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此病不难治疗,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拖延下去,就会引起血管炎症,连累心脏的冠状动脉,形成动脉瘤,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川崎病在亚洲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日本、韩国较常见,高发年龄是在6个月至5岁,冬天及早春是高发季节,但不会在儿童之间互相传染。
说到川崎,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川崎酱,而说到川崎病,大多数家长可能有点陌生,但皮皮妈每次想到这个疾病的名称就后怕不已。皮皮1岁半了,有一次发热38.5℃,“身经百战”的皮皮妈像以往一样在家吃药降温护理,可是发热5天后,病情还是反复,皮皮妈有些担心并开始留心皮皮身上每一处细微变化:皮皮的舌头变得很红,上面还有凸起的红点,像草莓一样,眼睛也红彤彤的;皮皮好像因为生病的原因心情很不好,难受的时候边哭边挥着小拳头捶妈妈。皮皮妈意识到这和以往单纯的发热并不相同,就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最后确诊为川崎病,住院一周后康复出院。
目前为止,川崎病的病因并不清楚,找不到明确导致川崎病的细菌、病毒或毒素,没有特异性的检查辅助明确川崎病的诊断,因此诊断就是依据川崎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
在宝宝发病的12天内都算是川崎病的黄金治疗期,尽早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能将发生冠脉瘤的风险降到最低。除了丙种球蛋白,还需要阿司匹林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能降低血管发生血凝块的可能性,即起到抗凝的作用。如果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川崎病导致心脏并发症的概率并不大。
川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除了包括至少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高热,还包括下面6项表现中的至少4项。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对于发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观察并寻找引起疾病的原因,以下疾病都能引起发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