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有种种类型,从其目的分,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从其方法分,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认识这些类型,对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 1 )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也称为基本理论研究,其特点是:
研究的问题、结果和发现大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理论,扩充知识体系,完善学科建设;
研究过程中往往先有某种设想和假说,然后通过研究对此予以确立和验证;
研究也有可能产生某些实用价值,如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等,但与发展知识体系目的比,实用的意义常常只是附带的,而不是其初衷。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例,下列研究从性质上讲显然属于基础研究:
我国中小学校长有哪些领导风格?
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在组织气氛方面是否表现出明显差异?
影响校长的权力和威信的因素有哪些?
中小学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对于成就感的需要是否一致?
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是怎么一回事?
中小学是否存在特定的组织文化?
教育管理体制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是否有密切的联系?
当然,研究这些问题,并不是说它们对实际工作没有启发。如研究校长的领导风格,对改进校长工作会有帮助。不过从本质上说,研究这类问题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具体指导某项工作,而在于对教育管理现象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 2 )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比,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里所说的实际问题,既包括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也包括实际中本身出现的问题。此外,这类实际问题往往与特定的时间、环境和条件联系在一起。试看下面这一案例。
某中学新调来一位王校长,为调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学校工作尽快有起色,王校长决定在全校推行课时补贴制度。经过深思熟虑,并经校长会议讨论后,王校长推出了课时补贴的具体方案。大体内容是,根据教师的不同职称,发给满工作量的教师不同标准的课时补贴。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学校后勤人员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不是教师,不能享受课时补贴。在后勤人员的强大压力下,王校长不得不对原方案作出调整。几天后,他推出了第二套方案,规定后勤人员拿全体教师课时补贴的平均数,这相当于一位中级职称教师所拿的补贴。王校长满以为这下摆平了,哪想到又引起轩然大波。这次提出反对意见的是青年教师。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工作时间不长,职称只有初级,但对教学已是尽心尽力,而且很多还在辛苦地进修,以获得本科文凭。本来按第一套方案,他们与高级教师相比已是悬殊很大,现在拿到的补贴连后勤人员都不如。他们由此感到,学校太不尊重青年教师。面对青年教师的强烈抵触情绪,王校长不得不对方案再次作修改,缩小了教师与后勤人员、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的差距。第三套方案推出后,暂时平息了由课时补贴引起的风波,但王校长甚感苦恼,虽然皆大欢喜了,但与原先的目标相差太远了,还是平均主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似乎没有明显提高。王校长真希望找到一位研究学校管理的专家,帮他设计一套既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执行起来又阻力小的奖金分配方案。
王校长能否找到这样一位专家暂且不论,但就为他解决课时补贴方案这一问题而言,自然属于应用研究。同样以教育管理为例,类似的应用研究非常之多。例如:小学校长应该怎样合理安排一天的工作;一所中等规模的中学,校级领导班子最好有几人;小学班干部是轮流当好,还是基本稳定好;中学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关系如何处理;小学升中学实施“就近入学”制度出现了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当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如上述问题性质上虽属应用研究,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能对理论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常常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前者为教育科学的理论输送养料,后者则为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适当的指导。
( 1 )定量研究。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教育科学研究又可分成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型。所谓定量研究,就是该“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定量研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主要解决三种问题:总体特征问题、各特征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问题;
第二,有基本的研究范式,一般由假设、调查、统计、结论、建议等环节组成;
第三,较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通过演绎的方法,将普遍性的原理推广到其他同质情形之中;
第四,常常以抽样调查为基本手段,通过问卷的形式,有代表地抽取一定数目的事物进行研究;
第五,主要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展现来说明研究结果,而不是像定性研究那样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来说明研究结果;
第六,强调研究者态度中立,注重对事实的描述。
仍以教育管理研究为例,如要研究“中学校长的领导风格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题目,一般的过程是:提出若干假设,如“中学校长的领导风格可以分成民主型、专制型、混合型”;编制有关问卷;将问卷随机抽样施测;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领导风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校长的领导风格”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这一事实的描述,不作价值判断。研究所得的结论,通常也不是专门针对一所学校的,而是具有普遍意义。
( 2 )定性研究。所谓定性研究,也就是用文字、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来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定性研究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和定量研究表现出相反的特征:
第一,强调背景,认为任何行为都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之下才能被真正理解;
第二,主张研究应在自然情景中进行,不对研究对象作任何控制;
第三,在研究开始之前往往没有专门的理论假设或其他前提条件,理论在研究过程中渐渐形成;
第四,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往往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五,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的情景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第六,强调个人感受,认为事实和价值不能分离。
例如,要研究校长负责制在学校中是如何实施的,就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选择一所学校,通过访谈、观察、参与学校决策等方式,获得对学校领导工作的整体认识,最终依靠自己的感受用文字将这些情况描述出来。
尽管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很大不同,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为了全面认识教育现象,研究者常常需要将两者结合使用,故这两种研究都是有价值和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