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被誉为“宇宙哥伦布”。但是在他首次进行太空飞行时,谁也没有把握飞行是否会取得成功,所以苏联宇航部门特意准备了内容迥异的三篇新闻稿:一篇称首航获得成功,另一篇称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第三篇称飞船失事,飞行员不幸遇难。
1961年4月12日,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中央,加加林穿着宇航服,登上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临飞前,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安慰加加林说:“你不要紧张。不论你着陆到哪个角落,我们都能找到你。”
莫斯科时间9时,第一次载人飞行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开始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似乎空气也凝固了。预备、点火!一声令下,火箭带动飞船,载着加加林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加加林在座舱内从舷窗向外望,从报话机里描述人类从未见到过的情景:“多么美啊!我看见了陆地、森林、海洋和云彩。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地球表面的形态,地平线呈现出一片异常漂亮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天空中,群星灿烂,轮廓分明。”在离地330千米的高空飞行了108分钟后,加加林绕地球运行了一周,回到自己的祖国。
这次飞行虽然短暂,但它却开辟了人类通向宇宙的道路,加林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航天英雄。为了纪念这个划时代的壮举,4月12日成了苏联的“航空航天国际纪念日”。1964年4月4日,加加林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后又获得列宁勋章。后来,为了纪念他,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1962年2月20日,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乘坐水星舱友谊7号宇宙飞船进行轨道飞行5小时,绕地球3圈,成为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
发射计划原定在1962年1月27日,但由于天气原因,推迟了将近1个月。2月20日,火箭升空,5分钟后,飞船脱离了阿特拉斯火箭,进入了位于地球上方160千米的轨道。约翰·格伦报告说系统一切正常,轨道飞行进行得很顺利,他计划在飞第一圈时适应一下失重环境。一小时后,格伦报告说他感觉很好。后来,格伦解释说失重也有好的一面,比方说:忙着拍照时,突然想做点别的事,他可以让照相机漂浮在空中,就像把照相机放在桌面上一样。
快飞完第一圈时,格伦报告出现了一个故障,随即自己排除了故障。友谊7号宇宙飞船的全部系统,向飞行控制人员发送无线电信号,报告了系统的情况。在飞第二圈时,有一个无线电信号警告飞船底部的隔热板可能没有锁定。这可能是一个大问题。工程师们认为这个警告信号是错误的,他们相信隔热板是锁定的,但还是让格伦别释放与隔热板相连接的火箭。在飞船返回地球前,为了让隔热板保持自由状态,一般要释放这些火箭。
接近飞完第三圈时,格伦点燃了减速火箭,让飞船返回地球。重返大气层时,高温高热使得无线电信号中断了7分钟。7分钟后,飞行控制人员又听见了宇航员的声音。格伦报告说他很好,隔热板一直锁着。
进入大气层后,降落伞让友谊7号宇宙飞船落在了海面上。17分钟后,一艘军舰赶到了,友谊7号和格伦都成功完成了任务。
1965年3月18日,苏联的上升2号宇宙飞船进入地球轨道,环绕地球飞行。8时30分,航天员列昂诺夫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实现了第一次到茫茫太空中行走。
列昂诺夫穿着一种新型航天服,航天服是特制的橘黄色,有十几层厚,足以在太空中隔热和防辐射。内衣是由通心粉状的管子盘成的,管子总长100米。管内流过的冷水能吸去航天员身上散发的热量,并排放到宇宙空间去。在这种内衣外再罩上一层一层外套,套上同样多层的手套,穿上金属网眼靴子,戴上增强树脂盔帽,就能保证到密封舱外活动的安全了。
在灼热的太阳光中,列昂诺夫潇洒地迈开步伐,翻着前空翻,接着又做了几个体操动作,完成得轻松自如、毫不费力。不过他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很不好控制自己。
12分钟后,他返回到了飞船舱口,可等待他的却是非常可怕的一幕:太空服变得异常庞大,已经无法穿越相对狭窄的舱门——他将无法回到飞船中了。列昂诺夫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此时,他只觉得浑身发冷,头昏眼花,呼吸的频率增加了一倍!他对着话筒向留在飞船里的同伴失声喊道:“我回不去了!”就在这危急时刻,宇航员平时艰苦的训练对他起了作用。平时教练员提醒过:太空服的腰部设有四个按钮,每一个按钮都能释放四分之一的空气,当太空服压力过大时,这是唯一的减压办法。列昂诺夫迅速按动按钮减去了太空服中的气压,然后将头部对准舱口,顺利进入了飞船。
列昂诺夫在舱外停留了24分钟,自由飘浮12分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着安全带在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