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变化及萎缩变化由感染或非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晚期症状加重,可长年存在。疾病进展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本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老年人多见,吸烟、寒冷地区及环境污染较重地区发病率高。

本病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表现,一般咳嗽、咯痰以晨起为著,呈白色泡沫状粘液痰;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呈白粘痰或黄脓痰;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和进展,终年咳嗽、咯痰不停,冬秋加剧,并发生喘息;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病史,并除外由心、肺肿瘤、结核等其他可导致咳嗽、咯痰、喘息的病症;每次持续发展最少为3个月,并连续发病2年以上者;肺底可听诊到干、湿罗音,喘息型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忌辛辣肥甘饮食及烟酒。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气候变化时应预防受寒。怡情悦志,避免情志过极。于缓解期经常食用具有补肺益肾的药、食物,如红枣、核桃肉、百合粥、黑豆等。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抗感染治疗:口服阿莫仙胶囊0.5克,每日3次;或希刻劳0.5克,每日3次;或安美汀375毫克,每日3次。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每日2次;或丁胺卡那霉素0.2克,每日2次;或克林霉素600毫克,每日2次。静脉滴注青霉素320万单位,每日3~4次;或环丙沙星200毫克,每日2次;或西力欣150毫克,每日3次。

②解痉平喘:口服茶碱控释片0.1~0.2克,每日2次;或全特宁8毫克,每日2次;或复方氯喘1~2片,每日3次。喷雾吸入:喘康速、必可酮、爱喘乐气雾剂等。肌注喘定0.25~0.5克,喘甚时肌注1次。静脉注射或滴注氨茶碱0.25克入4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或氨茶碱0.5克,或喘定0.5克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每日1次。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200毫克,静滴,每日1~2次,喘息减轻后减量停药或改为强的松口服,维持治疗。

③止咳化痰: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每日3次;或沐舒痰30毫克,每日3次;或强力稀化粘素300毫克,每日3次。蒸馏水40毫升、α-糜蛋白酶5毫克、庆大霉素4万单位雾化吸入,每日2次。

(2)中医药治疗。

①风寒袭肺:咳嗽声重,或有气急喘息,咯痰稀薄色白,兼有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宣肺散寒、止咳平喘。

中成药:通宣理肺口服液。

②风热犯肺:咳嗽声粗,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粘色黄,咽痛,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肢楚,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中成药:羚羊清肺丸。

③表寒里热:咳嗽喘息,咯痰粘稠,恶寒发热,烦闷,身痛,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滑数。治宜宣肺清热、止咳平喘。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

④痰热蕴肺:咳嗽喘息,气急粗促,痰粘色黄,胸胁胀满,烦热口渴,便秘尿赤,身热有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中成药: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⑤痰浊阻肺:咳嗽喘息,胸满窒息,痰多粘腻,胸脘痞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健脾燥湿、降气化痰。

中成药:二陈丸。

⑥肺虚咳喘:咳声低弱,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咯痰稀薄,自汗畏风,或呛咳痰少粘稠,烦热口干,颜面潮红,舌质淡红、苔少剥落,脉细数无力。治宜益气养阴、定喘化痰止咳。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玉屏风颗粒。

⑦肾虚咳喘:咳喘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宜补肾纳气。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 vy47ht8z2JE+xT3FDXo5/u80BHIIBB8SYRZmqHk7LQU1Ckv30idBpI/ztYuRl5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