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并经口腔咯出者,血色多为鲜红。
咯血与呕血都是经过口腔而出,所以有时易被患者相混淆,其鉴别方法为:呕血多呈暗红色,混有食物,易凝结成块,数天内常有黑便,并伴有恶心等症状;而咯血则为鲜红色,混有痰液,并伴有喉痒等症状。
咯血病因甚多,一般认为,下列疾病均可引起咯血: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亦可见于肺瘀血、肺梗塞、肺炎、肺脓肿等。
(2)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房间膈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3)其他: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观察表明,咯血常伴有发热、呛咳、胸痛、脓痰、皮肤粘膜出血等症状,患者可据此判断引发咯血的病因。
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梗塞;
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
胸痛:见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梗塞;
脓痰: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
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病等。
此外,由于咯血及精神紧张,病人还可表现出贫血、乏力、出虚汗等症状。
咯血的治疗首先要心理治疗,因为鲜血往往引起精神紧张,而神经精神的不稳定又会促使咯血。咯血时要轻拍背部,让血尽量咳出,防止窒息,对大量咯血不停的急症患者,要求患者取头低脚高姿势,目的也是将已咯出的血吐出口腔外。常用的止血药有卡巴克络(安络血)、立止血、垂体后叶素等,均需按医嘱执行,必要时输入新鲜血。对严重而顽固性支气管扩张症,如系单侧损伤可考虑手术治疗,结核空洞、肺癌也有手术指征。心源性引起要针对心脏病因用药,如强心药、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