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立留守儿童帮扶新机制

2007年5月,陕西南部山区石泉县,建立留守儿童帮扶新机制。该县在后柳镇中心小学进行试点。

后柳镇中心小学校长王全文说:

帮助留守儿童,重在弥补亲情,所以镇上决定发动机关干部、教职工的作用,按照自愿原则,从中选拔出“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子。

后柳镇党委书记朱学勇说:

镇中心小学在校生530余名,其中父母有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就有216人,父母双双外出的,有81名。

2007年5月,镇上决定首先从这81名孩子抓起,经咨询家长后,有78名孩子愿意接受帮助。

随后,镇政府从镇上的干部、教师共200人中,遴选出78人,担当孩子们的代理家长。

6月22日,后柳镇的78名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现场签定了《关爱承诺书》。

《关爱承诺书》规定了代理家长的职责:

每学期捐赠现金100元;

每周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作业;

每月与“留守儿童”交心一次;

每月帮助孩子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

每学期与“留守儿童”一起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每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

每半年进行一次家访;

每学期至少将“留守儿童”带回家一次,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同时,《关爱承诺书》也相应的制定了“留守儿童”行为要求。

代理家长制的实行,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变化。

在后柳镇中心小学留守儿单亲情接待室,很难将一位穿着整洁、充满自信、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的机灵男孩子,和没有双亲守护的留守儿童联系在一起。这个男孩名叫曹鑫,是后柳小学六年级3班的学生。曹鑫常年和8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因为缺少父母的教导,曹鑫特别贪玩,渐渐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学习成绩也不好。

后柳镇副镇长谢勇,在担任了曹鑫的“代理家长”后,给曹鑫买新衣服,还带他去理发。

谢勇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每周和曹鑫见面,和孩子谈心,辅导功课,还抽时间陪曹鑫游泳,教他讲卫生。

谢勇说:

跟以前相比,曹鑫现在讲卫生了,穿着整齐了,学习上也有了勇闯第一的精神,最近数学考试还拿了全班第三名。更重要的是,还懂得关心别人了。

2007年的中秋节,正在下乡的谢勇,接到了曹鑫打来的电话。

曹鑫向关爱自己的“代理家长”,真诚地表示说“过节好!”

后来,曹鑫还摘了一篮自家种的橘子送给谢勇。

曹鑫的爷爷曹茂荣说:

谢镇长是个好人,可比我们家长对孩子关心都多。

在代理家长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留守儿童们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着。

后柳镇还制定了“关爱行动手册”和“爱心联系卡”。

“关爱行动手册”是用来记录留守儿童与代理家长交流、辅导、实践等活动的真实情况;“爱心联系卡”一式两份,用来给代理家长和留守儿童互相记录对方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地联系、沟通。

采取“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等,是关爱行动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2007年国庆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阴阳赵乡二中的亲情视频室里,该校九年级学生张石磊,通过视频,与远在深圳打工的父亲聊天,交流情感。

张石磊在视频里说:

爸爸,你看到我了吗?国庆节快到了,你和妈妈回来吗?

我校的妈妈对我可好了,还经常帮我洗衣服!

张石磊的爸爸说:

我的好孩子,爸爸看到你了,比过去胖多了,更像个男子汉了。最近学习怎么样?

你刚才说什么,你们学校的妈妈?哦,原来是班主任老师呀!

一定要听学校妈妈的话,春节爸妈回去,可要看到你的好成绩啊……

此时此刻,在亲情视频室里,到处洋溢着快乐与幸福的气氛。

阴阳赵乡二中党支部书记张二凯说:

我校在校生940名中,就有73名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

为此,我们学校党支部实施留守儿童“安心工程”,开通了亲情视频和亲情电话。让这些留守儿童们,随时可以和父母沟通交流。

为解决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的亲情缺失和心理封闭,我们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发动党员同志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妈妈”。

还建立了卫生医疗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源汇区大刘中心小学三年级的留守儿童陈文斌,在他的心灵出现创伤时,很快就让班主任老师给抚平了。

在2007年的秋季,班主任师老师发现,父母在外打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的陈文斌同学,思想情绪有些不太对劲儿,对同学很不友善,而且还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打架。

当师老师问他时,陈文斌顿时泪流满面,他说:“爸妈在家不爱我,同学们在学校也不喜欢我,他们经常找我的事!”

经过耐心地询问,原来,近一段时间,在广州打工的陈文斌的父母经常生气吵架,他的爸爸在一气之下,回到漯河老家几天。心情不好的陈文斌的爸爸,经常把气撒在孩子的身上。

在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后,师老师就耐心地开导陈文斌说: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时间长了,别人会发现你的闪光点!

随后,每到周六、周日,同住在大刘村的师老师就经常让陈文斌到自己家里吃饭,边吃饭边开导,和孩子谈心。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老师的耐心关爱下,陈文斌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对同学由仇视变成了友善,学习劲头也大了。

2008年,陈文斌还当上了班长,对班级工作特别负责。他不但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而且还经常帮助别的同学。

源汇区所辖的4个乡镇,共有1800多名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大,一直是该区教科体局关注的重点。

教科体局首先要求每个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行“家长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等关爱行动。

班主任老师们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学生谈心,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增设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兴趣小组、编排文艺节目等。

如今,源汇区的留守儿童们,得到了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关心和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也能够和其他学生一道,快乐地学习、生活着! 97iK85IgJnPcsQfIMANr8XIcqzOAIAfFSDIuRW27JVLtBg7F3sYlbsDSDocIXM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