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两字的本义有眩惑的意思,如《逸周书》中曰:“昔者绩阳强力四征,重丘遗之美女,绩阳之君悦之,荧惑不治” ,又《战国策》中有云:“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荧惑亦为神名之一,代表“朱雀之精”或“火之精”的“赤熛怒之使” 。
在天文学中,荧惑即火星别名,为肉眼可见的五颗行星之一,术家常称此星为勃乱,乃与残贼、疾、丧、饥、兵等恶象相关联。 《史记·天官书》中有云:“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更显示古人相信荧惑乃与君主的天命攸关。由于古人相当重视荧惑的行度,以致往往出现穿凿附会的事例,如宋徽宗大观年间,景德镇所烧制的瓷器,因窑变而呈现如朱砂般的红色,时人或因荧惑为火之精,即有妄称此事是“荧惑躔度临照而然,物反常为妖”,致窑户亟于将制品碎毁。
心宿为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属东宫苍龙,共三星,依星家的说法,其中央大星代表天王(即皇帝),又名大火;前后星则分指太子及庶子(见图一)。心宿在星占学上不仅代表天子祈福祀神的明堂所在,且与荧惑的关系密切,被视为“荧惑庙” 。
图一 心宿诸星
至于“荧惑守心”的天象,指的是荧惑在心宿发生由顺行(自西向东)转为逆行(自东向西)或由逆行转为顺行,且停留在心宿一段时期的现象。 火星的逆行自秦历以后始为天文家所知 ,并以为凶兆,如《史记》中有云:“礼失,罚出荧惑,荧惑失行是也。出则有兵,入则兵散。以其舍命国……反道二舍以上,居之,三月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半亡地,九月太半亡地” ,其中“反道”即指的是逆行。
由于“荧惑守心”涵盖荧惑逆行的天象,且涉及与君主关系密切的心宿,故在星占学上被视为是一可直接影响到统治者命运的极严重凶兆,如《史记·天官书》中即云:“火犯守角,则有战。房、心,王者恶之也。” 又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亦称:“(火)与心星遇,【则缟素麻衣,在】其南、在其北,皆为死亡。” 在《唐开元占经》里所引战国石申夫和甘德的占辞中,更称荧惑守心预示将发生“大人易政,主去其宫”“天子走失位”“王、将军为乱”“大臣为变,谋其主,诸侯皆起”等事件。 下文即就文献中的各次“荧惑守心”记载分别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