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我翻开这本书,看着历代医家的一个个医案及其详细的解析,甚感欣慰!欣慰于以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补土团队迅速成长,欣慰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流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欣慰于源远流长的中医流派后继有人,更欣慰于中医正在其腾飞的道路上前行!

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师,是我的长辈,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一面旗帜,邓老曾语重心长地提出“临床实践乃中医之生命线”。诚然,中医之生命力在临床,然而如何将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指导于临床,是每个中医人都应深思的问题。在中医发展的浩浩长河中,除了经典展示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疗效外,学术流派也是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结晶。学术流派既是对中医经典思想的继承,又是在特有的时代、地域等因素下的创新,所以之于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将是中医腾飞的又一道生命线。

研究补土派的传承和发展,除了对古代代表性医家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其他医家的“重视中土”思想,亦应重视,这就需要徜徉于古籍书海,对每个医家的学术观点进行研读、总结。众所周知,中医古籍,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当代已故中医泰山北斗任应秋老先生曾立志读尽中医书籍,但及至耄耋,不过六成,可见假卷帙浩繁之中医书目进行研究亦非易事。本书作者从浩瀚的书籍中提炼补土派精华的工作量及其难度和广度,由此可见一斑。

本书作者在做了大量理论整理工作的基础上,从古代典型“补土”医案入手,以案说理,假医案之楫而达医家理论之彼,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为启迪临床思维画龙点睛,可以说为研究补土派的学术思想开辟了一条“径中之又径”。

医案,是一代又一代中医在读书、临证、传承的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发展、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晶,历代著名中医学家的医案是指导后继者的临证范本。研读、挖掘、运用、升华古籍医案为中医学者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医案中提炼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再将之付诸临床实践,此研究思路新颖、务实,故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吾及至耄耋之年,然对中医经典的学习、理论的思考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贻误患者,草菅人命。值此专著付诸剞劂之际,愿与诸同道共勉,为中医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甲午年葭月于穗 AtBtgvi7ByamJqA0tloqTT71hXRj77FDcJEWALRwN676gdoFYuI2OUt5XkYGmU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