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保护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造福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些土地上,生产了人类食物量的11.5%,以及大量的皮、毛等畜产品:还生长着许多药用植物、纤维植物和油料植物,栖息着大量的野生、珍贵、稀有的动物。

茫茫的大草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地。它不但是发展畜牧业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基地,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固沙防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我国拥有草原近4亿公顷,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繁衍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有许多稀有的种粪,以及濒危甚至濒临灭绝的种类,在哺乳类动物中有羚牛、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西藏棕熊、金猫、雪豹、麝等。珍稀的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灰鹤、黑颈鹤、白鹤、藏马鸡、金雕、草原雕、苍鹭、兀鹭、秃鹭、胡兀鹭、大天鹅等。还有一些野生种类已在我国消失,而只在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有饲养,如高鼻羚羊、野马等。

然而在今天,我们美丽的家——草原已经不再美丽,而是面临着危机。我国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大大减少,而且质量下降: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沙化、退化和盐渍化草原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天然草原的产草量不断降低,而牛、羊等牲畜日益增加,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不仅如此,天然草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使数十亿吨泥沙输入黄河、长江。随之而来的恶果就是江河湖泊断流干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沙尘暴愈演愈烈。因此,草原危机现已成为我国生态的第一号绿色警报。

那么是谁在破坏草原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草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只求索取不思投入,只求多产而不管草原的承受能力。人们把天然草原当作适宜种庄稼的荒地不断开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四次大开荒,已有1930多万公顷优良草原被开垦。草原牧区人口与畜牧增长过快,在草原上过度放牧,草原不堪重负。草原植被遭到人为破坏。人们在天然草原上滥挖药材、乱搂发菜、乱伐林木、挖金、开矿,这些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草原植被。

面对草原危机,我们要重新认识草原的功能和作用,不要仅仅看到草原的经济效益,还要重视草原的生态功能,保护好我们的草原,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 fVZXVaYePdSB49CQ7RvKyBrmk17Y3VlBqeHfd40eramMLzztND6IhDs5bLZ1Xz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