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不太顾虑他人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观念的不相同,都认为只要用正确的言语传达自己的意思就行了。其实所谓正确与否,并非说话者单方面就能决定的。如果我们在说话之前忽视了听话者的心理和反应,说话的人即使是按照字典上的定义正确使用每一个词句,也很难将自己的本意正确地传给听话的人。无论如何慎重地斟酌词句,依旧会产生料想不到的差错和误解。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说话者虽然有发言的权利,但是听者却具有决定内容效果的权力。一旦听话者认为这句话指的是白的,任凭你如何说明这是黑的,也无法改变听者已经认定的意思。人们在听话时都会做各自不同的决定,因此说话的人必须力求所表达的言辞和听者决定的结果能够一致。
一般人都有注重词句、依靠词句而说话的倾向,但为人所依靠的词句本身其实并不可靠,因为语言的涵义不断在变,因时因地而有不同解释,“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出自说话者口中一句很平常的话,在听者心里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分析语言的各种条件。
顺着前面的思维推论下来,必须知道,如果我们说话时不了解对方受到何种观念的束缚,便无法正确地将自己所要表述的内容传达给对方。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观念,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是要说服的,就破除这种观念;是要发扬的,就进一步加以引导。对付那些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举出具体普通的生活实例,来吸引听者的注意,引起他的关心,让听讲者感到,说话的人也拥有与他们同样的生活和学术感受,使他们所认为的切身问题,能够在你所说的话语中得到答案,消除听话者与说话者之间的隔阂。
其次是要说中听而有趣的话,从有趣的话题中引入正题。说话的如果是位尊者,千万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大人物的姿态,这样,必定会加深听者的成见,应该平等而商、共同议事;如果是位卑者,也不要唯唯诺诺、吞吞吐吐,这样会被听者看不起,视为没骨气。总之,要大胆地将自己所要说的内容陈述出来,做到不亢不卑。
再次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虽历经千百年,仍为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们所遵循。如果将它引用到说话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因人说话”,只有重视个别的差异、个别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说话获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