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瑜伽简要沿革

2015年6月21日,全球的瑜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世界瑜伽日。这一节日的确立,意味着瑜伽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瑜伽和普世之人有了共同联结的大平台。

在当今世界,瑜伽可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热词了,同时也十分明显,太多的人对瑜伽还存在着不少误解。随机采访一些人,问问他们什么是瑜伽,可能会得到惊人一致但也是意料之中的答案:瑜伽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瑜伽馆中的体位练习。然而,瑜伽真的就是这些形体动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一种觉悟自我的文化传统和实践方式,瑜伽有其自身悠久的历史沿革。

大体上,瑜伽可以追溯到印度人信奉的三大主神之一希瓦 神。20世纪初期的考古,发现了一枚公元前3000年的神像印章,这尊神像呈现为现代瑜伽体位中最为常见的蝴蝶式或牧牛式,人们认为那就是瑜伽中的希瓦神。学界以及瑜伽界认为,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瑜伽痕迹。如此,我们可以说,瑜伽的历史已超过了5000年。

瑜伽,其梵文为Yoga,在语源学上起源于梵文动词词根yuj,意思是“结合”“驾驭”。在梵文中,瑜伽含义广泛,有“联结”“合作”“苦行”“控制心意”“分离”等等意思。大致上,有两个意思值得特别关注:分离和联结。这两个意思基本蕴含了瑜伽的两大传统:一是帕坦伽利(Patanjali)瑜伽传统,一是吠檀多(Vedanta)瑜伽传统。

帕坦伽利瑜伽传统,其哲学基础是数论哲学,其经典就是著名的《瑜伽经》 。数论哲学在本质上是二元论的。数论哲学认为,在本质上,普鲁沙(Purusa,即原人,真我)和原质(Prakrti,即自然)是分离的。但是,普鲁沙错误地把自己(真我)认同为原质(自然)。也就是说,根据帕坦伽利,在本质上,目击者(真我)和目击对象(自然)是分离的,但是,目击者(真我自身)却错误地把自己(真我)认同为目击对象。所以在他这里,瑜伽可以被称为viyoga(分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帕坦伽利提供了他在《瑜伽经》里倡导的瑜伽八支法——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专注、冥想和三摩地。

但是,人们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瑜伽,并不是帕坦伽利所主张的观点,而是吠檀多哲学的观点,即“瑜伽是联结”。根据吠檀多哲学,瑜伽就是个体自我与至上意识的联结。历史上,瑜伽作为“联结”这一理解占据上风,这是因为,吠檀多哲学在印度历史上占据上风。根据巴迦南达(Swami Bhajanananda)的理解,在历史上,帕坦伽利瑜伽所依托的哲学并不持久。在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中,真正留下来并继续发展的只有一派,也就是吠檀多哲学。所以,瑜伽作为联结的理解成为普遍的看法并不奇怪。

吠檀多瑜伽传统建基于吠檀多不二论哲学。根据主流的商羯罗(Shankara)的吠檀多不二论哲学,个体自我(jiva,个体灵魂,吉瓦)就是宇宙大我——梵(Brahman),梵就是一切,自然(现象或对象)都是梵的显现。通过瑜伽这一途径,人们就会明白个体自我的真相,使得个体自我和宇宙大我(梵)联结合一,即梵我合一。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是一元论哲学,其基本主张就是没有世界(非恒久的现象)、只有梵(恒久,真,实在)。通过瑜伽,我们“不纯的”个体灵魂可以得到净化,并觉知到我们的个体自我就是阿特曼(真我),而阿特曼就是大我(梵)。通过瑜伽、通过聆听真理、学习经典、冥想真理、实践真理,最终达到梵我合一。吠檀多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自我吸收和消化能力。在实践上,吠檀多瑜伽传统发展出了行动瑜伽、虔信瑜伽和智慧瑜伽等不同的形式。到了近代,著名的哲学家、瑜伽大师辨喜则在吠檀多瑜伽传统中发展出另一条成熟的瑜伽道路——胜王瑜伽。

瑜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后古典时期、近现代时期和当代。

在前古典时期,确切的文献极其有限。据说,那时的瑜伽主要是静坐、冥想及苦行。

在古典时期,大概从公元前1500年到奥义书以及随后出现的《薄伽梵歌》时期,这一阶段基本上完成了瑜伽和吠檀多道路的结合。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间,出现了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瑜伽派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提供了完整的瑜伽修行法门。作为修行之道,在这一阶段,瑜伽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现象。

在后古典时期,坦特罗瑜伽(即密教)得到了发展,出现了最为重要的经典,即哈达瑜伽(HathaYoga)最重要的经典——斯瓦特玛拉摩(Svatmarama)的《哈达瑜伽之光》 。在这之前发展的瑜伽具有明显的、强烈的出世主义倾向,但这一时期的瑜伽,开始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对身体和感性对象不再持有强烈的否定性态度。

近现代时期,瑜伽开始不断得到发展和复兴。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少瑜伽大师,其中室利·罗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对复兴瑜伽传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的弟子——著名的辨喜(Swami Vivekananda),则将瑜伽传播到了西方,并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对瑜伽在西方的流行极为重要。但辨喜的瑜伽(胜王瑜伽)基本上属于智慧瑜伽传统,与现当代人们最为熟悉的哈达瑜伽相距甚远。

对现代瑜伽作出重要贡献的瑜伽大师主要包括:斯瓦米·希瓦南达(Swami Sivananda,阿育吠陀与瑜伽结合)、帕拉宏撒·尤迦南达(Paramhansa Yogananda,瑜伽神秘主义)、斯瓦米·库瓦雷阳南达(SwamiKuvalayananda,开拓科学瑜伽)、斯瓦米·拉玛(Swami Rama,瑜伽和科学实验相结合)、斯瓦米·兰德福(Swami Ramdev,呼吸瑜伽治疗)。对现代哈达瑜伽具有根本性影响的人物应该是克里希那玛查亚(TirumalaiKrishnamacharya)。正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持续努力,他带出了四位非常著名的瑜伽大师:帕塔比·乔伊斯(Sri Krishna Pattabhi Jois,阿斯汤加瑜伽创始人)、B.K.S.艾扬格(B.K.S.Iyengar,艾扬格瑜伽创始人)、英蒂拉·德菲(Indra Devi)以及T.K.V.德斯卡查尔(T.K.V.Desikachar)。在哈达瑜伽从印度走向西方、从西方走向全世界的进程中,这些瑜伽大师起到了相当巨大的作用,并且他们的影响仍在持续。

在他们所发扬的瑜伽之基础上,结合人类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化的要求,应用性的瑜伽在现代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大部分应用性的瑜伽是哈达瑜伽传统的变形,例如热瑜伽、孕妇瑜伽、空中瑜伽、舞蹈瑜伽等等。

伴随着瑜伽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和发展,瑜伽在中国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有不少瑜伽人结合中国传统,发展出本土化的瑜伽,例如太极瑜伽。当下,瑜伽的中国化开始为中国瑜伽界所关注。

由于瑜伽在全世界的流行和发展,2014年9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先生在联合国总部提议设立“国际瑜伽日”。他说,瑜伽是古代印度传统传下的一件无价之宝,体现了“精神与身体、思想与行动、克制与满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健康与幸福的一种全面认识。“练习瑜伽不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寻求天人合一。”联合国接受了莫迪先生的倡议,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案正式宣告,每年的6月21日为国际瑜伽日。

2015年是国际瑜伽日的起始年。我把2015年视为瑜伽全球化的新起点,象征了当代瑜伽发展的一个开端。在这一新的起点上,瑜伽的发源地印度、瑜伽广泛流行的西方、瑜伽中国化中的中国,都将会为现代瑜伽作出贡献。可以预见的是,从这一新的起点开始,古老的瑜伽将会真正脱离它的地方性、单一的文化性,而真正进入一个瑜伽的新时代。 fOnCb2mrsUaVS4la46pm/uV1yL3wV0PVd9R0RsMFb24Se7tZ/cLCb81BNM1SASv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