准妈妈对食物中一些不安全因素比较敏感。如各种食品添加剂、没处理干净的农药等。所以建议孕早期的妈妈在选择食物时可考虑使用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并选择无添加剂食品。
同时孕期用药也要小心,有些药物对准妈妈是安全的,但对胚胎来说会有致畸作用。所以孕期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小心进行。但是在怀孕初期,即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算早孕30天内,用药一般对胎儿的影响是全或无的效应。也就是说,要么胎儿正常,要么胎儿保不住流产。如果胎儿没因为药物的使用而流产,则留下来的胎儿是正常的。
每天喝200~400毫升牛奶
为什么孕期要补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准妈妈自身需要,一方面能源源不断地为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输入营养。准妈妈补钙的最好方法是喝牛奶。每100克牛奶中含有约90毫克钙,并且牛奶中的钙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钾、镁等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的比例也十分合理。每天喝200~400毫升牛奶,就能保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
知识链接
晚上喝牛奶有助睡眠
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牛奶可以缓慢地被血液吸收,其中的钙能够清除紧张情绪,因此牛奶对准妈妈的睡眠非常有益。
孕妈妈每天可喝1~1.5升水,以温开水为宜。
每天饮水1~1.5升
孕期最容易被忽视的营养素,一是水,二是新鲜的空气,三是阳光。
除了必要的食物营养之外,你还需要水。水占人体体重的60%,是体液的主要成分,水具有调节体内各组织及维持正常物质代谢的功能。饮水不足不仅会让人产生干渴的感觉,还会影响到体液的电解质平衡和营养的运送。所以准妈妈要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但是饮水也不宜过多,每天1~1.5升水为宜,准妈妈可以根据季节和身体状况调节摄入的水量,一般不宜超过2升。
孕妇奶粉要不要喝
孕妇奶粉中几乎含有准妈妈需要的所有营养素,基本上能够满足准妈妈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但是,并不是说孕期一定要喝孕妇奶粉。饮食均衡、体重等各项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或者是已经超标的准妈妈,不需要喝孕妇奶粉,否则可能造成胎宝宝营养过剩,出现巨大儿。而且摄入热量过多,准妈妈本身也有可能变得肥胖。
需要喝孕妇奶粉的情况: 早期反应比较厉害,体重增长较慢;出现贫血以及缺钙的症状;孕中期胎宝宝体重偏轻。有这些情况的准妈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孕妇奶粉。
仔细清洗果蔬,谨防农药污染
准妈妈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后,极易导致基因正常复制过程发生错误或胎宝宝生长迟缓,也可能导致胎宝宝先天性畸形,严重的可使胎宝宝发育停止,出现流产、早产或者死胎。所以在食用蔬果之前一定要仔细清洗,对于不放心的果蔬可用果蔬清洗剂清洗,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后食用。
知识链接
每天吃橘子不超过3个
橘子味香,汁甜,并且营养丰富。但对于现在已经怀孕的你来说,橘子虽好却不能多吃。因为中医认为橘子性温味甘,补阳益气,过量食用容易引起燥热而使人上火,发生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等。而且,准妈妈一次或者多次食用大量橘子后,身体内的胡萝卜素会明显增多,肝脏来不及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使胡萝卜素沉积在皮下脂肪中造成皮肤发黄。准妈妈每天吃橘子不应超过3个。
避开引发过敏的食物
曾经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准妈妈,在孕期一定不要尝试食用。此外,有些食物比较容易引发过敏,如甲壳类海产品、腰果、杧果等,如果准妈妈从来没食用过,建议孕期不要尝试,可以等哺乳期过后再尝试食用。
不要多吃罐头食品和加工食品
对于一些深度加工的食品,准妈妈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在罐头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香味剂、色素、甜味剂等。至于加工食品,如超市买的烧鸡、酱肉等,在食品的制作、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容易造成细菌污染。所以准妈妈应少吃这类食品。
少吃高脂肪食物,预防便秘
引起肠胃不适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不良。这一般不需要药物处理,准妈妈只要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避免辛辣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如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等。同时,吃容易消化的禽类或者鱼肉,多吃蔬菜、水果,这样还可以避免因脂肪摄入过多造成的体重超标。
吃炸薯条相当于吸烟
在怀孕期间对食物的喜好会与以前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然而,有些食物还是少吃为宜,比如炸薯条。怀孕期间吃炸薯条,会增加宝宝出生时体重偏轻的可能性。有研究认为,准妈妈吃炸薯条对胎宝宝身体健康的伤害相当于吸烟。炸薯条和烤面包这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物,在油炸、烘焙和烧烤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丙烯酰胺,这种可致毒性的物质,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其产生的量就越大。
像薯条这类油炸食物,对胎宝宝的健康不利,准妈妈要少吃,可以把土豆蒸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