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敬礼一切佛  无上之大道

及诸菩萨众  坚心住十地

声闻辟支佛  无我我所者

今解十地义  随顺佛所说

问曰汝欲解菩萨十地义。以何因缘故说。答曰。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六趣险难恐怖大畏。是众生生死大海旋流洄澓。随业往来是其涛波。涕泪乳汁流汗脓血是恶水聚。疮癞干枯呕血淋沥。上气热病瘭疽痈漏吐逆胀满。如是等种种恶病为恶罗刹。忧悲苦恼为水。娆动啼哭悲号为波浪声。苦恼诸受以为沃焦。死为崖岸无能越者。诸结烦恼有漏业风鼓扇不定。诸四颠倒以为欺诳。愚痴无明为大黑闇。随爱凡夫无始已来常行其中。如是往来生死大海。未曾有得到于彼岸。或有到者兼能济渡无量众生。以是因缘说菩萨十地义。问曰。若人不能修行菩萨十地。不得度生死大海耶。答曰。若有人行声闻辟支佛乘者。是人得度生死大海。若人欲以无上大乘度生死大海者。是人必当具足修行十地。问曰。行声闻辟支佛乘者。几时得度生死大海。答曰。行声闻乘者。或以一世得度。或以二世。或过是数。随根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行辟支佛乘者。或以七世得度。或以八世。若行大乘者。或一恒河沙大劫。或二三四至十百千万亿。或过是数。然后乃得具足修行菩萨十地而成佛道。亦随根之利钝。又以先世宿行因缘。问曰。声闻辟支佛佛。俱到彼岸。于解脱中有差别不。答曰。是事应当分别。于诸烦恼得解脱是中无差别。因是解脱入无余涅槃。是中亦无差别。无有相故。但诸佛甚深禅定障解脱。一切法障解脱。于诸声闻辟支佛。有差别非说所尽。亦不可以譬喻为比。问曰。三乘所学皆为无余涅槃。若无余涅槃中无差别者。我等何用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具足十地。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答曰。是语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诸菩萨效汝小心无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诸声闻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复无有三乘差别。所以者何。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诸佛。若无诸佛亦无法僧。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所以者何。世间有四种人。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共利四者不共利。是中共利者。能行慈悲饶益于他。名为上人。如说

世间可愍伤  常背于自利

一心求富乐  堕于邪见网

常怀于死畏  流转六道中

大悲诸菩萨  能极为希有

众生死至时  无能救护者

没在深黑闇  烦恼网所缠

若有能发行  大悲之心者

荷负众生故  为之作重任

若人决定心  独受诸勤苦

所获安隐果  而与一切共

诸佛所称叹  第一最上人

亦是希有者  功德之大藏

世间有常言  家不生恶子

但能成己利  不能利于人

若生于善子  能利于人者

是则如满月  照明于其家

有诸福德人  以种种因缘

饶益如大海  又亦如大地

无求于世间  以慈愍故住

此人生为贵  寿命第一最

如是声闻辟支佛佛烦恼解脱虽无差别。以度无量众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萨十地故有大差别。问曰。佛有大悲。汝为弟子种种称赞慈愍众生诚如所说。汝以种种因缘明了分别开悟引导。行慈悲者闻则心净我甚欣悦。汝先偈说十地之义。愿为解释。答曰。敬名恭敬心。礼名曲身接足。一切诸佛者。三世十方佛。无上大道者。一切诸法如实知见通达无余。更无胜者。故曰无上。大人所行故曰大道。菩萨众者。为无上道发心名曰菩萨。问曰。但发心便是菩萨耶。答曰。何有但发心而为菩萨。若人发心必能成无上道乃名菩萨。或有但发心亦名菩萨。何以故。若离初发心则不成无上道。如大经说。新发意者名为菩萨。犹如比丘虽未得道亦名道人。是名字菩萨。渐渐修习转成实法。后释欢喜地中。当广说如实菩萨相。众者从初发心。至金刚无碍解脱道。于其中间过去未来现在菩萨。名之为众。坚心者。心如须弥山王不可沮坏。亦如大地不可倾动。住十地者。欢喜等十地。后当广说。问曰。若菩萨更有殊胜功德。何故但称坚心。答曰。菩萨有坚心功德能成大业。不堕二乘。软心者怖畏生死。自念何为久在生死受诸苦恼。不如疾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又软心者。于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大地狱。及眷属炭火地狱沸屎地狱烧林地狱剑树地狱刀道地狱铜柱地狱刺棘地狱碱河地狱。其中斧钺刀槊矛戟弓箭铁刬椎棒铁锵[金*疾]鑗铁[矛*贊]刀铁臼铁杵铁轮以如是等治罪器物斩斫割刺打棒剥裂系缚枷锁烧煮考掠。磨碎其身捣令烂熟。狐狗虎狼师子恶兽竞来[齒*(虎-儿+且)]掣食啖其身。乌鸱雕鹫铁嘴所啄。恶鬼驱逼令缘剑树。上下火山以铁火车加其颈领。以热铁杖而随捶之。千钉鏒身刬刀刮削。入黑闇中熢勃臭处热铁鍱身脔割其肉剥其身皮还系手足。镬汤涌沸炮煮其身。铁棒棒头脑坏眼出。贯着铁丳举身火燃血流浇地。或没屎河。行于刀剑锵刺恶道。自然刀剑从空而下。犹如驶雨割截支体。辛碱苦臭秽恶之河浸渍其身。肌肉烂坏举身堕落唯有骨在。狱卒牵抴蹴蹋捶扑。有如是等无量苦毒。寿命极长求死不得。若见若闻如是之事何得不怖求声闻辟支佛乘。又于寒冰地狱。頞浮陀地狱。尼罗浮陀地狱。阿波波地狱。阿罗罗地狱阿睺睺地狱。青莲华地狱。白莲华地狱。杂色莲华地狱。红莲华地狱。赤莲华地狱。常在幽闇大怖畏处。谤毁贤圣生在其中。形如屋舍山陵埠阜。粗恶冷风声猛可畏。悲激吹身如转枯草。肌肉堕落犹如冬叶。冻剥创夷脓血流出。身体不净臭处难忍。寒风切裂苦毒辛酸。唯有忧悲啼哭更无余心。号啕茕独无所依恃。斯罪皆由诽谤贤圣。其软心者见闻此事。何得不怖求声闻辟支佛乘。又于畜生猪狗野干猫狸狖鼠猕猴[狂-王+加]玃虎狼师子兕豹熊罴象马牛羊蜈蚣蚰蜒蚖蛇蝮蝎鼋龟鱼鳖蛟虬螺蚌乌鹊鸱枭鹰鸽之类。如是鸟兽共相残害。又弶网伺捕屠割不一。生则羁绊穿鼻络首。负乘捶杖钩刺其身皮肉破裂痛不可忍。烟熏火烧苦毒万端。死则剥皮食啖其肉。有如是等无量苦痛。其软心者闻见此事。何得不怖求声闻辟支佛乘。又于针颈饿鬼火口饿鬼火瘿饿鬼食吐饿鬼食荡涤饿鬼食脓饿鬼食屎饿鬼浮陀鬼鸠槃茶鬼夜叉鬼罗刹鬼毗舍阇鬼富单那鬼迦罗富单那鬼等诸鬼。须发蓬乱长爪大鼻。身中多虫臭秽可畏。众恼所切常有悭嫉饥渴苦患。未曾得食得不能咽。常求脓血屎尿涕唾荡涤不净。有力者夺而不得食。裸形无衣寒热倍甚。恶风吹身宛转苦痛。蚊虻毒虫唼食其体。腹中饥热常如火然。其软心者见闻此事。何得不怖求声闻辟支佛乘。又于人中恩爱别苦怨憎会苦老病死苦贫穷求苦。有如是等无量众苦。及诸天阿修罗退没时苦。其软心者见此诸苦。何得不怖求声闻辟支佛乘。若坚心者见地狱畜生饿鬼天人阿修罗中受诸苦恼。生大悲心无有怖畏。作是愿言。是诸众生深入衰恼。无有救护无所归依。我得灭度当度此等。以大悲心勤行精进。不久得成所愿。是故我说。菩萨诸功德中坚心第一。复次菩萨有八法能集一切功德。一者大悲。二者坚心。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勤精进。七者常摄念。八者善知识。是故初发心者疾行八法如救头然。然后当修诸余功德。又依此八法故。有一切声闻众四双八辈。所谓须陀洹向须陀洹等。辟支佛无我我所者。世间无佛无佛法时有得道者名辟支佛。诸贤圣离我我所贪着故。名为无我我所者。今解十地义随顺佛所说者。十地经中次第说。今当随次具解。问曰。汝所说者不异于经。经义已成何须更说。为欲自现所能求名利耶。答曰

我不为自现  庄严于文辞

亦不贪利养  而造于此论

问曰。若不尔者。何以造此论。答曰

我为欲慈悲  饶益于众生

不以余因缘  而造于此论

见众生于六道受苦无有救护。为欲度此等故。以智慧力而造此论。不为自现智力求于名利。亦无嫉妒自高之心求于供养。问曰。慈愍饶益众生事。经中已说。何须复解徒自疲苦。答曰

有但见佛经  通达第一义

有得善解释  而解实义者

有利根深智之人。闻佛所说诸深经。即能通达第一义。所谓深经者。即是菩萨十地。第一义者即是十地如实义。有诸论师有慈悲心。随佛所说造作论议庄严辞句。有人因是而得通达十地义者。如说

有人好文饰  庄严章句者

有好于偈颂  有好杂句者

有好于譬喻  因缘而得解

所好各不同  我随而不舍

章句名庄严句义。不为偈颂。偈名义趣。言辞在诸句中。或四言五言七言等。偈有二种。一者四句偈名为波蔗。二者六句偈名祇夜。杂句者名直说语言。譬喻者。以人不解深义故。假喻令解。喻有或实或假。因缘者。推寻所由随其所好而不舍之。问曰。众生自所乐不同。于汝何事。答曰。我发无上道心故。不舍一切随力饶益。或以财或以法。如说

若有大智人  得闻如是经

不复须解释  则解十地义

若有福德利根者。但直闻是十地经。即解其义不须解释。不为是人而造此论。问曰。云何为善人。答曰。若闻佛语即能自解。如丈夫能服苦药。小儿则以蜜和。善人者略说有十法。何等为十。一者信。二者精进。三者念。四者定。五者善身业。六者善口业。七者善意业。八者无贪。九者无恚。十者无痴。如说

若人以经文  难可得读诵

若作毗婆沙  于此人大益

若人钝根懈慢。以经文难故。不能读诵。难者文多难诵难说难谙。若有好乐庄严语言杂饰譬喻诸偈颂等。为利益此等故造此论。是故汝先说但佛经便足利益众生。何须解释者。是语不然。如说

思惟造此论  深发于善心

以然此法故  无比供养佛

我造此论时思惟分别。多念三宝及菩萨众。又念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故。深发善心则是自利。又演说照明此正法故。名为无比供养诸佛。则是利他。如说

说法然法灯  建立于法幢

此幢是贤圣  妙法之印相

我今造此论  谛舍及灭慧

是四功德处  自然而修集

今造此论。是四种功德自然修集。是故心无有倦。谛者一切真实名之为谛。一切实中佛语为真实。不变坏故。我解说此佛法即集谛处。舍名布施。施有二种。法施财施。二种施中法施为胜。如佛告诸比丘。一当法施二当财施。二施之中法施为胜。是故我法施时即集舍处。我若义说十地时。无有身口意恶业。又亦不起欲恚痴念及诸余结。障此罪故即名集灭处。为他解说法得大智报。以是说法故即集慧处。如是造此论。集此四功德处。复次

我说十地论  其心得清净

深贪是心故  精勤而不倦

若人闻受持  心有清净者

我亦深乐此  一心造此论

此二偈其义已显不须复说。但以自心他心清净故。造此十地义。清净心至所应至处得大果报。如佛语迦留陀夷。勿恨阿难。若我不记阿难。于我灭后作阿罗汉者。以是清净心业因缘故。当于他化自在天七反为王。如经中广说

入初地品第二

问曰。汝说此语开悟我心甚以欣悦。今解十地必多所利益。何等为十。答曰

此中十地法  去来今诸佛

为诸佛子故  已说今当说

初地名欢喜  第二离垢地

三名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难胜地  六名现前地

第七深远地  第八不动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云地

分别十地相  次后当广说

此中者大乘义中。十者数法。地者菩萨善根阶级住处。诸佛者。十方三世诸如来。说者。开示解释。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说此十地。是故言已说今说当说。菩萨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欢喜故名欢喜地。第二地中行十善道离诸垢故名离垢地。第三地中广博多学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为明地。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闻转增。威德炽盛故名为炎地。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诸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故名现前地。第七地中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深远地。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地。第九地中其慧转明调柔增上故名善慧地。第十地中菩萨于十方无量世界。能一时雨法雨如劫烧已普澍大雨名法云地。问曰。已闻十地名。今云何入初地。得地相貌及修习地。答曰

若厚种善根  善行于诸行

善集诸资用  善供养诸佛

善知识所护  具足于深心

悲心念众生  信解无上法

具此八法已  当自发愿言

我得自度已  当复度众生

为得十力故  入于必定聚

则生如来家  无有诸过咎

即转世间道  入出世上道

是以得初地  此地名欢喜

厚种善根者。如法修集诸功德。名为厚种善根。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故名为善根。如一切恶法皆从贪恚痴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阿毗昙中种种分别。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不系合为十二。有心相应有心不相应合二十四。此中无漏善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修集。余九菩萨地中修集。又未发心时久修集。或一心中有三。或一心中有六。或一心中有九。或一心中有十二。或但集心相应不集心不相应。或集心不相应不集心相应。或集心相应亦心不相应。或不集心相应心不相应。是诸善根分别。如阿毗昙中广说。此中善根为众生求无上道故。所行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萨婆若智故名为善根。行于诸行者。善行名清净。诸行名持戒。清净持戒次第而行。是持戒与七法和合故名为善行。何等为七。一惭二愧三多闻四精进五念六慧七净命净身口业。行此七法具持诸戒。是名善行诸行。又经说诸禅为行处。是故得禅者名为善行诸行。此论中不必以禅乃得发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时无量众生皆亦发心不必有禅。又白衣在家亦名为行。善集资用者。上偈中所说。厚种善根善行诸行多供养佛善知识护具足深心悲念众生信解上法。是名资用。又本行善法必应修行亦名资用。所谓布施忍辱质直不谄心柔和同止。乐无愠恨性殚尽不隐过。不偏执不佷戾。不诤讼不自恃不放逸。舍憍慢。离矫异。不赞身堪忍事。决定心能果敢受。不舍易教授。少欲知足乐于独处。如是等诸法随行已。渐能具足殊胜功德。是法味坚牢故名为本行。若离是法不能进得胜妙功德。是故此本行法与八法和合故。为初地资用。善供养诸佛者。若菩萨世世。如法常多供养诸佛。供养有二种。一者善听大乘正法若广若略。二者四事供养恭敬礼侍等。具此二法供养诸佛。名为善供养诸佛。善知识者。菩萨虽有四种善知识。此中所说能教入大乘。具诸波罗蜜。能令住十地者。所谓诸佛菩萨及诸声闻。能示教利喜大乘之法令不退转。守护者。常能慈愍教诲。令得增长善根。是名守护。具足深心者。深乐佛乘无上大乘一切智乘。名为具足深心。问曰。无尽意菩萨。于和合品中。告舍利弗。诸菩萨所有发心皆名深心。从一地至一地故名为趣心。增益功德故名为过心。得无上事故名为顶心。摄取上法故名为上心。现前得诸佛法故名为现前心。集利益法故名为缘心。通达一切法故名为度心。所愿不倦故名为决定心。满所愿故名为喜心。身自成办故名无侣心。离败坏相故名调和心。无诸恶故名为善心。远离恶人故名不杂心。以头施故名难舍心。救破戒人故名持难戒心。能受下劣加恶故名难忍心。得涅槃能舍故名难精进心。不贪禅故名难禅定心。助道善根无厌足故名难慧心。能成一切事故。名度诸行心。智慧善思惟故名离慢大慢我慢心。不望报故是一切众生福田心。观诸佛深法故名无畏心。不障阂故名增功德心。常发精进故名无尽心。能荷受重担故名不闷心。又深心义者。等念众生普慈一切。供养贤善悲念恶人尊敬师长。救无救者无归作归无洲作洲。无究竟者为作究竟。无有侣者能为作侣。曲人中行于直心。败坏人中行真正心。谀谄人中行无谄心。不知恩中行于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无利益中能行利益。邪众生中行于正行。憍慢人中行无慢行。不随教中而不愠恚罪众生中常作守护。众生所有过不见其失。供养福田随顺教诲受化不难。阿练若处一心精进。不求利养不惜身命。复次内心清净故无有诳惑。善口业故不自称叹。知止足故不行威迫。心无垢故行于柔和。集善根故能入生死。为众生故忍一切苦。菩萨有如是等深心相。故不可穷尽。汝今但说深心相何得不少。答曰。不少也。无尽意。总一切深心相在一处说。而此中分布诸地。此十住经。地地别说深心相。是故菩萨随诸地中皆得深心深心之义即在其地。今初地中说二深心。一者发大愿。二者在必定地。是故当知随在十地善说深心。汝说何得不少。是事不然。悲心于众生者。成就悲故名为悲者。何谓为悲。悼愍众生救济苦难。信解诸上法者。于诸佛法信力通达。发愿我得自度已当度众生者。一切诸法愿为其本。离愿则不成。是故发愿。问曰。何故不言我当度众生。而言自得度已当度众生。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没淤泥。何能拯拔余人。又如为水所[漂*寸]不能济溺。是故说我度已当度彼。如说

若人自度畏  能度归依者

自未度疑悔  何能度所归

若人自不善  不能令人善

若不自寂灭  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后化人。又如法句偈说

若能自安身  在于善处者

然后安余人  自同于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后能利人。何以故。如说

若自成己利  乃能利于彼

自舍欲利他  失利后忧悔

是故说自度已当度众生。问曰。得何利故能成此事入必定地。又以何心能发是愿。答曰。得佛十力能成此事。入必定地能发是愿。问曰。何等是佛十力。答曰。佛悉了达一切法因果名为初力。如实知去来今所起业果报处名为二力。如实知诸禅定三昧分别垢净入出相名为三力。如实知众生诸根利钝名为四力。如实知众生所乐不同名为五力。如实知世间种种异性名为六力。如实知至一切处道名为七力。如实知宿命事名为八力。如实知生死事名为九力。如实知漏尽事。名为十力。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发愿即入必定聚。问曰。凡初发心皆有如是相耶。答曰。或有人说。初发心便有如是相。而实不尔。何以故。是事应分别不应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萨初发心时。不应悉入于必定。或有初发心时即入必定。或有渐修功德。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不入必定。后修集功德值燃灯佛得入必定。是故汝说一切菩萨初发心便入必定是为邪论。问曰。若是邪论者。何故汝说以是心入必定。答曰。有菩萨初发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说初发心入必定中。问曰。是菩萨初心。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是心云何。答曰。是心不杂一切烦恼。是心相续不贪异乘。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是心为常能集善根。是心能知有为无常。是心无动能摄佛法。是心无覆离诸邪行。是心安住不可动故。是心无比无相违故。是心如金刚通达诸法故。是心不尽集无尽福德故。是心平等等一切众生故。是心无高下无差别故。是心清净性无垢故。是心离垢慧昭明故。是心无垢不舍深心故。是心为广慈如虚空故。是心为大受一切众生故。是心无阂至无障智故。是心遍到不断大悲故。是心不断能正回向故。是心众所趣向。智者所赞故。是心可观小乘瞻仰故。是心难见。一切众生不能睹故。是心难破能善入佛法故。是心为住一切乐具所住处故。是心庄严福德资用故。是心选择智慧资用故。是心淳厚以布施为资用故。是心大愿持戒资用故。是心难沮忍辱资用故。是心难胜精进资用故。是心寂灭禅定资用故。是心无恼害慧资用故。是心无嗔阂慈心深故。是心根深悲心厚故。是心悦乐喜心厚故。是心苦乐不动舍心厚故。是心护念诸佛神力故。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初必定心。如无尽意品中广说。是心不杂一切烦恼者。见谛思惟所断二百九十四烦恼不与心和合故名为不杂。是心相续不贪异乘者。从初心相续来。不贪声闻辟支佛乘。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相续不贪异乘。如是等四十句论。应如是知。问曰。汝说是心常。一切有为法皆无常。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世间空无有常而不变坏。是事何得不相违耶。答曰。汝于是义不得正理故作此难。是中不说心为常。此中虽口说常。常义名必定初心生必能常集诸善根不休不息故名为常。生如来家者。如来家则是佛家。如来者。如名为实。来名为至。至真实中故名为如来。何等为真实所谓涅槃。不虚诳故是名如实。如经中说。佛告比丘。第一圣谛无有虚诳涅槃是也。复次如名不坏相。所谓诸法实相是。来名智慧。到实相中通达其义故名为如来。复次空无相无作名为如。诸佛来至三解脱门。亦令众生到此门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四谛。以一切种见四谛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六波罗蜜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是六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谛舍灭慧四功德处。名为如来。以是四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佛法名为如。是如来至诸佛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菩萨地喜净明炎难胜现前深远不动善慧法云名为如。诸菩萨以是十地来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如来。又以如实八圣道分来故名为如来。复次权智二足来至佛故名为如来。如去不还故名为如来。如来者。所谓十方三世诸佛是。是诸佛家名为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名为生如来家。又是菩萨必成如来故。名为生如来家。譬如生转轮圣王家有转轮圣王相。是人必作转轮圣王。是菩萨亦如是生如来家。发是心故必成如来。是名生如来家。如来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处所谓谛舍灭慧。诸如来从此中生故。名为如来家。有人言。般若波罗蜜及方便。是如来家。如助道经中说

智度无极母  善权方便父

生故名为父  养育故名母

一切世间以父母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为家。有人言。善慧名诸佛家。从是二法出生诸佛。是二则是一切善法之根本。如经中说。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名为诸佛家。如说

菩萨善法父  智慧以为母

一切诸如来  皆从是二生

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诸佛家。从此二法生诸如来。此中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复次般舟三昧是父。无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说

般舟三昧父  大悲无生母

一切诸如来  从是二法生

家无过咎者。家清净故。清净者。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方便般若波罗蜜善慧般舟三昧大悲诸忍。是诸法清净无有过故名家清净。是菩萨以此诸法为家故无有过咎。转于过咎转于世间道入出世上道者。世间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转名休息。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槃常往来生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间者。因是道得出三界故名世间道。上者妙故名为上。入者正行道故名为入。以是心入初地名欢喜地。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答曰

如得于初果  究竟至涅槃

菩萨得是地  心常多欢喜

自然得增长  诸佛如来种

是故如此人  得名贤善者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须陀洹道。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如以一毛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灭者如大海水。余未灭者如二三渧。心大欢喜。菩萨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来家。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天王梵王沙门婆罗门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共供养恭敬。何以故。是家无有过咎故。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四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滋味。不断诸佛种故心大欢喜。是菩萨所有余苦如二三水渧。虽百千亿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无始生死苦。如二三水渧。所可灭苦如大海水。是故此地名为欢喜 GRIWNeh0dJc708x6V3lCMyeHya1cVa87dhY+PMZMMWh9t8l9GOp4rcKVLX2vZm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