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埃及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说到埃及的金字塔,便不得不提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在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中最古老、最著名的是坐落于胡夫金字塔东南处的大斯芬克斯像。它的身体和头部是一整块岩石,前爪用石块砌成,最高处达22米,长75米,面部宽4.2米,鼻子长1.7米,嘴阔2.3米,仅耳朵就有2米长。该雕像雕刻得精美无比,头戴皇冠,额前装饰着圣蛇雕饰,耳后方巾垂肩,颌下佩戴髯套,双目炯炯,凝视东方,嘴人间四月天最美是江南户外探险想说爱你太难五一出游漫步异域乡间聚焦国内知名企业角露出刚毅、自信的笑容。黎明时分,它在熹微晨光中,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候在金字塔前,给人一种肃穆、庄严的印象。

关于这座宏伟的雕像,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传说斯芬克斯是埃及远古时代的一头怪兽,生性残忍,喜欢吃人。它住在德山附近,常对路人问一个谜语,答不出来的路人便会被他吃掉。有一天他竟然把埃及国王的儿子也吃掉了,国王悲痛之下便下令说,谁能降服这个怪兽,他就把王位传给谁。有一天,年轻人埃帕迪斯经过此地,狮身人面兽照例用这个谜语考他:“有一种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动物?“你所说的动物就是人。”埃迪帕斯回答,“因为人在婴儿时用四只脚爬行,长大后用两只脚行走,等到老年时就得借助于拐杖了。”“你答对了!”狮身人面兽说完话便羞愧地自杀了。埃及国王遵照承诺把王位让给了这位勇敢智慧的年轻人。在让位之前,国王命令工匠在怪兽出没的地方,用整块山石雕刻出了斯芬克斯的形象,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恶魔。这便是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由来。

有人说,这个石像不是人工雕成的,而是天然巨石风化而成。有故事说,当杜德摩西四世还是王子时,有一天他在沙漠上狩猎得累了,便在被黄沙掩埋的狮身人面像头上睡觉。在睡梦中他梦见狮身人面像对他说:“我是埃及伟大的神鹰胡尔·乌姆·乌赫特。现在泥沙盖住了我的身子,如果你能帮我把泥沙弄掉,我立刻让你当上埃及的国王。”他醒来后立刻动手,经过昼夜挖掘,终于挖出了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当然,后来他当上了国王,这件事便被记载在狮身人面像巨大前掌间的石碑上。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像这样有头、有脸、有眼睛、有耳朵,栩如生的石像不可能是天然风化而成的。

比较得到人们认同的说法是,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第四代法老哈佛拉的雕像。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天法老哈佛拉来到吉萨高地巡视自己的陵墓,当他看到塔前有一座光秃秃的小山时,顿时感到不悦。建筑师告诉他,这是开采金字塔所用石头后留下的小山包,因为里面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便没有继续开采。后来这块小山包没有被处理掉,建筑设计师们凑在一起商议对策,他们从埃及古代神话和小山包的外形中产生了灵感,把小山包设计成哈佛拉的头像并配以狮子的身躯,以体现法老的威严和勇猛。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脸庞几乎与身体完全异化,却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连法老哈佛拉看后也赞不绝口。

对狮身人面像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对它的新发现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发现在每年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都会以几乎垂直的角度沿狮身人面像的头部东升和西落。这一重大天文景观的发现纠正了考古界长期以来的一个错误。原先考古学者们认为,古埃及人是偶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然后把它雕琢成一个坐西朝东的狮身人面像,但始终无法它的新发现也层出不穷。太阳垂直地沿“斯芬克斯”头部升起和落下这一景观的发现,证实了在金字塔高地雕琢一个狮身人面像确实是出于天文和宗教上的考虑。古埃及人在胡夫和哈佛拉金字塔之间雕一个狮身人面像,是把它作为主司日出日落的太阳神。这同时也表明,早在4600年前的古埃及人在天文学上就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

有科学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狮身人面像与星座有对应关系。狮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正对太阳升起的地方,千万年不变,而出现在春分日东方地平线上的黄道带星座(即狮子座、巨蟹座、双子座等十二星座),因岁差运动关系,其位置会缓慢地移动,而每个星座最多只待2200年了,现在我们的年代,太阳处在双鱼座。这星座已经待在这里差不多2000年了,水瓶座即将来临。再用计算机仿真回到公元前10500年春分日日出前,狮身人面像正好注视着天空的狮子座。哈佛拉金字塔内南边方位有两条通气孔,北通气孔直通金字塔外部,仰角为32°30ˊ。在金字塔时代,北通气孔正好指向天龙座的主星,而南通气孔则以45°角指向当时猎户星座的Zeta星(位于猎户的腰带)。这一切仅仅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有待人们作进一步的考察。

通天阶梯

在金字塔经经文中曾经反复提到“永远的生命。”法老王如果经过再生,从而成为猎户星座的一颗明星后,便获得永生。在金字塔经文中,有些地方确实是鲜明地表达了再生的意愿:

噢,王哟。你是伟大的明星,猎户星座中的伙伴……从东方的天空中,你升了起来,在恰当的季节获得新生,在恰当的时机获得重生……

看上去,经文的内容极其怪异,就像尝试着以完全不恰当的语法结构,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技问题。如果我们尝试着用乔奥式的英语,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加以解释;或用中世纪的德文词汇,对现代的超音速飞机进行描绘,也许对经文内容的怪异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经文中对帮助法老的亡魂飞往永生星界时,使用的一些器材和附属品,曾经有过如下描绘:

天空的众神降临,地上的众神集合到你的身边。他们把手放在你身下。

他们为你做了一道梯子。你坐上梯子,升向天空。天空之门向你敞开。群星闪烁的天空,大门为你而敞开。

因为升天后的法老王经常会和欧西里斯结合为一体,因此也被称作欧西里斯。欧西里斯经常和猎户星座连在一起。它们被视为最先沿着神明做成的梯子上天的人。在经文的另外一些地方,也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道绳梯,它与一块悬在天上的铁板相连,因此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由下向上,而是用来从空中下降至地面的。

难道说经文中的这些描绘仅仅是祭司们奇怪的想法吗?我们能否在这些隐喻中,找到更加合乎情理的解释呢?

第261节的经文是这样写的:“国王为火焰,随风飘浮,从天际来到地面尽头……国王在空中旅行……他用从空中降下的方法升上天空……”

第310节,采用的则是对话的方式:

“哦,那个视界在头上、在后脑的你,把这个拿给我!”

“把哪个渡船给你?”

“给我(飞行一着陆)的东西。”

第332节,也许就是上面说到的国王,他说:“我即那个逃离于毒蛇缠绕者。改变方向,在爆发的火焰中,我升上了天空。而两个天空至后面尾追而来。”

第696节,经文提问道:“国王是在哪儿变得会飞的?”

而同时,经文又对自己的提问进行了回答,“他们会将你带给哈努皮(不知Hnw-bark,Hnw所指为何)……(此处经文已铁)痕鸟(hnbird,hn所指为何亦不明)。你会和它们同飞……你会飞,并且着陆。”

在经文的另一些段落中,这样写道:

噢,我的父亲、大王,天窗的入口,已为你而开。

水平线上的天门已为你而打开,神祗很高兴同你会面……他请你坐上铁的宝座,就像海里欧波里斯的大王那样。

噢,国王,请你升天……天空为你旋转,大地为你摇晃。不灭的星星园你而感畏惧。我为你而来。

噢,你的座位已隐,我将迎你升天……

土地说话,天门大开,天神葛布的门为你而开……清你往天上移动。坐上铁的宝座。

噢,我的父王,当你成为神而离开时,你以神明之尊,在空中旅行……你站立天地交汇之处……坐于神明也会惊叹的铁制宝座上……

这儿的铁座,经常被古埃及学家们所忽视,但它却不断地出现在我们在眼前,让我们深感困惑。在古埃及,铁尚是一种极其珍稀的物质,而在金字塔时代,铁则只出现在陨石之中。

但铁在金字塔经文中的频繁现身,则到了令人尴尬的境地:在天空中的铁板、铁制的宝座之外,还有铁的权杖乃至国王的铁骨头等等。

正是因为铁的珍稀,因此,在古埃及文中,它被称为布加(bja),亦即“天上的金属”或“神圣的金属”,这即是说,有关铁的知识,古埃及人将之看作是神明所赐之物……

撑天的巨柱

西班牙诗人桑帝拉纳和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戴程德在他们的著作《暗姆莱特的石磨》中,对从古埃及乌纳斯法老墓中的象形文字——金字塔经文——里发现的与岁差运动相关的比喻.使用的是一种专业术语,他们将之称为“哈姆莱特的石磨”的古代科学语言。这一语言同经文其他章节的文字相比,可以说毫无共通之处。

在古埃及,其语言使用的基本思考工具之一,便是4根擎天校的“宇宙图”。这4根擎天柱是用来将因为岁差运动带来的世界性年代的4条线视觉化。天文学家们将此4条线命名为“秋分、春分、夏至、冬至的分至经线”,同时断定其是从天空的北极降下,并将星座分割为4大块。每2160年作为一个周期,太阳都会以这些星座作背景,在春分、秋分的分点,以及夏至、冬至的至点,成为惯性地分别升起在4条线上。

金字塔经文中,赋予了宇宙支柱图许多变形,且如许多史前神话所内含的大量天文学资讯那样,岁差运动与天空戏剧性崩坏的图像也是完全地相重叠。在金字塔经文中曾暗示,“天空石磨大乱”所指即是,每2160年,星座的十二宫就有一次轮回,并造成一个坏运势环境,肇始天空异变,地球也因之而面临大灾难。

从这段记述我们便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自己创造。已的太阳神雷——亚檀姆,本为万种及人类的神。后来他开始老化,狗头变银色,肌肉变金色,头发变藏青色,于是人类起来反抗他的统治。

对于人类的反抗,年老的太阳神亚擅姆开始了他对判乱的惩罚行动。他决定消灭大部分人类。这个任务他交给赛克梅特来执行。赛克梅特的特征是有—个满身沾血的恐怖狮头,他有时从身体里喷出火来,并以虐杀人类为其乐事。

这场大毁灭进行了很久,直到雷的介入,才最终拯救了“残余”的生灵;这些被拯救者,便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太阳神雷是以发动一场大洪水的方式介入的,口中干渴的母狮喝下洪水后便睡着了,等到醒来时,早已对这种毁灭失去了兴致,于是和平便降临了饱经摧残的世界。

与此同时,雷决定不再介入他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对与人类在一起,我已深感厌烦。大部分的人类都已被我杀光,剩下的几个已引不起我的兴致……”

这之后,太阳神雷骑上了将自己变为一条母牛的天空之女神奴特(奴特是为了接下去的岁差运动的比喻存在的)的背上升空而击。

后来,母牛开始“昏旋、颤抖,因为她离开地面太远了”这里的情节,同冰岛的安姆洛迪神疯狂旋转石磨,使轴棒颤动的传说极其相似。母牛因这不安定的状态而向太阳神抱怨,于是太阳神命令道:“将我的儿子修放在奴特的身下,成为天空的支柱守护我。蜘蛛与黄昏同时退场。修,你将母牛载上你的头,并安定母牛的身体。”当修按照雷的吩咐做完上述事情后,很快地,“上面的天空与下面的地便形成了”。正如古埃及学看华理士·布奇爵士在其古典名著《埃及人的诸神》中说的那样:“母牛的4只脚,从此成为了天空4个方位上的4根支柱”。

华理士·布奇爵士也同多数学者一样,将古埃及传统中说的“4个方位”假设为仅是写实性的描述,所谓的“上天”亦即我们头上的那片天空,除此之外别无深意。而故事中母牛的4只脚,也只不过是东西南北四方之意。至今为止,古埃及学者们大都与华理士·布奇爵士一样,认为头脑简单的海里欧波里斯祭司们,确实认为天空有4个角落,分别以母中的4只脚支撑起来,而修则尤为厉害,如一根巨柱般一动不动地挺立在天地的中央,支撑起整个世界。

不过,有了桑帝拉纳及戴程德教授的新发现后,我们便有必要对这些传统的故事进行新的阐释。于是修和天上母牛的4只脚,便成为了岁差运动上代表年代区分的古代科学符号,极轴(修)和分至经线(4只脚,或4根支柱,表示太阳一年经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方位)。

同时,推测这个故事情节中所形容的年代的想法,更为诱人……

也许故事中出现的母牛,能让我们联想到遥远的金牛座时代。不过,母牛和金牛之间常识性的区别大概还蒙骗不了古代的埃及人,因此,更大的可能——至少从象征意义来看——是狮子座的时代,也即公元前10970年到公无前8810年。这种推论,立足于在神话中毁灭人类的女神塞克梅特的形体为母狮。也许将一个新世纪开始时的困顿、混乱比作一头狂野的母狮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特别是当狮子座时代正好为冰河时代的结束时,也即冰块大规模融化,地球上大量的动物突遭灭种、消失之时。即便在地震、大规模的洪水以及异常气候中,人类仍然得以存活,但人口却锐减,生存的空间也大大缩小。

复活的木乃伊

相传古代埃及有一位英雄叫奥西里斯,他是天神与地神的儿子,也是埃及人的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埃及人民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奥西里斯有个弟弟叫塞特,他嫉恨哥哥的威望与地位,想害死哥哥以夺取王位,塞特想出了这样一个诡计:他请奥西里斯和许多人来赴宴,席间,他拿出一只华丽无比的箱子,说谁能够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很多客人都试过了,但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时,他刚躺进去,塞特就盖上箱盖,加以重锁,把它投入尼罗河中。奥西里斯被害后,他的妻子伊西丝找回了尸体,把它藏到安全之处。塞特闻讯后,又找到了尸体,把它剁成14块,分散于埃及各地,以防拥有全尸的奥西里斯复活。但伊西丝还是找全了尸体,后来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长大成人,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荷鲁斯又和母亲一起,将奥西里斯的尸体拼在一块,做成了木乃伊。在神的帮助下,奥西里斯复活了,复活后的奥西里斯成为冥间的国王,埃及的主神。

这则神话反映了埃及人最初的自然观和宗教观,它主要来自对农业神奥西里斯的崇拜。奥西里斯的死,象征着谷物收割以后,田野里的一片死寂,他的复活则象征着来年大地的欣欣向荣。后来,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神话被每一位登基的新法老所仿效,他们先做一次假想的寻尸和认尸表演,然后将先王的遗体做成木乃伊并为它举行复活仪式。按古埃及人的观念,人死只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它最终还要降临,那时人就会复活。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埃及人才热衷于制作木乃伊。

金字塔的出现

有了木乃伊,是不是就能确保死人的复活呢?还不一定。因为木乃伊只有放在一个安全宁静的地方,不受任何打扰,才有利于灵魂的降临。所以采用什么样的丧葬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金字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金字塔最早是作为法老的陵墓而建的,它巍峨壮观、坚固雄伟,庇护法老的灵魂再合适不过了。以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为例,它高约150米,由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每块重约2.5吨。塔的占地面积为52,900平方米,体积为260万立方米。在塔下距地面30米处和塔内高出地面15米处各修有一座墓室,分别被称为国王墓室和王后墓室,两座墓室设计精巧、机关密布,常人难以进入,是存放木乃伊的绝佳场所。其中在王后墓室内凿有两条通向外部的管道,这并不是为了通风,而是便于法老灵魂的自由出入。

金字塔为什么要建成“金”字形呢?这本身即出于灵魂复活和永生的需要。金字塔外观呈四棱锥体,底面为正方形,四个侧面为等腰三角形,四条棱象征着从太阳射向地面的光线。采用这种形状,意味着法老死后要享受太阳神“拉”永恒的保护,享受死后永久的再生。远远望去,金字塔宛如一柄直插天际的利剑,尖尖的方锥体就像一条通天之路。在一座金字塔内发现的一处铭文写道:“……法老长眠在通向天堂的阶梯上,他能由此迈步进入天堂。”法老们无疑把复活和永生的希望寄托在金字塔上了。

金字塔的演变过程

金字塔最初并不是这种形状,它有一个演进的过程,这要从埃及的丧葬形式谈起。埃及最早的墓葬很简单,即在沙地里挖一个坑,埋下尸体。后来有了坟墓,因其酷似农家的坐凳而被称为“马斯塔巴”即凳子之意。那时法老同常人一样,死后也葬在马斯塔巴之中。从第三王朝起,法老决定在墓葬形式上区别于贵族和普通百姓,以表现自己惟我独尊的地位和身份。当时一位天才的建筑师伊姆荷太普设计了这样一种坟墓,将一个个马斯塔巴垒在一起,乔赛尔法老的陵墓即依此而建,共5层马斯塔巴,这便是金字塔的雏形——“梯形金字塔”。第四王朝时期,法老斯涅弗鲁命人填平了他的梯形金字塔间的空隙,使之成为斜面,由于在建造过程中,设计上出现了差错,使斜面上、下两部分角度不同而呈弯曲状,故人称“弯曲金字塔”。

最能代表金字塔建筑特点的当属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它们建于第四王朝鼎盛期,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它的前面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和孟卡乌拉金字塔。这三座金字塔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完整,是金字塔建筑艺术的典范。埃及目前约有80多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多集中在尼罗河西岸从艾布·鲁瓦什到法雍约250公里的狭长地带里,宛如撒落在尼罗河畔的串串明珠。

第六王朝时,埃及国力大衰,国家已无力承担金字塔这种劳民伤财的建筑。但是法老们渴望复活的心依然未改,他们仍在寻觅宁静的来世之居。最终,他们选择在山谷的峭壁上建筑自己的陵墓。

丧葬的变革

古代埃及人认为,人要想复活,必须由他的一个灵魂“卡”借助完整的遗体即木乃伊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供奉“卡”的神庙必须与埋葬遗体的坟墓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座金字塔前都建有一座神庙的原因。但在山谷中建造陵墓则将远离供奉“卡”的神庙,这对法老的复活极为不利。考虑到盗墓的猖獗和为了寻找一块宁静的处所,法老们不得不这样做了。十七王朝以后,选择在山谷中建造陵墓,已成为法老们广为接受的丧葬形式。埋葬法老的山谷中,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帝王谷”,谷中埋葬着十七到二十一王朝大多数法老的陵墓。

帝王谷位于埃及古城庇比斯西南的德尔巴哈里山中,由于这个地方极为隐秘,千百年来几乎没被人发现。19世纪初期以来,欧美的考古学家纷至沓来,寻找消失千年的法老陵墓,但都没有重大发现。1881年,德国考古学家布鲁施在一座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葬群,内藏40多具法老的遗骨,其中有著名的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这成为轰动一时的考古事件。

但帝王谷里最重大的发现莫过于图坦卡蒙墓的发掘了。图坦卡蒙是埃及历史上发动一神教改革的法老埃赫那吞的女婿,他出身平民,因貌美被选为驸马,后继承王位,但即位不久便死去。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历时5年挖出了神秘的图坦卡蒙墓,大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最著名的要数图坦卡蒙的金面具。面具由纯金浇铸而成,做工精巧、刻画逼真,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图坦卡蒙生前的面貌,堪称无价之宝。

帝王谷的陵墓都开凿在峭壁之上,结构为长方形。前方为长甬道,接着是前厅和墓室。建造陵墓时极为保密,完工后要把陵墓密封并杀死所有参与工程的人,所以历经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帝王谷里的陵墓保存完好,法老永生之梦似乎实现了。三千多年来,法老的陵墓从未被打开过,里面贡奉的水果、食品等物早已腐烂,分解成为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散布在浑浊不堪的空气中,许多打开过帝王谷法老陵墓的人都因感染这种病菌而神秘死去。以图坦卡蒙墓为例,除卡特外,参与挖墓的最主要的22个人,都先后死去。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法老的诅咒”事件。后来事情得到了澄清,各种谣言也就烟消云散了。

埃及独特的死亡观念,使埃及产生了木乃伊的制作,继而产生了以长久保存木乃伊为目的的丧葬形式。从金字塔到帝王谷的陵墓,埃及的法老一直在寻觅一个宁静的庇护所,等待灵魂的再次降临。当法老们躺在宏伟的金字塔里或躺在隐秘的帝王谷中时,他们在做着永生的美梦。但是,在历史的流沙岁月里,金字塔、帝王谷最终失去了庇护法老的作用,法老的永生之梦最终成为了幻影,留下的只是几具保存完好的、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玻璃罩下的木乃伊。

历史抹去的是法老永生的梦想,但抹不去金字塔、帝王谷的风采,它们作为人类智慧的象征已永远定格在永恒的历史中。或许在这个意义上,法老们随金字塔和帝王谷一起获得了永生。

图坦卡门法老之死

在泛溢尼罗河水累积起来得肥沃膏泥中,萌生出伟大的古埃及文明。鹰隼、鳄鱼、纸草、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怪诞的图腾、雄奇的遗迹和玄奥的传说,穿越时空,在若隐若现中连接今古。让人们渴望穿越已湮没在烟尘弥漫中的历史来路,回溯到远古那充满传奇和蛮荒的时代,在时空逆转的隧道里,目睹雄才伟略的美尼斯横刀立马驰骋疆场一统埃及,仰视仪态威严的胡夫役使万千臣民修建最宏大的坟墓,旁观意志专横励精图治的埃赫那吞革故鼎新引发政治风云激荡……

这些功勋卓著的帝王,在历史的碎片中挤得一份空间。时空距离,则让我们雾里看花,使他们的业绩在我们眼中幻化为令人神往的神奇传说。然而,在古老的埃及,还有一位法老,他短暂的人生如流星般地从尼罗河上空划过,甚至他存在的本身,亦被继任者从历史的天空中遮蔽,但同样是历史的吊诡,让他享有了与这些功勋之主同样煊赫的名声。

这个过早夭亡的法老叫图坦卡蒙,一个9岁的男孩。在王国动荡、阴谋交织的时代,他野心勃勃权势强大的父亲埃赫那吞突然死去,他在混沌懵懂当中被推选接管这个庞大的王国。这个身体孱弱的孩子,突然成为古埃及人的神明。但这位“神明”却无法得到永生。他19岁那年神秘死亡,被匆忙地安葬在尚未完工的墓冢当中。他的继任者把他和他“异教徒”的父亲从阿比多斯神庙供奉的法老名单中抹去,他像一片深秋的黄叶,轻轻地飘落,掩埋在尼罗河厚重的淤泥下,尼罗河依旧如昔,静静流淌,一如古埃及那看上去平白无暇的历史。

3000多年过去了,猎猎沙尘强劲地横扫着这片狭长的土地,尼罗河涌动的浪花淘尽曾经主宰过这片土地的英雄。历史,不时地从这条孕育过文明的生命之河中泛起往日积淀下去的碎片,犹如远古流传下来的珍贵琥珀,让人惊奇不已浮想翩跹。1922年11月4日,掩埋在地下已经3300年的图坦卡蒙,有意无意间突破千年黄沙积尘,再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一天阳光灿烂浮云朵朵,午后凝滞的热浪笼罩着尼罗河西岸底比斯地区平静的山谷。突然,一声惊呼撕破空旷的山谷,激起回音阵阵。英国考古学家卡特率领的古埃及法老秘密陵墓探险队,经过数年搜索,在杂草灌木丛生的荒凉山谷,发现一道通向崖壁深处的阶梯。

跨越陡峭崩坏的台阶,深入幽深荒凉的谷地,率先映入探险队队员眼中的,是黄色黏土峭壁上的古代印章,日月轮回风雨侵削,但印章上人身豺头的地狱守护神阿努比斯与站在他脚下的九个俘虏依然清晰可见。卡特抑制不住内心狂喜:此处必定是某位法老的长眠之地,一项惊人的考古新发现即将轰动世界!

卡特与队员们循着这条古埃及法老通向重生的法门,艰难地向前掘进。时光已经将黄土紧密而厚重地压在这个曾经松软苍翠的陵墓上。三天后,法老的第一道墓门被打开。墓壁上的印章图纹显示,这就是被人为加天然地埋没在历史深处的图坦卡蒙法老安身之地。

墓门后面是长长的甬道,垮塌的碎石阻塞了幽暗的通路。他们清理完石头,在甬道的尽头打开第二道墓门。这里也刻有图坦卡蒙的印章,门后是整个墓室的前厅。卡特擎着蜡烛从门上被凿开的缝隙侧身钻进去,一束微弱的金光在黑暗中晃动,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后来他回忆说:“起初我什么都看不见,一团热气从墓室中迎面扑出,使我手中的烛火轻快跳动起来。当我眼睛适应黑暗的时候,里面的东西从朦胧中浮现出来,各种动物,数不清的雕塑还有黄金……到处都闪烁着金光。”卡特看到的是堆放在前厅的陪葬品:流光溢彩的百宝箱、雪花石膏瓶、黑色神龛、精雕细琢的椅子、金冠等,还有一辆外表包裹着黄金的威武战车。

卡特与队员墓室整理这些旷古罕见的珍贵物件,但却没有发现法老的棺椁和干尸。他们仔细搜寻,发现后墙上很大一块面积色泽异常,有两尊持矛武士金像守护两旁,仿佛是什么“禁地”的人口。具备丰富考古知识的卡特敏锐地察觉,这块色泽异常的墙壁就是通向木乃伊墓室的暗门!

他们凿开坚硬沉重的石门,眼前的景象震人心魂:一副沉睡3000年的完整法老冥界居室如此完好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有幸亲历此情此景,身为考古学者,即刻而死亦无憾矣。木乃伊墓室的墙上绘满五彩斑斓的壁画,描述图坦卡蒙生前的形象以及他死后与地狱诸神奥西里斯、阿努比斯、伊西斯来往并获得重生的故事。在木乃伊墓室东北角,还有一扇设计精巧的门,打开已被漫长岁月尘封的石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摆放在前面的,是装有法老内脏的四个坛子、诸神和法老的雕像以及项链、戒指、权杖等稀世珍宝。雕像后面,俨然就是贮藏着法老金身的棺椁:一口镶嵌了蓝瓷的硕大包金木椁,长5米、宽3.3米、高2.75米,几乎占满整个木乃伊墓室。在一口气打开四层这样的木椁后,人们看见黄色石英岩棺材的下端有一尊女神,张开双臂和双翅托住棺脚,仿佛在保护法老的尸身免遭侵犯。移去棺盖,揭开一层层包布,里面是一具人形木质金像棺,上面雕刻着图坦卡蒙的头像,脸和手用纯金铸成,眼睛是黑曜石的,眉和眼睑是青石玻璃的。法老右手执权杖,左手握冥王神鞭,两手在胸前交叉。金像棺里又是一具人形镀金木棺,再打开棺盖,里面有一用布包裹的长形物。是木乃伊吗?

现场掩饰不住的紧张!探险队员小心翼翼地打开层层包裹的裹布,原来里面还有一具人形棺,只不过是纯金打制而成的。这口棺材中才是被层层麻布包裹着的法老木乃伊。只见他浑身布满了宝石和护身符,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胸膛上摆放着花圈。

囤聚于地底3000余年的图坦卡蒙,以及在这个墓室中徘徊3000多年的空气和积尘,终于重新迎来了人间清新的阳光和空气,在黑暗中静默了3000年的绝代珍宝,终于冲破历史迷雾重现华彩。

然而,就在人们为这个伟大的考古发现弹冠相庆时,一桩桩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剧发生了。在探险队员们进入图坦卡蒙墓室之后,在长长甬道班驳的墙壁上发现了令人心悸的诅咒:“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展翅的死神将降临他头上”在木乃伊墓室护卫着法老灵柩的死亡诸神,背面刻着阴森寒冷的咒语:“我是图坦卡蒙的保卫者,是我用沙漠之火驱赶那些盗墓贼。”让人感觉一股冰凉的不祥之气从脚心升腾而起,直穿心窝。

仅仅几个月后,花费巨资赞助此次考古探险的卡纳冯勋爵,在墓室被蚊子叮咬左颊后,突然病重在开罗一家医院迅速不治身亡。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在连续发烧了12天后,半夜1点50分,护士进屋告诉我父亲已去世。当我走进他房间时,全医院的灯光突然熄灭了。我们询问了电力公司,他们对突然停电提不出合理的解释。”他的女儿也说父亲临死前凄厉地嚷叫:“我听见了他呼唤的声音,我要随他而去了!”检验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医生说,木乃伊左颊上也有一处疤痕,与卡纳冯被蚊子叮咬的位置完全相同。除卡纳冯外,在此后的三年零三个月里,22名参与图坦卡蒙陵墓发掘的人员先后意外死去,恐怖的法老诅咒似乎应验了。

离奇的系列死亡案引起了人们对法老咒语的注意。在许多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里,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咒语,并联想起历史上种种莫名的死亡。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学者菲利普•范登堡写了本题为《法老的咒语》,在欧美风靡一时。书是以开罗博物馆馆长加麦尔•梅菲兹之死开头。在梅菲兹死前的一个星期,作者曾采访过他,问他是否相信法老咒语。他回答说:“要是你把这些神秘的死亡事件统统加在一起,很可能你对这些咒语深信不疑,特别是在古埃及的典籍中,像这样的咒语比比皆是。”他接着说道:“我不信这个邪。我一辈子与法老的陵墓和木乃伊打交道,你瞧,我不是活得挺好的?”但一个星期后,当开罗博物馆准备把图坦卡蒙的金面具和其他珠宝送往伦敦展览,以纪念发掘图坦卡蒙陵墓50周年时,梅菲兹却死了,终年52岁。

像梅菲兹这类令人发寒的神秘死亡,在法老陵墓考古史上贯穿始终,不胜枚举。在拿破仑征服埃及,金字塔考古刚刚兴起之时,魁伟雄壮的意大利考古学家贝尔沙尼,1823年春在带队前往非洲考察途中,突患其他考古学家发生过的神秘怪病:高烧不退,胡言乱语。他躺在病床上声嘶力竭厉声狂吼:“我觉得死神的手在我身上。”后来,他逐渐神智渐失,在迷乱和疯狂中死去,年仅45岁。

19世纪末年,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研究埃及学的杜米切恩教授,由于职业原因经常在埃及金字塔和神庙中抄录碑文。不久之后,他神经狂乱,抓住每一个人,绘声绘色地讲述他根本没有去过的陵墓。他告诉别人,墓穴中“充满着蝙蝠的可怕恶臭,我只好在嘴巴上绑上一块橘子皮,才能继续我的抄录工作。”这个学富五车的教授,在疯颠中不久倒毙于冰凉的街头石板上。

但是,让世人对这位没有煊赫功绩的法老持久而充满热情地加以关注的,不是这些令人惊怖的咒语,也不是埃及学家们神秘恐怖的死亡,而是他自己迷雾重重的死亡。

这位幼年登上王座的法老,在他刚刚步入成年的时候,即告意外死亡。他没有疾病,更不会如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营养不良,为何在真正地抓住至高无上权柄、掌握自己的和帝国的命运之时,就轰然崩殂了?是他父亲生前改革得罪势力庞大的僧侣,引发政治怨隙,让他父债子偿?抑或是宫廷政治权争,在他真正成年即将掌握权柄之时遭受政治黑手谋害?

考古发掘浮泛出历史谜尘的诸多疑惑,更平添了这位中道崩殂法老身后神秘的幻影。他狭小的墓室与古埃及繁盛王朝君王身份明显不符,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埃及法老来说,连现世的江山也比不上死后的墓穴,他们每个人登基后首要的大事就是修建死后重生的超度之地。墓室内部装饰也草率不堪,连壁画上泼溅的颜料也没有来得及擦拭,似乎是在这位年轻的法老死亡后仓促之间准备的。甚至连制作木乃伊都不像其他法老那样,慢慢地用香料浸透,而是将成桶的防腐香料倾倒在尸体上。

人类文明之谜

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古埃及的国王)的陵墓。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文字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有人认为古埃及人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说金字塔也许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也许是更远古的人类留下的,因为,金字塔的谜太多了!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法老们不仅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幻想死后成神,主宰阴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取出内脏,浸以防腐剂,填入香料,将尸体长久保存,称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现在,埃及境内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96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

大型的金字塔一般建于古王国时期的三至六王朝(约公元前2664~前2180年),在古埃及之都孟菲斯之北不远的吉萨、塞加拉、拉苏尔,梅杜姆以及阿布西尔等地都有大量的遗址。

由于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古埃及文称它为“庇里穆斯”,意思是“高”;而其底座呈四方形,愈上愈窄,直至塔顶,从四面看都像汉字的“金”字,所以中国历来译称“金字塔”。

在众多金字塔中,最为著名的是吉萨大金字塔,它位于开罗西南约13公里的吉萨地区。这组金字塔共有3座,分别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胡夫金字塔,又称齐阿普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60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该塔原高146.5米,由于几千年的风雨侵蚀,现高138米。原四周底边各长230米,现长220米。锥形建筑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倾角为51度52分。塔的四周原铺设着一条长约1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东、西两侧尚有遗迹可寻。整个金字塔建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万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是由约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6吨,全部石块总重量为684.8万吨。其地理位置为东经31°07′北纬29°58′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直接叠在另一块石头上,完全靠石头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连一个薄刀片都插不进去。而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也仅1.27厘米。这是当时征召了10万劳力、前后历时30年才建成的。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位于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级,距地面约20米高。入口处四块巨大的石板构成“人”字形拱门,往里是100余米长的坡状隧道直达墓室。墓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28米。室内仅有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棺内空空,棺盖去向不明。墓室上方有5层房间,最高的一层顶盖是三角形的,为的是把上面压下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两边。同时,墓室还有砌筑在石块中的通风道。胡夫大金字塔外形庄严、雄伟、朴素、稳重,与周围无垠的高地、沙漠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它的内部构造复杂多变,匠心独具,自成风格,凝聚着非凡的智慧。该金字塔历经数千年沧桑,地震摇撼,不倒塌,不变形,显示了古代不可思议的高度科技水平与精湛的建筑艺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把它列为全世界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即卡夫勒所造的金字塔,位置居中。它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艺术风格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则均可与之媲美。而且由于其建在一块较高的台地上,乍看上去,仿佛比前者还雄伟。塔基底长215.7米,高143.6米,也是用石灰岩和花岗石砌筑的。它所遗存的附属建筑较为完整壮观,包括以巨石建成的两座庙宇:上庙和下庙。

孟考勒建造的第三座金字塔位于南端,体积最小,但十分精致。它的底边长108.7米,高66.5米。吉萨的这3座金字塔都曾被盗,墓中财宝已基本流失,但它们所体现的古代埃及人民炉火纯青的工程技术,每天都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各国游客。

金字塔外观

金字塔具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定部呈锥角。金字塔历经多次地震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它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长57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鼻部有损伤,拒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

金字塔内部的法老墓室

法老墓室延伸到地平线以下30米处,墓室左侧,放置着法老出游时乘坐的宝车,使用的宝床。位于墓室中央部位的是法老胡夫的棺椁,是用镶有金边和贴有金块的大型木料精雕细刻而成,十分华丽精美,棺椁分为两层,上层是法老的全身木制雕像,下层放置着法老的木乃伊。陪葬品有法老心爱的宝剑、宝刀、古埃及式宝船、宝瓶、宝箱,最吸引人的是四个巨大的百宝盆,内装有奇珍异宝,价值连城,棺木前方有两位手持神器的守护神,四角有四位美丽的侍女。

王后墓室

王后的墓室比法老的墓室规模略小一些,她的棺椁为一巨大的整体石料雕刻而成,工艺精细,十分华丽,里面陈放的是王后的木乃伊。她的陪葬物也很丰富,左侧角落有神鹰像、百宝箱及狮身人面像。右侧角落放置着王后使用的梳妆台。

胡夫金字塔年代

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485年至2474年之间。如果这一说法得到证实,那么古埃及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将有一个更为准确的年代。因此这篇文章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迄今在埃及已发现了大小数十座,最大的是位于开罗附近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4.5米,底部正方形边长230米,塔身由200多万块大石头砌成,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动用10万名劳工、耗时20年为自己修建的。这座金字塔建造的具体年代至今无人知晓,考古界有几种推测,但时间相差有100多年。

据解放日报报道,英国女埃及学者是根据胡夫金字塔的一个神奇现象得到启示的,因为金字塔底部正方形的四边基本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只有很微小的偏差。

而分属小熊星座和大熊星座的两颗星所在的直线与地轴之间的角度随时间推移慢慢变化,在公元前2467年时正好是垂直相交。她认为,天文知识十分丰富的古埃及人当时就是靠这两颗星的位置来确定金字塔底部四条边的方向的;而这四条边的方向之所以出现微小偏差,是因为当时两颗星与地轴之间的角度还没有真正成90度。根据这一偏差,这位女学者计算出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467年之前的2485年至2474年之间。

有的埃及学专家认为上述推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历史记录显示,古埃及人确实有着相当丰富的天文知识,已能将一年的天数定为365天。当然,也有的埃及学专家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古埃及人早在建造金字塔之前许多年就已经懂得利用天文现象,因此不能通过金字塔建筑所体现出的天文知识,来确定金字塔本身的建造年代。

金字塔里的“斩首之神”与活人祭

在秘鲁埃尔布鲁霍最大的金字塔“瓦卡考维耶尤”的偏远遗迹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珍贵的陶器与浮雕。从墙壁上的浮雕可见一个嘴露獠牙、相貌狰狞的人,他手里提着一颗割下来的人头——这“斩首之神”让人联想到暴怒的莫切人,令人不寒而栗。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马克思·乌勒在莫切谷地进行发掘工作,他首先发现这个地区的墓地和遗迹,是属于当时历史学家尚无所知的一个民族所有。这支于公元100至800年间统治当地的民族,后来即依谷地之名而被称为莫切人。

莫切人没有留下文字,但他们的文物描绘出一个充满活力、也充满暴力的文化。考古学家指出——莫切文化的出现,早印加文化千余年,曾统治秘鲁北部海岸约七百年之久。

瓦卡考维耶尤(即金字塔)大约在公元100到700年间分七个阶段建造完成,包含一个比美式足球场还大的广场,以及一座分为六阶的金字塔。对莫切的囚犯来说,金字塔旁繁复的装饰艺术,可能是他们死前最后见到的景象之一。

墙上的浮雕清晰玲珑,囚犯们光着身子、流着血、套着绞索,被带进举行仪式的广场。进入广场之后,他们就看见历史上最恐怖的献祭仪式之一——但见一名穿戴着黄金饰物的莫切男祭司,一个接一个地将囚犯的喉咙划开。队伍里那些没有昏厥过去的,可以看到女祭司用一只高脚杯盛接囚犯的血,供男祭司饮用。

学者透过研究莫切人的艺术作品而知道这些血腥仪式,例如在瓦卡考维耶尤的广场墙上,发现的雕有裸体囚犯的檐壁。牺牲者的骸骨被嵌入檐壁、埋在广场上,这些骸骨显示在可怕的处决仪式之前,他们还受到极度的虐待。尚未有定论的是——这些囚犯是当地人,还是在战事中被掳的外地人?

考古学家在瓦卡考维耶尤几乎找不到黄金(西班牙探险者和其他人把金字塔内大部分宝物都盗走了),然这里丰富的艺术品更令人着迷。

“法老咒语”原是致癌气体

“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国王(又简称为图坦国王)的陵墓上镌刻的墓志铭。这个神秘而恐怖的“法老咒语”不仅给作家以创作灵感,更让考古学家着迷。事实真的如此吗?能不能用科学解释那些看似神秘的现象呢?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正全力以赴地撰写一部新书,全面驳斥“法老咒语”。他在书中披露,“法老咒语”其实是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

古埃及法老的神秘咒语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及其同伴进入图坦国王的墓穴,此后不久,卡特就由于被蚊子叮咬感染而神秘死亡。此后一直到1935年,与图坦卡蒙陵墓发掘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21名人员先后死于非命,这些人中包括主要发掘人卡特的助手、秘书及其家属等,这个咒语的传说就不胫而走。

但科学家一直认为是坟墓中隐藏的病菌导致了卡特的死亡。1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果真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在得知这一重大医学发现之后,埃及科学家哈瓦斯每次发掘陵墓时都要在墓室墙壁上钻一个通气孔,等陵墓内的腐败空气向外排放数小时之后再进入。由于经验丰富,在过去30年职业生涯里,哈瓦斯虽然屡屡“惊动法老神灵”,可时至今日他依然“健在”。

哈瓦斯经过检测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做“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这也许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甚至死亡的诱因。哈瓦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某些别有用心的作家和制片人之所以杜撰出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言,无非是想借机大发其财,与这些流言斗争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人们真相,让人们了解一个真正的古埃及。”据悉,哈瓦斯公布了其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 nc1O0z+jz+0+1vqXItAO/KgCOpBMiML15njvLQbsQOA8XE2U2MV28KsmcSRj0g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