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退避三舍的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中原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战役时间是公元前632年。当时晋国正确分析客观形势,避楚锋芒,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合兵突击,取得决战胜利。

晋军的“退避三舍”是晋文公以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了主动,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

此战的“退避三舍”方针,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发展。

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 “退避三舍”方针的提出者晋文公雕像

■ 楚成王(?~前626年),熊氏,姓芈,名恽。楚周文王之子,他于公元前672年成为楚国国君。他在位45年,于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战中战败宋襄公,称雄中原。

春秋时期,楚国通过扩张,基本上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各个弱小国家。正在楚国分派重兵防守商密阻止秦国南下楚地,又派重兵驻守谷邑虎视齐国之时,宋国却与晋国联盟,既给欲图霸业的楚国当头一棒,又鼓励了晋文公赶走楚国,图霸中原的抱负。这样,一场牵动着晋、齐、秦、楚的多国大战即将拉开。

中原 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万里母亲河黄河两岸,千里太行山脉、千里伏牛山脉东麓,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许昌等七大古都群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即指天地之中、中州河南。

楚成王由于宋国背叛,便发兵攻占了宋国的缗邑。这时卫国派来使臣告急求救,说晋不出兵援宋,反而集兵于卫、齐、曹、鲁四国边界战略要地,并严重威胁着卫国首都楚邱的安全。

楚成王听说卫国被困,就留下元帅成得臣等一班将领继续围宋,亲自率领中军前去救卫。

这时,晋军元帅先轸提出了对楚战略良策:第一,让宋国重礼贿赂齐、秦,使他们干预宋楚战争,从中调解;第二,将曹国、卫国的土地赐给宋国,弥补宋国的损失,激励宋国军民斗志,继续坚守待援。

先轸认为,曹、卫是楚国的势力范围,楚国是不会允许齐、秦插手的,这样就会惹恼了齐、秦。再加上宋给齐、秦送了厚礼,必然会对宋国友好,从而促使齐、秦与晋结成反楚联盟,使楚国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联盟 在远古时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族为了壮大力量,互相保卫或谋求发展,常常通过正式条约或协定的方式建立集团或组织。只有部族酋长才有资格进行部族联盟的相关操作。

晋国实施了先轸的计划。很快,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先轸分析的那样。

先轸 (?~前627年),姬姓,先氏。因采邑在原,又称原轸。春秋时晋国卿大夫。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指挥家,以谋略见称,被尊称为中国的第一位战神。他在城濮之战中展现出完美的“诡”、“谋”战争艺术。

楚成王亲自率领中军行至半途,听说了齐、秦、晋、宋联盟这一消息,决定立即停止进攻,全军转移撤退。

与此同时,楚成王又传令成得臣统帅的楚军和各路诸侯取消围攻,各自回国。他又特别派人告诫成得臣,不要刚愎自用,不要进逼晋军,敌我力量相当,明知不能取胜,就应知难而退。

成得臣拒绝执行撤军命令,尽管各路诸侯的将士返回本国,只剩自己很少的—点人马,他仍想攻下宋国,并请派兵给他,必要时和晋军决一死战。

楚成王对成得臣不执行命令表示不满,同时又存在侥幸取胜心理。因而既没有再坚持让成得臣撤兵,也没有按照成得臣请求的人数派援兵,只派出近千人的贵族兵给他。

■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成得臣得到楚成王派来的部队后,就不再围宋,而是集结兵力,准备直接向晋军进攻。

楚军撤出围宋部队,正符合晋方救援宋的战略目的。在楚军全力进攻下,晋军退避三舍,以实践晋文公当年对楚订下的诺言。

当年晋文公重耳逃亡在楚国时,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晋国一定退避三舍。

晋文公 (前697年~前628年),即重耳,晋献公的儿子,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他文治武功,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他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和法家等学派所称道。

晋文公实践在楚避难时的诺言,是一个高明的策略。不仅可以激励晋军和联军的士气,楚再逼近,只有被迫交战了;而且避开了楚军锋锐,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决战;同时,还可以接近本土,缩短补给路线。此举可谓一退得先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 楚军战斗场面

战争一触即发,晋方有晋、齐、秦三大国和宋兵,楚方有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双方在城濮摆开阵势。

楚军到达城濮后占据有利地形,派斗勃送战书挑战,极度轻视晋军。

城濮 古地名。一说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一说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附近。春秋时期卫国属地。著名的“城濮之战”的发生地。城濮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挑战书中说:“请和晋君的战士们戏耍,请晋君一旁坐车观赏,我成得臣陪同。”

显示出楚军狂傲轻敌的态度。晋方答复说:晋军己退避躲让,既然楚不停战,那只好明天战场上相见了。

■ 成得臣 (?~前632年),成氏,姓芈,名得臣,字子玉,他是若敖氏的后裔。公元前637年,他因战功被推荐为令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后在城濮之战中溃败,引咎自杀于归途中。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晨,楚军元帅成得臣发出“今日必无晋”的号令,命令左右两军分别向晋军进攻。

晋国统帅栾枝利用战场上沙尘扑面的条件,作为蒙蔽敌人掩盖自己虚实的沙幕。副帅胥臣则把马身上蒙上虎皮以壮大声威。

楚右军进攻,由秦军应战,秦军稍事抵抗就立即撤退。栾枝将树枝拖在兵车后飞奔,尘沙飞扬,使楚军看不清晋军后方虚实。楚联军中的陈、蔡军队各自逞强,紧迫秦军。

就在这时,副帅胥臣指挥的大队兵车于战鼓声中突然杀出,马身上都蒙着虎皮,吓得陈、蔡军队战车的马惊慌回窜,阵容混乱,反而冲乱了楚军斗勃指挥的右军。

胥臣 字季子,别称司空季子、臼季,晋将。早年曾追随重耳流亡,力劝重耳接纳秦穆公之女怀嬴。回国后任下军佐,被分封于臼,故又被称为臼季。城濮之战中以虎皮蒙马,率战车击溃战马受到惊吓的陈、蔡联军。曾经向晋文公推荐贤臣郤缺。

晋、秦两军乘机猛攻猛打,击杀了蔡将公子印,斗勃也中箭而逃。楚军右翼死伤很多,进攻完全失败,把中军侧面暴露在晋军面前。

栾枝驾车拖着树枝向北奔驰,掀起遮天沙尘。楚帅成得臣和将领斗宜申都以为晋军真败,力命左军攻击。晋方上军应战,随即后撤。楚军向举大旗的晋军指挥车追击前进。

晋军元帅先轸立即改变部署:让祁瞒虚举帅旗,坚守中军阵地。中军主力则向右旋回,突然攻楚左军侧冀,把楚左军冲成南北两部分。晋军各部互相呼应,协同作战,猛冲猛打。

经过一番激战,郑、许两国军队首先溃败,楚军支撑不住,陷于重围。斗宜申率部突围,又遭堵击。晋方联军合力会战,对楚军形成合围,楚军已陷入全军覆灭之境。

成得臣见大势已去,在晋军尚未形成合围前,出兵撤退,脱出包围圈。

晋军大获全胜,成得臣在归国之后自刎谢罪。晋文公从此一举定霸业,使晋国迈入称霸春秋百余年的历史。

晋国这一仗打出了自己的霸业,同时也让先轸一举成名,成为春秋时期一员重要的将领,有名的军事家。

城濮之战的另一个流传千古的典故,正是“退避三舍”,晋文公充分显示出了大家风范,成为诚信的代表人物。

阅读链接

据《春秋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记载,晋献公听信谗百,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出逃。

重耳逃到楚国时,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三舍(90里)。”

当时的楚国大成得臣请求杀掉重耳。楚成王没有这样做,而是派人把重耳送去了晋国。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L5iXJSLoSvkqAchYTIYG4PA9RwhM4G83mTaENm/kb0tLqQ4mBdue22mDVXMBE0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