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首韵·土地

“再穷不过讨口,不死就要出头。”


贫苦的家庭,巴山蜀水,还有以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为宗旨的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是哺育李斛艺术成长的土地。

苦难让青少年时期的李斛心事重重,但也磨砺出他要强的个性。人穷志不短,他写下“再穷不过讨口,不死就要出头”的座右铭自励。在青年李斛的笔下,为什么总是能见到在巴山蜀水讨生活的穷苦百姓的落寞身影?为什么他总以朴实怜爱的目光凝视山城和在劳苦贫病中挣扎生存的老乡?因为那就是他的生活!为什么他要心怀期待,描绘祈祷上苍垂爱人间、治病救人的图画?因为那正是他的希望!他原本有九个兄弟姊妹,但贫病相继夺去了其中的六人。他在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看见那些穷人就像看见他自己,他为自己鼓劲儿,希望能出人头地,也为自己祈祷,就如受伤的羔羊。

徐悲鸿非常赏识这个苦孩子的才华,对他挂念不忘,最终在1948年让弟子宗其香把李斛从四川带到了北京。李斛对恩师徐悲鸿在中央大学“画一百张素描再说”的要求和教诲终生难忘,因为这一技能不仅直接有助于李斛在逆境中谋生,更直接有助于李斛在逆境中“说话”——用形象把自己心里想的在画上讲出来。徐悲鸿称赞李斛能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富有水彩画情调而别开生面,所针对的是当时中国画徒有程式的流弊,而所褒扬和提倡的就是李斛这种用形象讲话、具体而微、引人入胜的艺术特色。

战火中的难民

纸本彩墨 36cm×53cm 1944年 家属藏

山城小妹

纸本彩墨 83cm×53.8cm 1946年 家属藏

强种

纸本彩墨 58cm×128cm 20世纪40年代 家属藏

母子

纸本水墨 57cm×40cm 20世纪40年代 家属藏

纸本彩墨 41cm×31cm 1946年 家属藏

牧羊女

纸本彩墨 57.8cm×85.5cm 1948年 家属藏

贫穷父子

纸本彩墨 80.8cm×56.5cm 1945年 家属藏

纤夫

纸本彩墨 85.5cm×222cm 1946年 家属藏

嘉陵江纤夫

纸本彩墨 84cm×231cm 1946年 家属藏

当时重庆为战时陪都,有人口百万以上,但没有铁路,少许公路零碎支离,因此汇合于重庆的长江、嘉陵江的运输十分繁忙,大小船只往来江上,络绎不绝。中大沙坪南校和柏溪分校都面临嘉陵江,在大学里无须走出校门就能俯瞰嘉陵江船夫,他们成群结队,顺水划桡,逆水拖纤。不时传来迂徐悠扬、奋力亢进的“川江号子”,在教室里就能隐隐听到。作为艺术家,不能不对此情此景深有感触,祖国大好河山时已只剩西南一隅,敌机狂轰乱炸,交通十分困难。八年抗战,这支船夫大军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李斛决心创作《嘉陵江纤夫》。……为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在大学读书和在北碚(也在嘉陵江边)任教的七八年中,他跑遍了北碚至重庆沿江码头景点,写生无数的画稿,对整个构图也不知做了多少次的布局选择。我曾听他说过,达·芬奇画《最后的晚餐》,其中单是那个犹太人就经过多年观察,画过上百幅的画稿,才最终确定。李斛就是以这种精神来创作的。

——李佑沛,《纪念李斛逝世二十周年》

[李佑沛,李斛在成都师范学校和国立中央大学的同学,原成都水利发电学校(现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U0/+/7YGz6q3nTX2iqmjiNsAH4hXrTsk7xhMG7idCzyYoztncVirgwe362VPKB/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