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次二经

【第一则】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 ,西临流黄 ,北望诸 008 ,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有兽焉,其状如豚 ,有距 ,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 ,见 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 而人手,其音如痺 ,其名曰鴸 ,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注释】①柜(jǔ)山:山名。②流黄:古国名,即流黄酆氏、流黄辛氏。③诸 008 (pí):既是山的名称,也是水的名称。④丹粟:像粟粒一样的红色细沙。⑤豚(tún):小猪。⑥距:指鸡足。⑦狸力:猪形鸡足的怪兽。⑧见(xiàn):同“现”,指出现。⑨鸱(chī):鸟名,指鹞鹰。⑩痺(bēi):鸟名,类似鹌鹑。⑪鴸(zhū):传说中的一种鸟。

【译文】南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柜山,西临流黄酆氏国,向北可以望见诸 008 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发源于此山,然后向西南流入赤水,这片水域多产白玉和细粒丹沙。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小猪,长着鸡脚,叫声像狗吠,名叫狸力,若在某地出现这种野兽,就预示着那个地方会大兴土木。山上还有一种鸟,外形像鹞鹰,爪子却像人手,声音像痺鸣,它的名字叫鴸,鸣叫声就是它自己的名字,若在某地出现这种鸟,就预示着那里会有被放逐的才智之士。

【第二则】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 而四耳,其名长右 ,其音如吟 ,见则其郡县大水。

【注释】①禺(yù):长尾猿。②长右:兽名。③吟:呻吟。

【译文】往东南方向四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长右山。山上不生长草木,但水资源丰富。山上有种野兽,样子像猕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它的名字叫长右,长右发出的叫声像人在呻吟,若它在某地出现,就预示着该地将会发大水。

【第三则】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 ,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 ,其音如斫 木,见则县有大繇

【注释】①尧光之山:即尧光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作“克光之山”。②彘(zhì):猪。③鬣(liè):兽类颈上的毛。④猾褢(huái):一种形状像人的怪兽。⑤斫(zhuó):砍,削。⑥繇(yáo):同“徭”,指劳役。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有座尧光山,这座山的南面蕴藏着丰富的玉石矿产,山的北面多产金属。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人,脖子上却长着野猪一样刚硬的鬣毛,住在洞穴里,冬天蛰伏不出,它的名字叫猾褢,叫声好像砍木时的声响,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大规模的徭役。

【第四则】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译文】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羽山,山下有很多流水,山上经常下雨,却不生长草木,山上到处都是反鼻虫。

【第五则】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瞿父山,山上寸草不生,但有丰富的金属矿藏和玉石。

【第六则】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句余山,山上没有草木,多产黄金和玉石。

【第七则】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 ,东望诸 008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 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注释】①具区:水名,即今浙江和江苏两省间的太湖。②苕(tiáo)水:即苕溪,在今浙江境内。③鮆(cǐ)鱼:即今太湖中的刀鱼。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浮玉山。这座山向北可以眺望到太湖,向东可以眺望到诸 008 水。山上有一种野兽,身形像虎,但长着一根牛尾,它的叫声像狗吠,名字叫彘,是一种吃人的野兽。苕水从山的北麓发源,向北流去,最终流进太湖。苕水中有很多鮆鱼。

【第八则】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011 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 ,其中多黄金。

【注释】①坛:高台,如祭祀堆砌之土坛。② 011 (zhuō)水:水名。③虖勺(hū shuò):水名,古代人认为是南滹沱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成山。它的形状像垒起来的四方形三层土坛,山上多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则多产青雘。 011 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勺水,水中黄金储量丰富。

【第九则】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 ,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 。勺水 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注释】①会(kuài)稽之山:即会稽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内。②砆(fū)石:即武夫石,近似玉石。③勺水:水名,在会稽山中。④湨(jú):水名,可能是今瓯江。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会稽山,这座山四四方方,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武夫石。勺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湨水。

【第十则】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夷山,夷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沙石,湨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列涂水。

【第十一则】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仆勾山,山上有很多金玉,山下有很多草木。没有任何鸟兽,也没有水。

【第十二则】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咸阴山,这山上没有任何草木,也没有水。

【第十三则】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 012 。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 之泽,其中多茈蠃

【注释】① 012 (huàn):形状像羊的怪兽。②阏(è):湖泊名。③茈蠃(zǐluó):紫色的螺。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有座洵山,这山的南边盛产金属矿物,北边盛产玉石。山里还有一种野兽,外形像羊,但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生活自如,它的名字叫 012 。洵水就发源于此山,之后向南注入阏泽,洵水盛产紫色螺。

【第十四则】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 ,其上多梓 ,其下多荆 。滂 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释】①虖勺之山:即虖勺山,具体所指待考。②梓:梓树,一种落叶乔木。③枏(nán):楠木,常绿乔木,是一种贵重的建筑材料。④荆:牡荆。⑤杞:指枸(ɡǒu)杞。⑥滂:水流名称。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虖勺山,山上有许多梓树、楠树,山下长满牡荆、枸杞等灌木。滂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往东流,最后流入大海。

【第十五则】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区吴山,山上长年不生长草木,有很多沙石。鹿水从这里发源,向南流入滂水。

【第十六则】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 ,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 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 ,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注释】①鹿吴之山:即鹿吴山,具体所指待考。②泽更之水:即泽更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③蛊雕:一种凶恶的鸟,也就是鹰。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有座鹿吴山,山上虽然不生长草木,但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滂水。水里有种野兽,名叫蛊雕,它身形像雕,却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在哭,吃人。

【第十七则】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 ,无草木,多博石 ,无玉。处于海,东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 ,是惟日次

【注释】①漆吴之山:即漆吴山,山名。②博石:用于博戏(古代的一种棋戏)的石头(棋子)。③载出载入:时隐时现的意思。④次:旅途中停留。

【译文】向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漆吴山,山上不生长草木,盛产可以用作棋子的博石,但不产玉石。漆吴山靠近大海,向东远望,是连绵起伏的丘山,山上的光忽明忽暗,那是太阳停歇之处。

【第十八则】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糈用稌。

【译文】南方第二列山系,从柜山到漆吴山,一共有十七座山,绵延七千二百里。这里山神的外形都是龙身鸟头。人们祭祀山神时的礼仪如下:将祭祀用的牲畜与玉器一起葬于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稻米。 tdGtEGU076uUFhWIpBXKBJRQ13Oq6/oQawlwbAAuxLvltzeDyDDGcCUCQCrxcU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