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例证说话:并非杞人忧天

1.历史上的昨天

为了能进一步验证1999年8月18日的行星排列是否会产生影响,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上“三星、四星、五星……”排列时对地球的影响。

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绕太阳公转。行星(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彼此之间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都遵循着牛顿定律、开普勒定律互相吸引着、分离着、制约着,以维系整个太阳系的平衡。但是,各个行星公转的半径不同,角速度不等,因而造成彼此之间距离时远时近、排列时分时合,必然要进行能量交换。当地球获得过多能量失去平衡时就要释放多余的能量,使自身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是灾变。

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潮力)也能给地球的大气圈、海水圈、熔浆圈造成环流。由于月球的引潮力只有太阳引潮力的1/172,所以月球对地球造成的环流能量很小。

如果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的连线或延长线上(天文学上叫“朔”或“望”)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环流的能量增大了几万倍,太阳与月球的直射点(天文学上叫星下点)附近出现了强旋涡(天文学上叫“大潮”),每一次强旋涡(海水大潮)形成前后,海洋上会掀起6级以上大浪;大气中会积蓄起6~7级风暴的势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朔和望的时刻,星下点的引潮力不是太阳引潮力与月球引潮力之和,而是两个引潮力的积。

1992年,法国和美国联合用阿丽亚娜火箭发射一颗地球海洋考察卫星。卫星上配备两台精度可达2厘米的测高仪,对大西洋海面进行了5个月的观察测量,发现:月球星下点海平面水位被月球引潮力拔高平均不超过5厘米;而在朔日或望日,星下点海平面水位被拔高可达5米。这就是说,在朔和望的时刻,星下点海面的水位上涨了一百倍。引潮力大大“增值”了。这种现象与光学中凸透镜“聚集”原理一样,月球把太阳的平行引潮力“聚集”,而“焦点”正在星下点海面,因为地球正处于月球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所以,每个月的朔和望时刻,就是地球上局部发生灾变的蓄能时刻或灾变的爆发时刻。

其他行星对地球也有引潮力,但不会成灾。当月球处于行星与地球的连线或延长线上(天文学上叫行星合月或冲月)时,行星引潮力被月球聚焦后急剧增大,也会使地球上局部积能发生突变。

行星的质量比月球质量大得多。当行星与地球、太阳排成直线状态(天文学上叫行星合日或冲日)时,行星与太阳的合成引力可以把地球拉出公转轨道,使地球发生“弹跳”,也是造成地球上灾变的原因。如在朔、望或行星合月时刻,月球把太阳或行星引潮力聚焦后能把星下点的海水拔高,也能把星下点的平流层、对流层拔高、堆积起来,使大气环流积累了势能和动能,这就是酿成风灾的内因。

大气环流的能量尽管达到了饱和状态,但要形成风暴还需一个激发因素。当然,这个激发因素也是行星合月(或冲月)时产生的冲击力。

下面举几个例子。

1993年2月11日6时,木星(木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317倍,木星对大气环流的能量仅次于太阳)合月,星下点在西经40°;18日8时,海王星合月,星下点在西经64°;18日9时,天王星合月,星下点在西经78°;23日15时,水星合月,星下点在西经110°;25日12时,金星合月,星下点在西经41°。请注意:这些行星合月的时间虽然不在同一天,但它们的“作业区”即星下点都集中在西经40°~110°之间的大西洋上空。即是说,大西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在2月11日到25日的14天时间内积累了十分强大的能量,已有“箭在弦上”之势,一旦遇上激发因素,必然爆炸。3月8日18时是“望”,环流能量更加增大。10日12时,又逢木星合月,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激发力。12时之前,地球处于木星之后便会起风,此时大气环流被木星引力向前拉。风向东吹。12时之后,地球运行到了木星的前方,木星引力把环流向后拉。风向马上折回,开始向西吹,并加速。数小时后,增长为飓风,在美国登陆。此次风暴因环流能量大,激发力强,狂风巨浪造成美国1/3地区“陷于瘫痪”。木星公转角速度比地球公转角速度小。合月时间较长,故木星激发的风暴既猛烈,危害时间也很长,要刮12~24个小时(地球自转一周)方可平息。

内行星(水星、金星)公转比地球快,因而合月时间很短。内行星合月激发的风暴是来得及去得快的龙卷风。龙卷风总能量虽然较少,但十分集中,因而危害极为严重。水星合月触发的龙卷风通常只在几十米宽、几公里长的地段疾扫而过;金星合月激发的龙卷风覆盖面要宽些。

1994年7月11日下午,湖南省汉寿县发生了一起特大龙卷风。造成这次风灾的天象状况如下:7日21时,水星合月;9日5时,朔;12日20时,金星合月。这次风灾的激发因素是水星与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都是内行星,它们合月的时刻都是下午,故必为下午起风。

在大气环流积累能量较多情况下,金星合月也能激发台风。凡白天(下午)起风的台风都是金星激发的。火星、木星、土星等外行星激发的台风、飓风都在夜间起风。由于地球自转轴有23.50°倾斜,故行星激发的风暴的方向与地球纬度也成23.50°左右的交角。所以,在夏季,西太平洋的台风经过激发行星星下点时被改变方向并加速后,在我国东南沿海或台湾登陆。

行星合日或合月时,最容易引发地震,造成灾变的地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积能过程。行星合日或合月时,地壳各个结构之间、熔浆环流与地壳之间,都会发生摩擦、碰撞,交换能量。能量极大的熔浆环流还会把一些较小的地壳板块推动,使之与相邻板块摩擦、挤压,进行能量积累。地球中心的热核反应也向地壳输送能量。这些能量逐渐向地壳的薄弱部位(岩层的断裂处、褶皱处)集中,使该处的应力(能量)接近或达到极限时,地震的内因便成熟了。但地震的爆发还需要行星合日或合月时发生的力冲击——这是地震的外因。一般地说,地壳底下熔浆环流、回流、旋涡的能量越大的区域,就是地震应力积累越多的区域,也是地震爆发频率越高的区域。因为任何行星合日或合月时冲击力作用的范围只限于南纬45°到北纬45°之间,所以地应力主要积累在这个纬度的地壳圈内。但熔浆回流会把能量向高纬度区输送,使得纬度在45°~60°之间的薄弱地壳也积累了地震能。随着能量的消耗、衰减,熔浆回流很难把能量输送到纬度在60°以外的地壳去。所以,纬度在60°以外的高纬度区(包括地球南北两极)是无强震的安全区。

地震爆发的时刻、地点有些与行星合日或合月的时刻、地点相吻合。

如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的7.6级地震,发震时间是4时38分。而当时4时26分是“望”。地震爆发时间与“望”仅差12分钟。当时有天王星合日,对潮点在东经135°,北纬21°,与地震中心神户(东经135°,北纬34°)纬度仅有13°之差。

有些地震中心与星下点、对潮点不吻合,地震发生在地球弹跳时地壳受挤压最严重的点上。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区发生的7.8级地震便是一例。当时的天象是:27日9时,朔,星下点在156°×42°(东经×北纬,下同);16时:土星合月,66°×9°;28日10时;金星合日,162°×17°;15时;水星合月,95°×17°;22时:土星合日,154°×(-18)°。这些行星合日、合月的引潮力集中在东经66°与156°之间的北半球唐山周围作功。行星合日还使地球发生了弹跳。地球弹跳时受挤压最严重的地壳也靠近唐山(东经118°)。而唐山地区的地壳又最薄弱,故地震便在该处发生。

非人为的森林火灾也与天象有关。每年行星合日、冲日次数越多,局部地区发生干旱的频率越高。干燥的天气降低了森林的“燃点”,宜于火灾的发生。1986年和1987年行星合日、冲日均有17次,比往年多,全球森林火灾频繁。1987年4月1日,前苏联贝加尔湖地区原始森林发生火灾,烧了26天。在黑龙江外侧的前苏联阿穆尔州,仅4月下旬共发生森林火灾144起,毁林200多万亩。5月6日,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烧了28天,毁林1300万亩,经济损失达5亿元。美国、巴西也发生多次森林大火,损失惨重。

2.最为明显的例证

总的来说,行星合日或合月的频率越高,地球上发生的旱灾、火灾、地震、森林火灾以及空难的频率也越高。

1984年到1994年的11年间,全球共发生行星合月、冲月863次,平均每年78.45次;共发生行星合日、冲日176次,平均每年16次。其中1986年行星合月、冲月82次;合日、冲日17次,均超过平均数,该年水灾频繁,局部旱灾也较多。1987年,行星合月、冲月只有73次,而合日、冲日有17次,因而是局部旱灾较多的一年。由于集中降雨次数减少,我国黄河、长江的水位下降到了几十年来的最低点。

1992年,全球发生的天象事件(即行星合日、冲日;合月、冲月,不含朔、望。下同)共96次,较常年的平均数(94.45)多1.64%,因而1992年的灾害较常年多。

1989年共发生天象事件92次,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26亿元人民币。1990年共发生天象事件98次,经济损失达到616亿元。天象事件增加6次,这一年的经济损失增加91亿元。

1993年和1994年,天象事件都有96次,这两年都是灾变较多的年份。

1995年,行星合月、冲月共有100次发生,比过去11年的平均数多18%,因此1995年集中降雨(造成水灾)的频率比往年高。行星合日、冲日共有16次,与过去11年的平均数相同。所以1995年防灾、抗灾的重点应放在对付水灾及地震上。1995年也是地震较为频繁的一年。

3.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象不但影响地球的自然物理变化,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还会在生物体上留下某种“印记”,出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天人感应”、“天物感应”现象。如美国芝加哥医院为26岁的萨默·萨宾接生了小男孩阿里德安,他背上有太阳系九大行星图案。又如有的母鸡在彗星到来年份生出“彗星蛋”,在太阳黑子活动高潮期或在日全食年份生出“太阳蛋”;还有的母鸡能生出具有天空星座图案的“天文蛋”,这些现象都令人百思不解。

1988年3月18日午前发生日偏食时,我国发现了两枚奇特的鸡蛋,引起了科学界的很大兴趣。

一枚鸡蛋是由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程莉云饲养的一只黄母鸡所生。蛋的大小颜色等特征与往常无异,但蛋壳上却布满了稍微突起的白色斑点,它们有规则和形象地构成了一些星辰天体图案,其中一些白斑对应于牧夫星座与大角、室女星座与角宿一、狮子星座与轩辕14、猎户星座与参宿4等星辰,清晰可辨。

另一枚鸡蛋发现于四川省的自贡市川西南矿区运输大队工会主席胡世骏的家中,其蛋的硬壳表面有7个突出斑块,构成了相当规则的北斗星图案。生蛋的母鸡在发生日偏食前3天,出现反常现象,停止了生蛋,表现不安定。

“天文蛋”的出现并非罕见。自古就有发现。据记载,1682年、1758年、1834年、1910年、1986年,每当哈雷彗星以76年的周期飞近地球时在德国、英国、希腊、法国、意大利等国都有母鸡生出具有彗星图案的“天文蛋”来。其中有的彗星图案如雕刻出的,擦拭不掉。按宏观而论,彗星蛋和太阳蛋应都属于天文蛋的一种。

1989年3月,中国湖南发现一枚“太阳蛋”,图案十分清晰,太阳呈鼓形突出,四周有光芒四射的线条,好似一幅立体浮雕,蛋重61克。该母鸡生该蛋前每2天下一蛋,此蛋是隔4天才生下,生蛋前母鸡急躁不安,常大叫,说明太阳黑子活动期等天体自然力对生物影响之巨。这些现象是研究人天感应和物天感应的极好资料。1988年3月18日有日全食,8月份有日偏食,9月13日在中国云南发现了“日环食蛋”。可见,星体对生物免疫系统和生理系统具有某种联系。其中的奥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彗星蛋”是“天文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彗星出现,尤其是哈雷彗星出现的相应年份都找到了彗星蛋。比如哈雷彗星1682年回归地球时,当时德国马尔堡一母鸡生下的一枚蛋具有星辰花纹;1758年,英国一枚鸡蛋有彗星图案;1834年,希腊找到彗星蛋;此后,1910年法国,1986年意大利都找到过彗星蛋。上述年份都是哈雷彗星临近地球的年份。

关于彗星和“彗星蛋”,张明昌先生在1992年《天文爱好者》4期上作了较详细讨论。他说:彗星是天空世界的不速之客,还有许多不解之谜仍然叫人困惑迷茫。其中之一就是奇特的“彗星蛋”——因天空中出现彗星而使母鸡产下蛋壳上有星空或彗星图案的怪蛋。

史载的第一枚“彗星蛋”出现于1680年2月11日。16801号彗星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明亮的大彗星,比满月光还强100多倍。这颗大彗星出现的时候,24岁的哈雷正在法国旅游,正是它的出现,使哈雷萌发了要研究彗星的灵感,后来他通过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作出名彪史册的伟大发现。

彗星的出现曾使欧洲一片恐慌,根据罗马1681年4月出版的《忠诚的教徒与真正的家庭情报员》杂志报道,那年12月11日晨8时,“一只小母鸡产下了一枚神奇的蛋,蛋上有非常清晰的彗星及彗星附近某些星座的图像”。

尤其令人难解的是绝大多数彗星蛋来自哈雷彗星。从它1682年后的五次回归,每次都有这种奇蛋问世:1682年哈雷彗星回归时,德国马尔堡的一只母鸡也生下了一个壳上布满了星辰的蛋,被作为“彗星蛋”记录了下来。接着是1758年,那年的彗星蛋出现在英国霍伊克附近的一个乡村中,它上面的哈雷彗星图像相当逼真、清楚,见者无不称奇。

1834年,哈雷彗星回归时出现的“彗星蛋”更是轰动了世界——当时希腊的科扎尼有只母鸡在彗星熠熠生辉之际又产下了一枚彗星图案十分规则的蛋。该母鸡的主人是奇西斯·卡拉斯,在惊异之余把这枚怪蛋献给了当地政府,因而名利双收。后来这枚怪蛋被送到了罗马教皇手中,当时一位画家专门为此事创作了一幅木刻画,配画的文字大意是:“大怪事,母鸡也怕彗星,罗马的一只母鸡生了一个蛋,蛋上刻有彗星的图案。”最后这幅木刻被法国掳去,陈列于巴黎的国立图书馆中,同时又多了一个说明:“经教皇和瑞典女皇证明,此事确凿无讹。”

第四个与哈雷彗星有关的彗星蛋已到了本世纪初的1910年。那次哈雷彗星的彗尾曾于5月18日扫过了地球(此事在西方引起了许多人的极大恐怖)。就在此前一天——5月17日,法国一个名叫布莉亚尔的农妇声称她的母鸡产下了色彩斑斓的彗星蛋,据报道,她一再强调“彗星图案在蛋上如雕似印,任凭擦拭也不会减色。”

这一系列的奇闻引起了多种不同的评论,不少人斥之为无稽之谈,不值一提;有人甚至认为这不过是拙劣的人为骗局,不必予以理会;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人认为值得研究,如原苏联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就主张其中确实有某种因果关系,他说“这种现象也许与免疫系统或生物进化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人已经考虑如何寻求1985年或1986年的彗星蛋了。前苏联有关方面就与几万农民取得了联系,后来法国、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有关调查机构。有趣的是,结果也没落空——意大利博尔戈的一个居民家的母鸡于1986年初又生出了一枚彗星蛋。近年我国报端也不乏彗星蛋的报导。

这样说来,彗星蛋似乎已是确凿无疑了。然而,人们还是会发出质疑:为什么彗星蛋只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出现?从天文学观点来看,哈雷彗星不过是千亿颗彗星中的一颗,以亮度计,即使在本世纪它也只能屈居第五、六位。为什么其他大彗星不会出现相应的蛋呢?再说,为什么每次彗星蛋都那么稀少,而不是大批出现的呢?为什么人背和鸡蛋上会出现如此清晰的图案来呢?是什么力量形成的这种图案呢?难道是有一种什么隐形的高智慧生命体在进行艺术创作吗?“天文蛋”的存在表明宇宙间的天体与地球上的生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但究竟这种关系是怎样发生的,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得出明确答案,只能还视之为一个不解之谜。

4.不要让后人为我们叹息

“生存”,始终是人类永远关心的话题。无论1999年的九大行星排列异常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好,不会带来灾难也好,对于有可能给地球生命带来威胁的事物进行研究,并作出预测和对策,是人类第一首要的任务。正如同美国地理学和海洋物理学家帕特利西亚·巴纳斯·斯万尼所说:“天文学家观察天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地球历史的关注……我们不希望成为下批灭绝的物种。我们不希望其他有智慧的人类在几百万年以后看着我们的化石记录,不可置信地摇着头,思索着为什么我们这种物种会绝灭。我们不希望他们思考着为什么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本可以对太阳系中这个最具潜在危险的过程做些事情。”

那么,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和宇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构造,地球的生命都面临着哪些威胁,有没有办法防范……如此等等,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认真探索和研究这些问题吧! Pmzy9liHcJBrk+OkqYu2nFjN7mwgfr9hT5+cS51caPavEMpcm9MbjsR0iDafVl9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