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满族的历史与自然崇拜

那是在部落首领舜统治的时期,北方有个部落叫“山戎”、“北发”和“息慎”。“息慎”后来又叫“肃慎”,肃慎部落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

东北肃慎族是唯一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民族发祥地诸民族并存的少数民族。也就是说,东北长白山也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 肃慎先民生活场景

■ 砮石做成的箭镞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长白山下、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居住的肃慎民族,他们在3000年前就和中原王朝存有贡纳关系。

在西周开国皇帝周武王姬发执政时,肃慎就有自然图腾与崇拜的习俗,他们向周王朝纳献的“楛矢石砮”,后来成了关东文化的象征。

作为地方特产,楛矢石砮到底以什么材料制成的呢?一直以来为关东文化之谜。后来根据出土的楛矢石砮看出,石砮的制作材料有3种说法:

一为松脂化石说。认为是松脂入水千年所化,色青绀,纹理如木,坚过铁石;二为木化石说。认为是江边的榆树、松树堕入江中,被浪所激荡,经过多少年后成为了化石,取以为箭镞,榆化为正,松次之;三为黑龙江口石说。认为黑龙江口出石砮,名水花石,坚利如铁。

周康王 姓姬名钊,周成王姬诵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遍告诸侯,申之以文、武之业,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在位26年,天下安宁,民不犯法,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史称周朝盛世,即成康之治。

另外,在出土的许多石箭头中,发现有许多是由燧石、玛瑙、碧玉一类的石材制成,明亮而坚硬。

至于楛矢材料,也有二说:一说为松花江特产的“石棒”。它是一种高约1米的明条灌木,生长于山水相接的岸边,根梢直径相近,与箭杆大小相同,坚如石材;二为杨柳科柳属灌木杞柳,这是从外观、构造、髓心等特征对比得出的结论。

在周康王姬钊执政时,肃慎又一次朝贡,周王室公开申明:肃慎属于我们北方领土。以后,肃慎与中原关系更加密切,而每次朝贡均以楛矢石砮为首贡。

渤海郡国 (698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统治东北地区的地方民族政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靺鞨国,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羁縻州。渤海深受唐朝文化熏陶,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楛矢石砮作为东北原始时期东北文化的象征,得到后来朝代的承认。除了楛矢石砮,肃慎还进贡了一种名为麈的动物。麈是鹿一类的动物,尾可做拂尘。

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后来出土了肃慎制造的典型器物“石砮”以及鼎﹑鬲等器物。这个考古发现说明并确认,鼎﹑鬲等器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同时也表明肃慎人与中原地区很早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较深程度的交往和联系。

唐代中期,肃慎族叫粟末靺鞨,部族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郡国。初期有编户10余万,人口数十万,后期人口逐渐增至500万左右,从而获得了“海东盛国”的称誉。到了9世纪末,渤海郡国被辽所灭。

■ 肃慎人使用的骨锥

到了北宋的时期,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民族。后来,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了金朝。

金朝在统一女真各部后,女真各部也很紧密地集合在了一起。后来,女真人进入中原,虽然逐渐汉化,但保持着相对的民族独立性。明代女真分为建州、海西、东海3部。

■ 肃慎先民生活场景

1616年,努尔哈赤起兵吞并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在满族的整个历史发展中,由于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自然具有神奇力量,因此充满了自然的崇拜,也奠定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阅读链接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群隼鸟飞到陈国宫廷上空。忽然,一只受伤隼鸟掉在宫廷院落里,伤口挂着梏矢。当时陈国国君陈慧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值鲁国司寇孔丘周游列国时来到陈国。陈慧公知道孔丘博览群书,便派人请教。

孔丘了解情况后说:“这群年鸟从远方飞来,身上梏矢是肃慎人造的。过去周武王灭段,北方肃真进贡了梏矢石帑。周武王派人在梏矢上刻了;肃慎氏之贡矢几个字,便赐给分封陈国女婿,你们可以到仓库里去找。”

陈慧公依言派人去仓库里寻找,果然找到了肃慎制造的梏矢石。 nmF1VCK08ZeiavPb2iHxcZD5HJ9NDAF0jqY+DGn2qkv0eO4PdSAvsRYHqNZTtf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