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收费处没什么人,他们很快办好手续。
宋寻搀扶薛素瑾,来到病房,安顿她睡下,自己则转身准备出去。
薛素瑾忽然拉住他的手。
宋寻很是意外,低头看着那柔弱的手。原本白皙的皮肤,此刻点缀着淤青,令人心痛,又何尝不是另一朵艳丽的花,殇花。
“怎么了?”宋寻柔声问。
薛素瑾眼泪涌出:“多亏了你,我才能活着。”
“傻瓜,你是我妻子的嘛!”宋寻喉咙一梗,弯腰摸了摸她的发丝,“一切都过去了,暴风雨之后就是灿阳。”
“嗯,可是……”薛素瑾想到薛诚,心里又很纠结。
那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哥,相较小时候就沉默寡言的薛建来说,她和薛诚的互动更多,感情也更深一些。
薛素瑾无法忍受,自己的堂哥绑架、伤害她,也无法忍受,薛诚将要面对的惩罚。
倘若让奶奶知道这件事,她会怎样?
“别可是了,薛诚那边,估计已经被警方带走。我想法律会给最公正的处理……”
“可是奶奶知道了怎么办?”
“没关系的,老太太心胸宽广,不会有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嗯~”
薛素瑾这阵子一直在蛰伏,被薛老太太伤透心后,她甚至被家族的人与薛老太太隔绝开来。
只有宋寻知道,此时的薛老太太,已经与以前判若两人。
高血压导致颅内出血,薛老太太现在的状况不容乐观,已经瘫痪失语。
如果不请世界顶级专家来诊治,只怕将会不久于人世。
想起这祖孙俩,宋寻心里也很感慨。
他打算去看看薛老太太,毕竟刚才已经在走廊遇到薛思仁。
以后薛素瑾还要跟家族相处,不到最后一刻,他并不愿意让薛素瑾生活在亲情的孤岛上。
华夏,是一个人情的世界。
在江北市这样不大不小,经济又发达的城市做生意,人情关系非常重要。
安抚完薛素瑾,宋寻便来到薛老太太病房外。
隔着玻璃窗,宋寻看到薛思仁坐在薛老太太窗前。
病床上,原本气势极强的薛老太太,现如今蜷缩着,宛若婴儿。可婴儿是富有生机的,而她是那么干瘪。
薛思仁背对着门,肩膀一耸一耸,好像在哭。
宋寻原本要敲门进去,现在却觉得,这并不是最佳时机,还是等他哭完吧。
可下一秒,薛思仁忽然站起来。
他动作太猛,乃至于椅子都被踢翻,咕咚一声巨响。
宋寻听到,急忙看去。
只见薛思仁指着病床上的薛老太,正在说着什么,情绪相当激动。
仔细一听,宋寻心里五味陈杂。
这个平日里看起来最温吞的老实人,最孝顺的儿子,现在正用全世界最恶毒的语言诅咒自己的母亲,最肮脏的话语咒骂母亲。
“……你偏心就偏心好了,干嘛要害我儿子?我薛建哪一点对不住你?”
原来,薛思仁是思念爱子,情绪失控。
更失控的还在后面,他居然抬起手,劈头盖脸打向母亲。
宋寻始料未及,急忙冲进去,制住他胳膊:“薛思仁,你疯了吗?那个是你妈……”
薛思仁哈哈大笑:“是我妈又怎样,她害了我儿子。现在好了,儿媳妇带着孙子离开,我们一家四分五裂。”
他使劲挣扎,却无法挣脱宋寻的铁臂。
宋寻狠狠一扔,将他推出门去。
此时,也早有医院的护士被惊动,叫来保安。
“这人太累了,找个房间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宋寻道。
明德医院的人,几乎都认识宋寻,知道他是这里的贵宾,也是大小姐沈清浅的朋友,自然不敢不从。
保安把薛思仁关到杂物间,给了他水毛毯和食物,只是不让他离开。
薛思仁就这么在杂物间里痛哭流涕,发泄情绪。
却说宋寻弄走薛思仁,自己留在薛老太太床边。
薛老太太意识是清醒的,头上脸上都是巴掌印,来自她亲生儿子。
浑浊的眼角噙出泪水,她无声地哭泣。
看到宋寻在床边,薛老太太想要别过头,却动弹不得,只好闭眼,泪流的更凶。
她的助理白天在这里照顾,晚上是子女们轮班。毕竟助理年纪也大,日夜煎熬吃不消。
谁想到,薛思仁竟然会在第一次值夜,就对母亲做出这种事。
薛老太太的心情是无比悲怆的,她开始反思:“我真的错了吗?无原则地偏袒薛诚,我真的错了吗?”
看到宋寻,她又想:“呵呵,这家伙,是来看我笑话的吧?一定是的。素瑾也恨死我了吧?”
泪流不止。
宋寻搬起椅子,坐在床边,随手替老太太掖了掖被角:“失去行动和说话的自由,是不是很痛苦呢?”
薛老太太愤懑地想:“他是想奚落我嘛?”
“你别多心,我只是来看看你。素瑾今天也住院,拜你孙子所赐。”宋寻道,“但是她不恨你,我爱她,所以也不能恨你。我会找来最好的医疗团队,帮你治好疾病,让你颐养天年。唯一的条件,就是让素瑾,正式成为明珠集团总裁。”
明珠集团总裁一职,仍旧挂在薛素瑾父亲的身上,她不过是总经理。
“至于你的宝贝孙子,他又犯下不可饶恕的事,但你放心,我还会再给他一次机会。只是这一次,他滚出国,就别再想回来。”
这当然是假话,实际上,刚才在走廊里,宋寻就已经接到狂龙的电话。
警方逮捕薛诚之后,这怂货把什么都说出来了,铁证如山又有口供,一个蓄意谋杀的罪是逃不掉的。
华夏律法严明,光这一项,就够判他无期了。
宋寻之所以跟薛老太太这么说,完全是因为薛素瑾。
翌日,宋寻联系了周楠团队,她很爽快地表示,会介绍相关方面的同仁,组成一个专家团队,赴江北来为薛老太太治病。
结果是非常不错的,在世界顶尖医疗团队的治疗下,薛老太太很快恢复说话的能力,上半身也能行动自如。
“老人家只要按时做复健,一年内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专家这样跟她的子女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