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神农架的地理状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南高山与华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属于大巴山脉的延伸部分,地质结构为晚前寒武纪典型地带,气候是以北亚热带向中亚地带的过渡区域。这里保存了较为完好的原生和次生生物群落,是研究生物物种多样性、典型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是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动植物区系的汇合地,包含着半个我国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三种植物垂直分布类型。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和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区内山势高大,山峦重叠,山坡陡峻,河谷深切,峡谷纵横,绝壁高悬,山峰挺拔,气势雄伟。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为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6.4米。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山地,在新构造运动时期,处于湖北省上升的中心,因而遭受侵蚀、剥蚀的影响较强,山体顶部地形平缓,比较开阔,形成高山台地。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山体遭受强烈的切割,地形陡峭,形成“V”型深切河谷,山体坡度一般在30度至50度之间,系典型的峡谷地貌,坡麓与阶地发育不全。

神农架地貌类型复杂,主要为山地地貌,还有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第四纪古冰川形成的冰川地貌。 0vMd4zNQvZRowOweK+JcqKSunNXGsRrHEzoUAlwi+W2E43yoW1dyVjQCiSTc3L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