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依据的要求,我们尝试提出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该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弃糟取精,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古为今用的原则;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系统性、一致性的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追求目标,同时又要从现实出发,从当前做起,体现未来与现实的统一。

德育的方向,一般是指德育的思想政治方向。我国学校德育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所决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已明确写入我国宪法,因此,我国学校德育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自然也要明确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了。我们知道,道德教育从来都是在传统社会政治体系、思想体系中发挥作用的。传统道德是传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是在传统思想政治体系之中存在发展的,我们今天继承它,也须将其纳入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之中。其实,德育的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之间是不能截然分离的。没有完全超越政治的道德,政治往往要对道德进行第一次选择。我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要在特定的思想政治原则下对其进行选择,这一特定的思想政治即是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政治。

除了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传统美德教育也应该有在道德自身方面的追求目的和目标。这就是,提高新一代道德素质,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新一代道德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也要以此为努力方向。

方向、目标是理想化的东西,而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从当前的现实起步。因此传统美德教育还必须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出发,从解决他们身上存在的道德问题做起,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这是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的第二方面的要求。

当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的提出,正是基于当时青少年身上“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整个社会风尚、道德水准呈下降趋势这一客观现实。现在这种趋势已更加广为人所注意。据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1993年10月公布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与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对我国目前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评价偏低。在这两方面公众满意指数均为负值。在对社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中,公众最不看好的也是社会风尚与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此持消极态度。这是比较科学性的调查研究结论。更具感情色彩的则有“道德滑坡”以至“道德沦丧”的评价,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道德状况。这种道德生活现状是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嬗变的必然结果。旧的道德体系失效,而新的尚未建立起来,在这个时间差内必然出现一道德“真空”。而现在这个“真空”也非纯真空,而是充塞各种道德货色的假真空。多元经济形态必然导致思想意识领域的多元存在,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具有历史的合理性,问题在于,现在的多元存在发展并不稳定,结构要素之间关系不平衡。例如,缺乏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缺乏基础的社会公德等等,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社会道德现实。我们看到这种“无序”的现实与我们前面明确的方向与理想相距甚远,所以我们要建立适应新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并且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这一高度出发,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希望以此来改进当前社会道德现实。

那么,在传统美德教育实践中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呢?

首先,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方向。应时刻记住我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待传统道德不能全盘吸收,而应首先以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标准进行第一次选择。这一点,对于传统美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选择确定非常重要。

其次,要坚持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虽然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出直接来源于现实的要求,它也必须要尽力解决现实问题,但不能局限于此,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在关注现实的同时,站在更高层面上,把现实纳入到自己的理想追求之中。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实践也是提高整个新一代道德素质水平,弘扬传统美德,完善新道德体系这一伟大实践的组成部分。

第三,关于现实性的要求,传统美德教育的确应落实在解决青少年现实道德问题上,从解决现实问题起步。最主要的要求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诸如,以传统美德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思想抵制市场经济负效应所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思想化解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以传统道德中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来重新净化我们的社会风尚,形成新的良好人际关系。应该力求通过这些针对性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发生实实在在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进而提高青少年一代总体思想道德水平,并且为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而作出贡献。

总之,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践中,应时刻不忘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这一原则。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目标追求,又要从实际出发提出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要避免随波逐流和赶时髦的不良倾向,力戒盲目性、表面性和不切实际的做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这一教育。

二、弃糟取精,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古为今用的原则

这是我们对待一切历史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一个总的态度,也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选择教育内容时应该严格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对此,本书第二章已进行过有关的论述,下面仅就其作为教育原则,在传统美德教育的德目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各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做一些较为具体的说明。换句话说,将主要讨论这一总的宏观性的原则,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中小学教育实践。

大家知道,我们是在21世纪前夕的当代中国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这样我们必然要面对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突出矛盾。我们必须要思考这样一个前提问题,即究竟用什么样的传统伦理来实施这种教育?再进一步说,引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之中的传统道德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回答应该是,只有那些具有现代意义和永恒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才是今天可教育的、可传授的;只有按照时代和教育目的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梳理、选择、加工、创新之后,才能将其引入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去糟取精、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唯有如此,方能古为今用,使中小学生真正吸收接纳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

上面简单说明了此项原则的内涵及意义,接下来我们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即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实践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首先要做传统道德的梳理和选择工作,也即去糟取精,批判继承的工作。我们知道,传统道德是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它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不乏糟粕。诸多专家学者曾概括归纳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如家庭本位精神、仁人亲和的伦理精神、内在超越的价值追求取向及理想人格精神、重德轻智的道义伦理主义精神、注重教育和修养的人性培养方式入世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德精神。上述基本精神自身就是具有双重性的内涵。我们再将这种高度抽象概括的精神具体化。先说精华部分,即已成为世代相传的做人美德得到发扬的内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为公、先人后己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以直报怨”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友爱思想等等。这些具有跨时代永恒意义的传统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发扬的,也是应该明确引入中小学教育内容之中的。再说糟粕,诸如鄙视劳动、宗法观念、家长作风、愚忠思想、因循守旧、迷信鬼神、男尊女卑,平均主义等等,这些是绝对应该摒弃的,丝毫不能将其传授给今天的青少年一代。今天的传统教育不是复古,不能良莠不分,兼吸并蓄,而要认真进行梳理和选择工作,去糟取精,批判继承,保证用最真实最具生命力的传统美德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第二,是传统道德的加工和创新工作。伦理道德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共同生活准则。这种共同生活准则有其继承性,但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演进和变化。传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其形成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几千年的文明史、近百年的革命史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已经为传统美德注入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赋予其新的内容。这样我们今天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就必须注意在传统范畴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即对传统进行加工和创新。例如,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也是一种等级森严的关系,讲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尊卑有序。这种“五伦”关系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被视为“美德”。但今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显然,这种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人际关系是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那么我们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在进行新的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教育时,就要注意对传统的人伦规范准则进行发展和创新。例如,“忠”“孝”西个道德范畴,我们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教育时,仍可继续延用它们,这是经过第一步梳理和选择之后保留下来的传统道德范畴,但我们今天要抛弃旧时的愚忠、愚孝。今天讲的“忠”,不是过去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而是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今天讲“孝”,不是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而是主张尊重父母、赡养父母,所以我们不提“孝顺父母”,而是“孝敬父母”。在归纳提出传统美德德目和将其引入到中小学教育内容时,必须注意要有这种加工和创新的过程,即保留弘扬传统美德的精华,又适合时代的要求,为当代中小学生所易于接受和喜闻乐见。

在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继承、发展创新,以教育当代青少年方面,有关国家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例如,新加坡,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纂成学校教材的国家,其有关做法颇有特色。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从目标制定开始,新加坡儒家伦理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为下述5条:

1.把适合我国(指新加坡)社会的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传递给年轻的学生。

2.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

3.介绍华族固有的道德观念,使学生认识华族的文化根源。

4.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将来能够过有意义的生活。

5.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述目标构成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现实性。儒家伦理毕竟是产生于新加坡土地之外而且经历了漫长历史的一种伦理传统,现代的新加坡继承发扬它,必须考虑它的现实意义。只能从中选择那些适合现代新加坡国情的内容传授给年轻人。这是首要的原则。第二,重点突出。儒家伦理体系庞大,内容丰厚,不仅良莠混杂,即使是精华部分也是博大精深,那么,引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必须要有所选择和侧重。第三,紧紧围绕学校教育“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将教育视点集中到儒家伦理中关于人的理想人格、人生观和人际关系的观点方面。(应该说这也抓住了儒家伦理最核心最基本的主张)对学生进行儒家伦理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修养,有能力过高尚的有意义的生活,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也就是既独善其身又利于他人的人。第四,强调民族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走向世界需要自身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认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于现代化建设很重要。

除了目标明确具体之外,新加坡《儒家伦理》教材的编排还特别注意教学的可操作性。教材内容符合儿童少年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论述由浅入深,语言生动活泼。真正消除了历史与现代的隔离,使古为今用水到渠成,自然而致。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应将知识教育、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协调统一发展,使传统美德教育的各项目标要求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最终完成传统美德教育任务。

这项原则的提出直接源自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即是有目的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思想品德是由多要素构成的结构,其中最基本的是知、情、行。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提高,导致思想品德整体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知、情、行等统一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相应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统一协调发展也便成为德育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此项原则一般被分解表述为知行统一的原则和知情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把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道德观念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为此,既应重视传统美德的观念、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传统美德的实践教育和行为养成。

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首先要解决好知的问题,要向学生传授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知识,大到它的整体形成历史、演进变化、性质与范围、意义与作用,小到传统美德的具体德目或内容的含义,都要向学生尽可能讲清楚。这种知识积累过程是必要的。知识、认识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行动将是盲目的、错误的行动。特别应该教育学生懂得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使之明白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要继承弘扬传统的美德。对传统美德的这种高度的思想认同是使他们树立美德意识,并且自觉身体力行的必要前提。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其旺盛的时期,教育者应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其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形成美德意识和观念。另外,知行统一的另一方面是行,即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传统美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应体现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使今天的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符合传统美德的要求。为此必须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特别突出身体力行,强调“躬行”、“力行”、“体察”,视之为获得真知和德性的必要途径。这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现在必须恢复这一传统,改变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注重知性培养,忽视德性培养;重原则灌输、轻行为养成的弊端。传统美德教育虽然也需从认知、观念开始,但其成功必须依靠学生对知识观念的能动理解和创造性运用。教育者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并且树立行为训练的榜样。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加强控制,严防训练的盲目和要求失当。至于树立榜样,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的道德楷模、仁人志士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要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使学生形成倾慕、敬仰和自觉仿效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知情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情感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此,既要重视知识教育,又要重视情感教育。

在品德形成发展中,认知与情感相互依存和制约,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效应,使情感成为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桥梁和中介,并推动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同样要如此。我们知道,人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同样也是古代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则。孔子的人生理想是“仁”,也是其崇行的最高道德规范。“仁”是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非高不可攀,只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有同情心”、“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就可以逐步达仁。仁离不开情,孔子“仁”化、人道主义的道德教育也就是一种情感化德育。我们今天的传统美德教育应得此真谛,做到情理交融。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现代中华大地再度盛行仁爱礼和之风,使我们青少年重新成为新一代的“仁者”和“君子”,那么教育过程又如何离得开人情的陶冶呢?传统美德教育要以理服人,但没有爱心、同情心不行,只有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同样。传统美德教育也要进行行为训练,但机械的训练、“无情”的训练注定是无效的。可见,理与行都离不开情的作用。教育者在教育时要平等待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而且要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传统美德教育特别要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需求感和崇敬感,使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具体人物和事迹产生亲切、向往、崇敬和效仿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对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紧紧抓住明理、激情、导行三个环节,并使它们互相促进。少年儿童正处于认识、情感、行为的关键发展阶段,其模仿性、可塑性都很强,为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从另一角度讲,当代人心理成长呈现早熟趋势,其个性化空前强烈,对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要使某种道德观念和原则获得其自觉认同和主动践行,就必须具体内化为他们内在心理、情感、认识、意志及行为之中。这也要求我们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要特别重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的统一协调发展,将其作为重要原则加以认真贯彻。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要与启发学生自觉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也直接源自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实质上是促使一定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自身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他所施加的外部教育影响是不可缺少的,但受教育者不是机械的受体,他作为主体对任何外部教育影响都具有选择性,其内部心理矛盾运动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动力,外界影响只有通过心理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使德育任务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身要求,激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自己运动”,使之进行自我教育。设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特别要贯彻这一原则,这也是由传统美德自身特点决定的。儒家伦理历来主张“内倾性”或“内在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取向,注重教育特别是修养的人性培养方式。讲求自我修养,这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德性培养方法,并且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孔、孟、荀等儒家学者看来,人们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进取,就可以达到既定的道德目标,实现既定的道德理想。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荀子再发挥孟子的思想,提出“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荀子·性恶》)告诉人们致圣的道路是“积善成德”、身体力行,从理论上阐明自我修养与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孔子的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4个方面内容:

1.注重改过。孔子认为自我修养必须注重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足。他说:“过则勿惮改”(《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2.时刻内省。孔子认为自我修养要做有心人,以人为镜,时刻省察自己。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见贤恩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严于责己。在与人相处之中,孔子提出严格要求自己,多找自己不足,多找主观原因。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清洁自身。自我修养不但要改过,还要尽量避免过错,远离一切可能导致恶的因素。首先要清洁自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其次,要不同流合污。孔子告诫人们:“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这一思想尽管包含逃避矛盾的错误因素,但同其它自我修养方法主张一样,都是强调道德培养的自觉性,强调道德培养中个人意志的作用。孟子在孔子基础上,又提出一套“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包括“求其放心”,即把已有的优良品德的本性找回来;“反求诸己”,指当自己的道德行为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时,主动到自身寻找原因;“反身而诚”,旨在以反省自思形式,巩固自己已取得的道德成果;“养浩然之气”,主张德性非能从外界袭取而来,只能靠自身修养而得。儒家有关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的主张还“学恩并重”,“积善成德”、“慎言力行”、“慎独”等等。所有这一切激励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致力于个人道德修养,争做仁人志士,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独步于世的悠久灿烂的道德文化传统。

我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们,使之具有我们祖先圣贤所具有的严于律己、与人为善、身体力行等等传统美德,同时也要教给他们达到这些美德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我们如果能在教育过程中将孔孟上述之主张有效地实践一二,其教育成果就会是光彩夺目的!

贯彻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其核心环节是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使其懂得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关键在自己。中华民族种种传统美德更是“内倾性”、“内化性”特别强的道德,离开自身的修养教育,得不到任何美德的垂青。其次,要培养学生自身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的能力。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在自我评价基础上才能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批评,最后到自我激励,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当然自我教育还是要以教育为前提。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赖于教育培养,离开教育也无从产生自我教育。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注意“内省”“律己”等自我修养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孔孟之修养的主张还强调“悟知”、“顿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给“内省”等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缺乏可操作性。对于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讲,其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尚极有限,是不可能顿悟到道德的真谛的,也更无法去身体力行了,所以必须考虑自我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

五、教育影响的系统性、一致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时,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系统性,按教育目的要求,加以系统影响,并使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相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先谈系统性的要求。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多次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经过不断的塑造和改造的过程。从建立一种道德观念,到养成一种道德行为习惯,要经过较长的时期。而且,即使当个体完成某一道德行为,也不能断言他已经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了。只有当他反复地完成一定行为,并根据经验和实践,深信他的道德规范是正确的,以至这种行为成为他经常的稳固的特征时,我们方能说他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道德品质,这是更加长期的过程。相应的,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德育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和再教育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一种过程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都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结合,系统有序地进行,这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条件。

应该说,学校德育在系统性方面做得不好,这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现在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该认真吸取这一教训,充分注意教育的系统性。首先,确保传统美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序列化、层次化。例如,不仅规划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途径方法体系,而且要有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年级的分目标体系、分内容体系和分途径方法体系。其次,要注意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的衔接性。分阶段规划不等于各自为主,自行其道,要有全面观点、发展观点,考虑承上启下。应杜绝疏漏,也应避免无效重复。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系统性方面,从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心理学角度采取对策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例如,小学阶段,针对儿童可塑性、模仿性、向师性都很强的特点,搞好道德启蒙教育,重视传统美德知识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半成熟的不稳定时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强调知行统一,重视实践指导。高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形成,但不乏盲目性,青春期躁动和心理障碍也产生,这时的传统美德教育更应注意知、情引导与实践指导,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只是思路之一,实践中应按照系统、层次、衔接、有序等等要求,开发各种思路,探索各种途径。

此项原则的另一方面是一致性的要求。这一要求是依据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具有广泛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来教育,而是由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地教育出来的”。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交互影响、本身又相对稳定的运动系统,即开放系统。在此开放系统内,每一个学生都身兼各种角色,他不仅是学生,也是家长的子女和社会成员。他接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各种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影响不一致,相互矛盾,教育的作用就会不同程度地被抵消。特别是,在当代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学生所接受的环境影响空前多元、无序和复杂,教育影响被抵消的机率更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运用整体性原理,尽力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控制和消除不良影响,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充分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问题。首先仍要坚信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应该改变以往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充分有效地发掘、利用校外教育因素。不能象以往那样简单化地、形式主义化地理解和利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措施,真正落实,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吸收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仅以家庭教育为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齐家、治国、平天下”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各种古籍中,有关家庭道德教育的记载颇多,如历代流传的《家法》、《家规》、《家训》比比皆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所写的《颜氏家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主张,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其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2.家庭教育内容必须以人伦关系为主。3.家庭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教与爱的关系。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富见地、很有科学性的。当然,上述主张并没有明确说明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结合、配合和促进,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与学校教育本质的联系,这就是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和原则上的相通和统一。这种一致性才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最本质的要义。那么古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这种一致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其中肯定有学校教育方面主动的引导和影响。颜之推本人便是有办学经验的教育家。我们今天主要是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探索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那么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主动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引导它们在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并且积极寻找和建立有效的外部渠道和途径,与家庭与社会保持有组织的联系。 LWh+l5MTdHTRh9yQ2j5nZdm+I8wsIJT4mLnAOdheUYp76/8SmLX0ukV/DARXZ9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