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脾肿大

正常情况下,脾脏在体检时摸不到(除极少数由于移位或下垂外),如在左肋缘下扪及者,均表示脾脏肿大。虽然脾脏本身的疾病很少,但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脾肿大则极为多见。

脾脏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器官,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故在很多急性感染或慢性、反复感染过程中可见脾肿大。常见的急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疟疾、急性血吸虫病、急性病毒性肝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全身粟粒性结核、钩端螺旋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慢性感染,如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肝炎、黑热病等均可见脾肿大。急性感染所致者,脾脏呈轻度肿大、质软、多数伴有压痛,在感染控制后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慢性感染所致的脾肿大,尤其是寄生虫或原来的慢性感染者有久居流行区的病史,脾脏多呈中度或重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可有切迹,一般不易恢复正常。

脾脏也可因门静脉高压而呈充血性脾肿大,其常见原因为各种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脾静脉的炎症或血栓形成等,均可致脾肿大。充血性脾肿大常伴有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侧枝循环形成,腹水及消化道症状等。充血性脾肿大多呈中度或重度肿大,质地较实,常可伴有脾功能亢进。

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等,由于骨髓造血,以及骨髓异常增生形成大量成熟或未成熟的细胞浸润脾脏,均可导致脾肿大。脾脏肿大程度不一,一般溶血性贫血仅有轻度脾肿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可致中度脾肿大;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致坚实的巨脾,甚者脾脏可达到盆腔。

其他疾病,如色素代谢障碍所致的血色沉着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脏淀粉样变、脾囊肿与肿瘤等,均可使脾肿大。

血液涂片、培养或血清学检查、骨髓涂片检查、肝功能试验、粪便孵化、血吸虫环卵试验以及乙状结肠镜检查等,对进一步确诊脾肿大的病因颇有助益。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肿大和脾肿大已致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qijPDvrAineHzK48+rr5dBYtEtHpS5CeVugeeoCB1ViBNYlNbmgTetihxWfQMX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