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具有淋巴细胞的形态,在分化上属于淋巴细胞谱系,但不表达T、B细胞特有的抗原识别受体TCR和BCR。其形态学特点为胞质中富含嗜苯胺颗粒,故NK细胞又被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NK细胞是具有直接杀伤靶细胞效应的一类淋巴细胞,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表现为速发效应,无需抗原预先致敏,无MHC限制性,所以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免疫应答的早期即可发挥作用。

一、NK细胞的来源和分化

NK细胞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包括NK细胞前体细胞、未成熟NK细胞和成熟NK细胞三个分化阶段,其分化依赖于骨髓微环境,不依赖于胸腺。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占淋巴总数的5%~15%)、脾脏、肝脏和淋巴结,骨髓和胸腺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人类肝脏中含有大量的NK细胞,可达肝脏淋巴细胞总数的50%,但其机制和生物学意义目前尚不清楚。

NK细胞体积较大、直径为10~16μm,形态上具有异质性。NK细胞表面标志多为其他免疫细胞所共有,缺少特征性的标志。目前仍将CD3 - CD56 + 作为人类NK细胞表面的专一性标志。

二、NK细胞亚群

(一)根据表面标志区分的亚群

1.以CD56为划分标志

根据CD56表达密度不同,可将NK细胞划分为CD56 bright 和CD56 dim 两个亚群。CD56 dim NK亚群占外周淋巴细胞的90%,以发挥杀伤功能为主。CD56 bright NK亚群占外周淋巴细胞的10%,活化后以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IL-10、TNF-β、GM-CSF等)为其主要功能。

2.以CD27为划分标志

人类外周血NK细胞大多数为CD27 lo NK,属CD56 dim NK。CD27 hi NK既含CD56 bright NK,又含CD56 dim NK,但以CD56 bright NK为主。

3.以NKp46为划分标志

法国学者Vivier提出以CD122、NKp46和抑制性NK受体(inhibitory NK receptor,iNKR)(人:KIR;鼠:Ly49)为标志可将人和小鼠NK细胞的发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体阶段(CD122 + NKp46 - iNKR - )、未成熟阶段(CD122 + NKp46 + iNKR - )和成熟阶段(CD122 + NKp46 + iNKR + )。成熟阶段 NK细胞又可根据CD107a的表达分为CD107a hi NK和CD107a low NK。

4.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的类型划分

分为两个亚群:分泌IFN-γ为主的NK1和分泌IL-13和IL-5为主的NK2。

(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特定NK细胞亚群

1.子宫蜕膜层CD56 bright CD16 - NK细胞

妊娠期间,人类子宫蜕膜层含有大量NK细胞,其主要为CD56 bright CD16 - NK细胞亚群,同时表达CD9和CD103,表达一种或多种KIR分子。这些细胞可以与外周血CD56 bright CD16 - NK细胞亚群一样表达NKp46、LFA-1、NKG2D和NKp44等与杀伤相关的分子,但其细胞毒功能并不强。蜕膜NK细胞的特有表型和功能可能与孕期子宫局部微环境有关。这群NK细胞可能是在外周血CD56 bright CD16 - NK细胞通过趋化因子等作用招募至子宫局部;也可能是在子宫蜕膜局部发育分化而来,因为在子宫蜕膜层中发现由CD34 + 造血干细胞向CD56 bright 发育分化的途径,提示子宫在NK发育分化的特有作用。

2.肝脏CD56 dim CD16 - NK细胞

在肝脏中,NK细胞约占肝脏淋巴细胞的50%,其表型为CD56 dim CD16 - ,类似于脐带血NK细胞,但其意义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在HBV感染的患者肝脏中,该类细胞大量出现,推测可能与清除病毒感染细胞有关。

3.黏膜系统CD56 + NKp44 + NK细胞

黏膜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开放的黏膜环境存在多种抗原刺激,决定了天然免疫在黏膜免疫中的重要地位。在人的黏膜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群CD56 + NKp44 + 的NK细胞,其以分泌IL-22为主要功能,同时还分泌IL-26、LIF等多种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因子,但不分泌IL-17,因此这群细胞被命名为 NK-22。人 NK-22细胞的标志确定为CD56 + CD127 + RORγt + ,可表达NKp44、NKp30和NKp46,低表达颗粒酶 A和穿孔素,不表达NKG2D、KIR2DL2-KIR2DL3和CD94,其表型类似于不成熟NK细胞。

三、NK细胞的识别机制

NK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成员,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K细胞可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而对机体正常自身细胞则无毒性作用,表明其具有识别正常和异常组织细胞的能力。NK细胞不表达抗原特异性识别受体,其识别功能主要取决于细胞表面表达的杀伤功能相关的调节性受体。

(一)NK细胞受体

NK细胞表面表达十分复杂的受体谱,并以此来识别正常和异常的细胞,调控NK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功能。NK细胞受体主要分为五类:抑制性受体、活化性受体、黏附分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

1.抑制性受体

主要包括三类。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为Ⅰ型跨膜蛋白。膜外区分别有2个或3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称为KIR2D和KIR3D。依据KIR胞内区长短可分为“长尾”(longer,L型)型和“短尾”(shorter,S型)型。其中拥有长胞质段的KIR2DL和KIR3DL(胞内段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可介导抑制信号,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S型胞内区缺乏ITIM,但跨膜区具有带正电荷的赖氨酸,能与胞内区含ITAM的DAP-12分子结合,从而使这些受体获得传递活化信号的功能。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KLR):

属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是由Ⅱ型膜分子CD94和NKG2家族的NKG2A和NKG2B通过二硫键共价结合组成的异二聚体。NKG2A和NKG2B胞质区含有2个ITIM,可介导抑制信号。CD94主要起分子伴侣作用。

(3)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受体(Ig-like transcript,ILT):

胞外含有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功能区,胞内段含2个ITIM。

2.活化性受体

根据其配体的特点,活化性受体主要分为三类。

(1)HLAⅠ类分子专一性受体:

包括属于KIR家族的KIR2DS/KIR3DS(S:短尾型)和属于KLR家族的CD94/NKG2C/E。活化性受体胞质区既无ITIM也无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但其跨膜区含带电荷的赖氨酸,可募集含ITAM的分子(如DAP-12和FcR等)介导NK细胞活化。

(2)识别HLAⅠ类分子相关分子的受体:

以NKG2D为代表,该分子属于NKG2家族,但不与CD94结合。其本身无信号转导功能,但能与胞质区含ITAM基序的DAP10结合而转导活化信号。NKG2D的配体是人MHC-Ⅰ类链相关基因产物(MICA、MICB)和UL-16结合蛋白。

(3)非HLA受体:

主要包括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atural cytotoxicity receptor,NCR)和一些辅助性受体。NCR成员包括NKp46、NKp30和NKp44三类分子。目前已发现NKp46和NKp44可识别流感血凝素等分子,NKp30可识别肿瘤细胞表达的B7-H6分子。

3.黏附分子受体

主要有CD2、CD226、β1整合素和β2整合素等。其中NK细胞可通过CD226分子介导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4.细胞因子受体

如IL-15R、IL-2R等,对NK细胞发育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5.趋化因子受体

静息状态下,CD56 dim CD16 + NK表达 CXCR1、CXCR2、CXCR3、CXCR4和CX3CR1,CD56 bright CD16 - NK表达CCR5和CCR7。这些趋化因子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调控着NK细胞向不同组织中迁移和募集,继而发挥生物学功能。

(二)NK受体的生物学意义

1.正常情况下,机体细胞表面表达自身的MHC-Ⅰ类分子,NK细胞能通过表面的抑制性受体识别自身的MHC-Ⅰ类分子转导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NK细胞的活化,防止NK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攻击。

2.病理条件下,如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 MHC-Ⅰ类分子表达下降、缺失,或由于MHC-Ⅰ类分子结构发生异常,抑制性受体不能识别这些细胞表面表达的Ⅰ类分子,无法转导抑制信号,导致NK细胞接受活化性信号而被激活,从而发挥杀伤功能。

3.对于完全不表达MHC-Ⅰ类分子的靶细胞,NK细胞主要依赖非MHC-Ⅰ类分子特异性受体(包括NCR和NKG2D)发挥杀伤作用。

4.在母胎耐受方面,滋养层细胞表面表达的HLA-G可与母体NK细胞表面表达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从而参与维持母胎耐受。

四、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一)NK细胞的杀伤功能

1.抗感染作用

病毒感染后,首先刺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产生IFN-α/β、TNF-α和IL-12等。一般在病毒感染2~3天后,NK细胞可通过趋化作用聚集至感染病灶,在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NK细胞活化,并发挥杀伤功能,使病毒感染细胞崩解破坏。活化的NK细胞能通过分泌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干扰病毒复制和进一步活化吞噬细胞,增加抗感染免疫的能力。NK细胞还参与清除胞内寄生菌,如分枝杆菌、李斯特菌和利什曼原虫等。此外,NK细胞能直接杀灭真菌,也可通过分泌大量TNF、IFN-γ和GMCSF活化中性粒细胞继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2.抗肿瘤作用

NK细胞的杀瘤谱较广,可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也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被IgG包被的肿瘤细胞。

(二)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NK细胞可作为一种调节细胞,通过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分泌TNF、IFN-γ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方式,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发挥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能力和免疫监视作用。 SYuWkk+vIDp75wDryQWkCHrO2Hp0Fur6ydxxhMXQOmjHyAIQQZ0UJ0J61J1XZX6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