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 写作缘起

几百年来,也许更长时间以来,瑜伽的形象已被塑造成单调、无趣、枯燥的。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瑜伽的身体部分或者作为减压方法的瑜伽产生了某种兴趣,但总的来说,瑜伽哲学仍被视为不问交际的内倾之人的事。玩笑和媒体传达出这样的间接信息:如果你厌倦了生活,那么就去出家,接受包括瑜伽在内的传统哲学吧。至少在印度是这样。

这让我反思。某种过去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庇护着众多生灵的东西不可能是乏味的,这些生灵为世间种种痛苦所煎熬。它必定自始至终都是赋予人快乐的,否则,已经失去快乐的人就没有理由忠于它。

我在瑜伽方面的个人修习和正规教育澄清了上述观点。就是在那时,我开始认为,人们应该为了追求快乐而探索瑜伽哲学和《瑜伽经》,而不是把瑜伽哲学当作一个乏味的对象。

在瑜伽教学中,我意识到,流行起来的只有瑜伽的身体部分,哲学部分在瑜伽教学中是大大缺失的。

尽管瑜伽的身体练习(缺乏瑜伽哲学)已使很多人受益,并使一部分人受益巨大,但比起整个瑜伽所能提供的,这种巨大受益也只是一个很小的碎片而已。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研究并让更多的人了解瑜伽哲学。

在刚才提到的局面中,当只有瑜伽的身体部分流行起来时,我看到了一个危机。这个危机在于“形象”问题,因为一旦某个形象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就很难打破。瑜伽仅仅被当作一种健身方式,这一形象危机是相当真切的。它的害处在于,尽管很多人在练习瑜伽,却不会得到真正的、更大的、更重要的益处,除非学习瑜伽哲学。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想到要阐述和教授瑜伽哲学。而在瑜伽哲学中,又有什么比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更合适的选择对象呢?

谁不想要快乐呢?我们全都渴望快乐。凡是想要快乐,并想让快乐永存的人,都可以尝试读一读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因而,本书针对的是不分国界的所有人。

二 写作意义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了他人而活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一个人应当做有利他人之事,正如《薄伽梵歌》(3.11)所言:“互相供养,你们将达到至善。”

这里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当给予他人什么?中国谚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统重视延续性和自主性。传统劝告我们:你所给予之人不应依赖于你。这意味着,传授用来获取或达到某物的技艺或科学,比给予那被渴望之物本身更好。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想要鱼或者捕鱼的技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需求或渴望。激发某个人的东西,可能会让另一个人彻底厌烦。再者,人们不会对他们不渴望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在给予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人们的兴趣所在,确切地说是大多数人的兴趣所在。人们想要什么?

让我们来设想一段美好的时光和一段糟糕的时光。你想要什么,美好的时光还是糟糕的时光?虽然有时,等到糟糕的时光已经过去,我们会想,艰难岁月使我们更加坚强,然而,当“身陷”困境之时,我们想要走出。通常,我们想要美好的时光。所有人应该都是这样的。

现在,想象美好的时光,并分析构成美好时光的是什么。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第一,我们在微笑;第二,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或梦想得到实现;第三,我们跟周围的人与事和谐,没有分歧或争执,心平气和。

杰克森·布朗(H. Jackson Brown)说,人们走上不同的路去追求幸福和圆满。 尽管不同的人所走的路可能不同,但目标是一样的——快乐和满足。

老子有言,知足常乐。

佩顿·康韦·马奇(Peyton Conway March)说,我们生活中最渴望三样东西——快乐、自由和平静。

我们想要的很多,然而,满足、平静和快乐是所有人优先考虑的。这是我们都能看到、知道和理解的现象。传授快乐(更确切地说是常乐)、平静和满足的艺术远胜于一出喜剧,一堂让人开怀的瑜伽课,或一个平静的假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没有人确知该到哪里去寻找传授方法,好比在丛林里迷了路。我们能够并且应该做什么?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可以采用试错法,也可以询问识途之人,并遵循已被尝试过和检验过的道路。为了走出丛林,采用“试错法”或“实验和假设法”有可能徒劳无功,因为即使方向是对的,也有可能在走出丛林之前,太阳已经落山。因此,找到识途之人并请求他的帮助,这更好更明智。

普通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智者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遵循被尝试过和检验过的道路通常更好,因为它让我们事半功倍地获得确定的结果。

关于遵循哪条具体的道路,我们有两个选择:朝西的路和朝东的路。在此,我们所说的“朝西”代表朝向现代的生活和原则,而“朝东”代表朝向诸传统。两者所聚焦的点完全不同。现代生活和思想聚焦于获取——获取金钱、名声和权力;在此过程中的每一个人始终尝试获取更多——更多金钱、更多名声和更多权力。似乎人人都在为自己的整个生活得到更多金钱、名声和权力而斗争,但没有人看上去真正得到了永久的快乐、满足和平静。老子(《老子》第四十四章)说得明明白白:“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达达·伐斯瓦尼(Dādā Vāswānī)说:“如果你内心平静,那么你是快乐的。如果你内心平静,但你一无所有,那么你可以快乐。如果你拥有世上的一切——欢愉、财富、权力,却没有内心的平静,那么你绝不快乐。”

甚至连那些拥有巨额财富和巨大声名,并能对世人施加权力的人,也似乎并不快乐。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小说里,他们都不快乐。在现实中,戴安娜王妃就是一例。尽管什么都有,但她无法快乐或满足,她到家庭和皇宫外面寻找快乐。戴安娜并不感到满足。在小说里,畅销书的书名“卖法拉利的僧侣” 反映了这一点,在此,“法拉利”代表财富、成就,或者更恰当地说,代表“获取更多”的思想过程。

“法拉利族”(请允许我造词)不可能真正快乐,因为“更多”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需要停止朝向西方,而要朝向东方。

法拉利与僧侣还代表西方与东方生活方式的顶峰。在小说里,法拉利的主人卖掉车子,散掉金钱,抛弃一切财富;为了找到快乐,他们做了僧侣。让我们用王位来代替法拉利,在现实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国王和皇帝抛弃他们的财富,来达到某种灵性高度,得到常乐。佛陀只是其中一例,根据传说,还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的名字,诸如伐致诃利(Bhṛtṛharī),伐致诃利的侄儿戈毗强德(Gopīchanda),拉贾·皮帕(Rājā pīpa),米拉拜(Mīrā Bā'ī),等等。然而,要想起哪怕一个这样的例子也很难:有人在获得灵性财富之后,重新占有物质财富。在许多例子中,国王或皇帝在被召唤时明确拒绝回去掌管王国,比如Parmathi Sakhiyan一书中布哈拉的易卜拉欣·阿德汗(Ibrahim Adham)的情形。

一个已经体验过东西方两种生活的人,如果选择继续当僧侣,会说出一大堆僧侣生活优于国王生活的话。这是千真万确的,答案就在于灵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和便利设施为目标,缺乏满足;与此相反,灵性着眼于减少需求——为了满足。现代发展着眼于刺激,使人疲倦;而灵性着眼于快乐,使人觉醒。灵性是东方文化的本质。

所有的习俗、仪式、传统、节日和朝圣都有灵性意味,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它们更深刻的意义和更精微的价值。尤其是在印度,一切都是围绕着终极灵性目标——拯救、解脱或自我觉悟——来设计的,解脱被认为是终极目标。

除了印度哲学(或者确切地说是印度教),我们还可以选择研究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和佛教,以及一些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宗教或灵性道路。然而,考虑到我们的时间和其他限制,在这么多哲学、这么多僧侣之道中,我们着眼于印度教的僧侣之道。

印度教以解脱或觉悟为目标。 那是一种永远平静的状态,通过无欲或满足来达到。

我想要那不随时间消逝的,即移除对自我觉悟的遮蔽,我想要解脱。

那种状态有许多名称,比如涅槃、解脱、瑜伽、弃绝等。臻达此境界的人被称为弃绝者、瑜伽师、悉达、在世解脱者,还有其他许多同义词。

印度教引领人达到成为神(Being God)的状态,《薄伽梵歌》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不忧伤、不渴望的满足状态,一种成为快乐灵魂的状态,内心平静。当无物留下时,能量留下,存在者或灵魂安住于自我或能量本身。《薄伽梵歌》还说,见到至上者,修习者的欲望和执着就会永远止息:“除味之外,感觉对象已经远离戒食的人,一旦遇见最高存在,连这味也远远离去。”

拿拉达牟尼(Nārada Muni)说,一旦达成(巴克蒂bhakti),存在者就已经成就,超越了死亡(轮回),变得满足,既无欲望也无哀痛,变得喜乐,安住于自我:(《虔信经》4-6)

获得它,人就变得完美、不朽和永远满足。人到达无欲无求的境地;他不再悲伤,脱离仇恨或嫉妒;他不以生命中的虚荣之物为乐;他不再期盼为己索取。虔信者最初可能会陶醉在喜乐中。接着,当意识到“那个”之后,他变得迟钝、沉默,并以阿特曼为乐。

可见,印度哲学怀有我们期望的目标。见者(圣人)给予我们的哲学以快乐而非舒适为目标,在相对次要的层面上,也以快乐的家而非大房子为目标。他们给予我们的生活方式可持续数千年,而非仅仅几百年。

为了引导我们走在得解脱的路上,他们给予我们六知,即正理、胜论、数论、瑜伽、弥曼差和吠檀多。

除了瑜伽,其余五知(五种哲学)的目标是获取知识,它们所指明的是(知识)哲学,而瑜伽是“存在”,因为瑜伽是三摩地,而三摩地是与神合一(《哈达瑜伽之光》4.7):

那种平静,个体灵魂与至上灵魂二者合一,心意的所有功能全部消失。这就称为三摩地。

作为六知中实践性的一知,瑜伽实践其余五知指明的道路。瑜伽是各个哲学团体付诸实践的实验。其余五知表明了世俗财富的徒劳无益,因而促进了瑜伽修习,而通过瑜伽修习,我们达成人生目标——解脱或极乐。Gajendra Moksha(GM21)断言:

我敬拜那不死者,它超越神中之神——梵天,它是未显者;灵魂通过瑜伽臻达它。

瑜伽是灵性科学,它直接指向喜乐三摩地,小我三摩地和观照中的快乐、平静、满足(见《瑜伽经》1.17),而这在无种三摩地或超存在(在佛教中也被描述为“空”)中达到顶点(《瑜伽经》1.51):

甚至连这些由真理般若留下的潜在印象也和其余印象一道消失,那时,无种三摩地出现。在无种三摩地中,什么也没有留下,新的印象、念头或欲望无以生起。

不同的人强调瑜伽的不同方面。有人说冥想是根本的,有人说先调息,或者甚至先在调息前练体式。有人花费多年时间,让身体犹如橡胶般柔韧,有人说精通体式意味着能够长时间坐着冥想,而没有不适、疼痛、伤害或疾病。

尽管修习者本身对瑜伽诸多方面的选择有所不同,但他们对这一点没有异议:瑜伽这历经时间考验的科学已经多次风靡世界。瑜伽的所有方面——瑜伽体式、调息、冥想、话语和净化练习已经屡次让现代科学震惊。

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āmī Vivekānanda)、尤迦南达(Paramahansa Yogānanda)、玛哈瑞诗·玛哈士大师(Maha'ṛṣi Maheśa Yogī)、迪伦德拉·婆罗马恰里(Dhīrendra Brahmachārī),以及更晚近的斯瓦米·兰德福(SwāmīRāmadeva)、古儒吉(Śrī Śrī Ravi Śaṅkara)把瑜伽的不同方面带给世人,他们全都拥有遍及全世界的无数追随者。

有多种形式的瑜伽——哈达瑜伽(也译作哈他瑜伽)、胜王瑜伽、智慧瑜伽、行动瑜伽、虔信或奉爱瑜伽等。瑜伽是开阔的,甚至连瑜伽的现代形式或风格也数不胜数。对于不谙此道者,这可能看似令人迷惑,然而它们必定有某种共同之处,即某种共同分享和崇敬的东西。有篇著名的祷文:

给(修习者的)思想以瑜伽,给语言以语法,给身体以医学,这净化者;向他——无与伦比的思想家,向帕坦伽利,(献花以表敬意),我双手合十。

帕坦伽利就是所有形式的瑜伽所尊崇的共同线索。哈达瑜伽师宣称(《哈达瑜伽之光》1.1),哈达瑜伽是登上胜王瑜伽之梯 ,而胜王瑜伽即帕坦伽利在《瑜伽经》里所描述的内容。《瑜伽经》被认为是瑜伽知(前面提到的六知之一)的首要文本,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形式的瑜伽。《瑜伽经》的写作非常科学,如果一节经文(偈颂)中出现了一个新词,那么在下一节经文中,帕坦伽利将会首先解释这个新词,就像流程图一样。他以如此的深度和巧妙性、精确性写作,并达到了如此的灵性高度。帕坦伽利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瑜伽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作者。

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经》里,我们可以找到以平静、快乐和满足为明确目标的哲学。《瑜伽经》是由古往今来最好的思想家之一所创作的,它被认为是一种完善的哲学,一种实用的科学,为了适合每一个人,它仅有195句经文,而且其中大多数经文只有一行。

接下来我们看看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在印度文献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古印度文献中有一个名叫“Chaurya Śāstra”(意思是“偷盗之书”)的文本。这让人吃惊,或者毋宁说是怀疑——为什么会有见者写关于偷盗的书呢?对此,有人回答道:“偷盗是间谍/侦探所需的第一资格,”“凡事皆有其积极效用”,此人继续说道,“这是为什么,我们的先人就人的头脑所能想到的一切主题进行创作,而且他们写得很详细。”

难怪,崇尚“禁欲”(Brahmcharya)的国度亦有关于性爱的详细专著,爱神的文化也有称为“无神论哲学”(Chārvāk Darśana)的东西,受过良好训练之人不仅以准确的细节创作了关于天体移动轨迹、速度和变故的著作,而且创作了关于宇宙飞船及其制造(航天科学)的著作。从草药到外科、从“火祭”到巫术、从正法到美貌、从策略到论辩、从和平到军备、从机器到催眠术、从虔信到虚妄,我们继承了谈论每一个可能话题的详细文本。

那么,在这笔如此丰富的文献财富中,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有没有一席之地?

大卫·戈登·怀特(David Gordon White)描述过他的梵文手稿考察之旅。他“浏览了50多个目录和其他相关原始资料,特别关注印度11个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手稿采集库”。他发现,在这些目录列出的手稿中:

(1)《瑜伽经》的手稿占(所有手稿的)1.27%;

(2)《瑜伽经》的手稿占所有瑜伽哲学手稿的33.6%;

(3)瑜伽哲学的手稿占所有手稿的3.79%。

在浩如烟海的编辑物中,如果一个文本所占的比例超过1%(1.27%),那就是很庞大的。不过,其他哲学的文本在数量上多于瑜伽文本,因为瑜伽始终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秘密的科学,因此,瑜伽科学的大部分,尤其是较高级的修习,是由古鲁向弟子口传的,甚至在今天也是如此。

在密教瑜伽Tantra Yoga和哈达瑜伽方面有大量的著作,比如《雅佳瓦卡雅本集》或《瓦希斯塔瑜伽》(戈登·怀特把它们算作瑜伽哲学)《哈达之光》(Gorakṣa Pad'dhati,Sid'dha Sid'dhānta Pad'dhati)《牧牛尊者百颂》《希瓦本集》《希瓦经》《格兰达本集》等。戈库尔·钱德拉·卡普尔(Gokul chandra Kapoor)在他的《昆达里尼瑜伽真性》中给出了10位见者的名字及其关于瑜伽哲学的著作。

在那么多著作中,仅《瑜伽经》一个文本就占瑜伽哲学手稿的33.6%,这是个很大的比例。所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无疑是讨论瑜伽的“大”作,甚至很难想象一个瑜伽学者没有读过它。

三 研究难点

梵文有着太多的可能性,而这也会成为一种障碍。

梵文的同一个词可有多重含义。有种流行说法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这种说法在不同的书中略有不同:

一个合乎逻辑的陈述值得接受,无论它是出自孩童之口,甚或出自鹦鹉(a parrot)之口。

一个不合逻辑的陈述值得拒绝,无论它是出自老人之口,甚或出自舒克(Śuka Deva)牟尼本人之口。

利用梵文的美妙性和可能性,“śukāt”一词在第一个句子中被用来表示“出自鹦鹉之口”,鹦鹉模仿人说话,却有口无心;在第二个句子中,“śukāt”一词被用来表示“出自舒克牟尼之口”,舒克是一个可敬的牟尼。如果你不知道舒克牟尼的名字,或者没有留意,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把两个句子中的“śukāt”都理解成“出自鹦鹉之口”。

除了同一个词拥有复杂的含义(如上所述),梵文还有个概念——把两个词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有两个规则:合成和复合。我们可以借用化学中的例子来说明,两个元素可用两种方式结合:形成一种混合物和形成一种化合物。在混合物中,元素保持各自的属性,而化合物拥有一套不同的属性。

在合成词(Sandhi)中,两个不同的词只是合成,就像拼图玩具那样,而复合词(Samāsa)就像用两个不同的词来烹调出一个新词,新词有自己的味道、感觉和含义。套用动物的例子,合成词就像连体双胞胎,它们的身体相连,但有不同的身份,而复合词就像物种杂交,只有一个身体、一个身份,但携带两个相关物种的基因。当一个词被认为是合成词时,它有某种含义,而当它被认为是复合词时,它就有了另一种含义。

有个来自《瑜伽经》本身的例子:研习( ,Svādhyāya)。

通过自我研习和深思圣言(研习),可与择神接触、交流或合一,或者觉悟原初的精神实在或力量。

当被认为是合成词时,这个词被分成 (su+adhyāya),意思是“好好阅读”。当被认为是复合词时,它就被理解为 (svasya adhyāya),即努力认识你自己。

另外,在梵文中,以不同的方式分割词可形成不同的含义。

梵文的灵活性能让作者变得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时是有害的,有时则能编码和隐藏一种具有更高可能性的科学。这里有个来自帕坦伽利《瑜伽经》本身的例子(《瑜伽经》1.8):

谬误或虚妄是错误的知识,由将某物感知为他物而非其真正所是造成。

这个句子可以用两种方式分开

如果你遗漏了第一个词末尾的halant(缺元音字母),那么你肯定会像第(1)句那样理解用粗体字标注的两个词中的第二个词的第一个字母“ ”或“a”(把它归入第一个词中),而这会使第二个词的含义相反。

这相当于说“谬误是错误的知识,即如其所是地认识”。如果恰当地分割,就像第(2)句那样,那么意思是“谬误是错误的知识,即不是如其所是地认识”。

所以,区分词是复合词还是合成词,这对于恰当地理解和翻译组合词是极其重要的,而这是理解《瑜伽经》的一个真正的难点。

由于梵文有着巨大的可能性(如上所示),所以好奇的人想要在适切的语境中理解某一主题并掌握本义,而没有透彻知晓这一主题的导师,就变得非常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在印度传统中,每一个领域都建议“去找古鲁”,无论该领域是灵性科学(瑜伽),社会科学(舞蹈,音乐),还是医学(阿育吠陀,悉达医学)等。很难找到这样的古鲁:不仅精通梵文,而且在灵性科学方面拥有深刻的体验。

近年来,梵文在许多国家的学者中间比较流行, 公众也开始学习梵文。在梵文的发祥地印度,学者们也重新提起了对梵文的兴趣,这表现为比如孟买大学资助召开“梵文中的古代科学”这样的研讨会。但另一方面,公众由于一些历史事件而对梵文有所疏离。

因为国家的资助,梵文曾是民众语言。国王薄阇曾经宣布,在他的帝国,所有国民必须懂梵文,否则将被驱逐。有一天,他命令侍卫找来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不懂梵文的人。侍卫带来一个穷人,认为他不那么精通梵文(以为他找不到时间和资源来学梵文)。薄阇让这个穷人自我介绍,后者以美妙的梵文诗歌回敬道:

这首诗的最后一行是如此美妙:他先用了一个词,这个词减去一个字母变成第二个词,再减去一个字母变成第三个词。“Kavayami Vayāmi Yāmi”的意思是“我作诗,织布,(现在)离开(因为我擅长梵文)”。

相反,当莫卧儿和其他侵略者成功地在印度建立王国时,他们宣布波斯语等外语为宫廷的官方语言。在穆斯林统治印度的整个期间,波斯语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学语言。他们很可能还使用了一些方法来间接地奖赏使用波斯语并压制梵文。甚至直到今天,在政府机关,土地记录和警方日志等所使用的语言更多的是外语,而非印度本土语言,比如mukhtār,wald,rakba,marla,kashtkari,malyati等词语很常见。尼赫鲁(Nehru)本人认同的是穆斯林文化,这表现为他的著名言论:“在教育上,我是个英国人,在眼界上,我是个国际主义者,在文化上,我是个穆斯林,只有在出身这一偶然因素上,我才是个印度人。”

英国人对印度的古老教育体系也怀有某种敌意。他们想要征服印度,但却发现印度的文化遗产是个障碍,这在英国议会中得到了讨论:

“……因而,我提议,我们取代她(印度)旧的、古老的教育体系,即她的文化,因为如果印度人认为英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比他们自己的更伟大,那么,他们将会丧失他们的自尊,即他们的本国文化,他们将会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即一个真正被统治的民族。”

——麦考利(Macaulay)阁下的讲话

独立后的印度对梵文而言并不真正更好。同样的政策在独立后的印度继续着,在此我们不提。简而言之,《瑜伽经》文本的原初语言——梵文,不再是民众的语言,这使我们很难理解这个论题。

还有一个明显的困难是,瑜伽的传统修习是机密化的,因而经典中的梵文本身是被编码的,作者故意为阅读设置了障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核科学在一个民族手里产生了核反应堆——发电站,十年后,在另一个民族手里,它产生了原子弹——用来改变力量的均衡。一只手通过推进科学(science of propulsion)制造的用来发射火箭的卫星,被另一只手用作致命导弹。医学作为医学时救人性命,而在另一只手里,医学成为生化武器,夺人性命。云催化和先进的气象控制科学被一些人用来为农作物催雨,相反,被另一些人破坏性地用来给敌对民族造成浩劫。

所以,科学可以两种方式使用——建设性的方式和破坏性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先进的核科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在全世界是机密的(在公众界限之外)。不仅仅是核科学,其他所有先进的科学都被保留在一定的圈子里,因为知识就是力量,而力量可被滥用。

一把自动来福枪在战士手里用来保家卫国,在恐怖主义者手里用来屠杀。

我们的先人十分理解这种现象。

邪恶之人用知识来制造争端,用金钱来服务私我,用力量来冒犯他人。

善良之人刚好相反,他们用知识来启蒙,用金钱来捐赠,用力量来保卫。

瑜伽科学也有被利用和滥用的高度可能性,因为它可以给予人所谓的超自然力。希拉·拉坦·马内克(Hira Ratan Manek)就是个例子:从2000年1月1日起的411天里,他接受严格的监督,戒绝所有食物和液体,除了少量水。 瑜伽文本明确地说(《哈达瑜伽之光》1.11):

瑜伽师应该小心地保守哈达瑜伽这门知识的秘密。保密,它效果非凡;泄密,效果全无。

据传,在杜瓦帕年代,人人修习瑜伽。大约5000年前,杜瓦帕年代结束,卡利年代开始。 随着卡利年代的到来,瑜伽师相信,世上的(包括心意中的)邪恶内容(Tamas 惰性之质)增加,这很有可能是他们让瑜伽科学高度机密化的原因。有条普遍规则是:

不要把它告诉任何人。

不要把它给予任何人(来索取的人)。

从而,见者在修习的所有方面都使瑜伽机密化了。

见者不仅机密化了瑜伽的修习方面,而且编纂了瑜伽的文本,这很可能是有意的。他们使文本变得难以理解,因为一个元音符号的细小变化( )都会让含义改变。这一点可从下面的谜中明显看出,这个谜利用元音符号( )和冒号( )来制造魔法。

这里的关键词 (eko nā vinśati)在 (eko na vinśati)时使用,它把“二十个少一个”,即“十九个”,变成了“一个男人二十”;从而,对于不那么专注的人,谜形成了:

……“十九个女人去亚穆纳朝圣沐浴,

回来了二十个,一个被鳄鱼吃了”

而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男人(和)二十个女人去亚穆纳朝圣沐浴,

回来了二十个,一个(男人)被鳄鱼吃了”

在梵文原文中,“一个”和“被吃了”这两个词也表明,被吃的那个人的性别是男性。

下面的例子使用词语的双重含义来制造谜。

对于新手而言,这一颂的意思是:

眼见凯沙夫(keśava,即克里希那)跌倒,(古鲁)德罗纳(Droṇa,他敬爱克里希那)很高兴,而考拉夫(Kauravs,即俱庐族,他们厌恶克里希那)叫道:哦(带着悲伤),凯沙夫,哦,凯沙夫。

这个谜是用三个词的双重含义制造的:凯沙夫(克里希那,或水中尸体),德罗纳(古鲁德罗纳阿查亚,或乌鸦),考拉夫(俱庐族,即持国的儿子们,或胡狼)。实际意思是:

眼见尸体落在水中,乌鸦很高兴,而胡狼叫道:哦,水中尸体,水中尸体(代表伤心,因为不能吃了)。

利用一个元音字母( )的小小变化来改变意思,这并不仅仅出现在谜中,而是随处可见。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编码,我们对特定的主题进行阐释(论)。

“论”对于恰当地理解对象很重要,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然而事实上,没有多少“论”留存下来,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尽管如此,当查阅文献时,你还是会找到有关几十种阐释的信息,而一旦着手收集,你就会意识到,找到这些阐释的原文并不容易。 7GDhpVLW+wSHXWQ6xFXbN1EvhhK3K85Cds2Ln8qDBCq6WW7oBcQytuR8kO2sGs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