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寻找毗耶娑Veda Vyāsa

关于毗耶娑,我们是否有参照或证据呢?是的,史诗《摩诃婆罗多》 是由毗耶娑所著,毗耶娑本人出现在该文本中。然而,有两群人,一群人相信《摩诃婆罗多》的史实性,另一群人则怀疑它是部虚构之作。那么,我们能否相信《摩诃婆罗多》的史实性?如果我们可以找到某些证据证明《摩诃婆罗多》里面描述的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实际上存在或发生过,那么,我们就能确定,《摩诃婆罗多》里面的某些内容实际上发生过,那时,我们就可以说,《摩诃婆罗多》并非单纯的神话。

一 历史资料

我们是否有某种历史资料,可以用来寻找毗耶娑或者《摩诃婆罗多》里面出现的某个人物呢?是的,除了历法,印度还有个传统体系,就是保存记录——不仅关于国王和王国,而且关于每一个人的书面记录。从我们在某些场合履行某些仪式的个人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点。去找那些保存世代记录的人,并从那些记录中寻找一个人是有可能的,但没那么简单,尽管表面上看似简单,只要去找记录便可。实际上,的确有人会去寻找自己的祖宗。然而相反,寻找另外某个人的记录则很困难,你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要去问谁。查考所有这些记录甚至对于学者来说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是普通大众。(社会人士则倾向于相信从长者那里听到的,长者通常传达真实信息。)然而,必须有人来做这件事,或者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某人已经通过历史记录找到了《摩诃婆罗多》的年代证据。

可以理解,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关于国王的记录,或找到拥有这些记录的人。可敬的学者斯瓦米·达雅南达(Swāmi Dayānand),雅利安社(Arya Samāj)的创立者,完成了确定某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的任务。斯瓦米·达雅南达查考了在德里统治的诸王,并收录在他的名著Satyārth Prakāsh中。在他查考的资料中,有本著作出版于维克拉米年1782年, 即公元1725年。他记录了朝代的更迭及其原因,包括战争失败,将王国交给某个灵性宗派,由军队首领或大臣接管王国,或者弃绝。他的考查表明,阿周那的孙子帕里奇特(Parīkṣita)事实上生活于5000年前。 这是个证据,证明《摩诃婆罗多》不仅仅是部虚构之作;这也相应地将毗耶娑的生活年代确定为距今约5000年,或者说毗耶娑生活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另外,有关《摩诃婆罗多》,存在着不可否认的考古学证据——《摩诃婆罗多》里面描述的一整座城市已被发现沉于海底,然而,有些印度历史学家仍然拒绝接受《摩诃婆罗多》并非单纯的神话。

二 天文学证据

世界一流的研究者拿拉哈利·阿查(Narahari Achar)博士发现,有关《摩诃婆罗多》的证据也来自那个时代的天文学资料——这个古代文本里面描述的天文学事件。美国田纳西孟菲斯大学物理学教授拿拉哈利·阿查利用天文学和常规天文馆软件确定了《摩诃婆罗多》所描述的大战的时间。根据他在2004年至2005年进行的研究,般度族和俱庐族之间的大战发生在公元前3067年。 有关他的研究之细节,还可以找到录像资料。

他的研究可以概括如下:

这个文本中提到了多个天文学事件,包括蚀、彗星,以及行星与不同星星的会合。其中一个事件提到了两颗燃烧的彗星拖着明亮的铜红色尾巴。有关这两颗彗星,文本还提到土星位于毕宿五,而火星在心大星附近逆行。

为了确定《摩诃婆罗多》的写作时间,阿查教授使用若干种天文学软件,煞费苦心地为《摩诃婆罗多》里面提及的每一个天文定向基准再现相应的那个夜空。这些软件使他能够观看过去任何时候出现过的夜空。其中有处提到迦拉底迦月(8月)出现的,发生在金牛座昴宿星团的月蚀。在那次月蚀之后,《摩诃婆罗多》提到了发生在心大星附近的一次日蚀。阿查博士采用这个证据,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进行搜索,发现了137次这样的会合——土星位于毕宿五。土星的逆行每年都预示着同样的月份——9月。阿查博士接着搜索火星在心大星附近逆行的年份。结果,137次被减少到了17次。在将范围缩小到17次之后,他寻找在迦拉底迦月出现月蚀的年份,而这将17次减少到了仅仅2次。阿查教授确定的这两个年份是公元前2183年和公元前3067年。最后一个决定性的证据解决了这一困惑。在公元前2183年,冬至出现在月亏之时;在公元前3067年,冬至出现在月盈之时,而月盈正是《摩诃婆罗多》里面所记载的。对古代经典的仔细研究还发现了有关公元前3067年10月发生的第三次蚀的资料,它在日蚀之后,两者间隔13天,而这与史诗所描述的完全吻合。

阿查教授提出的证据(根据他在2004—2005年进行的研究)准确地确定公元前3067年为古代文本《摩诃婆罗多》里面描述的那场大战发生的年份。 由于《摩诃婆罗多》里面描述的那些事件的天文学时间已被现代科学方法证实,因而我们有理由推断,《摩诃婆罗多》本身是对那时发生之事的真实描述。

这一基于证据的科学研究将《摩诃婆罗多》里面谈到的天文学事件确定为距今5082年,这和斯瓦米·达雅南达所发现的十分接近。

三 考古学证据

如果我们发现某些考古学证据支持有关《摩诃婆罗多》的年代和该书提到的内容的天文学证据,那么,我们就应该回避所有此类怀疑:《摩诃婆罗多》是本虚构之作。找到那个年代的骸骨在印度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并不土葬死者,而是火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找那些人的居住地。既然我们能够找到3000年前的摩亨-佐达罗,那么为什么不能找到5000年前的《摩诃婆罗多》里的某个地方呢?有没有什么地方一定和《摩诃婆罗多》相关呢?我们知道,小镇继续被人居住,而居住地被修缮和重建。这一想法开启了一条研究思路,因为《摩诃婆罗多》里面提到德瓦拉卡(Dwārakā),即《薄伽梵歌》里的室利·克里希那居住的城市。由于德瓦拉卡沉没在海底,因而通过修缮和重新使用来摧毁证据的可能性就被排除了;然而,在海底找到考古学证据是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某个书面文本所提到的城市的实物证据(在此情况中是考古学证据),那么该城市不仅可以证明它自身,而且它确凿地证明该文本的史实性——对我们当前的讨论而言,是证明文本作者的生活年代。让我们看看文本关于德瓦拉卡写了什么。

根据《摩诃婆罗多》《诃利世系》《毗湿奴往世书》中提到的故事,传说中的城市德瓦拉卡在主克里希那肉身脱落之后不久,就被冲进了海里。《摩诃婆罗多》是这样描述德瓦拉卡的沉没的:

一直以来撞击着海岸的海洋,突然逾越了自然加诸它的界限。海洋冲进城市。它穿过这座美丽城市的街道。海洋淹没了城里的一切。阿周那眼看着那些美丽的建筑被一座座淹没。他向克里希那的宅邸望了最后一眼。顷刻之间,它便沉入水中。海洋现在已经变得平静宛如湖面。这座美丽的城市已经无影无踪,它曾是般度族人最流连忘返之处。德瓦拉卡仅仅是个名字,是段回忆。

——《杵战篇》《摩诃婆罗多》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以其对调查研究的渴望而著称,它已经发掘出许多令人吃惊的事实。这些调查研究证明,对于那些需要证据的人而言,我们的经典对于克里希那所修建的德瓦拉卡这座传说中的城市的描述是完全正确的:古老的德瓦拉卡存在于现代小城德瓦拉卡附近,这里的线索是在1979 —1980年德瓦卡迪什神庙附近的考古挖掘中发现的。

对德瓦拉卡的第一次考古挖掘由浦那的德干学院和古吉拉特邦政府考古部门于1963年进行。在S.R.拉奥(S.R.Rao)的指导下,印度考古研究所(ASI)对它进行了第二次挖掘。基于这两次挖掘的结果,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于1981年开始在阿拉伯海寻找这座沉没的城市,在20年里不断地挖掘遗址。他们的发现被研究和归档。

拉奥博士从1983 —1990年间进行了12次考察;他确定了两个水下聚居地,一个在今天的德瓦拉卡附近,另一个在附近的贝特·德瓦拉卡岛另一侧。这与《摩诃婆罗多》史诗中的说法相吻合。

在水下70英尺处,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砂岩城墙和大卵石街道。查阅印度古代经典对德瓦拉卡城的描述之后,他们意识到,这一定是传说中由伟大的神王克里希那统治的德瓦拉卡城的遗迹。

1983年,考古学家在现代城市德瓦拉卡外围进行了一些挖掘,揭示了古代的一座辉煌城市的存在。最有趣的发现是一系列神庙,共有7座,在不同时期于同一地点相继建成。最早的神庙是最有趣的,因为它有许多陶器碎片和印章,而那些显然指向一座惊人的城市,大致存在于《摩诃婆罗多》所提及的年代。

挖掘表明,德瓦拉卡是座较大的、坚固的城市,有着出色的排水系统,厚重的大门,它的城墙延绵180英里左右。 拉奥把所有资料付梓出版,并撰写了相关著作。

拉奥描述了潜水员的一个重要发现——一枚小小的海螺壳印章(18毫米×22毫米)。他写道:“这枚印章证实了古代文本《诃利世系》中的说法,即德瓦拉卡的每一个居民都必须为了证明身份而携带这样一枚印章。”

出土城市的布局,即堡墙与堡垒的位置和延伸符合《摩诃婆罗多》的序诗《诃利世系》中的描述,后者详尽地描述了德瓦拉卡城。这个发现证明了两点:第一,克里希那的生活不是神话,而是事实,关于他的描写是对一个曾经生活在印度土地上的卓越人物的历史记载;第二,史诗《摩诃婆罗多》包含历史记载,而不仅仅像西方或西方化的历史学家想让我们相信的那样,仅仅是神话。

拉奥博士在1999年出版的著作《迷失之城德瓦拉卡》中写下了他在海底的发现:

“这个发现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消除了历史学家们对于《摩诃婆罗多》的史实性及德瓦拉卡城的存在的怀疑” ……“丢失的仅仅是名牌”。

由此可见,关于《摩诃婆罗多》的写作年代,进而关于毗耶娑的生活年代,我们也有考古学证据,而它们指向的结论和前两个领域(历史记录和模拟天文事件)一样——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

四 印度传统历法:一个活的传统

古印度见者对时间有着广泛的研究,他们给了我们一套以创造者梵天的年龄为依据的历法。有关这套历法的知识更多地是通过传说而非学界世代流传的,甚至在独立后的印度也是如此。传说告诉我们,创造者主梵天的寿命是100岁,梵天的每一天称为一劫(Kalp),由14个Manvantar组成,而每一个Manvantar有71个Mahāyuga,每一个Mahāyuga包括4个年代(Yug或eras)。

印度历法不是仅仅存在于历史中的东西,它是个活的传统,至今仍为人们所实践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吉祥场合的唱诵,被唱诵的时间不仅包括年份或世纪,而且上溯至年代和Manvantar。在仪式中,祭司常常宣布按照这套历法来计算的日期,从劫一直算到今天。

四个年代分别是:黄金年代(Satyayug或Krityug),1728000年;特塔年代(Tretāyug),1296000年;杜瓦帕年代(Dwāparyug),864000年;卡利年代(Kalyug),432000年。

然而作为一个印度人,要求我提供书面证据证明印度历法是个活的传统,从感觉上而言,就像要求我提供证据证明煎饼是北印度的主食,或要求华人提供书面证据证明使用筷子是个活的传统。虽说如此,对于学术著作而言,“感觉”是无关紧要的,因此,下面给出有关卡利年代的印度历法的三个证据。

瓦拉纳西Kashi Hindu Vishwavidyalaya(Benares Hindu University-BHU)在1925年创立了一套传统历法,称为“Vishwa Pañchāñgam”,它定期发行,提供每日的占星学事实和数据。 这本期刊的第三页上说,在2056维克拉米年,即公元1999年之前,5100年已经过去。这意味着1999年是卡利年代的5101年。

印度的另一历法叫“Shri Saraswati Pan̄chāṅgam”,由拉贾斯坦邦Navalgarh发行,它也给出了全部的计算,说在1999年之前,卡利年代的5100年已经过去。

阿尔贝鲁尼在他的印度回忆录中也写了有关印度传统历法的内容,“自卡利年代开始以来,在我们的计年之前,已经过去了4132年” 。他说,他的计年是公元1031年。 从公元1031年往前推4132年,得出卡利年代的开始是公元前3101年(4132-1031=3101)。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印度传统历法—— 一个科学的活的传统,同样证实卡利年代的开始是在5000年前左右,或者说在公元前3000年之前,这也碰巧是毗耶娑的生活年代。

小结

基于这四类证据,即实物、事件、参照和数据,分别来自考古学发现的人工制品、天文事件、历法和传统记录,我们可以确定地说,《摩诃婆罗多》记载的一些内容发生过,而毗耶娑生活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由于毗耶娑阐释过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所以帕坦伽利必定生活在毗耶娑之前。 wE/BveDfuWIlbdW5Mv2NvALuP86Jugssx/5PLiWZhI1ts+kZ6vQc0WlIzbBLaYY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