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15

男性,12岁颈部及左肩疼痛不适半年

病例介绍

患者,男,1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伴左肩疼痛,疼痛为牵拉样痛,并有双肩不等高;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图1-15-1 颈椎正侧位

A.颈椎正位;B.颈椎侧位

图1-15-2 颈椎CT检查

A.CT轴位平扫骨窗;B.CT轴位平扫软组织窗

图1-15-3 颈椎MRI检查

A.T 1 WI轴位平扫;B.T 2 WI轴位平扫;C.STIR矢状位平扫;D.T 1 WI矢状位增强扫描

诊断

病灶全切病理为成骨性肿瘤,首先考虑骨母细胞瘤。

诊断要点

本病例特点为青少年患者,慢性病程。C 4 椎体左侧椎弓板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团状爆米花样钙化灶,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界清楚,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MRI上病变内可见不均匀T 1 、T 2 低信号灶;相邻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弥漫性水肿,相邻硬膜囊受压,左侧神经根受压,脊髓内未见异常信号灶;增强扫描病灶可见强化。发生在椎体附件的病变,并且病灶内有钙化,应该首先考虑为骨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1.骨样骨瘤

临床上常由夜间疼痛,服用水杨酸后缓解,而骨母细胞瘤则导致局部钝痛或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夜间痛,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无效。骨样骨瘤骨破坏区直径常<1.5cm,轴位骨质增生硬化明显,膨胀不明显;骨母细胞瘤瘤巢的直径常>2.0cm,多有明显膨胀性,且多发生在脊柱附件区。

2.骨巨细胞瘤

位于四肢骨时,好发年龄为20~40岁,好发于四肢骨的骨端;发生于脊柱时,常位于附件,呈膨胀性骨质破坏,呈多房型,内可见分隔,无钙化,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强化。而本例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灶,所以不考虑骨巨细胞瘤。

专家点评

骨母细胞瘤,又称成骨细胞瘤,大多数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最常见的症状时局部疼痛不适。大多数发生在脊椎,其中最多见于附件;其次是长管状骨。病灶大多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病灶内有钙化或骨化影。成骨性的钙化,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薄的壳样骨膜反应是诊断骨母细胞瘤较为特异性的依据。

本病例骨质破坏区位于脊椎的附件,边界清晰,其内有钙化,是较典型的骨母细胞瘤的表现。主要是与发生在附件的骨样骨瘤相鉴别,鉴别诊断中已进行分析。

(案例提供:北京积水潭医院 詹惠荔)
(点评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 白荣杰)

参考文献

[1]李新瑜,张雪林.骨母细胞瘤的 CT 和 MRI诊断(附 12 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4):434-436.

[2]Greenspan A.Benign bone-forming lesions:osteoma,osteoid osteoma,and osteoblastoma:clinical,imaging,pathologic,and differential considerations(Review).Skeletal Radiol,1993,22:485 -500.

[3]BerquistTH.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rimary skeletal neo-plasms.RadiolClin NorthAm,1993,31(2):411-424. OrcvmdKpwdzYhPVYVBp9vRm8rSrJDxS9+d4uPEwIh3nroRWOGYvCmEqJs8no4v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