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高血压的早期预防

高血压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和受损情况,也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本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1. 动态血压监测(ABPM)

可观察被测试者一天24小时的血压变化,一般白昼每15分钟,夜间每15~30分钟测定血压一次,并可将各时间点测得的血压值连成曲线观察。本项检查有助于:

(1)明确高血压的诊断,尤其是“白大衣高血压”(在医师诊查时的血压增高)。

(2)了解血压的昼夜变化,可依此将高血压分成木勺型与非木勺型高血压两类,木勺型高血压者血压仍有昼间高夜间低的特点,而非木勺型高血压者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血压下降小于昼间10%),一般认为非木勺型高血压易发生心肌肥厚。并可观察情绪、活动改变时血压的变化以指导治疗。

(3)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抗高血压新药,可计算降压的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等。

(4)预后的判断。然而ABPM的实施方法和各项参数的标准尚未统一,某些临床价值还待判定。

2. 尿常规

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胜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克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 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微摩尔/升,老年人和妊娠者>91.5微摩尔/升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4. 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主动脉,尤其是升、弓部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增大,有左心衰竭时左室增大更明显,全心衰竭时则可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肺水肿时则见肺门明显充血,呈蝴蝶形模糊阴影。应常规摄片检查,以便前后检查时比较。

5.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为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 1 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6. 超声心动图

目前认为,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比较,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厚最敏感、可靠的手段。可在二维超声定位基础上记录M型超声曲线或直接从二维图进行测量,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厚度>13毫米者为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时左心室肥大多是对称性的,但有1/3左右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1.3),室间隔肥厚常上端先出现,提示高血压时最先影响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尚可观察其他心脏腔室、瓣膜和主动脉根部的情况并可作心功能检测。左室肥厚早期虽然心脏的整体功能如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仍属正常,但己有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顺应性的减退,如心肌收缩最大速率(Vmax)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二尖瓣开放延迟等。在出现左心衰竭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室、左房心腔扩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

7. 眼底检查

测量视网膜中心动脉压可见增高,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见下列的眼底变化:

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

Ⅱ级:A. 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B. 视网膜动脉显著硬化。

Ⅲ级:Ⅱ级加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

Ⅳ级:Ⅲ级加视神经乳头水肿。

8. 其他检查

病人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及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亦常有血糖增高和高尿酸血症。部分病人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升高。

高血压的鉴别

高血压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其确切发病原因仍未肯定,约90%~95%的高血压属于此类。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可查,且部分病人通过合理治疗可获治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及病程进展比较缓慢,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则常在短期内血压显著升高,病程进展较快。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多在10~15年以后,如果在短期内发生器质性明显损害,多是继发性高血压,且多为高肾素性高血压。

1. 肾实质病变性高血压

该类高血压包括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糖尿病性肾病、肾肿瘤等。其中以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点有:后者有典型的发热、肉眼血尿、少尿、浮肿等临床表现,尿镜检可见大量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这些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所不具备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肾损害的鉴别点是:后者的肾损害发生于高血压病后,尿异常较轻,肾小管功能损害较肾小球功能损害为早、为重,并还常伴有心脏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血尿、蛋白尿,并常反复发作,还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肾小球功能损害明显。

2. 肾血管性高血压

包括有肾动脉畸形、肾血管发育不良、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纤维病和大动脉炎累及肾动脉等。肾动脉发育不良和肾动脉粥样硬化均可造成肾动脉狭窄,属于肾动脉畸形。肾动脉狭窄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鉴别要点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病无高血压病家族史,一般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约80%的患者在上腹部或肾区可听到血管杂音。肾动脉血管造影可显示狭窄部位和程度。肾动脉纤维瘤多见于青、中年妇女,病变多见于肾动脉外2/3与分支处。肾动脉造影和分侧肾静脉肾素比值测定可确诊该病。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致血管壁增厚,甚至某些部位血管狭窄、堵塞。该病发病年龄轻,女性多于男性,多表现为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差。部分患者有低热、胸痛、体重下降、血象和血沉异常,腹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四肢脉搏搏动异常。

3. 嗜铬细胞瘤

该病为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大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血压增高,临床多见于年轻人。常因精神刺激、剧烈运动、体位改变、挤摸肿瘤引起。表现为剧烈头痛、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症。血压可骤然升高达200~250/100~150毫米汞柱,发作间歇期血压明显下降,甚至正常,测量血液中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尿中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明显增高。用超声波双肾及肾上腺检查和CT、磁共振成像检查均可定位诊断。

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病是因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致分泌过多醛固酮入血,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钠离子引起血管反应性增强,使血压升高。临床中多见于青、中年女性。症状有饮水多、尿多、乏力或阵发性肌无力及肌麻痹的典型表现,极少出现浮肿。血生化检查见有血清钾低、钠高、尿醛固酮增多、尿钾增高、血浆肾素活性降低等特征。超声波、同位素和CT检查均可定位诊断。

5. 柯兴氏综合征

本病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因下丘脑-垂体分泌过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并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致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病。临床以女性多见,表现为躯干肥胖,满月脸,水牛肩,腹垂悬,而四肢肌肉消瘦,多血质面容,腹部及大腿内侧有紫纹出现,有不同程度的性征改变。实验室检查见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增高,X线蝶鞍检查、脑CT和肾上腺CT扫描皆有确诊价值。

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多发生于妊娠后期3~4个月、分娩期或产后48小时内,分娩后3个月之内血压恢复正常。对孕前无高血压史或早期妊娠血压不高者不难诊断。孕前已有原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称之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7. 医源性高血压

(1)口服避孕药,服药12周后即可发生高血压。服药数月到数年则更多见。停药1~12个月内血压可恢复正常。

(2)服具有皮质激素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甘草及一些治疗胃溃疡病药物,可发生高血压。

(3)损害肾脏的药物,如非那西丁也可致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顾名思义,通常人们从字面上会解释为血压高一点。实际上它的含义远非如此简单,那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

血压是人体生命的三大征象之一,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血压也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和静脉血压之分。而人们说的血压是指从大动脉(如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血压的单位是千帕,原来用毫米汞柱表示/1千帕=7.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

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心室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故被称为收缩压,亦即“高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时称为舒张压,简称“低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差。脉压差反映了心脏收缩力、周围血管阻力以及主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SN)根据近年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证据进行对高血压定义及分类进行修订,目的就是降低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血管的危险。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定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的水平程度分为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两大类。若患者高压与低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曾经患过高血压,目前正服用降压药的,血压虽然已经低于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亦算高血压。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在不同的时间和日期内,连续三次所测得的血压均大于或等于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时,方可诊断为高血压。但是发现血压高并不是指患了高血压病,实际上,高血压与高血压病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高血压仅仅是一个症状,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即不明原因的一种独立性疾病,这一种占高血压的90%以上,并且还需要终身服抗高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即高血压是由肾炎、肾盂肾炎、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缩窄等疾病引起的。这种占高血压的10%左右。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愈的。

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治疗和规则治疗对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后期引起的并发症有减缓效用。因为高血压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以目前治疗高血压基本上是对症下药,而并非能完全治愈高血压。治标为主,即使血压彻底降到正常也不意味着高血压被治愈了。故此,我们认为长时间服药才是高血压病的克星。

高血压新诊断标准

目前有关人士报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为了更好地防治高血压,保护心、脑、肾等相关脏器,我国已经将140/90毫米汞柱列为高血压诊断的新标准。但在实际诊断上则较为“宽容”,一般将160/95毫米汞柱的旧诊断标准为底线,超过的则确诊为高血压。这一次我国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诊断新标准,一方面是与国际统一,另一方面是我国高血压患者近几年来一直持续增加,将标准调低,可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高血压的危险除取决血压外,还取决于体重、年龄、家族史、胆固醇高低等其他因素。降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可让人们真正关注高血压病的相关情况。

学会判断假性高血压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到处求医问药。实际上,高血压有“真性”与“假性”之分,如果所患为假性高血压,大可不必整天愁眉苦脸。那么,哪些高血压属于假性高血压呢?下面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1. 临界高血压

临界高血压也称为边缘性高血压或高正常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确定为140/90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虽然临界高血压不属于高血压范围,但其中有20%可能会变为高血压。

2. 高原性高血压

凡在海拔较低地区时血压正常,而到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后,血压持续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并且还伴有高血压症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血压升高,才算是高原性高血压。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缺氧。

3. 波动性高血压

所谓波动性高血压,就是指病人血压常变动在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之间。由于血压具有波动性,一次很难准确地测出个体的血压水平。所以,重复检测血压还是有必要的。

4. 潜在性高血压

有一些人,当受到某种刺激或应激负荷后,血压增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之为潜在性高血压。这是降压机制功能不全或升压机制功能亢进所造成的。倘若调节得不到恢复并且还继续扩大,最后调节量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个变化过程,就是潜在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

要注意无症状的高血压

高血压病就像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隐形杀手,它既不会像患感冒那样用打喷嚏、鼻塞、咽喉肿痛来提醒你,也不会像某些皮肤病等疾病提供一些十分明显的症状,而是神不知鬼不觉地踩着你心跳的鼓点,一点一点向你的血管壁进逼,致使许多人虽患高血压多年,甚至可能血压已经高得吓人了,自己却丝毫未察觉。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在你“感觉良好”之时,已悄悄开始蚕食你的心脏、大脑、肾脏、眼睛等重要脏器了。如遇过量饮酒、季节变换等诱发因素,就会导致心肌梗死、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性疾病发作,从而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大量资料已经证明,收缩压或舒张压越高,心血管病致残、死亡率的危险就越大。所以专家提醒那些平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度与并发症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即使你自身感觉良好,但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也是持续存在的,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及时预防并及早治疗,才能保护好你的重要脏器。

明确“体位性高血压”

医学工作者经常说的专用名词体位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站立或坐着时血压升高,而在乎卧时则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患者在国内占4.2%,国外大约占10%。此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症状,多数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被发现,个别严重者可伴有心悸、易疲倦、入睡快等。另外,血液检查血浆肾素活性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一般认为,体位性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与静脉、静脉窦的“重力血管池”过度充盈有关。

当人在站或坐着时,由于淤滞在心脏水平面以下部位静脉血管池内的血液过多,使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从而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或痉挛状态,这样就造成血压升高。

对于体位性高血压,一般不用降压药物治疗,而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肌肉丰满度,个别症状稍微明显的,可适当服用脑复康、肌苷、维生素B、谷维素等调节一下神经即可。

体位性高血压一般很易预防,没有远期不良后果,但在诊断时,应当仔细体会一下是否确实为体位性高血压,以免采用错误的治疗措施,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纠正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随着高血压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越来越大,人们对高血压病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依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五大方面:

(1)高血压不会出现在贫血者身上: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而高血压病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贫血患者同样也会患高血压病。

(2)只有肥胖者才可能患高血压病:的确,肥胖(即超重)是血压升高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解剖、适应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因此,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都可能由于除超重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引发高血压病,所以都应定期检查血压。

(3)青少年不会患高血压病:相对而言,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生活节奏加快等,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的发病率悄然增加。一项针对青少年体质调查的资料显示,男女学生中有相当数量者血压偏高,并且男生15岁、女生14岁后有明显的增高趋势。

(4)血压在每天中午最高:人们受中午血液最“旺”观点的影响,单纯地认为中午血压最高。其实,正常人群及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都呈“双峰一谷”,的变化,即一般上午8~9时、下午4~6时两个高峰,凌晨2~3时为低谷。

(5)服用降压药会使血压过低:其实,人体中存在着十分精致而又微妙的血压调节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只要血压降至正常,医生都会酌情减少降压药量,适当的维持量不但不会使血压降得过低,还能有效地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只有认识高血压病,才能积极预防和治疗它,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高血压病患者,忌陷入高血压病的认识误区。

不要对高血压存在麻痹思想

有句俗语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可是,临床中经常有一些高血压病的“老病号”,他们往往对自己的高血压病不屑一顾,听之任之。在他们看来,血压的波动早已司空见惯,根本不是什么“大病”,觉得这么多年下来,老毛病虽不见好,却也不见得一下子能坏到哪里去。于是思想上存在麻痹意识。由于患病多年,对高血压病的一些不适症状也慢慢地适应了,因而这些患者往往不重视科学的调养和治疗,认为没有什么不舒服,用不着花钱又费劲吃药调理;对有关的高血压病知识更是不闻不问;有的人甚至不听医生的劝诫,随意停药,或到药店随便买一两盒降压片凑合治疗。结果只能使病情加重,罹患心、脑、肾并发症,甚至导致中风偏瘫、猝死。

劝诫广大高血压患者朋友,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安康,千万不要有麻痹思想。

不要忽视血压增高的先兆

在我国高血压病和心脑血管病呈上升趋势的今天,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及时发现高血压病,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发病症状,在平常生活中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警惕。

虽然大多数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并不等于高血压没有任何征兆可寻。一般来说,如果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很可能就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这时候就需要先想到找医生测量一下血压,如血压不高,再寻找其他原因,如神经衰弱、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血管病等。

早期突发的高血压病,常伴有较明显的症状。患者朋友应该一发现就采取措施,否则随着自身机体对高血压状态的逐渐适应,自觉症状会越来越轻,甚至感觉不到任何不适。这也告诉高血压病患者,没有症状不等于血压恢复正常,一旦有过高血压病史,就需要在血压恢复正常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监测血压,并配合适当的治疗。

不要忽视妇女绝经后高血压

有许多妇女在绝经期出现血压升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绝经后高血压”。妇女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停经,卵巢功能逐渐减退,进入更年期。绝经期前与同龄男生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偏低,但绝经后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竟会快速上升。根本原因是妇女更年期后雌激素及其他女性激素分泌减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更年期妇女都会血压升高,其他因素如肥胖、糖代谢异常、神经调节功能不好、交感神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不平衡,如易紧张、出汗、心慌、失眠并且有高血压遗传家族史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

有些妇女则在更年期过后,血压会趋于稳定。对于这类病人也应重视降压治疗,防止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脑、肾及血管损伤,对于更年期血压高的妇女,除进行降压治疗外,还必须注意身体锻炼,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肥胖或超重者应多多锻炼,限盐、戒烟、少饮酒。

不要忽视妊高症

女性在怀孕的中后期可能会发生一种叫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疾病(简称妊高症)。妊高症对孕妇和胎儿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可导致抽搐、脑血管意外等。

妊高症的防治是减少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一环。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定期做检查。千万不要忽视早期症状,因为早期轻度的妊高症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

防治妊高症的主要措施是定期检查,注意休息。此种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

为了预防妊高症,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因而使静脉回流增加,进而增加全身循环,胎盘和胃之血轮流灌注从而使血压下降。

(2)每日摄取80~90克的蛋白质,可以避免产生水肿现象。

(3)自行监测血压,可每日早晚各一次并做好记录。

(4)每一到两周做一次产检,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尽早就诊。

轻度高血压不容忽视

高血压的病情轻重程度,常依据其血压水平及其靶器官损害而分类。1992年美国高血压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五次报告(JNC-5),提出了成人高血压的最新分类概念,即血压<130/85毫米汞柱为正常。130~139/85~8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限,≥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据血压值的高低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四级(STAGE):一级为140~159/90~99毫米汞柱,二级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三级180~209/120毫米汞柱。以上新概念的特点为:

(1)强调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的意义相同。

(2)只要血压高,不管程度轻重,均具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危险,故不应该低估以前认为的,“轻度”或“临界高血压”(140~159/90~94毫米汞柱)的致病作用。

高血压是如何损害心血管的呢?最初全身中小动脉痉挛、增厚以及管壁逐渐硬化,此为高血压临床第一期。此后引起靶器官心、脑、肾等组织结构异常,譬如心肌肥厚、脑动脉硬化、早期代偿性肾功能不全,此为高血压病第二期。经过10余年,病程可进一步发展为第三期,即靶器官不但结构异常,而且功能失去代偿,譬如发生心力衰竭、脑中风、肾功能衰竭以及冠心病等。一旦出现左心衰竭,约50%的患者可能在5年内死亡,其预后之差不亚于某些恶性肿瘤。

正确看待高龄高血压

血压越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越高,两者一般呈正比例关系。

但是,一项关于老年高血压的调查资料显示,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病的人反而比血压正常的人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医学研究指出,大部分高龄人都有迟发性高血压病史,发病一般在60岁以后。从血压类型看,高龄人的高血压病大部分属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即所谓的“纯收缩期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大多是由于血管老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主动脉及周围动脉变硬,正如橡皮管久用变硬一样。从而导致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反倒降低了,它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除病理性高血压引起血管改变以外,也有生理性老化的现象。同时,对高龄人的观察发现,他们中80%~90%属消瘦型,即使年轻时稍微偏胖,年老时也会萎缩,体重减轻。而且随着机体老化,血容量减少,心脏收缩能力下降,排血量减少,血压也有所下降,不会太高。因此,高龄高血压病患者中有轻度假性高血压的发生(即由于血管变硬要加大压力才能压扁血管,测得的血压可能稍高于真实血压)。

另外,由于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血压波动普遍较大,稍有感冒、生气或睡眠不好等,血压就会明显升高。

基于上述原因,高血压病患者要摒弃高血压病不能长寿的错误观念,要正常看待高龄高血压,坚持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只要正确对待问题,照样可以加入长寿老人的行列中去。

高血压患者要重视早期症状

由于高血压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或被简单地认为休息不好或感冒所致,被患者忽视从而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也有的患者在偶然测血压时发现自己患高血压病,但因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认为身体没问题,不愿接受医师的正规治疗,从而使早期发现的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直到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相应的症状时才引起重视。此时,已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要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并能有效治疗。

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平衡的方法

心血管病最终还是要靠预防。下列措施可供参考:

(1)减肥:通过减少热量的摄入。增加运动量,使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

(2)限盐:少食盐及过多的咸菜,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渐减少到6克以下。

(3)少吃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每人每月摄入食油量少于750克,新鲜蔬菜每日400~500克和水果50~100克,肉类75~100克,蛋类每周3~5个,奶类每日250克,少吃糖类和甜食。

(4)每个人选择一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增加或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只要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是合适的。

(5)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要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使血压或其他循环功能过度波动,这可能减少或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心血管病的突然发作。

“均衡膳食,适当运动,心胸开朗,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平稳降压”的十六字口诀如能遵照执行,对防治高血压定会有所帮助。

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方法

1. 无高血压要早防

高血压不痛不痒无症状,健康成年人一定要年年监测自己的血压。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两者之一或两者均有即为高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为“高正常血压”,这是高血压的“警戒线”。“高正常血压”容易发展为高血压,“高正常血压”时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已比正常血压时明显增高,此时期不需用降压药物治疗,但应严格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减肥、坚持有氧代谢运动、控制紧张等。父母有高血压的人,更应关注自己血压的变化。

2. 有高血压要早治

即使轻度高血压,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也往往需用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要持之以恒。血压降至正常后应坚持用药,降压药不会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却可防止血压回升,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多变,清晨一觉醒来是血压增高最明显的时刻,也是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脏猝死的高峰时刻。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方可覆盖凌晨高危时刻,因而提倡使用每日用药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如用短效药物,应先服药,后晨练。

3. 把血压控制到满意水平

血压下降到140/85毫米汞柱或更低有益,无风险。心肌梗死救治后和脑卒中病情稳定后,仍应把血压降至上述的满意水平。有糖尿病和尿中可检查出蛋白的病人,血压控制应更严格,降至120~130/80毫米汞柱。老年人患了高血压,也应遵循以上标准。单纯收缩压增高危险大于舒张压升高,应认真治疗控制。

4. 满意控制血压

大多数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降压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从一种药物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或品种,递增应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注意因人而异。

满意控制血压同时,坚持服用50~75毫克/日的阿斯匹林,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不会增大脑出血危险,但应注意阿斯匹林可引起胃等部位出血的副作用。

平时,人们可用质量可靠的血压计自测血压,增强自我参与意识,这有利于血压长期满意控制。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复诊

复诊的目的是监测患者所服用的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因为有些降压药物会引起患者体中血脂、血糖、血尿酸浓度的改变,从而间接地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定期去复诊可以提醒被检测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其次,就是检测患者是否有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心肌肥厚和心脏功能的改变等,从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

高血压脑病的救治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突然升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常以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为诱因。高血压脑病由于脑部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可能产生显著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讲,高血压脑病发病前,先有血压突然升高,然后头痛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或过速、脉搏有力、黑蒙、短暂的精神错乱等,其后,病人可能出现昏迷,并常有癫痫样抽搐,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或语言障碍,呼吸困难也可能发生。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高血压危象,发作短暂者历时数分钟,也可以达数小时。高血压脑病发病突然,病情多变,情况十分紧急,必须采取紧急治疗措施。要尽快地降低血压,制止抽搐,降低颅内压,防止其他严重的并发症。首先紧急降低血压,改善脑水肿,防止血压过高引起脑出血。可选用25%硫酸镁,深部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山梨醇或甘露醇、高渗葡萄糖。也可用速尿、利尿酸钠。条件允许时,还可用硝普钠、阿方那特等降压药。制止抽搐也是当务之急,可用10%水合氯醛30毫升灌肠,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克,迅速控制抽搐,减轻病人的痛苦。如果病人不能入院治疗,应该让病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或取曲池透少海针刺治疗,或者作双曲池穴位按摩,均可以收到一定的疗效。

高血压的预防

1. 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

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就是对尚未发生高血压的个体或人群所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其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限盐:食盐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已为医学研究所证实。高钠可造成体内钠水潴留,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从而使血压增高。所以,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限制在6克以下。

(2)补钾:补钾有利于排钠,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升压反应,并且有稳定和改善压力感受器的功能,故应注意补钾。我国传统的烹调方法,常使钾随之丢失,所以,提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增加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低有关。我国人群蛋白质摄入量基本上接近正常,但质量不好,主要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所以,应增加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

(4)维持食物中钙、镁的充分摄入:钙和镁与血压的关系是10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多数研究报告认为,膳食中钙、镁不足可使血压升高。

(5)维持理想体重:肥胖通过高胰岛素血症,可致钠水潴留,引起高血压;而控制主食谷类的进食量,增加活动量,使体重减轻后,可使胰岛素水平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进而使血压下降。据临床观察,体重每减少1千克可使血压下降0.2/0.1千帕(1.6~1.1毫米汞柱)。

(6)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甚多,尤其是可通过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痉挛等机制,导致血压增高。酒精可导致血管对多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更应戒酒。

(7)心理平衡:保持乐观豁达,控制情绪波动,避免愁、烦、躁、怒等精神刺激因素,这也是保证血压稳定的重要因素。此外,高血压病人还应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宁心怡神、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养鸟养鱼、听音乐、学书法、绘画、钓鱼等。

(8)适当运动:经常参加耗氧多的体育运动可使血压下降。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气功、快步走、门球、迪斯科、上下楼梯、踏阻力自行车等都是高血压病人较适宜的体育运动。游泳能降低血管平滑肌的敏感性,对防治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的帮助。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不宜选择运动量过大、身体摆动幅度过大及运动频率过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一般应以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80减去平时心率、并且无不适感为宜。运动频率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定,一般应每周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2. 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

高血压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措施,预防高血压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其具体措施是:

(1)进行系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通过降压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

(2)合理用药,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

(3)降压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临床试验证明,改善生活方式和长期有效实施降压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并通向健康长寿之路的唯一途径。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因动脉病变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的心、脑、肾等脏器损害,这也是高血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高血压病人中普及有关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患者能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并发症的防治,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时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防止病情不断恶化,减少致死致残的可能。

高血压病人大多有反复头痛、头晕、目眩等病史,这是高血压引起脑动脉病变与脑损伤的结果。如果近期病情变化较大,头痛头晕加重,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甚或一时的失明、失语、吞咽困难、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灵,即使在数分钟内逐渐恢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就是中风的预兆。若不予治疗,在近期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极大。

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结构变化和功能损伤。在心功能代偿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直至发生心功能不全始被查出。有一些迹象提示心脏并发症的存在:心悸,在情绪激动、劳累时更为突出;乏力,容易疲劳;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尤其夜晚睡眠时突然被憋醒而需坐起喘气,数分钟后即缓解;咳嗽,夜晚比白昼严重;脉搏节律不整,时快时慢,或有歇止。当有上述现象时,请医生检查明确病情是必要的。

长期高血压病人出现多尿和夜尿频频,说明尿浓缩能力减低,提示高血压已经引起肾脏的损害,若小便检查发现尿蛋白和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尿β 2 微球蛋白浓度增高,则进一步证实高血压肾病的存在。

为了明确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并正确选择治疗药物之目的,高血压病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脂质、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早期患者上述检查可无特殊异常,后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尿蛋白增多及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减退,胸部X线可见主动脉弓迂曲延长、左室增大,心电图可见左室肥大劳损。部分患者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亦常有血糖或尿酸水平增高。

眼底检查有助于对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了解;动态血压监测可测定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比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作动态血压的监测:不同次或同一次就诊时血压异常变化;低心血管危险病人的诊室高血压;提示有低血压发作症状;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常规检查还扩展至包括一些下列选项,选项检查由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检查的发现而定。有疑问的病人,常要作这些检查:血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血液流变学和尿儿茶酚胺。临床估计有靶器官损害或提示左心室肥厚,或有其他心脏病时,应当作超声心动图,因为左室质量与心血管危险性相关,超声心动图的信息有助于决定是否要进行药物治疗。当怀疑主动脉、颈动脉或外周动脉有病变时,应当做血管超声检查。如果疑及肾脏疾病,要做肾脏超声检查。 GmkQxKn5ngwOGcc7l/8bf5wBMpmXVZPbPckONBrWVo/FgutvXuu52Z0oxSRnQl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