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洪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那时候,草木横生,河道不畅,连绵的大雨一下,水患跟着就来了。只见咆哮的洪峰奔腾而下,排山倒海般扑向下游,汹涌的洪水冲破堤坝,一下子便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人们无处可逃,许多人葬身鱼腹。洪峰过后,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躲在高处侥幸逃脱的人群,眼巴巴地等待洪水退下。好不容易盼到洪水消退,原野一片荒芜,地里颗粒无收,人们吃啥?涝灾过后,饥荒跟着来到人间。唉,哪一年遇上洪涝不是饿殍遍野呀!
人们决不会向自然灾害屈服,一直与洪水奋战。到了公元前23世纪,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大战展开了。当时的天子尧,委派鲧率领百姓治理水患。
鲧用“水来土掩”的老法,带领百姓修河堤,筑堤防。可是,这办法收效甚微。洪水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腾直下,势不可挡。河堤无法使它就范,反倒被它冲垮。
鲧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率领百姓继续修筑堤防。偏偏那几年水患不断,年年的辛劳都化为乌有。鲧辛辛苦苦治水9载,中原的水灾依然不断。
天子尧见鲧误了治水大事,下令将他处死,随后命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理水患。
父亲的失败使禹明白了一点:用“堵”的老法子治水不行,需要另外想办法,才能完成父亲的未竟事业。
好一个铮铮铁骨的大禹,说干就干,他告别了新婚才4天的娇妻,立即前去赴任。
到了灾区,大禹找到父亲的老帮手,虚心向他们请教。他也弄不懂,“水来土掩”不行,那该怎么办?
看着长时间不退的一片汪洋,大家纷纷议论开了,最后大家得出结论:洪水不退的原因是河道不畅。洪水没办法泄出去,怎能不泛滥成灾!
总算找到了症结!看来要治理洪水,就必须要使河道通畅。大水迅速顺着河道流入大海,就不会发生水患;洪水排不出去,越堵越糟。要治水,不能堵,而要疏导。
大禹把自己的想法对大伙儿一说,众人立即议论开了。好多人直摇头,唉,要疏通河道,这可比登天还难哪!
要制服洪水,再难也得干!大禹带着一批铁汉,登荒山,爬野岭,进沼泽,下河川,四处勘察地形和水道。是呀,不探明情况,怎能制订出疏导洪水的方案!
几年时间过去了,中原地区的地形和河流情况终于查清,大禹一声令下,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治水的工程开始了。
治水工程按计划进行着。大禹将中原一带划为九个大州,规定每州出3万民工。27万人的治水大军,在九州大地上热火朝天地向洪水宣战。
大禹手持木锸和人们一起挖河,手上长满硬茧;为治水四处奔波,脚底的硬茧成了厚脚垫,吃的是野菜粗粮,穿的是破衣烂衫,天当帷幕地当床,终年奔忙在治水第一线。哪里最苦,大禹便出现在哪里,什么地方出现了险情,大禹闻讯后就立即前往。
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大禹的脚趾甲全都脱落了,他忍着疼痛,坚持在治水的第一线;污泥粘住了他腿上的汗毛,还得不停地在泥中走动,汗毛都被拔光;长年忍饥挨饿,却处处为百姓做出榜样,大禹瘦得只剩下骨头架,就连大腿上都没有一块肉。大禹吃的苦,受的累,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头。部下劝他注意休息,他摇摇头依然拼命地干。治水大军深为他们首领的作为感动,全都奋不顾身地奋战在治水第一线。
在紧张的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第一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时,他妻子刚刚生下儿子启。听到儿子的哭声,大禹百感交集,他真想回家待上一两天,照看一下自己的妻子,亲亲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洪水猛如虎,不能让广大百姓受灾受难,为了灾区的百姓,他一狠心掉头离家而去。
他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妻子闻讯抱着孩子站在家门口等候。大禹过来了,妻子朝他招手,儿子用稚嫩的嗓子喊爸爸。大禹停下了脚步,深情地朝妻儿看了看,忽然扭过头,大踏步地领着治水大军往前走。救水如救火,他怎能因儿女私情而撇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而不顾!
过了好多年,大禹第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等候在路边的妻子看到大禹一脸憔悴,眼窝深陷,难过得直落泪:孩子看到了他,一头扎进了他的怀中。大禹一边抚摸着儿子的脑袋,一边对妻子说,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遭受水灾,不治理好洪水决不回家!妻子理解丈夫的心思,坚定地点了点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禹疏通了中原的九条主要河道,让洪水流入大海,又治理了主要河道的支流,让河水畅通无阻地流进大河。治水工程终于完成了,四处横流的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制服洪水以后,百姓开始重建家园,别说是风调雨顺的年头五谷丰登,就是遇上了洪水也不会哀鸿遍野。
大禹征得了帝舜的同意,让益和后稷做自己的助手。在益的指导下,各部落的人们到山林中捕野兽,到河里捕鱼虾,还让大家凿井喝井水,免得再喝污浊的积水生病受害。后稷善于耕种,把种植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农业生产从此得到飞速发展,中原一带到处五谷飘香。
帝舜对大禹十分信任,指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17年以后,帝舜与世长辞,大禹继承帝舜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
商纣王是帝乙的儿子,名字叫辛,他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史书称他为帝辛。“纣”是暴虐无道的意思,称他为“纣王”可见后人对他的憎恨。
纣王残暴无道的行为,可真是擢发难数。
纣王即位后,大修离宫别馆,宫殿的房屋用黄金做梁柱,用玉石做门,他还在宫内建造了一座高达十丈、富丽堂皇的鹿台。这鹿台比夏桀的瑶台还要阔气。他还在宫内建造了一座酒池,里面装满了醇酒,那酒池可真大,据说能在酒池里行船呢;又在酒池旁竖起了许多根柱子,柱子上挂着一条条烤得香喷喷的熟肉,远远看去如同肉的林子,所以称它为“肉林”。
纣王在讨伐苏氏时得到一名美女,她的名字叫妲己。妲己长得貌如天仙,纣王一见到她就像被摄了魂儿。妲己不仅长得妖娆,而且极有心计,纣王对她言听计从,妲己便乘机干预朝政。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妲已是中国历史上干政的第一位妇人。
有美酒,有艳妇,纣王沉溺于醇酒妇人之中。他让乐师创作了许多缠绵的乐曲,让宫女排练好优美的舞蹈,经常带着妲己,一面饮酒作乐,一面欣赏歌舞。有一次他还想出了新花样,命一些男女赤裸着身子在肉林里追逐。
纣王有三公,他们是鬼侯、鄂侯和西伯昌(即周文王)。鬼侯为了讨取纣王的欢心,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纣王。这位姑娘不会奉承献媚,惹得纣王一肚子不高兴,有次鬼侯的女儿没有依顺纣王,纣王一怒之下将她杀死。杀死了鬼侯的女儿还不解恨,纣王又将鬼侯抓来剁为肉酱。
鬼侯无辜被杀,鄂侯为鬼侯鸣冤叫屈,纣王恼羞成怒,命人将鄂侯杀死。纣王还觉得不解恨,让人将鄂侯的肉割下来晒成肉干。
兔死狐悲,周文王不寒而栗,他在私处说了几句不满的话,并暗自哀叹。不料这事被人告发,纣王马上派人将周文王抓起来拘禁在羑里。为了严惩周文王,他又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抓到商都作为人质,没过多久,便将伯邑考活活煮死做成肉羹,并将这人肉羹送到周文王面前,逼迫他吃下去。周文王为了保住性命报仇,强压悲愤勉强从命。纣王幸灾乐祸地对臣下说:“有人说西伯是圣人,全是一派胡言乱语,他吃了亲生儿子的肉,竟然辨别不出滋味!”
周文王的臣子为了营救主人,给纣王献上了许多美女和珍宝。纣王认为西伯是个平庸之辈,收下了礼物将周文王释放了。
连三公都受到这样的残杀虐待,一般平民的性命在纣王的眼中连猪狗都不如。有位老人在冷天里赤脚过河,纣王对此感到奇怪,他命人将老人的腿砍下来,看看老人的腿为何不怕寒冷。有一天纣王看到一位孕妇,纣王又起了好奇心,他命人将孕妇的肚子剖开,看看婴儿在孕妇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纣王的种种暴行,令人谈虎色变。为了镇压臣民的反抗,纣王制定了严刑峻法。最为残忍的一种酷刑,叫做“炮烙”。施刑时在一根横放着的铜柱上涂上油脂,下面架上炭火,让受刑者在滚烫的铜柱上行走,忍受不住烫烙就落入火中烧死。
周文王逃出了虎口,回到了老家岐山周原。他在自己的领地广施仁政,深得民众拥戴。一些诸侯痛恨纣王的暴政,纷纷倒向周文王一边。
纣王有三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他们便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见天下惟危,纣王执迷不悟,便远走高飞隐居他乡。箕子佯为疯癫,借助弹琴抒发自己的悲苦,纣王对此十分恼怒,将箕子囚禁起来。比干实在看不下去了,进宫向纣王直谏,纣王见比干唠叨不休,勃然大怒,大声吼道:“别人都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纣王杀死比干,亲自剖开他的胸膛察看。
纣王滥杀大臣,弄得臣下人人自危,许多人为了避祸,投向周文王那里。周文王得到许多诸侯的拥护,力量一天天强大,可是缺少一位能统筹全局的帅才。他时时留心在意,要找到一个能主持大局的贤能。
有一天,周文王到野外打猎,看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人在钓鱼。周文王走近一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开水面有三尺高,而且鱼钩是直的,上面没有鱼饵。这可真是怪事,周文王不禁和老人攀谈起来。
这老人叫姜尚,学识渊博,心怀壮志。他用无饵的直钩钓鱼,就是要引起周文王的注意。谈到话头上,姜尚便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姜尚的话,句句说在周文王的心坎上,周文王大喜过望,邀请姜尚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姜尚来到城里,当上了国师,因为治国有功,又升为国相。他对内努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实力,对外攻打商国的同盟,削弱商朝的力量。可惜的是,周文王没有看到商朝灭亡便离开了人世,灭商的重任落到了周武王的身上。
周文王去世后的第四年春天,周武王领兵向商发起进攻。周的兵力有300辆兵车,士兵四万多,另外还有拥护周武王的各部落军队,所有的部队会合在一起浩浩荡荡向商的都城朝歌进发。大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来到了离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
发起总攻前,周武王在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消息传到朝歌时,纣王正和妲己在鹿台嬉戏,听到臣下的报告,有如当头挨了一闷棍。这时候,商朝的大部分军队在东方攻击东夷,形势紧迫,想把大军调回来也来不及。
纣王愣了一会儿,下令将大批奴隶、俘虏编入军队,商军的力量还是够强大的,共约70万人。纣王一声令下,商军立即出发,前去抵挡周军。
相比之下,两军实力悬殊,周军和各诸侯军,加起来也只有7万人左右,要想击溃商朝70万大军,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没想到周军一发起进攻,商军便纷纷倒戈,未经激战,商军便作鸟兽散。纣王知道大势已去,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朝歌,进了城一查看,纣王立即呆住了,随他出征的有70万人,现在身边的官兵只有100名左右,纣王知道败局已定,来到鹿台大吃一顿,随后放了一把火,纣王终于在烈火中化为焦尸。统治中原长达600多年的商朝,至此宣告灭亡,替代商朝统治天下的,是周武王开创的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