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 司马迁画像

西汉初期,在夏阳有一个司马书院,夏阳人司马谈是里面的老师。他有一个儿子叫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迁在4岁时,就成为了书院的学生。他天生聪明好学,从小就学到了很多知识。

司马迁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他还拜了很多名师。受父亲的熏陶,司马迁从小就立志,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历史学家。

在司马迁20岁那年,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作为史官,太史令有责任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为当时执政者提供借鉴。于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开始大量地搜集和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

■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此时的司马谈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感到无论是时间和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他就把希望寄托于他的儿子司马迁身上了,希望儿子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他的宏愿。

司马迁也不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开始努力学习,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父亲还要求他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漫游,为他写史做好准备。在漫游的过程中,司马迁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有一天,司马迁游历到了汨罗江畔,这里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司马迁在这里高声朗诵屈原的诗,并且痛哭流涕,用心深刻体到了屈原当时的思想感情。

书院 我国古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

■ 《史记》里记载的负荆请罪蜡像

司马迁到了汉代开国名臣韩信的故乡淮阴时,他搜集整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事迹,并亲自询问当地人,了解韩信事迹的每一个细节。

司马迁一边漫游,一边考察,在旅程中不忘记向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书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资料。同时,他还深入民间,广泛接触人们的生活,使他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

司马谈 (?~前110年),西汉人,汉武帝建元年间,他任太史令,掌管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并兼管文书和记载大事。他总结了先秦各家学说,认为阴阳、儒、墨、法各家学说均有长短,唯有道家兼各家所长。著有《论六家之要旨》。

司马迁漫游了名山大川,饱览了山川河流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也提高了他的文学水平。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是典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司马迁回到长安后,做了郎中令。他多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至泰山,并在泰山上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就是“封禅”大典,这在当时可谓是天大的事。

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以记载历史为自己的使命。但当时他因病留在洛阳,未能从行,于是深感遗憾,抑郁愤恨而死。他在临终时,把自己所要编撰史书的理想和计划,托付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迁去实现。

司马谈在病危时,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流着眼泪说:“我死了以后,千万不要忘记我这一生的希望,一定要写出一部巨大的史书。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

司马谈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知道父亲将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了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答应了父亲的嘱托,表示一定要完成父亲的心愿。

司马迁在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使得他有机会阅览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与修改历法。在太初年间,他参与完成了一部史书,并取名《太初历》。

封禅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在远古的夏商周三代,就有封禅的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 《史记》记载的楚汉相争场面

在此期间,司马迁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儒家始祖孔子编纂《春秋》,也要写出一部同样的历史巨著。于是,他就一边搜集资料,一边动手编写。

■ 《史记》记载的乌江自刎蜡像

李陵 (前134~前74年),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孙,他成年后,被选拔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汉武帝因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带兵。李陵后来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5000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后被匈奴所俘。

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书巨著之时,发生了李陵事件。抗匈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与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长兄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塞与匈奴作战时被俘,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而向匈奴投降,只有司马迁站出来驳斥大臣们的意见。

汉武帝问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迁是什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5000人,他深入到对方的腹地,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虽然打了败仗,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一定还有他的想法,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是在为李陵辩护,便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叛徒强辩,是不是存心反对朝廷?”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于是就把他投入了监狱。第二年,司马迁被处以宫刑。他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刑,他始终不屈服,仍然坚持自己意见。宫刑在当时是个奇耻大辱,不仅有污先人,也会让亲友耻笑。司马迁在狱中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

司马迁本想一死,但是他想到父亲的嘱托,又想到了自己多年搜集资料的艰辛,为了实现编史的夙愿,他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中书令 我国古代官名。在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宦官都是由士人担当。

后来,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已经50岁了。他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他也许是“尊宠任职”。但司马迁并不在意这些,他开始埋头专心致志地写他的书。他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争分夺秒地进行撰述。

司马迁一边搜集和阅读大量资料,一边夜以继日地进行撰写、校正。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这部史书起初没有固定书名,那时人们叫它《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称《太史公》。“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因为司马迁这部书包括了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2000多年的历史,于是人们就叫它为《史记》。

■ 《史记》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全书共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

《史记》是以历史上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类明确,其中包括“本纪”、“世家”、“列传”3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因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的“纪传体”。

■ 司马迁狱中著史石刻雕像

三皇五帝 三皇指远古燧人、伏羲、神农三位人文始祖。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位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是最接近我国夏朝之前的上古“帝王”,和神话时代的三皇五氏完全不同。不同时期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史记》分类明确,“本纪”是全书的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列传”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等。

《史记》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见识,而且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生动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同情广大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冤枉的人鸣不平的正义行为。因此,《史记》不仅是后来历史学家学习的典范,而且是后来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史记》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这就是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做了详细叙述。他对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广大人民也表现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生涩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明白的文字,使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更加形象鲜明,语言也更加生动活泼。《史记》不仅内容翔实可靠,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所以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著作。

《史记》对于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我国文化的经典巨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司马迁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后人,他的著作也影响了后人,充分体现了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链接

司马迁小时候,有一次跟随外祖父杨鼎要去参加一个文人聚会,有个儒士听说司马迁《诗经》中的145首《国风》全部能背出来,有些不信,就把司马光叫到面前,请他背给大家听。

司马迁说:“不知先生是要我顺背还是倒背?”语出惊人,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大家聚了过来。司马迁非常熟练地倒背了起来。他的声调抑扬顿挫,周围文人都不由得连连称道,无不惊叹:“奇才!奇才!真是奇才呀!” UzurGlW9ghnBs3Cvymflnb84m8zxGlH2DbRVxtrB2Fdx7G4awSCUo8ygLHKnjo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