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复杂的内科或传染科的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肝炎病毒所致的以肝脏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以及机体对其损伤而出现的生理、生化、临床等方面的一系列反映,一般明确诊断是医生在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情况后,还必须结合肝功能检查、病原学等方面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才能确定。

患者近期内与病毒性肝炎病人(特别是急性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同生活,或经常接触肝炎病毒污染物(如血液、粪便和其他分泌物等),6 个月内曾接受输血、注射血浆、白蛋白、人血或胎盘球蛋白;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注射药液,接种或针刺治疗等。

【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的起病刚开始为发热像感冒,困倦、乏力,经休息不能缓解;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厌油腻,进一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大便溏滑;肝区不适、胀痛等。

【治疗方法】

急性期早期卧床休息是重要的。一般急性肝炎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应休息1~3 个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1~2 年。

急性期病人饮食宜清淡,应多食富含维生素B 和C 的食品。慢性期采用动静结合的疗养措施。可适当进食高蛋白,避免过高热量饮食,也不宜进食过多的糖。可用一些非特异性护肝药物,如维生素族类、促进解毒功能的药物(如肝泰乐等),促进能量代谢药物(肌苷、辅酶A、ATP 等)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但不宜滥用。另外,还可适时选用阿糖胞苷、干扰素辅酶Q10、 云芝等。重型肝炎应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使病人渡过危险期,以便肝脏能有机会进行修补与再生。 gn08ZWlq/zlF8ZmIbMLCh73SX9w2Q03n2Zzrs1oCUKnAWmAgSeuc5fXzKLWYQE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