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什么是痴呆

杨奶奶75岁,是退休教师,退休时身体健康,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她穿着讲究,总是将家里收拾得干净、整齐。两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一直独居,逐渐不愿外出。近期家人发现老人有点不对劲:经常手上拿着钥匙却四处寻找钥匙,东西随处乱放;常常带一些废旧报纸和宣传资料回家;到市场买菜却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家人认为老人年纪大,自己住孤单,于是儿子带老人回家跟自己住。最近儿子发现老人性格变了很多,不爱出门、不收拾家里、容易生气、常说自己的东西不见了、爱收集废旧物品、房间里有些杂乱。近几天杨奶奶甚至出现下楼散步直到深夜也不回家的情况。家人下楼去找,发现老人在楼下转悠,问她为何不回家,她笑着说:“忘记家在几楼了”。子女以为老人不喜欢新环境,于是让老人搬回原来住的地方。但是他们发现情况并没有好转,老人连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子都不认得,也不认识街坊邻居了。这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带老人到医院就诊。

杨奶奶是“老了”,还是“生病了”?像杨奶奶这样的老人并不少见。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家里的老人和原来不一样了,比如常常丢三落四、脾气跟以前很不一样、性格越来越内向。对于有这些问题的老人,多数人认为是他们年纪大了的缘故,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诊疗。实际上,这是一种疾病,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大”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痴呆”。

一、定义

痴呆,在台湾被称为失智症,在香港被称为认知障碍症,是指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导致患者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明显降低的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记忆力、学习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语言、视空间功能、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及人格异常。

轻度认知障碍指患者具有主观或客观的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程度,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在上面的例子中,杨奶奶表现出记忆力变差(丢三落四)、定向力下降(不认识自己家、不认识邻居)、行为及人格异常(爱收集废旧物品、不收拾家里、脾气与以前很不一样、性格越来越内向),这些情况都符合“痴呆”的表现。

二、出现这些症状,需要考虑痴呆

(1)短期记忆力下降并影响生活:如经常丢三落四、忘记重要的日期或事情。

(2)做以往熟悉的事情变得困难:如做饭越来越困难,常忘记放盐或反复放盐。

(3)对时间及方向感到混乱:如忘记日期和时间,忘记自己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何到达熟悉的地方,容易迷路。

(4)语言表达及理解有困难:如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与他人沟通较以前费劲。

(5)性格情绪改变:如变得易怒、害怕、多疑、被动,常常无缘无故地出现情绪波动。

(6)主动意愿下降:如不愿出门、不参加社交活动,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7)判断能力下降:如容易上当受骗,不能根据天气增、减衣服,将鞋子放到冰箱里等。

(8)思考和计算能力下降:如反应迟钝,买东西经常算错钱。

痴呆警示症状

(邓永萍 胡昔权) 61sT6JhElIsHjJ0BMx4Akep5HOujQ5+e2eUFfVGuBoqJZwEKywVau63+fn+eYJ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