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布局“四个全面”

中共十八大后,在指导新实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逐步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勾勒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愿景。

一、镇江考察完整提出“四个全面”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江苏南京、镇江调研。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江苏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系统论述“四个全面”时,习近平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他说:“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尽管此前在不同场合,习近平就这“四个全面”做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这还是第一次。

“四个全面”是中共十八大后在不同场合逐步提出的,兹将几个重要节点详列于下: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全面的战略部署。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调研时,首次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三个全面”并提。

继在镇江完整提出“四个全面”后,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习近平又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中共中央的战略布局

二、“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一)“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独立系统

“四个全面”既注重治国理政的总体谋划,又注重扭住带动全身的“牛鼻子”,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战略重点,同时又是一个完整体系。每一个“全面”都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奠定基础、准备条件,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必过的门槛和战略性目标。它不仅是人均收入、吃、穿、用、住等具体指标,而且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人的幸福指数提高、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的全面小康。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步入深水区、关键期,面对愈加难啃的硬骨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依法治国是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现“四个全面”,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广大干部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要严明党的纪律,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是前提,关键是“常、长”。要经常抓、长期抓,把从严治党贯彻到党的一切工作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使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

(二)“四个全面”是一个总体战略布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同样也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题。从每一个“全面”到“四个全面”整体,都生动深刻地显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系统主题。

“四个全面”是包括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完整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有机统一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方向目标。为了保证到建党一百年时如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推出动力机制、稳定机制和牵引力量三大战略举措,构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支持系统。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保证。

改革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法治建设关乎党执政兴国、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稳定机制。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领导是关键所在,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牵引力量和领导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四个全面”之间也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四个全面”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布局、总遵循、总框架。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工作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活力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前提。四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三、“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直面党和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凸显了党治国理政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指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使命越艰巨,就越需要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外有阻力和压力,内有困难和风险,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直面矛盾,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担当,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直面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一是直面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后列。按照国家的标准,到2013年年底,中国还有8 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还有两亿多人没有脱贫。习近平多次讲,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涉及的领域也是全覆盖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应对和解决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等问题,就必须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素质提高,更加注重社会公正,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发展目标。

二是直面改革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利益固化问题。中国改革遵循的是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路径。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既有体制机制长期运行产生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又有积存多年尾大不掉的顽瘴痼疾。改革之难关键的不在外部阻力,而在内部掣肘。改革的深层意义在于寻求社会利益的合理化分配,与增量改革不同,存量改革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情况更复杂、问题更尖锐、困难更严重、风险也更大,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力。

三是直面治理方式不相适应、法治不彰的现实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是直面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区域性、系统性、家族性、塌方式腐败。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正是在清醒认识和客观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是为民情怀的具体化。

习近平刚刚当选为总书记后就向全国人民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这种为民情怀的具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和人民幸福的近期愿景紧密集合起来。习近平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中国梦”既是国家强大之梦,也是人民幸福之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让每个人都有自豪感、尊严感,就是向着实现“中国梦”迈出的坚实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实现人民幸福的体制障碍。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道。但是,“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 。同过去相比,中共十八大以后的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实现国强民富,其根本意义在于改革可以激发社会活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拓宽了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了人民幸福的法治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如果没有安定和谐的稳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人民幸福就难以实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法外用权,有权不能任性。全社会都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讲诚信、守规矩,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规划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提供了稳定、规范的法治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了政治保障。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国的改革能否成功、法治能否彰显、人民幸福能否实现,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能否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否恪守根本宗旨,提高执政能力。面对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应对执政风险和考验的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党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才能带领亿万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性、系统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每一个“全面”都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坚持问题导向、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解决突出矛盾的顶层设计。这一战略布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政治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框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执政党建设的关系更加密切,改革发展稳定的关联性日益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总体性要求更加凸显。因此,系统性、全面性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独立系统,聚合起来成为一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的系统工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凸显出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问题意识、为民情怀和系统思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进入进行科学“顶层设计”的新时代。 dJBDEpfwnr6mVGSJp8rXFW3PkP+Nn1iuQI+nqxNA+HCN48WAAbZR8cVhoNgh3g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