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水中,避溺山隅。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
为了防火便躲进水中,为了防止被水淹死便躲在山上。比喻过于谨慎便是迂腐。
行莫于谨敬。
——汉·陆贾《新语》
行为没有超过于谨慎敬肃。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在得志高兴时,不可以不戒慎。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
——汉·扬雄《扬州牧箴》
人大多数被小土堆绊倒过,没有被山绊倒的。比喻对小事也要十分谨慎。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君子行》
经过瓜田不要弯腰提鞋,路过李树下不要伸手整理帽子。比喻避免嫌疑。
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
——汉·仲长统《昌言》
能言善辩的人,忧患就在于话多。比喻慎言。
端悫清洁者,患在拘狭。
——汉·仲长统《昌言》
品行端正、谨慎、清洁的人,往往犯拘谨的毛病。
和顺恭慎者,患在少断。
——汉·仲长统《昌言》
温顺恭谨的人,毛病是缺乏决断。
爱饵衔钩,悔在鸾刀。
——汉·崔寔《答讥》
鱼由于一时不慎,贪图芳香的饵食并且去咬鱼钩,结果在受到鸾刀切割的时候才知道后悔。
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
圣人在事情的开端时就谨慎防备,防微杜渐,不用私人恩怨去损害公理道义。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三国·魏·曹植《矫志诗》
粗壮的甘蔗虽甜,如作为手杖必折;巧言虽好听,照说的做必然失败。
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三国典略》
言语多是可怕的,应如同防备河川决口一样加以防备。
言人之善,若已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故君子无所不慎焉。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辨政》
赞扬别人的好处,就如同是说自己的优点一样,指出别人的坏处,就如同是自己受这些指责一样。所以,君子赞扬和批评别人都是十分谨慎的。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为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多招祸;不要多事,多事必多祸患。
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终身行善事,一句话就会影响了一生的形象。比喻慎言的重要性。
御狂马不释策。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孔子语》
驾驭野马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比喻要谨慎警惕。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做事情之前要经过再三思考,然后再行动。
治身养性,务勤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修身养性,在细小之处也要谨慎,不要认为小善无足轻重而不去修养,也不要认为小的损害无伤大节而不提防。
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
对于鼻子喜好之物不可以任意,对于口的嗜好不可以纵容。比喻对各种嗜好要谨慎对待。
千金不能救斯言之玷。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用金钱是无法挽回说错话而带来的后果。比喻说话应当谨慎。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晋·傅玄《墙上难为趋》
说话如同泼水,说出口就追不回来。
君子慎乎所不衰。
——晋·傅玄《傅子》
有德行的人应特别谨慎不易察觉的事物。
居高无忘危,在上无忘敬。惧则安,敬则正。
——晋·傅玄《冠铭》
居高位不要忘记危险,高高在上不要忘记谨慎。危机感会使人安稳,小心谨慎会使人走正道。
翼翼矜矜,福所以兴。
——晋·张华《女士箴》
小心谨慎,矜持庄重,福运就会兴旺而来。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晋·潘岳《籍田赋》
端正末节先端正根源,有好的后果要谨慎开始。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晋·羊祜《诫子书》
恭敬是品德的首脑,谨慎是行事的根源。
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在坚冰上建基础,在荆棘中立足。比喻处于危险艰难之处,应谨慎从事。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泼出去的水没有办法收回来,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比喻人应当慎于言行。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池边。比喻情况危险。
戒惧乎其所不睹,恐畏乎其所不闻,在于慎所乎也。
——南朝·梁·沈约《宋书·武三王传传论》
对看不见的灾祸应引为提防,对还听不见的坏消息应感到畏惧。这是因为必须对小事就开始谨慎从事。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
勤劳努力可以战胜贫困,谨慎行事可以避免灾祸。
言不中,行不谨,辱也。
——隋·王通《文中子·王道》
说话不可靠,行为不谨慎,便会遭受耻辱。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唐太宗《赋尚书》
毁灭自己在于积累了很多恶事,成就功名在于积累了很多善事。既然继承百代帝王的事业,年年月月都应该谨慎从事。
恭德慎行,为世师范。
——唐·李延寿《北史·杨播传论》
恭敬慎行,为世人学习的典范。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唐·李延寿《北史·崔宏传附崔浩》
审查后再行动,不能算迟。比喻谨慎从事。
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唐·李延寿《南史·刘怀肃传》
虽然名誉地位逐渐变得优越,但为人处世更应该恭敬谨慎。
一言可以丧邦。
——唐·李延寿《北史·景穆十二王下》
一句不慎之言可以断送整个国家的命运。
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
虽然见闻要广,但采纳选择要谨慎。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如果担忧松懈怠慢,就要自始至终都谨慎小心。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骄傲不可以助长,欲望不可以放纵,欢乐不可以过分,志向不能够满足。比喻时刻谨慎约束自己的言行。
弗务细行,终累大德。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如果不注意小节,就要损害大的德行。
于始虑终,于终虑始。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开始时就要考虑到最后结束,最后结束了又要考虑到开始。比喻做事要瞻前顾后,谨慎从事。
大慎者闭心,次慎者闭口,下慎者闭门。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最谨慎的人会把内心封闭起来,一般谨慎的人会把口封闭起来,次一等谨慎的人会把门封闭起来。
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明智的人能够看到没有形状的东西,聪慧的人能够听到无声的声音。谋虑的人要考虑在没有征兆之前,谨慎的人要谨慎在没有造成损失之前。
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说话容易泄密,是招致灾祸的媒介;做事不谨慎,是遭受失败的根源。
君子防悔尤,贤人戒行藏。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唐·白居易《杂感》
有德行之人要防止因过失而懊悔,贤人要警戒自己的行为。做事要远远避开易引起嫌疑之处,言行要谨慎在细微之处。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策林》
做人,要谨慎地思索,勤奋地做事。
入则造膝,出则诡辞。
——唐·房玄龄《晋书·羊祜传》
在帝王面前商议的事情,到了外面就要严守机密。
天道玄远,惟修德以应之。
——唐·房玄龄《晋书·张华传》
苍天的意志是不容易知晓的,只有谨慎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
——唐·房玄龄《晋书·凉武旺王李玄盛传》
要节制饮酒,谨慎言谈;在高兴或愤怒时,要三思。
动见臧否,言知利害。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行动可以见善恶,说话能知利害。比喻谨言慎行。
五刃之伤,药之可平;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唐·刘禹锡《口兵戒》
五次刀伤,药可以治好;一句错话造成的后果,智慧都无法预料。
以慎为键,以忍为阍。
——唐·刘禹锡《口兵戒》
如果把谨慎比作为门闩,那么忍耐就是看门人。
舌端之孽,惨乎楚铁。
——唐·刘禹锡《口兵戒》
言语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比楚国人民反秦战争中使用的兵器更厉害。比喻人应当说话谨慎。
年少气锐,不识几微。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年少气盛,不懂得细小之事。比喻年轻人做事应注意谨言慎行。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唐·韩愈《入关咏马》
年老体弱之马怎么还能充当骏,能力低微时更应当慎重前程。比喻年老力微时仍要谨慎行事。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唐·李商隐《明神》
不要在任何时候做坏事,到一定时候怕石头也能说话。比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谨慎修身。
处蒲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唐·陈子昂《座右铭》
处低位应该常畏惧自满,居高位要忧虑倾倒。比喻在工作中要谨言慎行。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天下稍有安定,更应该小心谨慎,如果开始骄逸,必然会招致失败。
慎终如始,犹恐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
——唐·吴兢《贞观政要》
至始至终都保持谨慎,担心有所松懈;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最终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勉哉夫子,行勉旅旃。
——唐·姚崇《口箴》
做人,要勉励自己,行事谨慎。
君子欲讷,言人寡辞。
——唐·姚崇《口箴》
有德行之人要少说话,说话也要尽量少言辞。
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唐·姚崇《辞金诫》
凡是管理国家的人,都应当做到首先端正自己,警戒过去整正未来,自始至终都要谨言慎行。
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
——唐·姚崇《辞金诫》
如果谨慎,灾祸就挨不了身;如果贪财,灾难就会降临自身。
墙坏于有隙,木毁于有节。
——唐·马总《意林》
墙壁往往从有隙缝的地方开始毁坏,木头往往从有节疤的地方开始毁坏。
泾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泾溪》
小沟小溪乱石林立,人们常常都特别谨慎,一年四季没听说有覆没之人;倒是水流平静而又没有石头的地方,往往听说有人丧命。
慎言语,节饮食,知止足,避嫌疑。
——唐·刘子元《思慎赋》
做人,要说话谨慎,饮食节俭,知道停止和满足,避免嫌疑。比喻时时都要谨言慎行。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唐·元结《登珠亭作》
随意唱歌没有人听,随便胡说八道没有人注意。
处贵不忘旧。
——唐·张说《五君咏》
处世,身处显贵却不忘记过去。比喻要谨慎处世。
莫笑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唐·释修睦《雪中送人北游》
不要觉得人生道路平坦而过于乐观,惟有平路才陷人。比喻时刻都要谨言慎行。
行高则忧毁于众,木秀则恐惧于飙。
——唐·佚名《谦赋》
德行高尚就担忧毁坏于平庸之众,树木茂盛就担心被暴风摧折。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更要时时事事谦虚谨慎。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五代·张昭远等《旧唐书·陈子昂传》
先筹划好才去做的人,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先动手做而后才去筹划该怎么办的人,必然要出错漏。
慎始而无后忧。
——宋·苏洵《上文丞相书》
如果一开始就谨慎,那么就不会有后患。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谨慎行事就必然成功,轻率从事常常失败。
必备物而后动,盖所以为慎重也。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仪卫志》
做了充分准备然后再行动,这就是慎重行事。
人情慎所习,鸩毒比安宴。
——宋·欧阳修《读书》
人要谨慎自己的习惯,安逸比毒酒还厉害。
前辈如瓶戒,无言胜有言。
——宋·文天祥《和言字韵》
古人有守口如瓶的警戒,无话胜过有话。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的人必须求拜于老师,但从师时必须谨慎。
入德必自敬,故容貌必恭也,言语必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修养品德必须从敬肃开始,因此态度一定要恭敬,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不可不谨,伤于易则诞,伤于烦则支。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说话必须谨慎,随便胡说话就会荒诞,说话啰嗦就会支离破碎。
君子之遇事,一于敬而已。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事》
有德行之人对待事情,就是始终如一地谨慎。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古往今来处理事情都力戒轻率,由于挑拨离间的人就会钻空子。
主不谨户,盗者夜舞。
——宋·宋祁《杂说》
如果主人对门户不谨慎看守,那么偷东西的人晚上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言不妄发,发必当理。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话不轻易出口,说出口就要言之在理。比喻说话要谨慎。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宋·吕祖谦《东莱集》
天下的事情,成功于谨慎而失败于疏忽大意。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慎,故徐步则不跌。
——宋·林逋《省心录》
走平路的人常常疏忽大意,因此走得快,必然摔跤;走险路的人往往小心谨慎,因此走得慢,不会跌倒。
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侈于远。
——宋·吕本中《官箴》
如果在小事情上谨慎,那么大事情上就不会出纰漏;如果对眼前的事情能够警惕,那么长远的事情就不会出差错。
能事莫促迫,快手多粗疏。
——宋·陈师道《答无咎画苑》
对能做事的人不要催促他,手快的人做事多是粗心。
真正大英雄,却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真正的英雄豪杰,却是从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慢慢地做出来的。
豺能杀虎,鼠可害象。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豺能杀死老虎,老鼠可以伤害大象。比喻小的可以伤害大的,不可不谨慎小心。
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才能够进退自如。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宋·李昉《回心岭》
古人能够认识到最后路程的艰难,因此往往采取谨慎态度,把行走九十里只当作百里的一半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