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不要让负面的声音为事情下定论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幸,面对逆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拥有好的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而有人总是习惯用悲观的眼睛去丈量生活的土地,结果导致美好的事物离自己越来越远。

消极心态是一种严重的心灵疾病,它会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消极的心态导致的结果将是贫穷、失败、悲观和痛苦。因此,在生活中,为了减少挫折,也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美好的事物,我们决不允许让负面的声音为事情下定论。

有一个偏远的乡村,那里的人们仍然靠燃烧木材取暖。有一个专门靠伐木谋生的年轻人,几年来,他一直把自己砍伐的木材卖给一个农场主取暖。年轻人卖给农场主的柴火直径不能超过10厘米,否则农场主就无法使用,因为他家的壁炉口径只有10厘米。

有一次,这个农场主家的管家前来买柴火,年轻的伐木人让管家拉走了。但这些柴火拉回去后,却无法使用,因为大多数柴火的直径都超过了10厘米。于是,农场主马上给卖柴火的年轻人打电话,要求换成可以使用的柴火。

这位年轻人拒绝了农场主的要求。农场主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积极地想办法。他和管家一起动手把这些大柴劈成小的。在劈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在一段圆木上有个很大的树洞,劈开发现其中有一个破烂的手包。他们好奇地打开手包,发现里面有很多的钞票。

农场主想把这些钞票还给年轻的伐木人。于是,他又拿起电话问那些柴火是在哪里砍的,伐木人唯恐别人知道了自己获得木材的地方,不愿说出来。后来,农场主要求他亲自来自己家里一趟,又被他以无理要求而拒绝。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农场主还是没能知道那段圆木是在哪里砍的,也不知道是谁把钱藏在里面的。后来,他用这些钱创办了一个木材厂,而那个年轻人依旧以艰难的伐木为主。

这位农场主拥有积极心态,意外得到一笔钱,而消极心态的伐木人错失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由此可见,消极的心态排斥美好的事物。如果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关键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怀疑会有一些好运气存在。那些以消极心态生活的人往往拒绝了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好运,而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则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怀着消极心态的人不但想到外部世界最坏的一面,而且总是想到自己最坏的一面。他们不敢企求更好的目标,所以往往收获更少。当遇到一个新观念时,他们的反应往往就是“这是行不通的,从前根本就没有这么干过”。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从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常常是自己心态的映照。假如你的心态是黯淡无光的,那现实生活在你的眼中就会是黯然无光的。假如你的心态是晴空朗朗的,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会是充满阳光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带着怀疑、恐惧、无奈的心情去生活,那无疑是在煎熬自己的生命。反之,一个人倘若能生活在充满喜悦的安详中,他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这样美好,他的心情就会一片宁静。

虽然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遇到了困难而痛苦不安,可是困难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消失。所以,当我们苦闷的时候不妨尝试着放松心情,暗示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也可以适当倾诉,但是不能将心情一直沉浸在不幸的事情上。事实就是这样,人生处处都有希望,只要你想去做,尽力做,就能做得更好。

消极心态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会让人陷入悲观、失败的痛苦甚至绝望之中。因此,我们要想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就必须改变消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期望值不宜过高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我们在确定目标或者是对预期结果进行设想时,要注意不要把期望值定得过高,要把各种不利因素都充分考虑进去,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余地。这样确定出来的目标,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之后,就能够实现,并有可能超过,这样我们就能体会到成就感。如果我们把目标定得过高,等待我们的往往是失望。

学会自我调适

人处在逆境中,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要认识到,事情已经发生了,任何痛苦忧愁都不能改变现实。与其郁郁寡欢,不如努力调适自己,化抱怨为抱负。

比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可能多想一些高兴的事,尽可能多想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自觉地用乐观情绪来冲淡消极情绪,取代消极情绪。

学会自觉疏泄

人们在感到不高兴时,往往闷头不语,这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最好不要郁积在心,要主动向丈夫、知心朋友倾诉自己的心里话。这样,一方面在叙说过程中,一些消极情绪会释放出来,心中有一种舒畅的感觉;另一方面,经别人帮助分析、劝慰,可以从原来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让自己的精神得到解脱。

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要改变消极情绪,最根本的是要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豁达洒脱,对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不要看得过重,更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要学会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感到生活的充实,让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

正是“糟透了”的定义方式影响了我们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不遇到逆境,有悲观情绪的人总喜欢想到事情最坏的一面,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会说“太糟糕了”或“糟透了”。

“糟透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意思是说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仿佛天马上就要塌了下来。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打击也足以使他绝望,令他一败涂地。

“太好了”和“太糟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面对得失,他们能左右你的心情,决定让你是快乐还是烦恼,是积极挽救还是消极面对。看待事情不同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心情的好坏。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二女儿嫁给了一个卖草帽的,她希望两个女儿都可以挣到钱。

于是,每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地说:“大女婿的雨伞不好卖,大女儿的日子不好过了。”可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儿:“雨天没有人买草帽了,二女儿可怎么过?”这样一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不开心。

一天,老太太的邻居看她整日忧愁,感觉非常好笑,便对老太太说:“下雨天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女儿的伞好卖多了;晴天的时候,你要想到二女儿的草帽生意不错。这样想,她们的生意都不错,你不就天天高兴了吗?”

老太太听了邻居的话,从此不再唉声叹气,天天脸上都有了笑容。

面对同一件事,由于心态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最后获得的快乐更加不同。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发生。而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正反两面,这样看也许就是快乐,那样看没准儿就是烦恼。如何及时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每件事,遇事往好的方面想,好运便会自然来到。

琳达今年36岁,曾经流产两次,两年前离了婚。她现在最渴望生小孩,她感到如果自己不能生一个孩子,她的生活就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缺失,而这种遭受严重损失的感觉让她觉得生活“糟透了”。更糟糕的是,她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对象。所以,她为此郁闷不已。

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她找到合适对象的希望日益渺茫,她变得更加抑郁。遇人就诉说这种处境,而且总会说一句“真是糟透了”。事实上,琳达明白,不能生小孩其实并不能说是糟糕透了,而是因为她总是由此想到以前的不幸经历,加上她想要生小孩的愿望非常强烈,所以,如果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就的确称得上是一件“糟透了”的事。

直至有一天,这种“糟透了”的定义方式严重影响到了琳达的工作和生活。她找到一个心理医生咨询。医生设法让她明白,虽然将她遭受损失的情况称为“糟糕”的确会让她很悲伤也很难过,但将其称为“糟透了”就不仅仅只会让她感到悲伤难过了,还会让她感到绝望,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糟透了”这几个字意味着她所遭受的损失让她感到很悲伤,可是这种悲伤本来是不应该存在的。

心理医生还告诉她说:“就你的情况而言,各种程度的损失和悲伤当然应该存在。只是你过于强调这种感受,难免会陷入被痛苦反复折磨的日子。如果你把这种不幸称为‘糟透了’,就会给自己带来抑郁感。这对于你生小孩或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都没有任何好处。”

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琳达自开始调整心态。当她开始想事情原本没有那么糟糕时,内心仿佛就没那么痛苦了,心情也好多了。

于是,琳达开始不断告诉自己:“情况尽管不理想,但只是糟而已,根本就称不上是糟透了!虽然我的悲伤仍会存在,但我却能解除自己的抑郁感。即使是巨大的悲伤也称不上是‘糟透了’。”

后来,琳达逐渐消除了自己的抑郁感,她开始不断尝试,并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然后完成自己做母亲的心愿。

“糟透了”这样的字眼暗示了一种坏到不能再坏的程度。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严重到无法补救的程度。除非你硬要把“坏”定义为“糟透了”,否则,没有什么东西可称得上是“糟透了”的。因此,请不要再随意说“糟透了”之类的消极话语,不要让这种定义方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否则,你将终日抑郁。

要知道,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事情。当你得到的时候,要倍加珍惜;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懊恼。有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相反,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就看你用什么心态面对了。

消除“不可能主义”

生活中,对于消极失败者来说,他们的口头禅永远是“不可能”,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失败哲学,他们奉行着“不可能”主义,一直走向失败。

古代波斯有位国王,想挑选一名官员担当一个重要的职务。

他把那些智勇双全的官员全都召集来,想试试他们之中究竟谁能胜任。官员们被国王领到一座大门前。面对这座国内最大的、来人中谁也没有见过的大门,国王说:“爱卿们,你们都是既聪明又有力气的人。现在你们已经看到,这是我国最大最重的大门,可是一直没有打开过。你们中谁能打开这座大门,帮我解决这个久久没能解决的难题?”

不少官员远远地望了一下大门,就连连摇头。有几位走近大门看了看,退了回去,没敢去试着开门。另一些官员也都纷纷表示,没有办法开门。这时,有一名官员走到大门下,先仔细观察了一番,又用手四处探摸,用各种方法试探开门。几经试探之后,他抓起一根沉重的铁链子,没怎么用力拉,大门竟然开了!原来,这座看似非常坚牢的大门,并没有真正关上,任何一个人只要仔细察看一下,并有胆量去试一试,比如拉一下看似沉重的铁链,甚至不必用多大力气推一下大门,都可以打得开。如果连摸也不摸、看也不看,自然会对这座貌似坚牢无比的庞然大物感到束手无策了。

国王对打开大门的大臣说:“朝廷那重要的职务,就请你担任吧!因为在别人感到无能为力时,你却会想到仔细观察,并有勇气冒险试一试。”他又对众官员说:“其实,对于任何貌似难以解决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并有胆量冒一下险,大胆地试一试。”

那些成功的人,如果当初都在一个个“不可能”的面前因恐惧失败而退却,放弃尝试的机会,他们也将流于平庸。没有勇敢的尝试,就无从得知事物的深刻内涵,而勇敢做出决断了,即使失败,也会因为对实际的痛苦亲身经历而获得宝贵的体验,从而在命运的挣扎中越发坚强、越发有力,越接近成功。

只要敢于蔑视困难,把问题踩在脚下,最终你会发现:所有的“不可能”,都有可能变为“可能”。

“不可能”只是失败者心中的禁锢,具有积极态度的人,从不将“不可能”当回事。

科尔刚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时,经理对他说:“你要在一个月内完成20个版面的销售。”

20个版面,一个月内?科尔认为不可能完成,因为他了解到报社最好的业务员一个月最多才销售15个版面。

但是,他又不相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别人以前招揽不成功的客户。去拜访这些客户前,科尔把自己关在屋里,把名单上的客户的名字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第一个星期,他一无所获;第二个星期,他和这些“不可能的”客户中的5个达成了交易;第三个星期,他又成交了10笔交易;月底,他成功地完成了20个版面的销售。在月度的业务总结会上,经理让科尔与大家分享经验,科尔只说了一句:“不要害怕被拒绝,尤其是不要害怕被第一次、第十次、第一百次,甚至上千次的拒绝。只有这样,才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报社同事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准备尽力做成某项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时,就会有人走过来告诉你,你不可能完成。其实,“不可能完成”只是别人下的结论,能否完成还要看你自己是否去尝试,是否尽力了。是否去尝试,需要你克服恐惧失败的心理;是否尽力,需要你克服一切障碍,获得力量。以“必须完成”或者“一定能做到”的心态去拼搏奋斗,你一定会做出令人羡慕的成绩。

在积极者的眼中,永远没有“不可能”,取而代之的是“不,可能”。积极者用他们的意志、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不,可能”的“可能性”。

“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足够的头脑和足够的信心,几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不是不可能,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框框,不要总是自我设限,应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在找借口上。正如哈瑞·法斯狄克所说:“这世界现在进步得太快了,如果有人说某件事不可能做到,他的话通常很快就会被推翻,因为很可能另一个人已经做到了。在信心和勇气之下,只要我们认为可以做到,就可以以科学的方法推翻‘不可能’的神话,我们就可能做成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

降低“我受不了了主义”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放大自己的不如意。工作中受了一点委屈,朋友误会了自己,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他们往往就会不知所措地抱怨:“我受不了了!我没法再忍受下去了!”可实际情况远没有那么糟。

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没什么事情让你真的受不了。即使你当时无法接受一些事情,可等自己冷静下来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糟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张伟大学毕业进入了一个软件开发公司,他本人能力出色,进公司不到半年,就为公司开发出好几种软件。可他与上司的关系并不好,这一度让他的人际关系陷入僵局。

那些工作能力不如他的人对上司阿谀奉承,赢得了上司的青睐。在一次晋升中,张伟本来很有希望升为项目组长,结果却被一个比他进公司晚,能力不如他的同事抢先了。

张伟宁愿坚持自己的原则,也不愿将自己变成一杯水,可以装进任何容器里。他不愿妥协于阿谀谄媚,他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忍受主管的反复无常和假公济私,决定离职。

在递辞职信时,他在楼梯间遇见别的部门的主管,他俩仅有数面之缘,他微微一笑,点头招呼。这主管看见他手上的辞职信,一脸的惊讶,对他说:“如果你另有高就,那恭喜你;如果是为了你们部门的主管,那你可能要考虑一下。你一定要学习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不然你永远都会遇见这种人,然后手足无措。”

张伟听了这番话,突然明白了,其实这件事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因为这个而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那就得不偿失了。后来,张伟没有离职,他试着去学习如何与主管相处,他仍然不认同一些与自己原则相悖的事情,但他不反抗。他看见事情好的一面,他和主管之间也从对立变成平行。

也许你真的无法承受某些痛苦的事情,如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被你所爱的人拒绝,但你会因此就失去生命吗?不会的。

事实上,在那些你不喜欢的事情中,几乎没有什么事对你来说是性命攸关的,而且如果你真的面临实实在在的危险,那么你反而不会轻易说:“我受不了了!”也就是说,你实际上是能够忍受几乎每一件你所不喜欢的事情的。

我们在一起5年了,我脾气不好,他一直都谦让我。前几天,我们还商量以后结婚的事情,我们一起设计了房子的装修图纸。我从来没有想过分开,一辈子都忘不了他给我的温暖的感觉。除了他,我没有想过会与另一个男人结婚。

可是就在昨天我们分手了,现在我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他的身影,我用的东西都是我们一起买的。我求他,想挽回这段感情,可是他坚定地说:“不可能了”。我问他原因,他说我们总吵架,我们的性格不合。

他真的就这么残酷吗?我不相信他不爱我了。我太痛苦了。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快结婚了,我把这份感情看得那么重,而他却这么无情。我每时每刻都能想起他对我的好,太折磨人了,我快受不了了。

像上面这个女孩所说“受不了失恋的痛苦”“没法忍受失去我心上人的爱”之类的想法其实是被夸大了的。事实上,无论多么严重的事情发生,你仍有选择的余地。你不但可以去处理它们,而且可以去寻求其他方面的满足感。

让我们主动去降低“受不了了主义”的负面影响吧。走出自我设置的困境,面对现实,坦然接受,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世界接受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

世界只接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你坚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没有人爱你,那么,你的世界很可能真的孤苦和没有人爱——因为你自己躲在阴暗处,太阳自然照不到你。然而,如果你愿意抛弃这种信念,相信“到处充满了爱,人们爱你,你也爱别人”,并坚信这种新的信念,那么你的世界就会变成这样。可爱的人将会走进你的生活,原先就在你生活中的人也会变得更加可爱,你会发现,你更容易向别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遇到某个人,而且一看就知道,你不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像曾经伤害你的人。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都只是在加强你对他们的错误评价。其实,真正地相处下来,也许当初这个让你一看就烦的人,实际上很可爱的。对他的所有评价只是我们内心给自己的结论。烦恼也是如此,真正的烦恼也是自己给自己的。

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的烦恼的来源,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在周日的晚上把自己对未来一周的忧虑与烦恼写在一张纸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纸条投入“烦恼箱”。

一周之后,心理学家打开了这个箱子,将所有的“烦恼”还给其所属的主人,并让志愿者们逐一核对自己的烦恼是否真的发生了。结果发现,其中90%的“烦恼”并未真正发生。随后,心理学家让他们把过去一周真正发生过的烦恼记录下来,又投入“烦恼箱”。

三周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把箱子打开,让志愿者重新核对自己写下的烦恼,这次,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已经不再为三周之前的“烦恼”而烦恼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会发现:烦恼原来是预想的很多,出现的却很少;自认为沉重到无法负担,转瞬也便如骤雨急停。人生的烦恼大都是自己寻来的,而且大多数人习惯把琐碎的小事放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的威力,人生的得失,都没有必要太过计较,太较真了就容易受其影响。人到世间来,不是为苦恼而来的,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伤心、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毫无乐趣而言,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塑造一个乐观、积极、进取的心态,快乐地活着。 HJRBFT4WbSvQJyKbi01d7ZKlJkVl3TNCAMJhMUwQ10H4CdomBJoR57VmRBnHmh8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