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德育工作管理的原则

学校德育在小学指思想品德教育,在中学指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各个部门都有责任管理,校长和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负起责任来。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结合教学工作进行

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很多,有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活动;班主任工作;社会活动和各种类型的劳动等。其中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德育工作必须结合教学工作来进行。这是因为:第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生活的。如果离开教学,离开广大教师来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重复过去“左”的一套的错误做法。第二,各科教学本身都有丰富的教育因素,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如此。至于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更负有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各科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三,结合教学进行德育,是学生易于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有威信的教师,这种作用更为突出。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

正确认识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的前提。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我们不仅要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他们的年龄特征,还要分析时代特征,即分析时代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一般说来,青少年好奇、好动、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自尊心强、可塑性大;另一方面,思想不成熟,分析判断能力较差,对一些腐朽思想,缺乏识别和抵制能力。这些特点,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从积极方面来说,青少年是容易接受教育的;从消极方面来说,青少年容易受到腐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任其自流。

还要看到,时代和环境不同,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很大影响。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的青少年同今天的青少年,在知识面、认识水平、道德修养、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50 年代、 60 年代的青少年,大都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不同的社会,他们从小受到正规的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前途有信心、有理想。但是那时的中国,是个封闭的社会。中国以外的世界,他们几乎一无所知。他们老实、听话,对现实容易满足,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精神。今天的青少年,处在改革的时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世界上的种种变革信息,源源不断传来,给青少年以很大影响。从国内来说,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科技到教育,都在改革,甚至政治体制改革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一国两制,改革规模之大、程度之深,都是建国以后前所未有的,这些更给青少年以极其深刻的影响。

社会开放了,学生的思想也势必开放,具体表现在思想活跃,其特点是多、快、变。多就是知识面广,懂的东西多,方方面面的知识都知晓一些;快就是接受新思想快,转变快,模仿快,创造快;变就是变得快,不保守,不固执。事实上社会的开放给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1 )是经济搞活了,生产发展了,市场繁荣了,广大人民的生活确有改善,青年就业的门路广了,成才之路多了,这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是有利的。

2 )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学生见多识广,有利于提高分析、鉴别能力。

3 )是对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尊心教育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开放以后,明显地感到我国科技落后,面对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更要奋发图强,急起直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开放、改革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更高了,难度也增大了。

实际上,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很多、很复杂,上面的论述只是一般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刻,而且城市与农村、工业城市与旅游城市、小学与中学,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又不尽相同。所以学校领导者在采取任何一项教育措施之前,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切忌重复过去那种“一锅煮”“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遵循德育规律进行

好多专家、学者把学生德育培养的过程看作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他们认为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四要素。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模范班主任的教育实践总结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教育经验。这是学校德育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具体解释上,在上述内容的排列顺序上,则颇有分歧。是知、情、意、行?还是知、情、行、意?从认识发展的过程看,知、情、行、意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知,就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它主要指的是对人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什么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认识逐步深了,才能形成道德观点,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认识离开了知识,要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就要系统传授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就要使学生懂得道理。

情,就是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喜欢还是憎恨,爱好还是厌恶,拥护还是反对,这些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当学生对某个道德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时,就会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力量,推动他们去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如果学生对此表现冷漠,没有引起情感变化,他们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时,要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行,就是道德行为习惯。这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标志。学生的认识是深是浅,情感是真是假、言行不一还是言行一致,只有从行为上来考察。因此,必须教育学生用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言行。要对学生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有的还要进行严格训练,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意,即道德意志。人的意志,有的坚强,有的脆弱。要把良好的道德行为坚持下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脆弱的学生因缺乏毅力,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前,或在行为上出现反复;而意志坚强的学生则能经受考验,迎难而上,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鼓励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与决心,培养学生的义务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践锻炼,让学生在与各种困难斗争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当然,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中,知、情、行、意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按知、情、行、意的顺序进行的。我国的模范班主任创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人们熟知的四句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正好和知、情、行、意相对应。知、情、行、意的过程,不是自发地形成的,这就需要晓、动、导、持。

晓之以理,就是使学生“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反,什么该提倡,什么该禁止,这就需要讲清道理,晓以利害,使学生心服口服。

动之以情,就是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由知到行,要有欲望、有需要,因此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感受来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仰慕好的思想品德、厌弃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感情。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如果学生不信任教师,不亲近教师,就不可能“动情”。

导之以行,即引导学生把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转化为行为。这是德育的目的所在。

持之以恒,即培养学生有排除困难的坚强意志,经过自己的顽强努力,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青少年可塑性大,一切尚未定型,容易出现反复。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使学生有了正确行为之后,加深认识,巩固这种行为,这就叫“持之以恒”。要做到“持之以恒”是不容易的,教育者要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较之知、情、行、意的说法,更加明白,更加全面,学校管理者要自觉地掌握这条规律,把德育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协调各方面力量,综合进行

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受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来自校内,如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从校内影响学生思想的因素来说,有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班集体、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还有来自校外的,如家庭和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方向应该一致,目标应该相同,要求应该统一,做到密切配合,协调进行,否则就会互相矛盾,彼此抵消。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教育应起主导作用,学校应担负起协调的责任。怎样协调?

1 )是互通声气,交流有关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表现。

2 )是研究教育方法,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方面,我们已经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家庭访问、同家长建立通信联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学校通过这些方式,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密切联系较为困难。因为“社会”这个概念太大了,学生的接触面太广了,学校人员有限,无法建立密切联系。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建立联系,如有的机关、团体、村镇、居民委员会,学生比较集中,仍然可以同它们建立联系,同它们互通声气。总之,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系统的教育网络,让更多的人都来承担教育青少年的责任。 FvSEOJbG/AjQQhRYTIhRvIe2tNVx6d3rji0Z0OC+TIDhAwvv9kg/NMXqZFsL4X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