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我以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来描述人们通常是如何看待瑜伽的。
瑜伽可以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可以消除压力,可以给人良好的睡眠。瑜伽是一种重要的锻炼,是一份完美的健康保险。瑜伽是将心猿意马转变成心平气和的魔法。瑜伽是可能的最好的行动。瑜伽是分离。瑜伽是对神的爱,它富有魅力,容易上瘾。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对瑜伽的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瑜伽呢?是源于这些看法的某种东西吗?是除了这些看法之外的某种东西吗?还是所有这些看法,以及别的什么?瑜伽是做什么的?瑜伽师能做什么?这些看法和问题在我们听到“瑜伽”一词时在脑海中浮现。
自2000年1月1日开始的411天里,希拉·拉坦·马内克在严格的监督下戒绝一切食物和液体,除了少量的水。 据说,斯瓦米·普拉纳贝南达(Swāmi Pranabānanda)可以变出另一个身体,并操纵它。 还有可以飘浮的瑜伽师,尤迦南达就在他的自传中描述了其中一个,名叫玛哈赛(Bhaduri Mahāsaya)。 那么,瑜伽是魔法吗?是催眠吗?还是某种恶魔般的能耐——几年前,梵蒂冈的首席驱魔师就是这么说的?对很多人而言,瑜伽充满了冒险和神秘。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大多数人看来,瑜伽是具有治疗功效的练习。懒惰导致肥胖,而肥胖增加惰性。压力降低效率,而效率的降低增加压力。愤怒使血压上升,而上升的血压增加愤怒。今天,全世界都在研究瑜伽的治疗功效,人们对此抱有强烈的信念。开始瑜伽的精微练习之后,你的肥胖和懒惰都会消失。开始唱诵“Om̐ ”之后,你的压力将会消失,你的效率将会提升。练习嘶声住气法之后,愤怒和高血压都会降低。但这一切都是瑜伽的次要部分,而非瑜伽的终极目标。瑜伽的终极目标,就像大多数老师会告诉你的,是自我觉悟,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有许多步骤。
瑜伽有许多方面:智慧瑜伽或数论瑜伽、行动瑜伽、奉爱或虔信瑜伽、哈他或哈达瑜伽和胜王瑜伽。然而,我不会把它们称为“瑜伽的类型”。
我感到,消除如下疑问是我的责任:存在多种类型的瑜伽。瑜伽只有一种,存在的不是瑜伽的多种“类型”,而是瑜伽的多个“方面”。修习者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的道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学习科学的学生为例。瑜伽的各个方面就像以不同的科目——物理、化学或数学——为“主修”或“专业”。所有学生都学习科学的所有方面,但其中一门科目是主导,其余科目成为辅助性的——副修科目。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些数学和物理,以便完全理解化学。没有对其他科目的基本了解,也就难以理解主修科目。同样,瑜伽师选择自己的道路、体式练习和呼吸练习,应对思想认知或情绪依附。他做全部功课,但某一方面占据主导。
那么,最初的瑜伽导师们是如何描述瑜伽的?为了什么目的?瑜伽有哪些不同形式?今天的瑜伽和古代的瑜伽是否不同?
根据《薄伽梵歌》的观点,放弃作为行动者的意识,就是智慧瑜伽或吉亚那瑜伽(Jñāna Yoga)。
只有自我中心者才会认为“我在行动”。了解实相者知道,是摩耶Māyā产生的三质Guṇas(Sattva悦性、Rajas激性和Tamas惰性)在人们中间行动,“我不是行动者”——以这种意识来行动的人是吉亚那瑜伽的修习者,他了解(世界的)本质,并已开悟。 (《薄伽梵歌》3.27-3.28)
一切行动无例外,
由原质的性质造成,
而自高自大的愚人,
自以为是行动者。
洞悉真谛的智者知道,
性质和行动两者区别,
认为性质活动在性质中,
大臂者啊!他们不执着。
认识到三质在人们中间行动的人,就不可能认为自己是果实或结果的收获者;因而,他对行动结果的执着消失了,这使他脱离业报。去除了执着和吸引,就去除了欲望,所以,他始终满足。这便是吉亚那瑜伽。
将行动结果献给至上的全能者,就是行动瑜伽或无欲瑜伽(Niskāma-Karmyoga)。将行动结果献给全能者,没有执着地行动,就不会受缚于罪,不会受缚于世界,“犹如莲叶不沾水”。(《薄伽梵歌》5.10)
将一切行动献给梵,
摒弃执着,从事行动,
他不受任何罪恶污染,
犹如莲叶不沾水。
将行动结果献给至上的全能者,“不是我的”的意识油然而生,这反过来导致对行动结果的不执。这种不执让人摆脱期待,由此,人对成败不动心。这便是行动瑜伽。
只有那些看到智慧瑜伽和行动瑜伽不二的人,才有(透彻的)理解力。(《薄伽梵歌》5.5)
数论能达到的地方,
瑜伽也同样能达到,
看到数论与瑜伽同一,
这样的人有眼力。
那是因为,正确地修习其中一者,就会带来两者的结果。(《薄伽梵歌》5.4)
愚者区别数论和瑜伽,
而智者不作截然划分;
正确地依据其中之一,
就能获得两者的成果。
“不二”是什么呢?是脱离业报(行动结果),即业的束缚或业的锁链。修习其中一者使另一者达成,因此,两者是互随的,并带来虔信——虔信瑜伽。 (《虔信经》25-26)
虔信瑜伽胜过行动瑜伽、智慧瑜伽和胜王瑜伽。因为虔信是灵性生活的终极目的或目标,其他所有道路都将引导人们去实现这个目的或目标。
虔信或奉爱瑜伽是最大程度地爱全能的神。
爱全能的神胜过爱一切造物、对象、行动或事件,则是高级虔信。(《虔信经》2)
虔信是对神强烈的爱。
这种高级虔信源于心中对神圣者的不断记念。记念也有外在表现,是通过聆听和赞美全能者来达到的。然而,高级虔信主要通过圣人的恩典或全能者的恩典来达到,甚至只需少量恩典。(《虔信经》38)
圣人的恩典是获得虔信的主要方式。
通过全能者的恩典,一个人甚至能够获得圣人的陪伴,而且,全能者和他的高级虔信者(圣人)没有分别。(《虔信瑜伽》40)
只有通过神的恩典,求道者才能获得圣人的恩典。
大多数人听过“哈达瑜伽(Haṭha Yoga)”一词,但错误地理解了它的意思。甚至连有些梵文词典也把“哈达瑜伽”描述为“坚韧或顽强地练习的瑜伽”,这完全是不正确的。
词语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各个学科赋予词语特定的含义。一辆800米长的火车在物理学中可能是个“点目标”,同样,“Haṭha”一词在瑜伽中有着特定的含义。瑜伽师把世界视为两种力量——太阳和月亮——的展示。不要把它们误解为物理学上的太阳和月亮,而是应该理解为阳和阴。在体内,它们是左和右。按照瑜伽的说法,“Haṭha”具体指呼吸。“Ha”是右鼻孔里流动的气,“ṭha”是左鼻孔里流动的气。两个鼻孔里的气通常不是均等的,一边占据主导,而这常常变化,现代医学家也持有这一观点。“Haṭha”是气在两个鼻孔里的均等流动。
“Ha”的声音代表太阳,“ṭha”的声音代表月亮。日月的统一是哈达瑜伽。
因此,所有通过身体,尤其是呼吸来进行,让气在两个鼻孔里均等流动的瑜伽练习,都属于哈达瑜伽。
我们在前面谈到,当听到“瑜伽”一词时,你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形象。
整个房间的人同时出汗和微笑——全世界大多数人认为:瑜伽是身体文化,不仅使肌肉疲劳,而且使肌肉放松;瑜伽是一个治疗体系,也是一种锻炼,不仅比其他任何锻炼模式更好地控制或预防糖尿病,而且彻底扭转冠状动脉疾病;瑜伽是一种让人去时疲劳,回来时精力充沛的锻炼。
事实上,这种想象尽管有趣,却剥夺了瑜伽应有的真正荣耀。没有多少人知道,尤迦南达或玛哈瑞诗·玛哈士大师(Maha'ṛṣiMaheśaYogī)教导无数人的“冥想”是瑜伽的一部分,佛陀和摩诃毗罗(Mahāvīra)是瑜伽师。瑜伽的大众形象是媒体制造出来的,它没有提及冥想为瑜伽的一部分,或者也许是世人没有成功地注意到。
有人把瑜伽看作催眠的母科学,有人把瑜伽和心灵感应联系起来,还有人把瑜伽和心灵传送术以及其他超自然力或超常现象联系起来,有人误以为瑜伽师干的是不正常的勾当,就像那些误入歧途的瑜伽师那样。人们脑海中的所有这些形象使瑜伽显得更加有趣,你越多地听闻瑜伽,就会变得越好奇——
“瑜伽”一词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瑜伽”一词有多种含义。一般而言,它有以下四种用法:(1)指印度哲学六大正统流派之一,(2)指一个目标,(3)在词源学的意义上使用,(4)指达到目标的过程或训练。
在第一种用法中,瑜伽指一个哲学流派,其主要文本是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瑜伽派以数论哲学为基础,后者是个二元论的哲学派别,将存在着的一切划分为两大基本成分:意识(普鲁沙purusa,原人)和不变的物质(原质)。数论派和佛教一样,主要关心人的苦。它认为,身体的、心理的、灵性的苦是因为人错误地将自身认同于物质,而非意识,而意识被认为是人的本质。从哲学上说,数论派和瑜伽派之间没有多少差别。然而,我们一般认为,数论提供哲学基础,并确定人生目标,而瑜伽提供达到此目标的系统过程。
“瑜伽”一词也用来指人生目标。根据数论/瑜伽哲学,这个目标是,人不再将自身认同于不变的物质,而是将自身认同于意识,意识是永恒的、纯净的、喜乐的,是人的本质。在此,“物质”一词是在一种独特的意义上使用的,它既包括可见的粗糙对象,也包括更加精微的对象,比如心意。不变的物质(原质)被认为由三种基本成分构成(三德Guṇas):Sattva局部(光明,轻省),Rajas(活动,能量),Tamas (黑暗,惰性,滞重)。在纯原质的状态中,三德平衡,演化没有出现。当意识(普鲁沙Puruṣa)之光触及不变的物质(原质)时,三德开始运动,形成各种实体(substances)。最初形成的物质实体是觉(菩提Buddhi)。在此阶段,人倾向于根据物质与精神的结合(combining)来言说。但这并非实情,普鲁沙和原质从不结合。好比日月不交,普鲁沙和原质不交。好比阳光照在感光板的银色填充物上,改变它们的排列,产生照片,普鲁沙之光落在原质上,改变三德的排列,产生23种演化(见图2.1“数论哲学中原质的23种演化”)。
图2.1 数论哲学中原质的23种演化
最精微的演化物,比如菩提Buddhi(觉),阿汗姆卡拉 Ahaṅkāra和末那Manas,似乎具有意识,因为普鲁沙之光照耀着它们。在《瑜伽经》里,“心”(Chitta)一词被用来包括整个心意(菩提Buddhi、阿汗姆卡拉Ahaṅkāra和末那Manas)。随着演化的继续,物质变得越来越稠密,直到粗糙元素(五大)这一层面,我们通常认为的物质对象(物体)就是由五大形成的。然而,在瑜伽师看来,原质的一切演化物,包括心意,都是物质。
根据瑜伽的观点,苦源于错误地将自身认同于那些对象。举个例子,如果某人的新车遭到破坏,那么他会觉得痛苦,因为他的认同感被绑定在那辆车上。在更加精微的层面上,某人可能因为被羞辱而感到痛苦,如果他认同于心意中有关那番羞辱的念想。瑜伽师被劝勉寻求超越心意中的念头(所有的命令,所有的选择),并找到真我——普鲁沙这个核心,它不是由我们从小就接收的那些催眠式的意见来塑造的,那些意见告诉我们好坏、智愚、值得或不值得。瑜伽的目标是获得身份的转变,在个人层面上,这种转变就如同在世界层面上的哥白尼革命那么重大。这种身份转变使人从认同原质及其演化物(包括心意中的念头),转向认同普鲁沙本身。于是,人成为一切演化物的客观目击者(观照者)。
帕坦伽利将瑜伽定义为 “心域波动的永久止息”。
瑜伽是心域波动的永久止息 (《瑜伽经》1.2)
梵文词“止息”常被翻译为“抑制” ,后者表示通过强力方式将念头归入无意识,那种方式必定以某种程度的能量来遮盖那些念头,可导致它们后来出乎意料地喷发。这里用“止息”一词更为恰当,因为止息没有“斗争”的言外之意,而是意味着掌控。就像一个人能掌控一辆车,在需要的时候开走它,在不需要的时候把它停在车库里,同样,瑜伽师可以掌控他的思想过程,根据他的意愿来使用或者不使用心意。帕坦伽利进一步说明,当心意的变化被止息,“于是,目击者安住于其本性之中”。
于是,目击者立足于自我,即安住于自身的真实本性之中,这称为自我觉悟。(《瑜伽经》1.3)
于是,对原质及其演化物的体认止息,人觉知纯意识的状态,这纯意识是永恒的、纯净的、喜乐的,是离苦的真我。这便是瑜伽的目标。
《瑜伽经》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注释者毗耶娑说,“瑜伽是三摩地” 。三摩地有时在英文中翻译成“灵性专注” ,指一系列心意状态,最终指向纯意识(普鲁沙)的最高状态,而纯意识超越心意。在对第二句经文(经文1.2)的注释中,毗耶娑指明,帕坦伽利没有说瑜伽是止息所有的心意变化,由此,他为以下看法留了余地:三摩地的低级阶段是瑜伽的一部分。三摩地有两类:有想三摩地,在此之中,有认知对象;无想三摩地,在此之中,没有对象,而只有对纯意识的一种主观经验。有想三摩地意味着心意全然专注于以下四类对象之一:(1)一个粗糙对象,比如一个物体,或者某人的守护圣人或守护神的形象(任何由五大构成的东西);(2)一个精微对象,比如一种声音,或者一道光(五唯中的任何一者);(3)一种喜乐或幸福的感觉(与五知根有关);(4)私我或小我,它超越喜乐的感觉,而仅仅是一种觉知——觉知到自己作为有意识的存在者的存在(与反射普鲁沙之光的菩提有关)。在有种三摩地的高级形式(有寻三摩地和有伺三摩地)中,心意全然专注于对象,以致在对象、指称对象的语词和认识对象的过程之间没有分别;没有主体与客体有别的体认;心意全然专注,以致对客体的觉知独自照耀:
当心意的思想模式的记忆或仓库得到净化,失去特性,心意甚至连其性质也已清空,那时,唯有冥想客体显现,仅仅表达着(该冥想客体的)含义,这种三摩钵底称为无寻三摩钵底,或者无推理的三摩地。(《瑜伽经》1.43)
相反,无想三摩地没有客体或对象,它代表一切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止息;那时,没有对原质及其演化物的体认,意识留在其本性之中。
瑜伽是心域的流变力量——波动的永久止息。于是,目击者立足于自我,即安住于自身的真实本性之中,这称为自我觉悟。(《瑜伽经》1.2-1.3)
《瑜伽经》最后一句经文(经文4.34)表明,绝对自由(独存)既在于(居于其本性之中的)纯意识的力量(Citi-śakti),又在于三德(身体和心意的物质成分)。根据帕坦伽利的观点,构成未觉悟者之心意的三德,在此人死后继续存在,后来在另一肉身中转世。帕坦伽利对三摩地一词的用法——指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可能会导致读者理解上的混乱。当我们审视瑜伽的不同道路——它们的目标和它们的修习所达到的结果时,有必要明确三摩地这个词的精确用法。
“瑜伽”一词的第三种含义与它的动词词根有关。从词源学上说,“瑜伽”这个词源于动词词根“yuj”,意思是“联结”或“结合”。出于这个原因,瑜伽一词常在如下意义上使用:个体灵魂与神、宇宙意识、梵——或者凡是适合说话者的信念的终极实在概念之所指——联结。瑜伽一词的这种用法就《瑜伽经》的初学者而言导致了许多混乱。具有宗教倾向的人期待获得一种方法,以便将他们的心意与神结合;而具有哲学倾向的人期待找到一个体系,以便在亲证中发现是否存在普遍意识或宇宙意识这样的东西来供个体意识进入。然而,我们一般认为,《瑜伽经》的哲学没有这样的观念:个体意识融入更高的宇宙意识。根据《瑜伽经》的哲学,存在着许多普鲁沙,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不同的。甚至连自在天的概念——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神”——也不具备吠檀多“梵”的概念所具有的任何普遍特性。根据帕坦伽利的观点,自在天是个独特的普鲁沙,像其他所有普鲁沙一样是独立的,但差别在于,自在天从未受缚于对原质及其演化物的认同,因而从未陷入无明,从未屈从于因果(业)律。自在天起到鼓舞瑜伽师的作用,但不存在这样的观念:将一个人的个体意识融入自在天的意识。
帕坦伽利提供的技巧被其他流派和圣传采纳,用作将个体意识与择神的意识或宇宙意识融合的方式,这归功于那些技巧的普适性。似乎帕坦伽利提供了一个基础,好比音阶、节奏与和声是音乐的基础。正如我们可以利用音阶来达成许多不同的目的,比如哄小孩入睡,制造情感氛围来引导会众进入祷告,或者带领军队作战,同样,《瑜伽经》提供的技巧可以被心理学家用来发现无意识的深度,被笃信宗教者用来与择神或圣人联结,或者被瑜伽师用来获取智慧、控制和自由。
“瑜伽”一词的第四种用法是,用来描述一个过程。当一个人进行某些训练时,他被说成“正在练瑜伽”。不同的训练被划分为若干基本范畴,比如:智慧瑜伽,它包括冥想训练;虔信瑜伽,它将情绪能量集中,成为单一的虔信之流;行动瑜伽,它意味着无私地服务于人;以及哈达瑜伽,它包括身体练习和呼吸练习,使身体为修习胜王瑜伽做好准备。哈达瑜伽两大基础文本之一——《哈达瑜伽之光》谈到,“哈达”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登上胜王瑜伽” ,胜王瑜伽指的是帕坦伽利的冥想传统,更确切地说,是《瑜伽经》第二篇和第三篇描述的八支训练(八支瑜伽)。“胜王瑜伽”一词是由维韦卡南达(Vivekānanda,辩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西方的。 今天,“胜王瑜伽”“帕坦伽利的瑜伽”和“八支瑜伽”这三个词几乎已经成了同义词。现代谈论瑜伽的大众文本很少提到帕坦伽利《瑜伽经》里的第一条和第二条道路,而是几乎全部集中于八支瑜伽,让初学者以为八支瑜伽代表帕坦伽利的体系之全部。造成这种强调的可能的理由,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总而言之,“瑜伽”一词一般有四种用法:(1)指印度哲学六大正统流派中的第四派(在此情况下,“瑜伽”在英文中通常是大写的);(2)按照帕坦伽利的定义,指瑜伽的目标;(3)在词源学意义上指瑜伽的如下目标——个体灵魂与神或梵合一;(4)指引领人达成目标的一个训练过程。
在本文的开头部分就提供我们的论题——瑜伽的初步定义,这似乎是恰当的。以前,人们提出过若干尝试性的定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描述。那些定义要么过于具体,要么过于不严密。把瑜伽说成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印度精神疗法”“虔诚的合一”或“神秘主义”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概念本身极其模糊,如果不是太大的话,因而用作定义方法是十分不恰当的。一个正式定义所进行的原理阐述是对一套陈述的公式化表述,这套陈述是无条件地有效的。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融贯的概念成分才应被挑出,并在此概念的特定语义范围内彼此逻辑地关联起来。概念被期待既是融贯的,又是尽可能完整的,同时不违背简约规则。
基于这些要素,我提出对瑜伽的如下定义:瑜伽是印度特有的一个传统,由不同的套路构成;它是编纂好的和/或系统化的观念、方法和技巧,它们根本上是为了在修习者(瑜伽士)那里引发一种意识转变;它以一套或多或少正式的设定由导师传给一个或多个弟子。“印度特有的”指的是,瑜伽是号称“印度教”的社会—文化领域的一部分。
鉴于瑜伽绝不是个均一的传统这一事实,有必要用复数的“套路(sets)”来修饰定义,根据编纂和系统化的程度,这些套路可能或多或少比较复杂。上述定义中的“观念”指的是简明概念、基本假设、学说,甚至成熟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我们认为,瑜伽的所有形式和派别的目标是实现突破,进入一个不同的认识层面。这自动排除了法术,后者的核心关切是获取并操纵“力量”。
最后,我想要界定本书标题和整个主体部分使用的“古典瑜伽”这一概念的准确内涵。我说的“古典瑜伽”指的是瑜伽派这个特定的流派,以及与帕坦伽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并被编纂在他著名的《瑜伽经》里的那种瑜伽。“古典瑜伽”概念的延伸含义包括后来的注释传统,据我们所知,这个注释传统是由毗耶娑的《毗耶娑论》开启的,它通过一条漫长而(尽管并不绝对地)连续的复注和评注之链延续着。因此,“古典瑜伽”并不那么表示一个特定的序时事件,毋宁说,它构成一幅独特的瑜伽风俗画。这暗示如下观点:古典瑜伽远远不是体现一个均一的传统,而是包括一系列传统,它们在形式上依赖《瑜伽经》,此为它们的公分母。
见者帕坦伽利以瑜伽的定义作为《瑜伽经》的开篇。瑜伽是止息心(Chitta,一种简单化的译法)的流变力量(Vṛtti,波动),从而达到安住于自我(的状态)(《瑜伽经》1.2-1.3)。
瑜伽不仅仅是行动(doing),而且是存在(being)——存在于三摩地状态之中。
瑜伽是三摩地。(《毗耶娑论》1.1)
薄阇也确认了这一点,他用了独存(kaivalya)一词。
瑜伽是联结,是消融。
修习瑜伽带来独存(解脱)。
通过修习达到的瑜伽带来独存。(《薄阇注》1.1)
室利·克里希那说:“当你的智慧在三摩地中坚定不移,你将达到瑜伽(的状态)。”(《薄伽梵歌》2.53)
如果你的智慧,
受到所闻迷惑,
仍能专注入定,
你将达到瑜伽。
斯瓦特玛拉摩大师进一步阐明,三摩地是一种“与神合一”的状态。(《哈达瑜伽之光》4.7)
那种平静,个体灵魂与至上灵魂二者合一,心意的所有功能全部消失。这就称为三摩地。
斯瓦特玛拉摩大师进一步确认道,当心与宇宙的创造者、消融者和维系者合一时,瑜伽师与神合一,这称为胜王瑜伽。(《哈达瑜伽之光》4.77)
那时,心消融(在无的喜乐中),这种状态称为胜王瑜伽;(真正的)瑜伽师变得与神合一,变成宇宙的创造者和毁灭者。
那么,什么是三摩地?三摩地有许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不仅是名称,而且解释了三摩地的状态。斯瓦特玛拉摩大师说:
胜王瑜伽、三摩地、温曼尼、末那Manas摩尼、阿玛拉瓦(不死、无有生死)、拉亚(深定、消融、出离于世间)、塔瓦(真性、真理、谛)、空、至上之境(终极真实)、无心(无心之心)、不二、无持(万物一体、独立不依)、无染着(无摩耶Māyā之幻的染着)、解脱生命、自在(本然状态)、图利亚(第四境),这些词语全都用来指同一种状态。(《哈达瑜伽之光》4.3-4.4)
格兰达见者描述了三摩地中所发生的:
(瑜伽师)变得充满喜乐,与至上者——梵合一。当瑜伽师意识到“我就是梵”时,三摩地状态来临;这种不二性从三摩地中出现。 (《格兰达本集》7.13)
《分辨宝鬘奥义书》进一步描述了三摩地。
这种三摩地状态终结一切执着和印象,终结一切业和业报(因果)。瑜伽师始终毫不费力地在每一个地方——他自身内部和外部——意识到真我状态。
那么,瑜伽何时才能达成?
薄阇说,当普鲁沙和原质分离时,瑜伽便达成了,他将这种理解归于帕坦伽利本人。(《薄阇注》第3颂)
当普鲁沙和原质分离时,瑜伽便达成了。
为了理解“什么是瑜伽”,我们不得不同样考虑“谁是瑜伽师”。
在《薄伽梵歌》里,我们可以看到执着、印象、欲望、业和业报(因果)的话题。由于不欲求而不制造新的业报(行动结果),并用知识之火烧掉以前积累的业,这样的人被有识之士称为“智者”。(《薄伽梵歌》4.19)
如果从事一切行动,
而摆脱欲望和企图,
行动经过智火焚烧,
聪明人称他为智者。
这种明智、无欲、不执的人在下文中被宣称为瑜伽师。弃绝者和瑜伽师是行动而不追求结果的人,而不是停止用火(吃生食)或停止行动的人。(《薄伽梵歌》6.1)
谁做应该做的事,
不执着行动成果,
他是弃绝者,瑜伽行者,
但不摒弃祭火和祭礼。
因为没有欲望,所以既不陷入感官放纵,也不受缚于行动结果,这样的修习者被称为登上瑜伽者(或瑜伽师)。(《薄伽梵歌》6.4)
不执着感官对象,
不执着任何行动,
弃绝一切欲望,
这称作登上瑜伽。
斯瓦特玛拉摩大师证实,当瑜伽师甩掉业报的包袱时,三摩地的状态——“自然状态”自动产生。(《哈达瑜伽之光》4.11)
唤醒了昆达里尼,也完全弃绝了所有的活动,这时,自然状态(三摩地)在瑜伽中自动产生。
以这种无欲来行动,认为自己是梵,这样的修习者不受结果的束缚。这就是为什么智慧瑜伽(数论)和行动瑜伽并无二致的原因。(《薄伽梵歌》5.5)
数论能达到的地方,
瑜伽也同样能达到,
看到数论与瑜伽同一,
这样的人有眼力。
拿拉达牟尼Nārada Muni在《虔信经》里说:虔信瑜伽高于行动瑜伽和智慧瑜伽,因为后两者以虔信告终。(《虔信经》25-26)
虔信瑜伽胜过行动瑜伽、智慧瑜伽和胜王瑜伽。因为虔信是灵性生活的终极目的或目标,其他所有道路都将引导人们去实现这个目的或目标。
他进一步说,虔信由知识(智慧)达成(见《虔信经》28)。
拿拉达牟尼表明了这种可能性:不是遵循一条固定的路线,而是依据人格(personality)来达成瑜伽。在下一句经文中,他澄清道,这是他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他称赞了其他人的观点——知识与虔信相辅相成(见《虔信经》29)。
斯瓦特玛拉摩大师也说明了瑜伽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的现象。他十分确信这一点:没有哈达瑜伽,就不会达成胜王瑜伽,而没有胜王瑜伽,就不会达成哈达瑜伽,因此,两者要一道修习——不仅在初学阶段,而且直到圆满(见《哈达瑜伽之光》2.76)。
在《薄伽梵歌》里,还有个词用来指三摩地中的瑜伽师——“智定者”(Sthit Pragña)(《薄伽梵歌》2.54及以下)。在此,阿周那问室利·克里希那:什么是三摩地中的“智定者”(从前面的偈颂来理解,就是在神之中)?智定者云何语,云何坐,云何行?对此,克里希那用18个偈颂作了详细的阐述。(《薄伽梵歌》2.54-2.72)
只有自我中心者才会认为“我在行动”。了解实相者知道,是三德自身在行动。(《薄伽梵歌》3.27-3.28)
一切行动无例外,
由原质的性质造成,
而自高自大的愚人,
自以为是行动者。
洞悉真谛的智者知道
性质和行动两者区别,
认为性质活动在性质中,
大臂者啊!他们不执着。
他明白“我没做什么”。(《薄伽梵歌》13.29)
谁能看到一切行动,
都是原质的作为,
自我不是行动者,
这是真正有见识。
有了这种智慧,修习者就能明白“我也不是结果的获得者”。
明白了自己既非行动者也非获得者,灵魂就能与至上者联结。由此,执着被摒弃;当没有了对结果——无论成败——的执着,就达到了平和(不动心,一视同仁)状态。(《薄伽梵歌》2.48)
行动而不追求结果,这是行动技巧;这便是瑜伽。(《薄伽梵歌》2.50)
具备这种智慧的人,
摆脱善行和恶行,
因此,你要修习瑜伽,
瑜伽是行动的技巧。
当心中一切欲望皆抛弃,瑜伽师就变得自足,这便是智定/三摩地/瑜伽的状态。(《薄伽梵歌》2.55)
摒弃心中一切欲望,
唯有自我满意自我,
普利塔之子阿周那啊!
这是智慧坚定的人。
(由此)人放弃(追求)业报,变得平和。(《虔信经》48)
(谁能真正超越这一摩耶Māyā?)放弃行动结果者,弃绝一切自私行为者以及超越二元对立者。
(一旦变得平和,瑜伽师)不为悲伤所困扰,也不为安逸所吸引,摆脱了执着、恐惧和愤怒,这便是瑜伽状态。(《薄伽梵歌》2.56)
遇见痛苦,他不烦恼,
遇见快乐,他不贪图,
摆脱激情、恐惧和愤怒,
这是智慧坚定的牟尼。
平和之人完全不计结果的好坏,(对所得)既不兴奋也不悲伤,他的智慧坚定不移(《薄伽梵歌》2.57)。由此,他的感官得到控制,从各种刺激那里撤回,他的智慧坚定不移。(《薄伽梵歌》2.68)
他不贪恋任何东西,
无论面对是善是恶,
既不喜欢,也不憎恨,
他的智慧坚定不移。(《薄伽梵歌》2.57)
因此,大臂阿周那啊!
谁能让自己的感官,
摆脱感官对象束缚,
他的智慧坚定不移。(《薄伽梵歌》2.68)
出于欲望,感官追逐事物。虔信帮助我们变得无欲无求;因为无欲,瑜伽师征服悲伤,摆脱厌恶,不被世俗成就牵制。(《虔信经》7)
虔信不能用来实现欲望,它本身克制一切欲望。
在履行日常工作时超越好恶,(因)认识自我而克己,这样的人变得快乐(毫无缘由地)。在这种快乐的状态中,一切悲伤无影无踪。内心快乐之人,他的智慧坚定不移。(《薄伽梵歌》2.64-2.65)
而那些控制自己的人,
活动在感官对象中,
感官受到自我控制,
摆脱爱憎,达到清净。
达到清净的人,
脱离一切痛苦;
心灵达到清净,
智慧迅速稳定。
对感官的强行控制无法减少它们的欲望,而见到终极者之后,欲望也就不复存在。(《薄伽梵歌》2.59)
就像江河流入大海,大海不受扰动,(在三摩地中)不受欲望扰动之人获得平静,而充满欲望之人不得平静。(《薄伽梵歌》2.70)
欲望进入他,犹如江河
流入满而不动的大海,
他能达到这样的平静,
而贪欲之人无法达到。
克里希那总结道:摒弃一切欲望,放下一切执着,消除我见,这样的人达到最大的平静。(《薄伽梵歌》2.71)
摒弃一切欲望,
摆脱一切贪恋,
不自私,不自傲,
他就达到平静。
就像前面说的,这种无欲状态通过虔信来达到,虔信平息一切欲望。(《虔信经》7)
这就是梵境,达到它,(瑜伽师)就不落入虚妄;安住于此境,死后可在梵(创造一切的力量)中得涅槃。(《薄伽梵歌》2.72)
格兰达牟尼在他的《格兰达本集》中明确地说:“这种三摩地状态难以达到,”然而一旦达到,就不会退转,“达到这种状态之后,就不再转世”。 (《格兰达本集》7.23)
通过哈达瑜伽控制身体和呼吸,使心意稳定;通过智慧瑜伽认识自己是梵(而非身体),使行动成为行动瑜伽——摆脱行动结果;通过虔信瑜伽始终牢记神(直至有想三摩地),臻达无想三摩地之境,无所挂碍,由此达到喜乐状态,安住于自我——意识或能量本身;之后,不再转世。这一觉悟的、自我实现的、解脱的状态便是瑜伽。
简而言之,结合下面四个相辅相成的修习形式或方面——哈达瑜伽、智慧/行动瑜伽、虔信瑜伽和胜王瑜伽,从而达到喜乐状态、三摩地、觉悟、自我实现或解脱,这便是瑜伽。
为了彻底理解瑜伽,我们还需要试图理解《瑜伽经》,以及瑜伽包含的哲学概念、心理学概念、修习概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本书所要讨论的。
另外,需要向读者说明,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梵文)摘自如下著作:
Harikrishndas Goyandka,Yog Darshan(Hindi),Gorakhpur:Gita Press,2010.
为了便于参照,经文可在如下著作中核对:
Swami Satyananda Saraswati,Four Chapters on Freedom,Bihar:Yoga Publications Trust,2005,pp. 3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